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活化受体(PAR_s)在肝纤维化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顾小红 房殿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2-507,共6页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并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并分泌细胞外基质 (ECM)成分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肝损伤是引发肝纤维化的始动环节.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 PARS)属于G蛋白偶联受...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并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并分泌细胞外基质 (ECM)成分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肝损伤是引发肝纤维化的始动环节.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 PARS)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他可通过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1/2)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细胞核反应,激活多种细胞转录因子,参与调节肝纤维化过程中HSC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促使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的方法,寻找通过抑制蛋白酶激活受体以期发现能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逆转已形成的肝纤维化,将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蛋白活化受体
下载PDF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情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书艳 徐定英 曹文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病情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PCOS组,根据鹿特丹及2012年依据NIH推荐标准分为A、B、C、D型,并... 目的探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病情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PCOS组,根据鹿特丹及2012年依据NIH推荐标准分为A、B、C、D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基因型和mRNA水,对比不同基因型和不同病情患者LILRA3 mRNA水平。结果 PCOS组C/C基因型分布率为48. 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 0%,而随着PCOS病情加重基因型为C/C患者的分布率逐渐升高,D型患者为63. 4%,明显高于A、B、C型患者,PCOS组患者各基因型患者LILRA3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C的患者LILRA3 mR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同组的各基因型的患者,NIH分型为D型、C/C、LILRA3 mRNA是不孕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LILRA3基因型和mRNA表达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 病情 预后
原文传递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敏 周峰 +1 位作者 兰秀彩 黄梅芳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A3(LILRA3)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78例确诊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组193例,克罗恩病(CD)组185例]和509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通过连接酶检测反应-聚...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A3(LILRA3)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78例确诊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组193例,克罗恩病(CD)组185例]和509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通过连接酶检测反应-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技术分析LILRA3基因第1内含子第161位碱基(G→C突变)多态性。对所有入选者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肠黏膜中LILRA3mRNA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肠黏膜中LILRA3蛋白表达。[结果]所有纳入样本中均未发现LILRA3基因第1内含子第161位的纯合子突变(CC)。CD组患者该位点突变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21),且突变基因型GC及突变等位基因C是CD发病的保护因素(OR=0.489,95%CI:0.269~0.890;OR=0.509,95%CI:0.284~0.914)。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性分析提示:突变基因型GC与CD17-40岁发病及CD炎症型疾病行为相关(P值分别为0.039,0.049),且均是保护性因素(OR=0.490,95%CI:0.245~0.977;OR=0.473,95%CI:0.221~0.953)。UC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P>0.05)。qRT-PCR结果提示:1 CD组、UC组患者外周血LILRA3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25±2.29)、(15.71±2.74)∶(7.54±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5,0.025);2突变个体(GC)LILRA3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个体(GG)[(27.58±3.70)∶(10±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CD、UC组患者肠黏膜LILRA3mRNA表达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31±0.88)、(13.87±0.98)∶(2.29±2.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CD组、UC组肠黏膜LILRA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0.55±0.82)、(0.59±0.13)∶(0.27±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ILRA3基因第1内含子第161位基因多态性与IBD发病相关,且突变影响其mRNA表达。IBD患者外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活化受体3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肥大细胞与间质性肾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谭昭 田雪飞 +1 位作者 董鸿瑞 谌贻璞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慢性间质性肾炎(CIN)肾间质中肥大细胞(MCs)浸润与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患者肾穿刺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其中AIN组11例,CIN组16例,另选取微小病变病(MM)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慢性间质性肾炎(CIN)肾间质中肥大细胞(MCs)浸润与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患者肾穿刺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其中AIN组11例,CIN组16例,另选取微小病变病(MM)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观察MCs、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型胶原(ColⅠ)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MM对照组相比,AIN、CIN组肾间质MCs数量明显增加。(2)MCs数量与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和TGF—β1表达面积及肾间质ColⅠ表达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与TGF-β1表达面积间也呈显著正相关。(3)MCs数量分别与肾间质PAR-2和TGF—β1阳性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MCs与肾间质PAR-2或TGF—β1染色阳性细胞存在部分重叠。结论MCs可能参与AIN、CIN细胞外基质蓄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PAR-2,增加TGF-β1表达,促进colⅠ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肥大细胞 TGF-β1表达 肾小管上皮细胞 PAR-2 转化生长因子-β 急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 蛋白活化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肾间质 肾穿刺组织 微小病变病 细胞外基质 MCs AIN CIN 正相关 研究样本 染色方法
原文传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皮肤组织PAR-2、TRP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彩艳 张玉鑫 +7 位作者 袁慧敏 孙开元 汤阳 张淑静 高誉珊 孙燕 郑丰杰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87-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皮损修复及PAR-2、TRPA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给...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皮损修复及PAR-2、TRPA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给予皮炎平外抹,中药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灌胃,其余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次/d,共7 d。于第1、15、31、37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搔抓行为并统计,HE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的皮肤病理变化,q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皮肤中PAR-2、TRPA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频次显著增多,致敏皮肤处有明显红斑渗出,局部潮红,皮肤增厚,伴有结痂。中药组、激素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病理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棘层明显增厚,角化珠增多,毛囊结构明显增多,角化层明显增厚,见炎性细胞浸润,表皮不平整;激素组、中药组角化层及棘层增厚,角化珠及毛囊结构略有增多,较模型组改善明显。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AR-2、TRPA1的mRNA的表达较正常小鼠均显著性上调(P<0.05),经过中药、激素干预后,其表达均下调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组织PAR-2、TRPA1免疫反应阳性均明显增多,角质形成细胞处最为显著;中药组、模型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改善AD皮损、减轻皮肤瘙痒,下调PAR-2、TRPA1的表达,进而调控非组胺依赖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非组胺依赖性瘙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蛋白活化受体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牛青霞 何韶衡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75,共3页
蛋白酶活化受体 (protease activatedreceptors,PARs)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 ,其N 末端被蛋白酶裂解后 ,可形成新的N 末端。新N 末端能够结合、激活自身受体。PAR 2是PARs的成员之一 ,其激活、灭活、脱敏、复敏、及其与信号转导途... 蛋白酶活化受体 (protease activatedreceptors,PARs)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 ,其N 末端被蛋白酶裂解后 ,可形成新的N 末端。新N 末端能够结合、激活自身受体。PAR 2是PARs的成员之一 ,其激活、灭活、脱敏、复敏、及其与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尤其是与疾病 (如呼吸道慢性炎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蛋白 类胰蛋白 呼吸道 炎症
下载PDF
胆管结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HSC的分离和培养及PAR_S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顾小红 房殿春 陈东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胆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和改良的Friedman方法分离和培养肝星状细胞(HSC),以及HSC蛋白酶活化受体(PARs)的表达与HSC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扎大鼠胆管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应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和Nycod... 目的探讨胆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和改良的Friedman方法分离和培养肝星状细胞(HSC),以及HSC蛋白酶活化受体(PARs)的表达与HSC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扎大鼠胆管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应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和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纤维化大鼠HSC。病理学检测大鼠肝纤维化分级,免疫组化检测Desmin α-SMA和PARs在HSC的表达,实验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学分级第1周为0,第2~3周多为1~2级,第4、5周为2~3级,第6周肝组织结构破坏,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病理学分级多为4级。改良的Friedman方法大鼠肝脏可获得5×10^6~1×10^7个细胞,存活率在96%以上,纯度平均为95%~96%。免疫组化检测α-SMA和PARs在培养的HSC于7、14天其表达逐渐增多,二者表达呈一致关系。结论结扎大鼠胆管建立的肝纤维化模型形成时间较短,实验中无有毒物质接触,是肝纤维化的理想模型;改良的Friedman方法分离和培养HSC,在保证HSC纯度的同时,提高了产量和活率,是研究HSC的有效方法;PARs的表达与HSC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蛋白活化受体
下载PDF
PAR_S调控大鼠HSC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顾小红 张云东 刘迎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SD大鼠HSC,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PAR1、PAR2、Ⅰ和Ⅲ胶原蛋白...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SD大鼠HSC,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PAR1、PAR2、Ⅰ和Ⅲ胶原蛋白的表达及其关系。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并用PARs活性肽和反活性肽刺激培养细胞,检测并观察透明质酸(Hexadecanoi cacid,HA)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A)的水平变化。结果:随着HSC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细胞PAR1、PAR2表达与Ⅰ、Ⅲ胶原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并呈一致性,14d达高峰。培养上清HA和LN水平也逐渐增高,PARs活性肽刺激培养细胞后,HA和LN表达明显增高。结论:PAR1、PAR2表达与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HA和LA的合成和分泌具有相关性,PARs对HSC的活化、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及肝纤维化的形成可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肝星状细胞 胶原蛋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1与4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悦 Jean-max Pasquet +1 位作者 Alan Nurden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为了比较蛋白酶活化受体 1和 4(PAR1,PAR4)合成肽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α表达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揭示蛋白酶活化受体在血小板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选择 2 5μmol/LPAR1与 2 50 μmol/LPAR4两类合成肽分别在不同时间段 (0 -60分钟 )活... 为了比较蛋白酶活化受体 1和 4(PAR1,PAR4)合成肽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α表达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揭示蛋白酶活化受体在血小板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选择 2 5μmol/LPAR1与 2 50 μmol/LPAR4两类合成肽分别在不同时间段 (0 -60分钟 )活化血小板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及P 选择蛋白的表达 ,并结合SDS PAGE与转移电泳技术比较血小板活化前后细胞骨架GPIb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变化 ,同时对膜骨架成分进行GPIbα免疫沉淀分析。结果显示 ,PAR 1与PAR4两类合成肽均可促使血小板活化 ,其P 选择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GPIbα表达进行性减少又出现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变化 ,各时间段引起的GPIbα改变在两者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其中PAR1首先发生作用 ,但PAR4维持时间更长。细胞骨架蛋白分析显示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协同GPIbα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变化。免疫印迹也表明与GPIbα相连的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出现可逆性改变。结论 :PAR1与PAR4在血小板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们能各自独立地介导血小板活化 ,并导致GPIbα逆转 ,这与细胞骨架的积极参与相关。PAR1起效较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蛋白活化受体 蛋白Ibα 细胞骨架
下载PDF
PARs对肝纤维化大鼠HSC活化和增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小红 房殿春 陈东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对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和增殖的调控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和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结...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对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和增殖的调控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良的Friedman方法和Nycodenz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结扎胆管诱导的肝纤维化SD大鼠HSC。观察HSC形态学变化,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a-SMA、PAR1和PAR2在HSC的表达,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果随着培养HSCs时间的延长,HSC的VitA和脂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HSC形态发生改变呈星状,细胞增殖活跃,而a-SMA、PAR1和PAR2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增强,原代培养14天达到高峰,a-SMA与PAR1和PAR2的表达呈一致关系。结论PARs可促进a-SMA的表达,PARs表达与HSC的活化和增殖相关,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肝星状细胞 细胞活化 细胞增殖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分泌MCP-1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小红 张云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89,29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培养7d的SD大鼠HSC并接种于培养板各孔内,分别用不同浓度PAR2激动剂、活性肽、反活性肽和抑制剂刺激,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MCP-1...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培养7d的SD大鼠HSC并接种于培养板各孔内,分别用不同浓度PAR2激动剂、活性肽、反活性肽和抑制剂刺激,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MCP-1水平。结果PAR2激动剂和活性肽可引起HSCMCP-1释放增加,抑制剂可抑制HSC促MCP-1的释放作用,其反活性肽不引起MCP-1释放增加。结论在大鼠肝纤维化炎症反应中,PAR2可促进HSC分泌MCP-1,促进炎症反应,其反活性肽和抑制剂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肝星状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静娴 徐秋林 +1 位作者 苏磊 王立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715-2717,共3页
在一些炎症反应,如脓毒症的患者中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轻度凝血功能紊乱仅表现为凝血的激活及高凝状态;重症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其临床表现为广泛的微血管... 在一些炎症反应,如脓毒症的患者中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轻度凝血功能紊乱仅表现为凝血的激活及高凝状态;重症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其临床表现为广泛的微血管血栓,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在发病机制上,脓毒症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的过度激活这两者互相作用,即全身炎症反应可以导致凝血的激活,而凝血的激活又可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作为炎症反应中的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在诸多循环障碍、炎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包括多种细胞因子、炎性递质和凝血系统的激活,其中心环节就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1].本文对蛋白酶活化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1,PAR1)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 INTRAVASCULAR 凝血功能紊乱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全身炎症反应 受体1 receptor
下载PDF
脑内蛋白酶活化受体的表达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育鑫 袁绍纪 卢培刚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7-1179,共3页
凝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等蛋白酶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参与如消化、体内内环境稳态、生殖、免疫反应及转录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脑内,这些蛋白酶直接参与了神经突触联系的建立及脑卒中、PD、AD等疾病的过程。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凝血酶
原文传递
蛋白酶活化受体2与心肌细胞凋亡
14
作者 张艳 丁家望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6期592-594,共3页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心肌细胞凋亡 受体2 细胞内信号转导 受体家族 G蛋白耦联 蛋白 激活受体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4在外周痛觉信号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昭金 陈丹 张在峰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503-505,507,共4页
蛋白酶活化受体4(PAR4)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可被凝血酶、胰蛋白酶活化。PAR4是血小板活化和炎症的强力调节受体,活化的PAR4可作为潜在的内源性镇痛因子,在正常和炎症条件下参与调节外周疼痛反应。PAR4通过致敏TRPV1、细胞内Ca2... 蛋白酶活化受体4(PAR4)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可被凝血酶、胰蛋白酶活化。PAR4是血小板活化和炎症的强力调节受体,活化的PAR4可作为潜在的内源性镇痛因子,在正常和炎症条件下参与调节外周疼痛反应。PAR4通过致敏TRPV1、细胞内Ca2+的释放和刺激周围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和CGRP参与了炎症和疼痛的周围机制。PAR4直接与电压门控Ca2+通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PAR4对细胞除极诱发的Ca2+信号产生抑制作用和PAR4参与镇痛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信号调节 G蛋白偶联受体 PAR4 痛觉 感觉神经末梢 Ca2+ 疼痛反应
原文传递
蛋白酶活化受体-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林冲 向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其N 末端被蛋白酶裂解后,可形成新的N 末端.新N 末端能够结合、激活自身受体.PAR-2是PARs的成员之一,其激活、灭活、脱敏、复敏及其与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蛋白酶活化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其N 末端被蛋白酶裂解后,可形成新的N 末端.新N 末端能够结合、激活自身受体.PAR-2是PARs的成员之一,其激活、灭活、脱敏、复敏及其与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尤其是与疾病(如参与炎症、止血、疼痛与修复)的关系正倍受关注.本文就PAR-2的活化及其在部分组织器官的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活化 表达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B16F10瘤细胞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珊 闵平 +3 位作者 陈娟娟 陈勤 奚晓东 陆核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 1(PAR1)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凝血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了 siRNA 对 B16F10 黑色素瘤细胞中 PAR1的内源表达的影响,然后在 PAR1...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 1(PAR1)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凝血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了 siRNA 对 B16F10 黑色素瘤细胞中 PAR1的内源表达的影响,然后在 PAR1 受 siRNA 干扰的情况下检测 B16F10细胞在体内外迁移能力,其结果与未受siRNA 干扰的试验结果相对照,来确定 PAR1 在 B16F10 瘤细胞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结果:75nmol/L 的 siRNA 干扰48h 后可明显抑制 B16F10中 PAR1 的表达,其转录水平抑制率是60%,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85%;体外迁移实验表明,PAR1 表达量减少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1);动物实验表明.干扰 B16F10细胞中的 PAR1后,肿瘤细胞经血管迁移能力减弱,在肺部形成的转移瘤数目减少(P<0.01)。结论:PAR1 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作用。开发 PAR1 封闭剂有望抑制肿瘤转移,可作为研制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RNA干扰 实验性肺转移模型
下载PDF
基于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蛋白酶活化受体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18
作者 雷雅茹 陈明洁 +1 位作者 孙大勇 杨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ARs)家族成员在胃癌中的表达状态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PARs成员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借助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工具分析PAR1~4...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ARs)家族成员在胃癌中的表达状态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PARs成员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借助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工具分析PAR1~4表达对患者总生存期(OS)、进展生存期(FP)及复发后生存期(PPS)的影响。结果:GEPIA收录数据分析表明,尽管PAR1~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但PAR4在肿瘤组织和对照样本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结果表明,PAR1表达并不影响胃癌患者的临床生存期;PAR2升高会缩短患者复发后的生存期;PAR3和PAR4升高则大幅度缩减患者的临床生存期。结论:PAR3和PAR4在肿瘤中的表达状态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蛋白活化受体 基因差异表达 生存结局
下载PDF
凝血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津 马予洁 +5 位作者 王姿 林珊珊 肖凤君 王华 王立生 郭子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49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酶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及其机制。在无血清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凝血酶,用MTT实验检测人骨髓MSC增殖状态,PCR检测细胞蛋白酶活化受体(PAR)和c-MYC表达,Western blot分析信号通路的变化,并通过特异性抑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酶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及其机制。在无血清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凝血酶,用MTT实验检测人骨髓MSC增殖状态,PCR检测细胞蛋白酶活化受体(PAR)和c-MYC表达,Western blot分析信号通路的变化,并通过特异性抑制剂阻断凝血酶受体和信号通路,验证凝血酶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凝血酶可显著刺激MSC增殖,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当凝血酶浓度为0.5 U/ml时,细胞增殖明显提高,浓度为8 U/ml时,刺激活性达峰值(P<0.01);PCR结果表明,MSC表达PAR-1和PAR2;当PAR1受体被阻断后凝血酶的促增殖效应被抑制,而PAR2受体被阻断后凝血酶对增殖结果影响不明显;凝血酶刺激MSC后,信号分子AKT发生磷酸化,c-MYC基因表达上调;当AKT信号通路被抑制后,c-MYC表达被抑制,凝血酶刺激细胞增殖效应被明显抑制。结论:凝血酶可通过PAR1受体介导的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上调MYC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凝血酶 细胞增殖 蛋白活化受体
下载PDF
蛋白酶活化受体4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顺兰 王海燕 何韶衡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蛋白活化受体 蛋白 类胰蛋白 血栓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