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开鲁盆地砂岩型铀矿热流体作用 被引量:55
1
作者 聂逢君 严兆彬 +5 位作者 夏菲 李满根 卢亚运 蔡建芳 郭福能 宁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50-1866,共17页
开鲁盆地钱家店-白兴吐矿床的发现为中国东部晚侏罗世以来伸展裂陷型盆地中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提供了典范。研究发现,钱家店-白兴吐矿床及其周围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尤其是著名的西拉木伦河断裂在矿床中直穿而过。勘查实践表明,70%~80%... 开鲁盆地钱家店-白兴吐矿床的发现为中国东部晚侏罗世以来伸展裂陷型盆地中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提供了典范。研究发现,钱家店-白兴吐矿床及其周围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尤其是著名的西拉木伦河断裂在矿床中直穿而过。勘查实践表明,70%~80%的钻孔中能见到辉绿岩,矿化体多呈囊状、透镜状,空间上矿化与辉绿岩有关。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包裹体温度与盐度的测定,发现上白垩统姚家组含矿目的层砂岩中存在大量的热流体改造证据。辉绿岩侵入过程中热作用不仅使围岩出现烘烤变色、变硬,而且辉绿岩岩浆作用带来的热流体使砂岩、泥岩产生大量的新生胶结物。与辉绿岩相关的热流体作用使姚家组含矿目的层砂岩中的碎屑颗粒被溶解和交代,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均可见到碳酸盐脉体,同时碳酸盐矿物蚀变交代石英、长石。进一步研究表明,碳酸盐胶结物可分出第一期方解石、第二期铁白云石和第三期高铁白云石。碳酸盐胶结物和石英次生加大边包裹体测温显示,钱家店-白兴吐砂岩型铀矿床热流体改造有3期热流体活动,对应的温度分别为80~90℃、110~120℃和140~150℃。测定冰点获得的包裹体盐度分布也有低盐度区、中盐度区、高盐度区3个区间,它们与3期不同温度的热流体活动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热流体 矿物学 包裹体 开鲁盆地
下载PDF
朱溪超大型钨(铜)多金属矿床蚀变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慧 吴德海 +4 位作者 王宇飞 华国欢 张蕊 张栋梁 刘斌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6期60-63,67,共5页
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位于钦—杭结合带江西段,电子探针主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辉石属于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主要为透辉石(均值57.95%),钙铁辉石次之(均值35.47%),以及少量的钙锰辉石(均值6.57%),符山石矿物中F元素含量(均值1.5... 朱溪超大型钨(铜)矿床位于钦—杭结合带江西段,电子探针主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辉石属于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主要为透辉石(均值57.95%),钙铁辉石次之(均值35.47%),以及少量的钙锰辉石(均值6.57%),符山石矿物中F元素含量(均值1.50%)较高。推测朱溪钨(铜)矿床中矽卡岩从深部到浅部流体逐渐从氧化向还原演化,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流体挥发性成分相对充足,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流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溪钨(铜)矿床 矿物学 矽卡岩化 电子探针分析
下载PDF
大岗山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苗朝 沈军辉 +3 位作者 李文纲 李金标 陈卫东 朱柯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烈,蚀变泥化带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岩脉与花岗岩接触面及内部强烈劈理化部位。蚀变泥化岩松散易碎,具有塑性高、含水量高、重度低及中等压缩性等物性特征。X衍射和扫描电镜显示蚀变生成了大量的黏土矿物,且具有多孔隙空洞的微观结构特征。富含辉石等暗色矿物和热液交代、多期次的构造挤压错动及浅表生风化作用构成岩脉蚀变泥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泥化 空间特征 矿物学特征 机理
下载PDF
石英-绿帘石化的蚀变特征及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苗朝 沈军辉 石胜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7-914,共8页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石英-绿帘石化蚀变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石英-绿帘石化蚀变带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花岗岩体中SN/E∠17°~26°缓倾角错动带常发育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石...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石英-绿帘石化蚀变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石英-绿帘石化蚀变带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花岗岩体中SN/E∠17°~26°缓倾角错动带常发育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绿帘石相蚀变,错动面常发育擦痕、阶步。蚀变产生了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软弱矿物,含量在18%左右,化学分析显示其成分变化不大。物理力学试验显示:蚀变岩石物理水理和强度特性有一定程度的弱化,天然和饱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为8.3%和5.9%。蚀变产生的石英和绿帘石对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产生一定影响,现场直剪试验表明结构面抗剪(断)强度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对石英-绿帘石化蚀变的工程影响和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绿帘石化 特征 工程特性 矿物学特征 物理力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