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罗伯-格里耶的新自传契约 被引量:4
1
作者 唐玉清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罗伯-格里耶的"传奇故事"三部曲从意义和真实两方面反抗传统的自传契约。新契约不能完全用"自我虚构"来定义,它逃脱了后现代的束缚,但又没有掉进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本质论。文本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传,也不完全是虚... 罗伯-格里耶的"传奇故事"三部曲从意义和真实两方面反抗传统的自传契约。新契约不能完全用"自我虚构"来定义,它逃脱了后现代的束缚,但又没有掉进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本质论。文本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传,也不完全是虚构小说,而是兼有两者的特征。文学种类的"无界化"和"新小说"以来的阅读都促成了新契约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格里耶 传奇故事 自传契约 虚构小说
原文传递
Genre Fiction; Science Fiction; The Quest for Utopia 被引量:2
2
作者 Charles N. Brown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0,共5页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re fiction and mainstream fi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fiction and other fields of genre fic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philosophical use of science fictio...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re fiction and mainstream fi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fiction and other fields of genre fic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philosophical use of science fiction in our search for a better world. All genres used to be called ″romance″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true″ novels. There were arguments about it in Hawthorne’s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and in a heated exchange between H.G. Wells and Henry James. I will talk about this difference. All genre fic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world, but science fiction is the only one of them that looks forward by being grounded in the present. Is science fiction really a genre? There are some doubts. Science fiction is not about science per se, but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the study of the external world and its relation to man. It is ideal for ″thought experiments.″ By exploring possible futures, we cannot only examine our present world, but can see ways in which it can be improved. Hence, science fiction is the search for, if not utopia, then at least a better world. This paper will also discuss the ideas of Kim Stanley Robinson, Ursula K. Le Guin, and others in their search for a bette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文学研究 虚构小说 科学小说
下载PDF
博尔赫斯的侦探小说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拉丁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7-74,共8页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博尔赫斯对侦探小说这一类别有着特别的偏好,推动了侦探小说在拉丁美洲的扎根、生长与传播。作为评论家,博尔赫斯撰写过大量与侦探小说相关的评论;作为作家,他进行了带有实验性质的创作,对拉美侦探小说的风...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博尔赫斯对侦探小说这一类别有着特别的偏好,推动了侦探小说在拉丁美洲的扎根、生长与传播。作为评论家,博尔赫斯撰写过大量与侦探小说相关的评论;作为作家,他进行了带有实验性质的创作,对拉美侦探小说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梳理、研究博尔赫斯撰写的相关评论、序言以及部分对他的访谈内容,可以得出结论:博尔赫斯的侦探小说观是以读者接受为中心的。解读博尔赫斯侦探小说观,有助于揭示侦探小说的阅读、创作、评论之于博尔赫斯文学生涯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爱伦·坡 侦探小说 虚构小说
下载PDF
从体裁多样性细读《夏日》
4
作者 陈蕾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65-66,共2页
在《夏日》中,库切用他人为已故的"约翰·库切"做传搜集的笔记和访谈这种独特方式描绘了1972年至1977年书中主人公在南非生活的经历。本文试从体裁多样性细读《夏日》,指出其既是另类的他传,又是带有回忆录色彩的虚构小说... 在《夏日》中,库切用他人为已故的"约翰·库切"做传搜集的笔记和访谈这种独特方式描绘了1972年至1977年书中主人公在南非生活的经历。本文试从体裁多样性细读《夏日》,指出其既是另类的他传,又是带有回忆录色彩的虚构小说,甚至具有元小说属性,充分体现了库切多元文化视野及创作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夏日》 他传 虚构小说 小说
下载PDF
志贺文学的另一侧面——对不可知的思索
5
作者 潘丽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9-70,共2页
被称为日本"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善于把生活中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润色,如实记录自己当时的心情。因此描写从"斗争的人"到"调和的人"这一志贺生涯轨迹的作品较为受到注目。也因为这样,"自我中心主义&q... 被称为日本"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善于把生活中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润色,如实记录自己当时的心情。因此描写从"斗争的人"到"调和的人"这一志贺生涯轨迹的作品较为受到注目。也因为这样,"自我中心主义"渐渐地成为了志贺文学的代名词。然而,在其作品当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虚构小说。从这些虚构小说以及志贺的日记当中,可以发现志贺文学的另一个侧面,即对不可知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知 虚构小说
下载PDF
《根》和非虚构小说 被引量:13
6
作者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2-118,共7页
1976年秋,美国出版了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写作的一本被称为“超级畅销书”的小说《根》(Roots)。哈利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记者,最初为供男子阅读的探险小说杂志写稿,帮助撰写了描写美国黑人领袖的《马尔科姆·爱克斯自传... 1976年秋,美国出版了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写作的一本被称为“超级畅销书”的小说《根》(Roots)。哈利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记者,最初为供男子阅读的探险小说杂志写稿,帮助撰写了描写美国黑人领袖的《马尔科姆·爱克斯自传》。《根》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被列为“十大畅销书”的作者之首。《根》的影响和意义是巨大的,被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理论 纪实小说 六十年代 传记小说 虚构小说 历史小说 小说 小说杂志 代表作家 传记作品
下载PDF
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兴盛于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文学新样式 被引量:9
7
作者 陆文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坛上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新闻报道体的文学样式的兴盛。这种样式有两个正式名称,一曰“新新闻报道”(New Journalisim),二曰“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新新闻报道是由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倡导的...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坛上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新闻报道体的文学样式的兴盛。这种样式有两个正式名称,一曰“新新闻报道”(New Journalisim),二曰“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新新闻报道是由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倡导的,其特点是作者运用采访手段和文学技巧报道或描述真人真事,使作品富有小说味道。由于它打破了传统的报道方式,但又不失为客观的新闻报道,所以被称为新新闻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十年 美国小说 新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作品 文学技巧 小说 新闻报道 虚构小说 通讯
下载PDF
论非虚构小说 被引量:8
8
作者 聂珍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小说是19世纪以来最主要的文学体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该尤斯·绥通纽斯·特朗奎鲁斯的《萨蒂里卡》和鲁齐乌斯·阿普列尤斯的《变形记》(又名《金驴记》)。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之前,小说历史上曾出现过塞万提斯的... 小说是19世纪以来最主要的文学体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该尤斯·绥通纽斯·特朗奎鲁斯的《萨蒂里卡》和鲁齐乌斯·阿普列尤斯的《变形记》(又名《金驴记》)。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之前,小说历史上曾出现过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小说 实验小说 新闻报道 纪实小说 传记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美国历史 小说 写作 历史小说
下载PDF
倾听心灵的声音——斯·阿列克西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 被引量:9
9
作者 田洪敏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2015年阿列克西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人们再度关注俄语文学。同时,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微妙关系中,阿列克西耶维奇的获奖又被打上了"地缘政治"的痕迹,作家在西方得到的广泛阅读和在俄语世界的少有人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 2015年阿列克西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人们再度关注俄语文学。同时,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微妙关系中,阿列克西耶维奇的获奖又被打上了"地缘政治"的痕迹,作家在西方得到的广泛阅读和在俄语世界的少有人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这并不影响阿列克西耶维奇的文学贡献,她的"苏联写作"系列丛书既是对过去时代的祛魅与忏悔,又是向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的致敬与续写,而基于口述和谈话的艺术风格极大地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列克西耶维奇 二手时代 口述文学 虚构小说
原文传递
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一个符号叙述学解读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文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4-188,共5页
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也处于争议之中。本文认为,作者与文本的合谋制造了真实性,但虚构性无法彻底消除,不仅文本会暴露叙述痕迹,接收者也有对虚构性的获意倾向。真实是非标出的,以真实性为意义... 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也处于争议之中。本文认为,作者与文本的合谋制造了真实性,但虚构性无法彻底消除,不仅文本会暴露叙述痕迹,接收者也有对虚构性的获意倾向。真实是非标出的,以真实性为意义活动的底线,虚构向真实靠拢从而巩固了表意秩序。同时,虚构又满足了虚假僭越真实的意义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小说 符号叙述学 叙述 真实 虚构
原文传递
从全球文化视野审视纪实文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尹均生 《文艺争鸣》 CSSCI 1989年第2期4-12,15,共10页
当代文学正在脱离单一倾向、单一色彩、单一体式的旧轨道。形式上,从平面表达趋向多维结构,从文体相对界定发展到各种文体因素相交融。内容上,作品容量增值,其内涵更丰富,哲理意蕴更浓厚,思维空间更广阔,这是日益增长的参与意识与高技... 当代文学正在脱离单一倾向、单一色彩、单一体式的旧轨道。形式上,从平面表达趋向多维结构,从文体相对界定发展到各种文体因素相交融。内容上,作品容量增值,其内涵更丰富,哲理意蕴更浓厚,思维空间更广阔,这是日益增长的参与意识与高技术时代相结合的文学,是社会审美意识向泛层次与高层次追求的结果,也是文学更有效地发挥社会功能的时代。在当今文学的多元潮流中,“纪实文学”正体现着上述世界文学流向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文学 纪实小说 现实主义原则 文学样式 文化视野 相结合 审美意识 作品 虚构小说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的虚构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谷红丽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大量的非虚构小说中,梅勒表达了他对于美国当代历史的深切关注和强烈的参与意识。然而他所表征出来的历史却丧失了其传统意义上的唯一性和客观真实性,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虚构化特点、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所谓的“新”历史或者“文本化”的... 在大量的非虚构小说中,梅勒表达了他对于美国当代历史的深切关注和强烈的参与意识。然而他所表征出来的历史却丧失了其传统意义上的唯一性和客观真实性,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虚构化特点、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所谓的“新”历史或者“文本化”的历史。他打破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采用了一些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比较突出的是超文本和元小说叙事技巧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梅勒 虚构小说 超文本 小说叙事技巧
原文传递
纪实小说: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素珍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4-158,共5页
关键词 新新闻主义 汤姆·沃尔夫 文学 虚构小说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中国故事”的叙述策略与传播认同机制——基于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小说“中国三部曲”的考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小英 明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71,共6页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在中外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其获得广泛认同的深层机制值得探析。从读者评论出发,究其深层原因可知,其故事文本中有很多引发认同的机制设置:首先,作为外国人,其题材选取和视角呈现上的组合,恰... 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在中外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其获得广泛认同的深层机制值得探析。从读者评论出发,究其深层原因可知,其故事文本中有很多引发认同的机制设置:首先,作为外国人,其题材选取和视角呈现上的组合,恰好对国内外不同的读者构成了一种认知差,使得讲述的共通话题"既熟悉又陌生";其次,叙述方式上采取的"第一人称叙述"普通人生活所带来的浸入式体验,能够更加贴近中国日常生活;最后,作者对讲述事件探究式的评价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之上,由此故事得以冲破文化的藩篱最终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同。这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提供了另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传播 虚构小说 中国故事 彼得·海斯勒 认同机制
下载PDF
美国非虚构小说简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司建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6-79,共4页
美国非虚构小说的诞生,是骤变的大众社会政治、社会、科技文化背景使然。它是关于事实本身的小说形式,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于事实本身。它与新新闻主义实属同一文学类型。
关键词 美国文学非虚构小说新新闻主义
下载PDF
美国纪实文学评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松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7-61,共5页
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包括自传)、非虚构小说是纪实文学的三大形式,本文准备从这三类作品入手,论述纪实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发展、地位以及对美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一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报告文学专家、牛津大... 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包括自传)、非虚构小说是纪实文学的三大形式,本文准备从这三类作品入手,论述纪实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发展、地位以及对美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一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报告文学专家、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里认为:报告文学必须是目击者所撰写的,或者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成的作品,也就是说,报告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题材可以是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也可以是凡人琐事。根据凯里这种观点,报告文学在美国并不算太长的文学史中却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利坚民族本土文学诞生之前、萌芽阶段的许多纪实作品,如游记、报道等,都可以纳入报告文学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虚构小说 传记文学 美国文学史 传记作品 报告文学作品 当代美国 现实主义 杜鲁门·卡波特
下载PDF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以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娅玲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22,共2页
非虚构写作特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历史小说等写作样式。1998年,国内的《南方周末》创办“记者观察”版,开始尝试特稿创作,即后来的非虚构写作。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专栏,非虚构写作进... 非虚构写作特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历史小说等写作样式。1998年,国内的《南方周末》创办“记者观察”版,开始尝试特稿创作,即后来的非虚构写作。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专栏,非虚构写作进一步被社会所认知并扩大开来。新媒体时代纸媒衰落,很多报社裁撤了“特稿部”以削减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小说 写作 故事 现状 《南方周末》 《人民文学》 1998年 2010年
下载PDF
当代美国小说概论(一) 被引量:4
18
作者 施咸荣 《当代外国文学》 1982年第4期148-159,共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小说的发展,与美国的社会情况与社会思潮有较密切的关系。大战中发生的两件大事——纳粹集中营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和扔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给人们思想上震动很大,促使人们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小说的发展,与美国的社会情况与社会思潮有较密切的关系。大战中发生的两件大事——纳粹集中营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和扔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给人们思想上震动很大,促使人们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根本性的怀疑,同时也促使各种思潮的诞生和流行。此外,大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这个社会也称作“群体社会”(mass society),它实质上是工业自动化、思想电子计算机化的“非人化”社会;既是物质上相对富裕和舒适的社会,也是人与人相互不了解、个人精神苦闷、彷徨的冷酷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虚构小说 当代美国小说 现实主义 美国黑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七十年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短篇小说
原文传递
美国非虚构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叙事语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司建国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8,共8页
从叙事理论角度论述了 2 0世纪 60年代崛起的美国非虚构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叙事语法特征。非虚构小说具有内外双重照应领域 ,而现实主义小说只有内照应而无外照应 ;与现实主义小说不同 ,非虚构小说的叙事者属内隐叙事者 ,而前者... 从叙事理论角度论述了 2 0世纪 60年代崛起的美国非虚构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叙事语法特征。非虚构小说具有内外双重照应领域 ,而现实主义小说只有内照应而无外照应 ;与现实主义小说不同 ,非虚构小说的叙事者属内隐叙事者 ,而前者大多是外显叙事者 ;与此同时 ,非虚构小说以外聚焦叙事方法为主 ,而现实主义小说以零聚焦为主 ;非虚构小说的情节非线性排列 ,几乎无悬念和高潮 ,而现实主义小说之情节是线性组合的 ,讲究悬念和高潮 ;两种文学样式对人物的处理也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叙事语法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试论战后美国非虚构小说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锡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168,共7页
在本世纪50—60年代,西方文学界不断地发出一阵阵悲叹:“小说死了。”就在这种悲叹声中,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坛出现了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等人创造的“新的”一类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 在本世纪50—60年代,西方文学界不断地发出一阵阵悲叹:“小说死了。”就在这种悲叹声中,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坛出现了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汤姆·沃尔夫等人创造的“新的”一类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批评家们对此类作品有各种不同的标签:“纪实小说”、“高级新闻体”、“新新闻体”、“非虚构小说”等等。为了行文方便统一,笔者将主要采用“非虚构小说”这一术语,但在少数场合,根据需要也将用“新新闻体”这一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小说 汤姆·沃尔夫 杜鲁门·卡波特 小说 新闻报道 诺曼·梅勒 作品 美国文学 现实主义 内心独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