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保护设备重构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苗斌 童晓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7-9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IEC 61850标准的保护设备重构方案。借鉴IEC 61131-3标准,对IEC 61850标准中保护逻辑节点(LN)进行组件化封装。将传统的保护逻辑模块设计为LN内部的功能块,为LN组件定义多种信号接口,对保护LN组件内部的保护逻辑、各LN之间... 提出一种基于IEC 61850标准的保护设备重构方案。借鉴IEC 61131-3标准,对IEC 61850标准中保护逻辑节点(LN)进行组件化封装。将传统的保护逻辑模块设计为LN内部的功能块,为LN组件定义多种信号接口,对保护LN组件内部的保护逻辑、各LN之间的配合、分布式功能下各设备之间的虚拟交互关系加以刻画,增加了各设备之间的虚连接,构造了保护设备的虚拟输入/输出信息。采用可扩展置标语言(XML)表达保护设备重构后的配置与虚拟交互信息,并给出实例说明其可行性。该方案可促进保护设备的开发与管理,并且是对系统配置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IEC 61131-3 保护逻辑 组件化 虚拟输入 输出 虚连接
下载PDF
二自由度云台非线性反步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金杰 梁恒愉 +2 位作者 宫煜晴 汪文 孙晓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8-154,共7页
针对二自由度云台的跟踪控制问题,依据反步法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增广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反步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二自由度云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为模型的机械子系统设计了虚拟输入,根据实际控制目标求解虚拟输入的具体表达式。... 针对二自由度云台的跟踪控制问题,依据反步法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增广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反步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二自由度云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为模型的机械子系统设计了虚拟输入,根据实际控制目标求解虚拟输入的具体表达式。其次基于增广李雅普诺夫函数,引入跟踪误差将机械子系统改写为线性微分方程,利用其特征方程根的特点,推导系统实际的控制律,以及控制器参数需满足的条件。最后数值实例采用了电动云台拍摄系统远距离跟踪拍摄风电叶片表面图像,对水平和俯仰方向追踪风机叶片上某一目标点的期望轨迹进行仿真,系统经过4.05 s可达到预期跟踪性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二自由度云台 反步法 虚拟输入 增广李雅普诺夫函数 全局渐近稳定
下载PDF
欠驱动水面船区域保持鲁棒滑模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明玉 王莎莎 +1 位作者 王元慧 魏红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4-690,共7页
针对风浪流等外界环境干扰下欠驱动水面船的区域保持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鲁棒滑模控制策略使其严格满足区域保持边界限制。首先利用反步法将欠驱动船区域保持控制器的设计分解为运动学回路和动力学回路... 针对风浪流等外界环境干扰下欠驱动水面船的区域保持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鲁棒滑模控制策略使其严格满足区域保持边界限制。首先利用反步法将欠驱动船区域保持控制器的设计分解为运动学回路和动力学回路;其次在运动学回路中设计期望速度并将其视为虚拟输入,在动力学回路中利用鲁棒滑模方法实现对参考速度的跟踪控制;再次根据位置状态约束条件引入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行控制器设计,实现位置状态变量约束保证欠驱动船始终保持在规定区域内,不超出约束边界;此外,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半全局渐近稳定性,并且使跟踪误差收敛到规定的邻域内;最后对有无外界环境干扰下的欠驱动水面船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仿真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水面船 区域保持 外界环境干扰 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 滑模控制 反步法 虚拟输入
下载PDF
分类树在分组密码IP验证中的应用与改进
4
作者 李森森 徐金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2-1815,共4页
分组密码IP核具有配置过程复杂、数据运算量大的特点,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的验证是整个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在随机验证中,激励生成和覆盖率模型抽象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分类树方法应用于分组密码IP的功能验证,并且针对其无法解决... 分组密码IP核具有配置过程复杂、数据运算量大的特点,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的验证是整个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在随机验证中,激励生成和覆盖率模型抽象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将分类树方法应用于分组密码IP的功能验证,并且针对其无法解决关联操作和顺序控制的缺点实施改进,主要是引入虚拟输入对激励序列进行规划,构建超长输入数据包.实验证明,采用改进的分类树指导激励生成和覆盖率模型抽象,能够生成更加精简有效的激励和完备的覆盖率模型,进而显著地提高验证的效率和完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密码 功能验证 虚拟输入 改进分类树 激励生成 功能覆盖模型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二次系统精细化管理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童晓阳 李映川 +2 位作者 陈德明 章力 许克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4-48,共5页
为了提高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水平,研究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精细化管理模型。信息流与镜像逻辑节点、合理通信网络、保护实现方式等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对象。文中设计了相关数据库,对信息... 为了提高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水平,研究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精细化管理模型。信息流与镜像逻辑节点、合理通信网络、保护实现方式等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对象。文中设计了相关数据库,对信息流、虚拟输入/输出量、网络拓扑连接、虚拟局域网(VLAN)与多播组、镜像节点等进行信息管理。以某实际变电站为例进行了系统与网络的规划设计,对多种功能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建议,是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的有益补充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 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 虚拟输入/输出量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调试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柱忠 《制造业自动化》 2002年第2期14-18,共5页
提出了两种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测试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在实验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系统进行编程和调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虚拟输入调试法 程序调试法 安全节点 转换条件 PLC
下载PDF
GUI界面自动化测试的核心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仲光亮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3年第3期65-72,共8页
在GUI界面自动化测试的研发项目过程中,研究了核心技术键鼠的模拟操作,查证了目前资料存在各种问题,经研究和不断试验得到解决,并在实际的产品测试中得到了验证,并取得很好效果。
关键词 UNICODE编码 扫描码 虚拟 系统硬件输入队列 虚拟输入队列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虚拟输入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金 李洋 +2 位作者 刘晓威 庞赫洋 侯洋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59-3763,3919,共6页
针对当前嵌入式设备输入方法存在的高成本低体验问题,提出了一种运行于嵌入式系统中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虚拟输入方法。该方法利用嵌入式设备附加的摄像设备,对用户在虚拟键盘上的按键过程进行图像采集,通过角点识别和图像分割进行按键识... 针对当前嵌入式设备输入方法存在的高成本低体验问题,提出了一种运行于嵌入式系统中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虚拟输入方法。该方法利用嵌入式设备附加的摄像设备,对用户在虚拟键盘上的按键过程进行图像采集,通过角点识别和图像分割进行按键识别,以便通过采集到的图像定位出用户点击的目标按键,从而实现信息输入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嵌入式设备的交互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虚拟输入方法 伪键盘 嵌入式设备 人机交互
下载PDF
虚拟输入队列与队列管理算法的公平性
9
作者 刘刚 张德运 +1 位作者 李胜磊 张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88,共3页
提出了具有不同接入带宽用户共享上行链路时的公平性问题——基于用户的公平性,根据队列管理算法(如早期随机检测和队尾丢弃等)在这种应用场合的公平性缺陷中引入了虚拟输入队列的概念——在路由器的上行输出接口上为每一个输入接口维... 提出了具有不同接入带宽用户共享上行链路时的公平性问题——基于用户的公平性,根据队列管理算法(如早期随机检测和队尾丢弃等)在这种应用场合的公平性缺陷中引入了虚拟输入队列的概念——在路由器的上行输出接口上为每一个输入接口维护一个逻辑队列,以逻辑队列为主体应用队列管理算法。对虚拟输入队列的结构和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针对虚拟输入队列的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队列管理策略上引入虚拟输入队列,不仅能够达到原有的拥塞控制效果,解决基于流的公平性问题,同时能够提供较好的基于用户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输入队列 早期随机检测 队列管理 公平性
下载PDF
基于虚拟输入事件的软件集成
10
作者 张广立 付莹 +1 位作者 张伟军 杨汝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下基于虚拟输入事件的软件集成方法,在不改动原软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软件的自动化操作,简便易行,适用面广。该方法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 虚拟输入事件 软件集成 软件自动化 计算机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NGLE-BUFFERED ROUTERS
11
作者 Hu Ximing Qu Jing +1 位作者 Wang Binqiang Wu Jiangxing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7年第4期470-476,共7页
A Single-Buffered (SB) router is a router where only one stage of shared buffering i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interconnects in comparison of a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Queued (CIOQ) router where a central switch f... A Single-Buffered (SB) router is a router where only one stage of shared buffering i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interconnects in comparison of a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Queued (CIOQ) router where a central switch fabric i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stages of buffering. The notion of SB routers was firstly proposed by the High-Performance Networking Group (HPNG)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long with two promising designs of SB routers: one of which was Parallel Shared Memory (PSM) router and the other was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 (DSM) router. Admittedly, the work of HPNG deserved full credit, but all results presented by them appeared to relay on a Centralized Memory Management Algorithm (CMMA) which was essentially impractical because of the high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lex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calable high-speed SB router completely practical by introducing a fully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the shared memory of SB routers. The resulting SB router is called as a Virtual Output and Input Queued (VOIQ) router. Furthermore, the scheme of VOIQ routers can not only eliminate the need for the CMMA scheduler, thus allowing a fully distributed implementation with low processing and commu- nication complexity, but also provide QoS guarantees and efficiently support variable-length packets in this paper. In particular, 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th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our VOIQ-based router (NDSC~ SR1880-TTM series) are illustra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proposal of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distributed scheme of 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SB routers publicized till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Buffered (SB) router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 (DSM) Parallel Shared Memory (PSM) Virtual Output and Input Queued (VOIQ) NDSC SR1880-T^TM router
下载PDF
多协作中继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 被引量:4
12
作者 啜钢 温小军 +2 位作者 张路 林立凡 杨大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3,45,共5页
为研究中继系统的功率分配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探讨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为达到系统容量最大的中继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提出了协作通信中多协作中继和多接收天线功率分配的分析模型.采用了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来分析系统的信道矩阵... 为研究中继系统的功率分配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探讨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为达到系统容量最大的中继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提出了协作通信中多协作中继和多接收天线功率分配的分析模型.采用了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来分析系统的信道矩阵,得到了一种在功率一定的条件下使信道容量达到最大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OPA),得出了最优功率分配系数的封闭表达式,并在相同假设条件下与平均功率分配(EPA)进行比较,得出在相同条件下OPA比EPA的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虚拟输入多输出 中断概率 最优功率分配 平均功率分配
下载PDF
基于D2D通信和虚拟MIMO的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设计
13
作者 刘志峰 张雪 +4 位作者 栗苹 张继豪 李思琪 王卫东 龚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147,共7页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提出一套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重点研究在正交资源模式下,将不同的协作传输协议与空时编码进行组合,在信噪比、误比特率、接入概率等方面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传输方案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对集群网络的通信性能有明显提升,且引入分布式空时编码可进一步优化误比特率性能,但3种传输协议在不同传输质量评价方向的改善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集群网络 终端直通通信 虚拟输入多输出 协作传输协议 空时编码
下载PDF
面向实时监测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的通信协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桃云 梁平元 +1 位作者 成运 张怡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1-185,共5页
针对WSN中虚拟MIMO传输的能量节省与均衡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MAC信道接入协议,该协议在每个数据包的基础上,同时调节传输方式、传输功率和调制阶数,使包括传输功耗和电路功耗的总能耗最小;分析了MAC协议中的平均误码率及信噪... 针对WSN中虚拟MIMO传输的能量节省与均衡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MAC信道接入协议,该协议在每个数据包的基础上,同时调节传输方式、传输功率和调制阶数,使包括传输功耗和电路功耗的总能耗最小;分析了MAC协议中的平均误码率及信噪比与调制阶数的关系及2-天线协作MIMO传输与SISO传输的平均能耗;讨论了STC与LTC距离的取值范围,确定了相对于传统SISO节省能量的下边界距离。最后,仿真验证了A-MAC协议能有效降低网络能耗,同时吞吐量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数据采集及环境测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MAC协议 平均能耗 虚拟输入多输出
原文传递
面向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效协作定位算法
15
作者 吴贤平 苗春雨 王丽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在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高效节能地获取节点的位置信息是热点研究问题。由于传感器网络一般采用电池供电且很难从外界获得能量补充,因此如何以尽可能低的能耗实现对节点的精确定位是研究的重点。提出采用虚拟多输入多输出VMIMO技术... 在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高效节能地获取节点的位置信息是热点研究问题。由于传感器网络一般采用电池供电且很难从外界获得能量补充,因此如何以尽可能低的能耗实现对节点的精确定位是研究的重点。提出采用虚拟多输入多输出VMIMO技术来实现节点的定位,该定位技术从总能耗、定位误差和节点移动速度三方面综合计算收发节点的最佳数量,从而降低了定位过程中的能耗。同时结合到达时间(TOA)算法实现了移动节点的高效定位。最终,实验分析了节点在不同移动速度等情况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VMIMO的定位算法在能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在节点移动的情况下具有非常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到达时间 能源消耗 虚拟输入多输出
下载PDF
多协作中继多接收天线解码中继传输的功率分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路 啜钢 +1 位作者 林立凡 温小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提出协作通信中多协作中继和多接收天线的分析模型.采用一种理论近似的方法来分析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功率分配,并将对数运算转换成线性运算,从而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可知,当系统模型确定以后,功率分配系数存在最... 提出协作通信中多协作中继和多接收天线的分析模型.采用一种理论近似的方法来分析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功率分配,并将对数运算转换成线性运算,从而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可知,当系统模型确定以后,功率分配系数存在最优值,由此得出最优功率分配系数和协作增益与信噪比的关系.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近似算法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基于多协作中继传输的协作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虚拟输入多输出系统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
下载PDF
一种虚拟MIMO中的低复杂度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大鸣 吕璐 +1 位作者 窦冬冬 崔维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3,共4页
针对放大转发(Amplify-forward,AF)方式下,虚拟多输入多输出(Virtual-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V-MIMO)系统中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注水原理的低复杂度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排除信道条件较差的协作用户,并利... 针对放大转发(Amplify-forward,AF)方式下,虚拟多输入多输出(Virtual-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V-MIMO)系统中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注水原理的低复杂度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排除信道条件较差的协作用户,并利用各协作用户功率值之间的线性递推关系式,将最优功率分配算法中的迭代运算转化为线性运算,在实现功率快速分配的同时,达到显著降低算法复杂度的目的。瑞利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所获得的系统容量和中断概率性能与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输入多输出 功率分配 线性注水 低复杂度
下载PDF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基于虚拟MIMO-STB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功率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凯 邱云周 +2 位作者 丁盛 朱明华 刘海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89-693,共5页
结合频域均衡(FDE)研究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虚拟 MIMO-STBC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功率分配(PA)方案。利用从目标簇反馈回信源簇的信道状态信息,在协同传输节点总发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最大化信宿节点接收到数据的信噪比推导... 结合频域均衡(FDE)研究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虚拟 MIMO-STBC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功率分配(PA)方案。利用从目标簇反馈回信源簇的信道状态信息,在协同传输节点总发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最大化信宿节点接收到数据的信噪比推导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频域加权的 PA 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一定的误码率要求下,采用这种 PA 方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需要的发射功率要少于等 PA 方案所需要的发射功率,从而减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输入多输出 功率分配 频域均衡 空时分组码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分层动态虚拟MIMO的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寒春 蒋文科 张祖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196,共6页
针对如何解决目前移动通信频率紧缺及信道容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动态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结构,该结构结合了移动云的灵活接入、覆盖面积广等特点,并将虚拟MIMO技术融合在该结构中... 针对如何解决目前移动通信频率紧缺及信道容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动态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结构,该结构结合了移动云的灵活接入、覆盖面积广等特点,并将虚拟MIMO技术融合在该结构中,较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在该结构下,用户在层次之间进行通信并利用注水算法进行功率的优化分配。而对用户在跨越多层次进行通信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同时将层次间距离和传输功率进行最优化的马尔可夫链算法。该算法通过监测用户的变化进而调节层次间距离和传输功率,从而获得最大的信道容量。仿真结果显示,注水算法通过功率优化获得了层次间的分层动态虚拟MIMO结构的最大信道容量,马尔可夫链算法实现了用户跨越多层次通信情形下的最大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输入多输出 路径衰落 马尔可夫链 信道容量
原文传递
带输入饱和的欠驱动水面船参数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明玉 王莎莎 +1 位作者 王元慧 庹玉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209,共8页
针对具有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欠驱动水面船路径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饱和补偿辅助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通过以路径上虚拟参考目标点为原点,引入Serrete-Frenet移动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切向速度作为虚拟控制输入;... 针对具有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欠驱动水面船路径跟踪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饱和补偿辅助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通过以路径上虚拟参考目标点为原点,引入Serrete-Frenet移动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切向速度作为虚拟控制输入;结合饱和辅助系统设计具有切换增益和sigmoid函数边界层厚度的参数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此外,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保证跟踪误差收敛到零的任意小领域内。通过与常规滑模控制对比,数值仿真验证所提控制律的有效性和自适应性,不仅可以减弱常规滑模中的"抖振"现象,同时补偿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误差提高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水面船 输入饱和 参数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虚拟控制输入 路径跟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