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进序分量法的主动配电网不平衡潮流计算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雷 郭新志 +1 位作者 陈乃仕 蒲天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3-2119,共7页
为适应主动配电网快速仿真计算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序分量法的三相不平衡潮流的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补偿法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各元件序分量模型:针对各种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别建立PQ、PV不同类型节点的序... 为适应主动配电网快速仿真计算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序分量法的三相不平衡潮流的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补偿法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各元件序分量模型:针对各种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别建立PQ、PV不同类型节点的序分量模型;针对非全相线路,提出基于虚拟线路法的一体化序分量建模方法,简化了对非全相线路的处理;针对不平衡负荷,计及了其在实际配网中类型和接线方式,推导其序分量模型,提高了计算的精确性。然后将不平衡配网分解为无耦合关系的正、负、零3个序分量网络和补偿注入元,3个序网络采用并行计算,从而降低了计算规模,节省了存储空间,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三相潮流 并行计算 序分量 虚拟线路
下载PDF
企业高速网络技术
2
作者 张孟顺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1999年第15期65-66,共2页
传统的网络技术已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高速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述了传统网络性能升级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网络主干升级的几种网络技术。
关键词 高速网络技术 ATM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 传统网络 快速以太 虚拟线路 ATM网络 信息数据 IP交换技术 网络主干
下载PDF
基于虚拟线路阻抗的MMC-HVDC输电系统单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士敏 陆俊弛 +3 位作者 刘冲 范勃旸 史哲 廉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68-2875,共8页
直流故障测距是保障新能源远距离跨区输送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MMC-HVDC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后不控整流运行方式下的谐波特征,提出基于频变参数模型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综合使用直流侧... 直流故障测距是保障新能源远距离跨区输送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MMC-HVDC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后不控整流运行方式下的谐波特征,提出基于频变参数模型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综合使用直流侧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和电流中的直流和谐波分量,定义虚拟线路阻抗,通过对虚拟线路阻抗分析得知其仅在故障点处为恒定常数。因此通过对沿线电压、电流数据组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故障点处残差和函数最小的特点进行故障测距。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大量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测距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采样频率、测距精度和抗过渡电阻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故障测距 虚拟线路阻抗 频变参数 单端电气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线路补偿的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接口实现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鄂涛 尹忠东 王群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是未来主动配电网仿真分析的有效手段,而接口算法是确保其系统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针对现有接口算法无法适用于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线路补偿的改进功率接口算法。首先,在分析理想变压器模...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是未来主动配电网仿真分析的有效手段,而接口算法是确保其系统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针对现有接口算法无法适用于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线路补偿的改进功率接口算法。首先,在分析理想变压器模型(ITM)法结构与稳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数字侧与物理侧间增设一条虚拟线路。然后,基于线路上虚拟电流对系统进行稳定性补偿,并给出了线路阻抗的取值范围;同时,针对接口固有延迟及稳定性补偿引入的误差,提出根据虚拟线路上流过的虚拟功率对接口两侧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以保证精确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将文中所提方法与ITM法、阻尼阻抗法及虚拟阻抗法相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在提升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系统稳定性及精度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主动配电网 虚拟线路补偿 功率接口算法 功率硬件在环 理想变压器模型(ITM)
下载PDF
基于Motion TWR与Virtual Lab Motion的C_(70E)型敞车载荷迭代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 邹广闻 王伟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第B05期99-102,共4页
以C70E型敞车为例,论述了采用Virtual Lab Motion进行多体动力学建模,并利用Motion TWR与Virtual Lab Motion在软件环境下根据车体上的响应数据迭代出虚拟路谱的过程,并对该过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虚拟验证。该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分析中... 以C70E型敞车为例,论述了采用Virtual Lab Motion进行多体动力学建模,并利用Motion TWR与Virtual Lab Motion在软件环境下根据车体上的响应数据迭代出虚拟路谱的过程,并对该过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虚拟验证。该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分析中把虚拟路谱加载在概念车体模型上,得到关心部件的动载荷,为以后新设计车型在设计阶段进行抗疲劳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使虚拟线路试验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TWR VIRTUAL LAB MOTION 多体动力学 虚拟迭代 虚拟线路试验
下载PDF
任意混接10kV配电线路电压损失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成来 李楠 +3 位作者 胡鹏飞 胡佳怡 熊亚骁 姜雨枫 《供用电》 2018年第10期31-36,共6页
为解决任意10kV混接线路的电压损失计算难题,提出一种虚拟线路法和转接负荷法开展电压损失计算。对不同线径联接的混接线路,建立了任意线路段电压损失计算模型。虚拟线路法是假定某段线路之前的所有线路导线与该段线路导线同类型;转接... 为解决任意10kV混接线路的电压损失计算难题,提出一种虚拟线路法和转接负荷法开展电压损失计算。对不同线径联接的混接线路,建立了任意线路段电压损失计算模型。虚拟线路法是假定某段线路之前的所有线路导线与该段线路导线同类型;转接负荷法是假定该段线路之后的所有负荷转接至该段线路末端,或自该段线路开始的所有负荷转接至前一段线路末端,分别计算该段线路相关位置的电压损失和负荷距,取其代数和得到该段线路及整条线路的电压损失和负荷距。建立和编制了适用该模型的电杆配变容量法及计算表,用于计算现状和改造方案线路电压损失,给出优化建议。任意10kV混接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实例表明了提出的模型推导出的电压损失和负荷距正确,且电杆配变容量法工作量小、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线路 转接负荷法 混接线路 电压损失 负荷距 电杆配变容量法
下载PDF
适用于动模仿真试验的虚拟线路保护逻辑设计
7
作者 姜光 申留生 《江西电力》 2020年第8期21-24,共4页
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装置在动模试验环节中需要线路保护装置进行配合时,在实时仿真系统中搭建虚拟线路保护进行配合试验,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根据实时仿真系统中线路故障触发原理,设计了具备分相跳闸、重合闸及重合于故障后跳闸... 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装置在动模试验环节中需要线路保护装置进行配合时,在实时仿真系统中搭建虚拟线路保护进行配合试验,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根据实时仿真系统中线路故障触发原理,设计了具备分相跳闸、重合闸及重合于故障后跳闸功能的虚拟线路保护逻辑。该保护逻辑配置灵活,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串补装置联跳线路功能验证的试验需求。搭建串补装置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虚拟线路保护逻辑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装置 虚拟线路保护 联跳功能 实时仿真
下载PDF
别忽视:网络需安全!
8
作者 吕伟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1998年第43期52-53,共2页
信息时代,网络地位日益显赫,但随之有关网络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杞人忧天固然不必,但对于存在的问题却必须认真面对。有关网络安全的讨论纷纷扰扰,在此谨就开发工具、帆中继(FR)、商用产品方面存在的隐患做一管窥,相关的厂商如... 信息时代,网络地位日益显赫,但随之有关网络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杞人忧天固然不必,但对于存在的问题却必须认真面对。有关网络安全的讨论纷纷扰扰,在此谨就开发工具、帆中继(FR)、商用产品方面存在的隐患做一管窥,相关的厂商如防火墙提供商、网络增值销售商(VAR)是否能看出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机 网络安全 防火墙产品 销售商 永久虚拟线路 网络增值 安全方案 提供商 网络管理者 帧中继网络
下载PDF
虚拟电子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施文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5期33-34,53,共3页
虚拟电子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实验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文通过剖析其在应用中的利弊,正确认识它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使实验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虚拟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 高校 电子实验室 计算机综合能力 学生培养 虚拟电子线路设计
下载PDF
PCPBX系统中虚拟电话线路调度策略及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亮 李磊 陈冰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75,共4页
在PCPBX系统的体系结构上提出了电话线路虚拟通道的基本逻辑模型 ,并讨论了该模型中线路物理与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对提高PBX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概率最小呼出算法及其它线路调度优化处理方案 ,如等待队列、默认转移... 在PCPBX系统的体系结构上提出了电话线路虚拟通道的基本逻辑模型 ,并讨论了该模型中线路物理与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对提高PBX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概率最小呼出算法及其它线路调度优化处理方案 ,如等待队列、默认转移、非常态电话调度等 ,从而使系统大大超越了一般小型PBX系统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BX系统 虚拟电话线路 调度策略 电话交换机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ATM网络的以太城域网互联技术研究与实现
11
作者 顾刚 《数据通信》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研究了新出现的利用现有ATM网络互连以太城域网和提供以太网业务的技术。分析了技术实现中的适用标准、互通技术、协议封装模式、服务等级映射模型、拥塞控制、网络扩展性以及OAM问题。
关键词 ATM 以太城域网 协议互通 虚拟以太网线路服务
下载PDF
3Com虚拟专用线路技术
12
作者 沈鑫剡 俞海英 《微型机与应用》 2000年第11期27-29,共3页
利用3Com设备实现虚拟专用线路的方法。
关键词 虚拟专用网络 虚拟专用线路 路由器
下载PDF
虚拟环境线路方案展现与论证
13
作者 吴耀良 张静 +1 位作者 时涛 刘芷辰 《铁道勘察》 2010年第2期78-80,共3页
介绍Google Earth虚拟环境线路设计方案在京津城际、石太客运专线桥梁与隧道工程以及合肥"空中列车"项目的应用情况。由此表明,虚拟环境线路方案在前期方案比选、方案论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虚拟环境线路 方案论证 方案演示 三维动画漫游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虚拟网络的突发事件下进站乘客出行方式比例研究
14
作者 鲍枫 汪波 +2 位作者 黄建玲 白云云 何志莹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9-242,共4页
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进站乘客的多种选择方式,虚拟出乘客从事发站点出站又从另一轨道交通站点进站及乘客直接转乘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这样2种虚拟轨道交通线路,线路的出行阻抗为公交车的运行时间。结合虚拟之后的轨道交通线网及... 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进站乘客的多种选择方式,虚拟出乘客从事发站点出站又从另一轨道交通站点进站及乘客直接转乘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这样2种虚拟轨道交通线路,线路的出行阻抗为公交车的运行时间。结合虚拟之后的轨道交通线网及事故发生不同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计算中断之后的有效路径集,根据乘客选择路径的规则,对有效路径进行筛选,得到乘客可能选择的有效路径及比例,这些路径有可能包括转乘其他公共交通、再次从临近站点进入轨道交通等,从而量化了各种出行方式在事故处理期、恢复期的比例。用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操作性,此方法得到的结果可直接作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仿真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突发事件 虚拟轨道交通线路
原文传递
任意混接10kv配电线路电压损失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段晓川 李辉 +2 位作者 马克西 罗超 佟卫 《电子乐园》 2019年第4期183-183,共1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 10kV 混接线路电压损失计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难题,本文就针对虚拟线路、转接负荷法来进行电压损失相关计 算,针对不同的混接线路所实施的电压损失计算模型。虚拟线路则是针对某一线路的导线和该线路导线相同类型,转接负荷... 为了更好地解决 10kV 混接线路电压损失计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难题,本文就针对虚拟线路、转接负荷法来进行电压损失相关计 算,针对不同的混接线路所实施的电压损失计算模型。虚拟线路则是针对某一线路的导线和该线路导线相同类型,转接负荷则是嘉定线路 之后相关负荷转移到线路末端,或者线路开始的负荷转移到线路末端,并对线路相关位置的电压所具有的负荷距和电压损失进行计算,获 得整条线路的相关数值, 通过建立并完善适合相关模型的计算表,更好地计算整条改造方案线路的实际电压损失,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线路 混接线路 电压损失
下载PDF
阿尔卡特推出数码用户线平台——ASAMATM用户接驳多工器
16
《中国电信建设》 2000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阿尔卡特公司 数码用户线平台 ASAMATM 用户接驳多工器 ATM 交换虚拟线路
全文增补中
城域以太网技术应用与实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捷 赵慧玲 《通信世界》 2004年第4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城域以太网 业务定位 承载网 以太网虚拟专用线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