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头梁遗址楔型细石核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朱之勇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42,共14页
本文以动态类型学和操作链思想为指导,运用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虎头梁遗址中的444件楔型细石核进行了研究。根据台面生成方式的不同将这批楔型细石核分成Ⅰ型和Ⅱ型两个大类。Ⅰ型的台面为刃状,Ⅱ型的台面为平面状。通过对石叶疤的测... 本文以动态类型学和操作链思想为指导,运用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虎头梁遗址中的444件楔型细石核进行了研究。根据台面生成方式的不同将这批楔型细石核分成Ⅰ型和Ⅱ型两个大类。Ⅰ型的台面为刃状,Ⅱ型的台面为平面状。通过对石叶疤的测量得知,从两类细石核上剥离的细石叶的宽度基本一致,都集中在3—8mm之间。Ⅰ型细石核剥离的细石叶的长度集中在15—40mm之间,Ⅱ型则集中在10—40mm之间,Ⅰ型细石核较Ⅱ型细石核有更多剥离下较长细石叶的可能性。两类细石核所采用的原料包括火山角砾岩、硅质岩、流纹岩、石英岩、碧玉、玛瑙、英安岩、黑曜岩及水晶等9种,以火山角砾岩和硅质岩为主,原料利用方面没有大的差别。将石核按剥片阶段划分为预制、剥片、中止、终极4种,处于不同阶段的石核被废弃的原因是不同的,包括毛坯中存在瑕疵、剥片失误以及用尽遗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 楔型细石核 剥片目的
下载PDF
虎头梁遗址中的细石器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朱之勇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5-310,共6页
本文从应用目的的角度出发,对虎头梁遗址中的细石器技术进行了界定。通过数量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论证了虎头梁遗址中共存在着2种细石器技术,它们分别以Ⅰ型细石核和Ⅱ型细石核为代表。这两种细石器技术体现出了不同的剥片效率以及古... 本文从应用目的的角度出发,对虎头梁遗址中的细石器技术进行了界定。通过数量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论证了虎头梁遗址中共存在着2种细石器技术,它们分别以Ⅰ型细石核和Ⅱ型细石核为代表。这两种细石器技术体现出了不同的剥片效率以及古人类在对外部环境适应方面的不同需求。Ⅰ型细石核因其相对较高的剥片效率以及构思巧妙的外部形态、加工精细的刃缘具有石核和工具的双重功能,常被古人外出时携带使用。Ⅱ型细石核则是古人类仅用来在固定地点剥制细石叶而使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 细石核 细石器技术
下载PDF
虎头梁砾石钙膜的研究与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庆龙 马蒙 +2 位作者 谭利华 李容全 熊建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1,共4页
我们在河北阳原虎头梁的冻融褶皱砾石层顶部发现一层钙膜砾石.通过对钙膜明暗度曲线分析及其与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研究,结合14 C测年结果,得出虎头梁钙膜的发育时间介于40~21 ka BP之间.砾石钙膜的发育代表着曾经地下水位停留在此,... 我们在河北阳原虎头梁的冻融褶皱砾石层顶部发现一层钙膜砾石.通过对钙膜明暗度曲线分析及其与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研究,结合14 C测年结果,得出虎头梁钙膜的发育时间介于40~21 ka BP之间.砾石钙膜的发育代表着曾经地下水位停留在此,说明在泥河湾古湖消亡后,桑干河下切初始阶段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停顿.根据河流阶地的高差及年龄数据,计算桑干河虎头梁段在21~7.6 ka BP、7.6~3.1 ka BP和3.1~0 ka BP 3个阶段的河流下切速率分别为1.8、4.2、2.9 mm·a^-1.这种下切速率的差异应主要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 钙膜砾石 河流地貌演化 下切速率
下载PDF
华夏的起源——夏墟之谜
4
《文化博览》 2007年第11期66-69,共4页
  对夏文化的认识,一直是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研究的重大课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解的悬案.这个显赫十四代十七王、持续近五个世纪之久的奴隶制王国,既有文献记载,又有民间传说,难道没有给我们留下一点痕迹吗?自禹至桀的漫长岁月里,...   对夏文化的认识,一直是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研究的重大课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解的悬案.这个显赫十四代十七王、持续近五个世纪之久的奴隶制王国,既有文献记载,又有民间传说,难道没有给我们留下一点痕迹吗?自禹至桀的漫长岁月里,其都城建在何处,考古界正努力去寻找,研究者力图把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相结合,以期找出正确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器文化 王城岗遗址 夏文化 刮削器 二里头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 河套大角鹿 陶寺遗址 虎头
原文传递
虎头梁——古生物化石的聚宝盆
5
作者 闵隆瑞 《大自然》 2000年第2期32-33,共2页
虎头梁是河北省阳原县东城镇西南4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名,村庄座落在一个东西向的土梁上,梁长2公里,宽0.8公里,海拔915米,相对高度70米。此梁属于冀西北阳原山间盆地的一部分,桑干河从西向东蜿蜒曲折流过梁的南侧,将梁切割成高出河床数十... 虎头梁是河北省阳原县东城镇西南4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名,村庄座落在一个东西向的土梁上,梁长2公里,宽0.8公里,海拔915米,相对高度70米。此梁属于冀西北阳原山间盆地的一部分,桑干河从西向东蜿蜒曲折流过梁的南侧,将梁切割成高出河床数十米的台地。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时期(大约距今340万年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虎头 古生物化石 动物化石
原文传递
籍箕滩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遗址 被引量:33
6
作者 谢飞 李珺 《文物春秋》 1993年第2期1-22,70,共23页
籍箕滩细石器遗址是198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泥河湾盆地进行旧石器专题调查时发现的,当年做了小规模试掘,确认这是一处保存较好,文化遗物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遗址。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探讨泥河湾盆地及其相邻地区旧... 籍箕滩细石器遗址是198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泥河湾盆地进行旧石器专题调查时发现的,当年做了小规模试掘,确认这是一处保存较好,文化遗物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遗址。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探讨泥河湾盆地及其相邻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考古文化面貌以及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核 细石器文化 文化遗物 文物研究所 虎头文化 尖状器 考古文化 剥片 文化性质
下载PDF
阳原石核的动态类型学研究及其工艺思想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盖培 《人类学学报》 1984年第3期244-252,共9页
本文从动态类型学角度把阳原石核的工艺程序划分为四道工序和两个亚类型,论证了这种石核发生形态变化的机制。在工艺特征上,阳原石核与日本北海道的(山上下)下型细石核相当,从而证明两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曾有共同的工艺思想。
关键词 虎头遗址 阳原石核 细石核的动态类型学 工艺思想分析
下载PDF
河北考古发现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0
8
作者 郑绍宗 《文物春秋》 1992年第S1期1-21,共21页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近鲁豫、北接燕山、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半环形的渤海湾直从东鄙深入腹地,连京、津、唐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相对如钳...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近鲁豫、北接燕山、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半环形的渤海湾直从东鄙深入腹地,连京、津、唐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相对如钳形,中间的长山、庙岛列岛形成了古代齐鲁与辽东的重要陆桥。这里也是从渤海东去黄海、朝鲜半岛、日本和远及东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东亚地区古代人类面向太平洋的重要活动空间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石棺墓 古代人类 兴隆洼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文化类型 张家园 夏家店下层文化 虎头文化 先商
下载PDF
微痕分析确认万年前的复合工具与其功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晓凌 沈辰 +2 位作者 高星 陈福友 王春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6,共8页
锛状器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典型打制石器.它的形态与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锛毛坯极为相似,但其功能和具体使用方式无法确定.我们以泥河湾盆地虎头梁遗址出土的锛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痕分析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保留在... 锛状器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典型打制石器.它的形态与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锛毛坯极为相似,但其功能和具体使用方式无法确定.我们以泥河湾盆地虎头梁遗址出土的锛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痕分析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保留在石器表面特别是刃缘处的细微痕迹,并结合从模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组石器是装柄使用的复合工具,确定了锛状器作为加工木料的石锛使用,是磨制石锛的雏形.微痕分析从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两方面完善了从石器中提取人类行为信息的途径,为研究人类在环境变化中采用复杂技术、调整石器功能的适应策略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末 虎头遗址 锛状器 微痕分析 复合工具
原文传递
虎头梁遗址尖状器功能的微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晓凌 高星 +2 位作者 沈辰 陈福友 王春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54,共18页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的研究表明,虎头梁尖状器具有专业分工,并被装柄使用。这种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末期虎头梁人群通过提高工具的效能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尖状器 微痕分析 功能分化
下载PDF
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
11
作者 冯玥 梅惠杰 +2 位作者 谢飞 孙秀丽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共14页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示,遗址校正后的年代大致距今1.7-1.5万年。石制品以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原料,以楔形细石核技法为主要特征,石器类型多样;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主要为羊、马、牛等大中型偶蹄动物,还有少量鸵鸟蛋皮串珠和1件骨锥。这些发现为认识泥河湾盆地与东北亚地区在更新世末期的人群交流与文化互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是探讨华北北部地区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历史过程的关键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遗址 细石核 虎头遗址 东北亚 旧石器-新石器过渡
下载PDF
虎头梁遗址中的锛状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之勇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共6页
本文研究了1972~1974年间发掘的泥河湾盆地虎头梁遗址中的25件锛状器。根据外部形态,这些锛状器被分为三角形、梯形和长方形等3种类型。石料包括硅质岩、火山角砾岩和石英岩,毛坯主要以石片为主。统计分析表明,锛状器的左、右边角的值... 本文研究了1972~1974年间发掘的泥河湾盆地虎头梁遗址中的25件锛状器。根据外部形态,这些锛状器被分为三角形、梯形和长方形等3种类型。石料包括硅质岩、火山角砾岩和石英岩,毛坯主要以石片为主。统计分析表明,锛状器的左、右边角的值非常接近;左、右刃角的值则相差较大,且总是右刃角的值大于左刃角。这说明生活于虎头梁遗址的史前先民在控制锛状器形状上有着高超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对工具的部位进行特殊的加工。根据现有资料比较,虎头梁遗址是迄今为止国内所发现锛状器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锛状器 虎头遗址 晚更新世晚期
原文传递
泥河湾盆地虎头梁剖面河湖相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重昕 沈中山 +2 位作者 秦华峰 王建 邓成龙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1333,共14页
泥河湾盆地在第四纪环境变化和古人类演化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虎头梁剖面记录了中更新世以来泥河湾盆地逐渐消亡的过程。本文对虎头梁天然露头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剖面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假单畴(PSD... 泥河湾盆地在第四纪环境变化和古人类演化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虎头梁剖面记录了中更新世以来泥河湾盆地逐渐消亡的过程。本文对虎头梁天然露头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剖面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假单畴(PSD)的磁铁矿为主,还含有一定量的赤铁矿,磁组构类型为正常沉积磁组构。根据虎头梁剖面沉积相的划分和磁组构参数特征,将泥河湾盆地中-晚更新世晚期的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下部为第Ⅰ阶段(60~53m),中部为第Ⅱ阶段(53~12m),上部为第Ⅲ阶段(12~0m),包含3个完整湖侵旋回,每个旋回由下部灰黄色粗粒三角洲相到中部黄灰色滨湖相再到顶部灰绿色细粒湖相组成,相应的磁组构参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中部第Ⅱ阶段推断由气候因素主导,上部第Ⅲ阶段可能主要由构造驱动,长期稳定的优势古水流方向以NW向为主,而东坡遗址时期的古人类可能生活在湖侵阶段的相对短期湖退的滨岸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虎头剖面 东坡遗址 岩石磁学 磁组构
原文传递
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的主要收获(1979—1988)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绍宗 《文物春秋》 1989年第Z1期38-51,35-91,共16页
河北省文物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建国初期。她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为指针,在培育人材、建立机构,开展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收获。1979年我们曾就建... 河北省文物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建国初期。她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为指针,在培育人材、建立机构,开展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收获。1979年我们曾就建国三十周年之际,撰写了《河北省三十年的考古工作》一文。同时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和论文。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我省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为河北省古代社会历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一页。在对出土文物宣传利用方面,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使大量珍贵文物和世人见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启发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举办对外文物展出,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密切国际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79年以来的十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原有文博机构得到了充实和提高;特别是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渐进;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等,使我省文物考古学研究出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考古调查 红山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考古发掘 陵台 百家村 许家窑文化 兴隆洼文化 虎头文化
下载PDF
山西广灵县洗马庄石器遗存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哲英 《文物世界》 1992年第3期1-6,97,共7页
1975年4月,我们在雁北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在广灵县城东约10公里的洗马庄附近发现几件石制品。1978年10月,我们再次来这里调查,又发现不少石器,现将情况简报如下。冼马庄地处壶流河左岸。
关键词 石制品 尖状器 考古调查 刮削器 广灵县 石核 壶流河 虎头文化 打制石器 情况简报
下载PDF
阳原县虎头梁遗址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探讨
16
作者 李文鹏 袁光 梁一龙 《河北地质》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根据泥河湾保护区虎头梁遗址实地调查,区内主要有流水、重力、风力和潜蚀等现代地质作用。其中,流水地质作用是区内现代地貌演化的主要营力,存在水土流失、沟谷岸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地貌、气候与... 根据泥河湾保护区虎头梁遗址实地调查,区内主要有流水、重力、风力和潜蚀等现代地质作用。其中,流水地质作用是区内现代地貌演化的主要营力,存在水土流失、沟谷岸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地貌、气候与植被、地层岩性和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这些因素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候、植被和人为因素。研究认为,通过控制植被因素可以改变目前的地质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 虎头遗址 泥河湾层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
17
作者 张文瑞 《文物春秋》 2019年第6期11-17,共7页
自1924 年,法国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及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先后考察泥河湾,巴尔博将泥河湾盆地内的河湖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之后,泥河湾进入人们的视野。1972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培、卫奇先生发掘虎头梁遗... 自1924 年,法国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及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先后考察泥河湾,巴尔博将泥河湾盆地内的河湖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之后,泥河湾进入人们的视野。1972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培、卫奇先生发掘虎头梁遗址,在泥河湾附近的上沙嘴村北发现了纳玛象头骨化石和石器。1976 年,考古专家贾兰坡、卫奇先生在河北阳原侯家窑遗址发现了1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及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石制品 德日进 古人类研究所 古人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动物 虎头遗址
下载PDF
浅谈南方细石器——以虎头梁遗址和西樵山遗址楔形细石核的对比为例
18
作者 杨特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2期221-223,共3页
中国细石器及其工艺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平衡的,典型的细石器几乎都见于中国北方并且长时间延续了下来,而中国南方的细石器遗址则分布稀疏。南北方细石器在分布、延续、工艺上的差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南北方两个存在细石器技... 中国细石器及其工艺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平衡的,典型的细石器几乎都见于中国北方并且长时间延续了下来,而中国南方的细石器遗址则分布稀疏。南北方细石器在分布、延续、工艺上的差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南北方两个存在细石器技术的遗址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从中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器 虎头遗址 西樵山遗址
下载PDF
虎头梁遗址遗存的空间分布与河谷风向
19
作者 张超 崔天兴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51,共8页
火塘的发明和控制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事件。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逐渐形成了多火塘的空间利用模式。这种趋于定居的空间模式得到了多层次的理论阐释,但对其环境成因尤其是与河谷风向的关系缺乏关注。虎头梁遗址空间利... 火塘的发明和控制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事件。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逐渐形成了多火塘的空间利用模式。这种趋于定居的空间模式得到了多层次的理论阐释,但对其环境成因尤其是与河谷风向的关系缺乏关注。虎头梁遗址空间利用模式受河流流向、河谷风向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还反映了旧新石器过渡阶段原始人群的空间和生计资源的强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虎头遗址73101地点 多火塘居址结构 空间利用 河谷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