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团2维投影特征值定量水源水库中优势藻种 被引量:1
1
作者 苏青青 郦春蓉 +2 位作者 王先云 张东 黄鑫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0-988,共9页
2015年3~7月对华东某水源水库开展了藻种类、密度与显微镜检藻团2维投影特征值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藻种分布的季节性演替规律明显,春季黄藻门的黄丝藻为优势藻种,占比达到78.9%~92.6%.黄丝藻藻团特征明显,2维投影面积与藻密度有较高的... 2015年3~7月对华东某水源水库开展了藻种类、密度与显微镜检藻团2维投影特征值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藻种分布的季节性演替规律明显,春季黄藻门的黄丝藻为优势藻种,占比达到78.9%~92.6%.黄丝藻藻团特征明显,2维投影面积与藻密度有较高的相关性(R^2=0.712).采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方法开展实际水样中典型藻种(黄丝藻、小环藻和伪鱼腥藻)的统计回归分类,识别率分别达到83%、68%和86%.藻团2维投影特征度量方法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有望实现水中藻团的快速识别与特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投影特征值 水源水库
下载PDF
一种提高炼油生产水水质的有效方法
2
作者 唐安中 《江西石油化工》 1996年第2期71-72,共2页
本文结合炼油生产用水的特点,采用预投氯工艺处理微污染长江原水,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水处理工艺中存在青苔,藻团洋长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用水水质。
关键词 预投氯 生产水 水质 炼油 石油化工 废水
原文传递
水源水库围隔对水中藻分布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韩绍弘 宋一超 +3 位作者 朱宜平 张力 赵一赢 黄鑫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2-78,共7页
通过在水库输水口布设拦藻围隔,对藻类进行拦截,降低取水口藻类密度。2019年5月—12月对华东某城市两个长江水源水库开展了围隔前后藻总量及形态学差异的调查,对围隔前后水样中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藻团形状特征值和藻网上藻团附... 通过在水库输水口布设拦藻围隔,对藻类进行拦截,降低取水口藻类密度。2019年5月—12月对华东某城市两个长江水源水库开展了围隔前后藻总量及形态学差异的调查,对围隔前后水样中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藻团形状特征值和藻网上藻团附着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隔前后藻总量和藻团形态存在差异,围隔对水中藻团有一定的拦截作用,对面积较大(μm^(2)级)的长条形的藻团拦截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围隔 特征值
下载PDF
铜锈环棱螺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屈铭志 屈云芳 +2 位作者 任文伟 王宇翔 吴千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8,F0003,共9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环棱螺呼吸行为、摄食行为及水体中不同泥沙含量对环棱螺控制微囊藻的效果,揭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环棱螺呼吸过程中截留水中的微囊藻颗粒,形成黏液包裹的高浓度微...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环棱螺呼吸行为、摄食行为及水体中不同泥沙含量对环棱螺控制微囊藻的效果,揭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环棱螺呼吸过程中截留水中的微囊藻颗粒,形成黏液包裹的高浓度微囊藻团,该行为短时间减少水中的悬浮微囊藻生物量,使水华状态暂时消失.对微囊藻团的摄食是环棱螺去除水体中微囊藻的主要方式,但未被摄食的微囊藻团及粪便颗粒中大量未死亡的微囊藻能迅速在水体中复苏增殖,再次引起微囊藻生物量的增长和水华的暴发.水体泥沙含量的增加改变了微囊藻团及粪便的结构,使得抑制和杀灭微囊藻的效率提升,水华状态彻底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水华 铜锈环棱螺 微囊 呼吸 摄食
原文传递
巢湖市水源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藻团粒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8
5
作者 范帆 李文朝 柯凡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于2011年4-8月按月对巢湖市水源保护湖区不同水深及不同区位的铜绿微囊藻藻团粒径进行抽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归纳了巢湖水源保护湖区铜绿微囊藻藻团粒径的时空分布规律.湖区铜绿微囊藻藻团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S1与S2点位... 于2011年4-8月按月对巢湖市水源保护湖区不同水深及不同区位的铜绿微囊藻藻团粒径进行抽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归纳了巢湖水源保护湖区铜绿微囊藻藻团粒径的时空分布规律.湖区铜绿微囊藻藻团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S1与S2点位表层的藻团粒径与中、底层的均存在显著差异.粒径小于200μm的藻团在各水深的分布都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趋向性;粒径在200~800μm范围内的藻团更易集中在湖水表层;粒径超过800μm的藻团更易集中在湖水底层.各月份外湖区S2点位藻团粒径水平均高于内湖湾S1点位.由于易受短时气象条件的影响,藻团粒径按月时间尺度变化的规律性不强.藻团形状在整个空间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性,但随着季节变化,逐渐由狭长形向规则形变化.藻团粒径的分布范围表明,大型仿生式蓝藻清除设备的过滤筛网对水源湖区铜绿微囊藻藻团的理论过滤效率为9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 粒径 形状因子 分布 巢湖
下载PDF
边壁附泥藻团冲刷脱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刘薇 潘丽 +1 位作者 来志强 张镓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6期284-287,共4页
为了改善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修建了许多大型调水工程,明渠段中发现生长在渠道边壁的附泥藻团一旦成片脱落,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藻团生长规律以及黏性泥沙起动冲刷的研究都较为成熟,但是对于引水干渠... 为了改善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修建了许多大型调水工程,明渠段中发现生长在渠道边壁的附泥藻团一旦成片脱落,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藻团生长规律以及黏性泥沙起动冲刷的研究都较为成熟,但是对于引水干渠边壁附泥藻团冲刷脱落的研究极为匮乏,本文以引水干渠人工边壁的附泥藻团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以往对水底淤泥以及斜坡泥沙冲刷起动两大方面的研究方法,通过总结现有底部和斜坡黏性泥沙临界起动的经验公式,明晰边壁附泥藻团受力的影响因子,为边壁附泥藻团冲刷脱落机理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泥 冲刷脱落 临界起动 经验公式 起动流速
下载PDF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97
7
作者 秦伯强 杨桂军 +7 位作者 马健荣 邓建明 李未 吴挺峰 刘丽贞 高光 朱广伟 张运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9-770,共12页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调节的藻类细胞上浮与下沉,还是国内流行的蓝藻水华"暴发"四阶段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对太湖多次的野外观测与模拟实验,提出了关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全新概念性解释.在蓝藻细胞生长阶段,营养盐、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决定了蓝藻生物量的多少,为蓝藻水华"暴发"蓄积物质基础;在蓝藻水华暴发阶段,则主要受蓝藻细胞(团)浮力作用与水动力湍流作用的共同影响,决定了蓝藻水华出现后的规模、范围及位置.野外调查显示,在太湖这样的大型浅水湖泊,风浪作用条件下蓝藻细胞(团)在水柱中呈均匀分布;而当风浪消失后,蓝藻细胞(团)即迅速上浮形成水体表面可见的水华.蓝藻颗粒的上浮速度随着细胞团的增大而加快,适度的扰动促使蓝藻细胞团碰撞而形成更大的细胞团,更容易在水动力消失后快速上浮形成水华.湖流的辐合辐散是蓝藻水华上浮后形成可见的斑块形状、位置、漂移和聚集的决定因素.正是太湖地区风场高度多变与不稳定,才导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分布呈现多变的动态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澄清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太湖蓝藻水华难以监测、无法防控的问题,为蓝藻水华监测、预测预警、防控及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生长 微囊细胞 水华暴发 水动力 概念性模式
原文传递
论西方的“流星胶体”与中国的“流星肉体”
8
作者 庄天山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3-69,77-130,共10页
十六七世纪,西方出现一种至今仍不能肯定为何物的流星胶体;四世纪初中国史书记载一则奇异的流星,落地后化成臭肉的事件,按照西方的叫法,我们称之为“流星肉体”。面积达2250平方米,以波浪式运行,光度明可照地,落地不闻有声。中... 十六七世纪,西方出现一种至今仍不能肯定为何物的流星胶体;四世纪初中国史书记载一则奇异的流星,落地后化成臭肉的事件,按照西方的叫法,我们称之为“流星肉体”。面积达2250平方米,以波浪式运行,光度明可照地,落地不闻有声。中国科学院委托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古代夭象记录总集》在未经研究之前,以陨石收录;笔者经分析研究,认为是一种类似念珠藻的植物团,被大旋风或龙卷风摄入高空所形成的现象,与西方十九世纪报导的流星胶体相近。这对一般认为目视流星落地成陨石的概念,以为都是来之于太空物质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星胶体 流星肉体 念珠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