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藩镇军队的统兵体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刚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7-40,48,共5页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建立了以神策军为核心的北衙禁军。地方上从内地到边疆建立了藩军。唐代藩镇军制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其各个藩镇内部的统兵体制,大体分三个层次:一是方镇治所州的牙兵(衙军),二是方镇属下各个支州(支郡)的驻兵...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建立了以神策军为核心的北衙禁军。地方上从内地到边疆建立了藩军。唐代藩镇军制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其各个藩镇内部的统兵体制,大体分三个层次:一是方镇治所州的牙兵(衙军),二是方镇属下各个支州(支郡)的驻兵,三是州下各县的军镇,一些领州较多的藩镇,又按军事需要或地理形势的便利划分若干小的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藩镇 藩镇 统兵体制 支郡兵 县镇
全文增补中
辽代的禁军 被引量:8
2
作者 唐统天 《军事历史研究》 1990年第1期79-87,共9页
禁军,汉代有郎卫兵;唐代为“南北衙兵”唐代后期,禁兵积弱,藩镇军力过强,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北宋赵匡胤有惩于前代之失,大力加强禁军以中挞集权,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战,曰禁军”;其他,诸州厢兵则分给役使;乡兵则在所防守... 禁军,汉代有郎卫兵;唐代为“南北衙兵”唐代后期,禁兵积弱,藩镇军力过强,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北宋赵匡胤有惩于前代之失,大力加强禁军以中挞集权,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战,曰禁军”;其他,诸州厢兵则分给役使;乡兵则在所防守;蕃兵具籍塞下以为藩篱。辽代禁军同于宋代,是中央直接控制的精锐劲旅,禁卫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皮室 提辖司 详稳 阿保机 斡鲁朵 耶律 藩镇 挞马 厢兵
原文传递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概述 (六)唐、五代军事制度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祖大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22,共6页
唐代军事制度是在隋代府兵制的基础上承袭而来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几经变化。大体上说,以安史之乱为界,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有府兵、兵募、团结兵和健儿等;后期,伴随着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唐中央有禁军,地方上则有... 唐代军事制度是在隋代府兵制的基础上承袭而来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几经变化。大体上说,以安史之乱为界,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有府兵、兵募、团结兵和健儿等;后期,伴随着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唐中央有禁军,地方上则有藩镇军。一、唐前期军事制度唐朝前期军队,主要有府兵、兵募、团结兵和健儿等。其中府兵和兵募都具有兵农合一的性质,同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所不同的是,府兵是封建国家的一种正式的兵役,而兵募则属非正式性,募兵与否一般因事而定。府兵完成任务后还是府兵,兵募遣散后即是一般农民百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募 事制度 藩镇 神策 府兵 藩镇割据 唐前期 唐政府 兵农合一 鱼朝恩
原文传递
从征马使一职看中唐以后战马征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志刚 《唐史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340-348,共9页
中唐以后,随着河西监牧区的陷落,唐朝马政日渐衰微<sup>[1]</sup>,但更加严峻的边防形势和日益复杂的军事格局对大量战马愈加依赖。虽然唐玄宗在幸蜀途中诏令各地"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 中唐以后,随着河西监牧区的陷落,唐朝马政日渐衰微<sup>[1]</sup>,但更加严峻的边防形势和日益复杂的军事格局对大量战马愈加依赖。虽然唐玄宗在幸蜀途中诏令各地"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sup>[2]</sup>,提及诸军战马供给的问题,但传统史籍对于战马供军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后的史实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诸军戎马通过什么方式供应,由什么部门负责等问题,均悬而未决。本文针对出土碑志所见之征马使一职的考察,欲就这些问题提出一己之见,就教于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牧 日渐衰微 成德 神策 马政 昭义 藩镇 殿中监 有征
原文传递
中晚唐的神策军
5
作者 潘镛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17-19,共3页
神策军是安史之乱后的新建禁军,是一支以宦官为最高统帅,完全由宦官控制的军队。这是神策军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关键词 神策 中晚唐 藩镇 唐王朝 鱼朝恩 洮阳郡 邢君牙 藩镇割据 孔目官
下载PDF
五代藩镇动乱特征分析
6
作者 易图强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3,共4页
五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动乱,包括藩镇动乱和禁军动乱,而主要是藩镇动乱。五代藩镇军阀(称为节度使)之骄横与暴虐较之唐代藩镇军阀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逞其武力,嗜杀为雄,轻则杀人越货,重则反抗中央,甚至篡权夺位。因之,五代时期,在短... 五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动乱,包括藩镇动乱和禁军动乱,而主要是藩镇动乱。五代藩镇军阀(称为节度使)之骄横与暴虐较之唐代藩镇军阀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逞其武力,嗜杀为雄,轻则杀人越货,重则反抗中央,甚至篡权夺位。因之,五代时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中,战争频仍,动乱迭起,政权如走马灯似地更换。用北宋史学家欧阳修的话说,就是:“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五十三年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至三、四岁而亡”、“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藩镇 五代时期 十三年 从马直 杨师厚 都指挥使 李嗣源 特征分析 符彦饶 李从厚
原文传递
五代朝廷军事上削藩设置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图强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50,共8页
五代朝廷军事上削藩设置易图强五代上承唐末,是藩镇动乱的时代;下启北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针对藩镇动乱,五代朝廷实施了反动乱的举措,在行政上、军事上、财政上诸方面进行了削藩。军事上削藩是五代朝廷削藩的极其重要... 五代朝廷军事上削藩设置易图强五代上承唐末,是藩镇动乱的时代;下启北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针对藩镇动乱,五代朝廷实施了反动乱的举措,在行政上、军事上、财政上诸方面进行了削藩。军事上削藩是五代朝廷削藩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本文即从五个方面论述军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卫亲 《资治通鉴》 都指挥使 周世宗 藩镇 魏博 唐末 范延光 兵募 五代会要
原文传递
《唐故昭武校尉、兵部常选、上柱国邢公墓志铭并序》试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兰 《唐史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198-203,共6页
笔者从业师孙继民先生处得见墓志拓片《唐故昭武校尉、兵部常选、上柱国邢公墓志铭并序》。该拓片购于河北正定县文物市场,长宽各约40厘米,共21行,行23字,楷书。志主邢超俗及其祖父、父亲,还有立此墓志的邢公之子,唐代各史籍均无记载,... 笔者从业师孙继民先生处得见墓志拓片《唐故昭武校尉、兵部常选、上柱国邢公墓志铭并序》。该拓片购于河北正定县文物市场,长宽各约40厘米,共21行,行23字,楷书。志主邢超俗及其祖父、父亲,还有立此墓志的邢公之子,唐代各史籍均无记载,但志文提供的信息对唐代中后期藩镇军队构成、河北地方军功家族、河北地方与中央关系等问题的研究都颇有价值。为方便研究,先移录志文如下:1.唐故昭武校尉、兵部常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柱国 昭武校尉 藩镇 左金吾卫 大将 武卫大将 折冲都尉 怀州 莫州 云麾
原文传递
唐代中原藩镇军费来源问题探微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德军 《唐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73-86,共14页
中原藩镇,作为中唐以降帝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因处于国家地理位置的核心,并负有控扼河朔、屏蔽江淮、保护运河、拱卫两京之责,使其养兵数量极为庞大,它以"军队的大规模、高密度而雄视天下"<sup>[1]</sup>,故军费... 中原藩镇,作为中唐以降帝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因处于国家地理位置的核心,并负有控扼河朔、屏蔽江淮、保护运河、拱卫两京之责,使其养兵数量极为庞大,它以"军队的大规模、高密度而雄视天下"<sup>[1]</sup>,故军费开支浩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供军问题的困扰。对于如此庞大的军队而言,筹措足够的军费对维持其有效的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常而言,藩镇军费的财政来源主要包括两税截留与税外加征、商税征取与商业性经营、营田及营田收入、中央赏军,及其他收入等几个方面。中原藩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藩镇 两税 营田使 财政来源 河朔 两京 其他收入 王智兴 宣武 薛元赏
原文传递
跋武昌阅马场五代吴墓所出之“买地券” 被引量:2
10
作者 冻国栋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4年第1期256-268,共13页
1996年8月,考古工作者于武昌阅马场武昌路辎重营街4~6号发现一处古代墓葬,经对其中两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于编号为96WYM1、M2之两墓各出折叠式木漆枕、葵口漆碗、男女俑、瓷器、铜镜、铜钱、银钗、竹编器及木梳、木筷、木勺等,特别是... 1996年8月,考古工作者于武昌阅马场武昌路辎重营街4~6号发现一处古代墓葬,经对其中两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于编号为96WYM1、M2之两墓各出折叠式木漆枕、葵口漆碗、男女俑、瓷器、铜镜、铜钱、银钗、竹编器及木梳、木筷、木勺等,特别是两墓各出木质'买地券'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地券 墓所 阅马场 女青 女贞木 唐代藩镇 九十九 敦煌文书 律令 十将 发掘报告 墓主 武昌
下载PDF
高骈生于822年说
11
作者 李梦芝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56-56,共1页
高骈是晚唐重要藩将。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他20余年周旋于南方六镇,连续9年任淮南节度使,坐镇扬州,集中江淮大量财富,统率重兵。黄巢起义期间,他任诸道行营都统,统率淮南及其他藩镇军队,镇压农民起义,“传檄征天下兵”... 高骈是晚唐重要藩将。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他20余年周旋于南方六镇,连续9年任淮南节度使,坐镇扬州,集中江淮大量财富,统率重兵。黄巢起义期间,他任诸道行营都统,统率淮南及其他藩镇军队,镇压农民起义,“传檄征天下兵”,“朝廷深倚赖之”(《旧唐书·高骈传》)。为平定各地动乱和镇压农民起义,他被频繁调动,屡受重用,“二年忝都统之名”,“四载主铜盐之务”。因此,研究高骈这个人物,对研究唐代藩镇史、唐末农民起义史及整个晚唐历史颇有价值。《旧唐书》、《新唐书》虽均有高骈传,他的事迹在《资治通鉴》中亦多有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骈 唐末农民起义 淮南节度使 《资治通鉴》 《新唐书》 藩镇 中亦 旧唐书 六镇 《唐诗纪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