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兵 杨静 王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蓼科波叶组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ODS柱层析法。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结构分别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β-谷甾醇(Ⅳ)、trans-3,5,3,′4′-四羟基芪(... 目的研究蓼科波叶组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ODS柱层析法。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结构分别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β-谷甾醇(Ⅳ)、trans-3,5,3,′4′-四羟基芪(Ⅴ)、d-儿茶素(Ⅵ)、胡萝卜苷(Ⅶ)、trans-3,5,3,′4′-四羟基芪-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trans-3,5,3,′4′-四羟基芪-4′-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苷(Ⅸ)、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Ⅺ)。结论其中Ⅸ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科 波叶组 大黄 柱层析 分离 结构鉴定 大黄 大黄
下载PDF
HPLC测定藏边大黄中的藏黄苷A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敬光 王曙 +4 位作者 严晓梁 马静 何俊 刘傲镭 吴启秀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4-705,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藏边大黄中的藏黄苷A。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Shim-pack C18(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0n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藏黄苷A0.17~17.00μg与峰面...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藏边大黄中的藏黄苷A。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Shim-pack C18(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0n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藏黄苷A0.17~17.0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0%,RSD=1.0%(n=6);5份藏边大黄中藏黄苷A的含量均大于7.5%。结论所建方法简单、稳定,藏黄苷A的含量可作为藏边大黄的品质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大黄 黄苷A 芪类化合物
下载PDF
藏边大黄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军林 王志斌 李家实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49-250,共2页
从藏边大黄中离析得到一种二苯乙烯甙E,量极大。以E和藏边大黄95%乙醇提取物进行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展示了藏边大黄的应用价值。同时为波叶组大黄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黄 二苯乙烯甙E 降血糖
下载PDF
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爱芹 李军林 李家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研究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藏边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化合... 目的研究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藏边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大黄素(4)、芦荟大黄素(5)、波叶素(6)、胡萝卜苷(7)、d-儿茶素(8)、反式-3,5,3′,4′-四羟基茋(9)、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6″-O-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11)、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大黄素甲醚-1和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a和13b)、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4)、蔗糖(15)。同时得到一种大黄酸类似物,因量少未得到最终的结构确定。结论化合物1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波叶苷(rheoside),化合物13a和13b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科 大黄 大黄 波叶苷
原文传递
不同炮制工艺对藏边大黄中藏黄苷A和总蒽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柳莹 卢敬光 +2 位作者 吴丽 马庆阳 王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筛选去除藏边大黄中蒽醌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藏黄苷A和总蒽醌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考察藏边大黄经蒸熟、酒熟、醋炒和黑豆汁炖4种工艺炮制后,藏黄苷A和总蒽醌的含量变化。结果藏边大黄经炮制后,藏黄苷A的含量为生片>... 目的筛选去除藏边大黄中蒽醌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藏黄苷A和总蒽醌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考察藏边大黄经蒸熟、酒熟、醋炒和黑豆汁炖4种工艺炮制后,藏黄苷A和总蒽醌的含量变化。结果藏边大黄经炮制后,藏黄苷A的含量为生片>黑豆汁炖>醋炒>酒熟>蒸熟;总蒽醌的含量为生片>黑豆汁炖>醋炒>蒸熟>酒熟。采用蒸熟炮制法时,随着蒸制时间的增加,藏黄苷A的含量逐渐下降,总蒽醌含量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结论 4种炮制工艺虽未达到最佳效果,但可为藏边大黄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黄苷A 总蒽醌 炮制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原文传递
大黄与藏边大黄微定量鉴别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林 李家实 王爱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4-235,共2页
利用大黄及其易混品藏边大黄粉末中草酸钙簇晶数目差异,鉴别大黄与藏边大黄,方法简便,准确性高。
关键词 大黄 大黄 生药鉴定
下载PDF
藏边大黄的蒽醌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智华 洪筱坤 李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88-491,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藏边大黄含有正品大黄所特有的5种蒽醌甙元,且含量(2.24%)明显地高于正品大黄(平均为0.699%)。
关键词 大黄 大黄 蒽醌类 化合物 HPLC
下载PDF
藏边大黄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薛 王曙 叶本贵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建立藏边大黄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大经典鉴别法鉴别藏边大黄;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的方法测定藏边大黄的干燥失重、总灰分和浸出物;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中指标性成分藏黄苷的含... 目的建立藏边大黄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大经典鉴别法鉴别藏边大黄;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的方法测定藏边大黄的干燥失重、总灰分和浸出物;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中指标性成分藏黄苷的含量。结果四大鉴别均具显著特征,可作为藏边大黄药材的鉴别方法;并初步拟定了藏边大黄中水分的含量不得过15.0%,总灰分的含量不得过10.0%,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25.0%,藏黄苷A的含量不得少于3.0%。结论所用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可为藏边大黄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大黄 质量标准 原植物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苷A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中药材大黄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
9
作者 楼之岑 郑俊华 王璇 《医学研究杂志》 1989年第4期28-29,共2页
大黄是闻名世界的我国特产药材。中国药典规定,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大黄属的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ll.的根和根茎。由于国内外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大黄供应紧... 大黄是闻名世界的我国特产药材。中国药典规定,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大黄属的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ll.的根和根茎。由于国内外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大黄供应紧张。因此,近年来的商品中有时混有同属他种植物的根和根茎,俗称土大黄或山大黄,在部分地区和民间使用,主要来源于大黄属华北大黄Rheumfranzenbachii Miint.,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和藏边大黄R.emodi Wall.。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唐古特大黄 掌叶大黄 药用大黄 河套大黄 华北大黄 大黄 同名异物 大黄 大黄
下载PDF
藏边大黄中鞣质的分离纯化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庆 王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6-507,共2页
目的用D141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边大黄鞣质进行分离纯化。方法以洗脱参数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UV法测定鞣质的含量。结果原药材经水渗漉,鞣质得率为93.61%,渗漉液用量为药材的15倍量;D141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鞣质量为27.5 mg.g-1;适宜洗脱流... 目的用D141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边大黄鞣质进行分离纯化。方法以洗脱参数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UV法测定鞣质的含量。结果原药材经水渗漉,鞣质得率为93.61%,渗漉液用量为药材的15倍量;D141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鞣质量为27.5 mg.g-1;适宜洗脱流速为2 BV.h-1;样品上样开始有鞣质渗漏时,大孔树脂吸附量为14.4 mg.g-1;鞣质主要有效部位为10%和30%浓度乙醇洗脱液,洗脱液用量为柱体积的3倍量,总洗脱率为90.07%;单独使用30%乙醇洗脱,干燥后固体物中鞣质的含量为35.5%。结论D141大孔树脂可将藏边大黄鞣质进行有效分离纯化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鞣质 紫外分光光度法 D141型大孔吸附树脂
原文传递
藏边大黄复合剂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杰 陈世伟 +1 位作者 张焱 王海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了解藏边大黄复合剂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模型动物依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剂量分别为0、125 mg/kg、250 mg/kg、750 mg/kg组,即1个模型对照组(蒸馏水)和低、中、高3个实验组。经口连续给予受试物30 d... 目的:了解藏边大黄复合剂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模型动物依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剂量分别为0、125 mg/kg、250 mg/kg、750 mg/kg组,即1个模型对照组(蒸馏水)和低、中、高3个实验组。经口连续给予受试物30 d后取尾血测定空腹血糖值和给葡萄糖后0、0.5、2 h的血糖值,观察给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结果:750 mg/kg剂量组能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50 mg/kg、750 mg/kg剂量组能减少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藏边大黄复合剂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血糖的效果,并能提高高血糖模型小鼠对葡萄糖的糖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三七 高血糖模型
下载PDF
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混淆品的生药鉴别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江 杨伟俊 +1 位作者 地力努尔 满尔哈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3期9-12,共4页
目的:建立传统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红拜赫曼和白拜赫曼)及其混淆品藏边大黄的生药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欧矢车菊和藏边大黄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 目的:建立传统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红拜赫曼和白拜赫曼)及其混淆品藏边大黄的生药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欧矢车菊和藏边大黄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混淆品藏边大黄真伪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矢车菊 大黄 生药学 真伪鉴别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药藏边大黄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顿珠次仁 多吉 +3 位作者 严志宏 刘青 达瓦 罗珍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边大黄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总量的方法。方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醋酸镁甲醇溶液作为显色剂,在512nm处测定蒽醌含量。游离蒽醌的测定是用三氯甲烷直接提取游离蒽醌,显色后比色测定。总蒽醌是先以乙醇...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边大黄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总量的方法。方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醋酸镁甲醇溶液作为显色剂,在512nm处测定蒽醌含量。游离蒽醌的测定是用三氯甲烷直接提取游离蒽醌,显色后比色测定。总蒽醌是先以乙醇提取总的蒽醌类化合物,然后水解成游离型蒽醌,再以游离蒽醌测定方法测之。结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35.8X+0.0272,对照品在6.2-18.1μ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0%(RSD=2.9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边大黄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大黄 蒽醌
下载PDF
藏边大黄中皂苷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楠 沈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134,共4页
对藏边大黄中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氯酸-香草醛方法对藏边大黄中的皂苷进行检测,其最大吸收峰为510nm。在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6h... 对藏边大黄中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氯酸-香草醛方法对藏边大黄中的皂苷进行检测,其最大吸收峰为510nm。在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6h,提取温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皂苷 提取
原文传递
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误用品藏边大黄的生药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兆坤 杨飞 +1 位作者 刘艺 何江 《新疆中医药》 2016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建立传统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红拜赫曼和白拜赫曼)及其误用品藏边大黄的生药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欧矢车菊和藏边大黄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误... 目的建立传统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红拜赫曼和白拜赫曼)及其误用品藏边大黄的生药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欧矢车菊和藏边大黄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误用品藏边大黄真伪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矢车菊 大黄 生药学 真伪鉴别
下载PDF
藏边大黄中的蒽酮C-葡糖苷
16
作者 薛健飞 李严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5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作者从藏边大黄Rheum emodi Wall.根中分离、鉴定了3个新的蒽酮C-葡糖苷和3个已知的该类成分。
关键词 大黄 葡糖苷 C- 蒽酮 RHEUM
原文传递
藏边大黄中茋类化合物Piceatannol的含量测定
17
作者 刘兵 谢韵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建立藏边大黄中茋类化合物Piceatannol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5nm;柱温为30℃。结果:Piceatannol在0.059... 目的:建立藏边大黄中茋类化合物Piceatannol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5nm;柱温为30℃。结果:Piceatannol在0.0591~0.59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为0.7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边大黄药材品质评价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HPLC 茋类化合物 PICEATANNOL
下载PDF
藏边大黄对高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志勤 朱爱琴 于梅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观察唐古特藏边大黄对高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唐古特藏边大黄水煎液口服;对照组31例,不服用唐古特大黄水煎液,疗程为4周,观察脑梗死疗效。同期采用放射免疫... 目的:观察唐古特藏边大黄对高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唐古特藏边大黄水煎液口服;对照组31例,不服用唐古特大黄水煎液,疗程为4周,观察脑梗死疗效。同期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白介素(IL-1β和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和IL-6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观测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藏边大黄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从而使高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急性脑梗死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高原
下载PDF
大黄化学成分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俊华 西沢信 +4 位作者 山岸喬 金子光 西冈五夫 楼之岑 三桥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296-296,共1页
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有三种:即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H.的根和根茎。近年来在商品中时有混入同属他种植物的根和根茎,俗称土大黄或山大黄,即藏边大黄R.emodi wall.,... 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有三种:即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H.的根和根茎。近年来在商品中时有混入同属他种植物的根和根茎,俗称土大黄或山大黄,即藏边大黄R.emodi wall.,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 本文首次报导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上述大黄的34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均含有7种水溶性成分(番泻甙A、B,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酸蒽酮甙A、B、C、D),以唐古特大黄含量较高,而药用大黄不含大黄酸蒽酮甙A、B、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掌叶大黄 药用大黄 大黄 高压液相色谱法 唐古特大黄
下载PDF
藏边大黄中的蒽酮C-糖苷
20
作者 肖苏萍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5年第4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大黄 糖苷 蒽酮 慢性支气管炎 皮肤病 乙酰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