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窟15窟天王像与吐蕃天王图像演变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继胜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9,共6页
本文由分析榆林窟15窟前室北壁天王入手,指出此天王像是持伞幢执鼬鼠天王与持戟执塔天王区隔的图像证据;并从吐蕃敦煌多闻天王的信仰和流行的于阗毗沙门天王的图像特征入手,指出吐蕃武士形象在多闻天王图像形成中的作用;梳理了宝藏神与... 本文由分析榆林窟15窟前室北壁天王入手,指出此天王像是持伞幢执鼬鼠天王与持戟执塔天王区隔的图像证据;并从吐蕃敦煌多闻天王的信仰和流行的于阗毗沙门天王的图像特征入手,指出吐蕃武士形象在多闻天王图像形成中的作用;梳理了宝藏神与多闻天王不同的造像特征以及汉藏多闻天王像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15窟 阗毗沙门天王 多闻天王图像演变
原文传递
多闻天
2
作者 王子林 《紫禁城》 2002年第1期38-43,共6页
多闻天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天王,与佛教中的许多重要神祇一样,他也是源于古印度教中的天神。由于多闻天被视为财神、勇士和世界之王的象征,因此在我国藏、蒙、汉地区都备受尊崇。
关键词 金鼠 沙门 崇信 宗喀巴 护法 传佛教 格萨尔王 左手 三叉戟
下载PDF
脾胃转枢对五脏藏神调节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洪图 贺娟 +1 位作者 翟双庆 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脾胃 五脏 枢轴 述评
原文传递
“心主神明”的内涵与外延浅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纪宇 颜红 沈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9-821,837,共4页
《黄帝内经》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句可视为心主神明论的总纲。从内容上来讲,心主神明论的理论框架可以总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形态看,心为神之舍;从功能看,心为神之主;从生理看,心得神则生;从病理看,心失神则死。从... 《黄帝内经》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句可视为心主神明论的总纲。从内容上来讲,心主神明论的理论框架可以总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形态看,心为神之舍;从功能看,心为神之主;从生理看,心得神则生;从病理看,心失神则死。从形式上来讲,《黄帝内经》心主神明论的表述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从意义上来讲,心主神明论可不拘泥于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比五脏藏神论阐述问题更为灵活。两种理论一合一分,相得益彰。脑主神明的提出使心主神明受到极大挑战,二者对后世精神疾病、神经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诊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 五脏 脑主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中医“心藏神”的神经心理学内涵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自艳 贾竑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17-5420,共4页
"心藏神"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学对"心藏神"在精神活动的作用,局限在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对其在认知、情绪活动中具体功能的阐述尚不深入,影响了"心藏神"理论在现代精神疾病诊疗... "心藏神"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学对"心藏神"在精神活动的作用,局限在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对其在认知、情绪活动中具体功能的阐述尚不深入,影响了"心藏神"理论在现代精神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文章从现代神经心理学角度,对"心藏神"在精神活动中的具体功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原文传递
心不藏神不寐刍议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亚金 张星平 +2 位作者 陈俊逾 梁政亭 肖春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7-949,共3页
不寐病因复杂,与五脏皆有关,然总以心不藏神为主。文章通过追溯心不藏神不寐的源流,舌诊是中医诊病的特色诊法,在不寐病的辨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从舌辨治不寐病案例3则的介绍,分析舌诊在不寐病辨证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探讨舌诊在... 不寐病因复杂,与五脏皆有关,然总以心不藏神为主。文章通过追溯心不藏神不寐的源流,舌诊是中医诊病的特色诊法,在不寐病的辨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从舌辨治不寐病案例3则的介绍,分析舌诊在不寐病辨证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探讨舌诊在辨治不寐病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以期今后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不 不寐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浅析心胆神合论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天福 《河南中医》 2004年第10期8-9,共2页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需要胆的决断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 ,二者呈相生关系 ,相互为用 ,故临证心病及胆 ,胆病及心致心胆同病 ,可采用子母同治法 ,既可阻断疾病的传变 。
关键词 心胆 胆主决断 心病及胆 胆病及心 心胆同病
下载PDF
从“心”理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被引量:21
8
作者 梁志刚 李瑞 邓成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0-371,共2页
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心藏神",分别阐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痛、痒、疮的病机和临床治疗方面的运用。否认"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的观点,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对此条文提出了从... 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心藏神",分别阐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痛、痒、疮的病机和临床治疗方面的运用。否认"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的观点,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对此条文提出了从全新的看法,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切实际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心主血脉 治疗
下载PDF
从五神脏论抑郁症失眠 被引量:20
9
作者 苏冠宇 郭霞珍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5期433-435,共3页
失眠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与抑郁情绪成正相关。失眠与抑郁症在本质上存在着神志异常的病机交集,是其相关性的核心所在。《内经》认为,神志是建立在五脏气血阴阳的物质基础上而产生,故从形神统一观的病理角度"脏虚五神失舍"... 失眠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与抑郁情绪成正相关。失眠与抑郁症在本质上存在着神志异常的病机交集,是其相关性的核心所在。《内经》认为,神志是建立在五脏气血阴阳的物质基础上而产生,故从形神统一观的病理角度"脏虚五神失舍"与"邪实神难归藏"探讨抑郁症失眠,可作为临床病机分析的主要切入点,为治疗抑郁症失眠提供了辨治思路。而在临床诊治中还应依从形神相依的生理特性,注重心理范畴的调整,从根本上做到身心并治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抑郁症 失眠 志异常 身心并治 共调
下载PDF
基于心藏神理论探索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证治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玉玲 崔向宁 +3 位作者 尚唱 向密 沈子焕 卢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0-854,共5页
心藏神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臻于成熟,在现在的临床实践中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障碍称为“双心疾病”。通过阐释心藏神的理论内涵,以及心藏神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心不藏神是冠... 心藏神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臻于成熟,在现在的临床实践中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障碍称为“双心疾病”。通过阐释心藏神的理论内涵,以及心藏神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心不藏神是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关键因素,“双心同治”“形神共调”是其基本治疗原则。又因此病的发生与心脏、肝脏关系密切,故又当辅以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或调理气机、疏肝解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抑郁 双心治疗
原文传递
论《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达洋 徐筱青 贺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2-894,共3页
中医学治神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中五脏藏神理论是《黄帝内经》情志理论的核心,基于该理论辨治情志疾病对于中医临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述对《黄帝内经》中"五脏藏神"思想的认识,并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从“心藏神”论《黄帝内经》睡眠理论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攀攀 王平 +1 位作者 游秋云 李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938-1940,共3页
《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学睡眠理论,经过总结,将《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归纳为: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纲纪,营卫二气的运行出入为枢机,阴阳跷脉的气血流注为兆始,五脏生理功能(藏精化气生神)为根柢的重要生命活动。其中"心藏神&... 《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学睡眠理论,经过总结,将《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归纳为:睡眠是以神的活动为纲纪,营卫二气的运行出入为枢机,阴阳跷脉的气血流注为兆始,五脏生理功能(藏精化气生神)为根柢的重要生命活动。其中"心藏神"功能以"心主血脉"为物质基础,贯穿于睡眠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睡眠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睡眠
下载PDF
从心论治抑郁症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晓丝 于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期66-68,共3页
心藏神,亦称"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全身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者-君主之官","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藏神,亦称"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全身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者-君主之官","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强调以心为主导的五脏整体观。"脑主神明"并不与"心藏神"理论相悖,只有心不断将血液供给到脑,脑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心脏功能与精神意识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或加重抑郁症,抑郁也可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故宜从心论治。古代医家应用甘麦大枣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无不从心论治,疗效显著,亦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现代临床治疗。心理治疗也被历代医家所重视,"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并强调"惟怡悦开爽,内起郁热可平"。中医治疗抑郁症有独到优势,从整体来调节各个系统,处方灵活、治法多变,通过辨证施治可稳定、快速的改善症状,以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从心论治 脑主 甘麦大枣汤 归脾汤 天王补心丹 心理治疗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失眠症中医不寐五神分型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血清5-羟色胺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莉 张星平 +4 位作者 安艳丽 邓宁 刘新 陈俊逾 肖春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72-3674,共3页
目的:探寻血清5-羟色胺(5-HT)在“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的特异性,丰富“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的临床证据。方法:选择符合肝不藏魂型(肝组)病例91例、心不藏神型(心组)病例84例及正常对照组80名,检测各组血清5-HT... 目的:探寻血清5-羟色胺(5-HT)在“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的特异性,丰富“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的临床证据。方法:选择符合肝不藏魂型(肝组)病例91例、心不藏神型(心组)病例84例及正常对照组80名,检测各组血清5-HT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组、心组血清5-HT含量较高(P<0.05);心组较肝组血清5-HT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不藏魂型与心不藏神型不寐患者血清5-HT含量存在差异,可作为二者的分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心不 肝不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宪正 汪受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9-572,共4页
考察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过程。选取"六朝形神之争"为视角,认为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神是否是气,而目的是论证神灭还是神不灭。持神灭论者从认为神是气逐渐演变为神以气为物质基础;持... 考察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过程。选取"六朝形神之争"为视角,认为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神是否是气,而目的是论证神灭还是神不灭。持神灭论者从认为神是气逐渐演变为神以气为物质基础;持神不灭论者则认为神不是气演变而来,亦无需以气为物质基础。受此影响,《黄帝内经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由《黄帝内经》时期的五脏藏神理论转变为五神脏理论。五脏藏精气的目的是为了舍五神,五精气变为了神的物质基础,而非《黄帝内经》中的神即精气。这段时期医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演变趋势相一致,都是在来自异域思想的佛教的冲击下完成,明确这一过程为中医理论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 黄帝内经太素
原文传递
论“神”的系统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彰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5,共3页
《内经》建立了新的神系统 :天神 -人神 -五脏神系统。它把人为小宇宙之天人相应思想延伸到五脏 ,又把各藏认为是另一个宇宙。《内经》的这种天神 -人神 -五藏神之系统认识就是《内经》精神观之另一个特征 ,它认为天、人、藏是一个整体... 《内经》建立了新的神系统 :天神 -人神 -五脏神系统。它把人为小宇宙之天人相应思想延伸到五脏 ,又把各藏认为是另一个宇宙。《内经》的这种天神 -人神 -五藏神之系统认识就是《内经》精神观之另一个特征 ,它认为天、人、藏是一个整体即太极体。天神、人神、藏神是主宰各太极体的规律 ,而且自身亦以一个整体存在 ,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内经》
下载PDF
论心“主藏神”与脑为“元神之府”相关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进 《中医药信息》 2005年第5期3-4,共2页
心“主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脑息息相通”。心的“藏神”支配脑之“元神”,是因为心之精气上入于脑,出神明使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并产生思维意识及其支配的相应行为。
关键词 心主 脑为元之府 相关性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从“心藏神”论述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症 被引量:13
18
作者 蔡辉 王强 《甘肃中医》 2008年第5期4-5,共2页
心血管合并抑郁症是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具有普遍性,传统医学认为"心藏神"的生理特点是心血管患者易发抑郁障碍的问题根本,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症是"心藏神"功能受到损害后出现的病理变化。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
下载PDF
从“五脏藏神”论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 被引量:13
19
作者 魏槃 付国兵 戴晓晖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77-79,共3页
本文基于“五脏藏神”理论认识小儿自闭症,并探讨运用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思路。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是以振法为主要操作,辅以通任脉、分胸腹阴阳、摩揉腹部、推腹及拿腹等操作的一套手法。该手法以“补养并调和元气运动”... 本文基于“五脏藏神”理论认识小儿自闭症,并探讨运用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思路。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是以振法为主要操作,辅以通任脉、分胸腹阴阳、摩揉腹部、推腹及拿腹等操作的一套手法。该手法以“补养并调和元气运动”为纲,结合脏腑经络辨证取穴,通过御气、调脏、调形来实现调神的目的,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的睡眠质量、脾胃运化、语言功能和刻板行为等,从而达到脏和神安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小儿自闭症 振腹推拿 御气 调脏 调形
下载PDF
五脏藏神理论及其对神志病诊治的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宝君 包祖晓 +1 位作者 李黎 何贵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77-1778,共2页
通过对五脏藏神理论的学术内涵、脑与神的关系以及五脏藏神理论对神志病诊治的指导意义进行探讨,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具有认知心理学内涵,高度概括了脑与神的关系,对神志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脏 志病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