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藏区民族风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宗峦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49-53,160,共5页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藏区习惯法的重要内容,它存在于宗教信仰、禁忌、部落习惯法、生活习俗等多种方式当中,文章分析了藏区环境保护习惯法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地方环境法制建设可以吸收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藏区
宗教习俗
藏区
习惯法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
法
制建设
原文传递
藏区习惯法的新解读——从“赔命价”问题的分析介入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佐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3期45-54,共10页
实证研究表明,目前藏区习惯法处于一种对历史的继承性发展与从族际知识向区域文化扩张的态势,然而,对此缘由从"赔命价"等藏区习惯法规则本身的平面分析中显然难得其解,而应从民间规则的历史制度价值中去寻求其发挥作用的证据...
实证研究表明,目前藏区习惯法处于一种对历史的继承性发展与从族际知识向区域文化扩张的态势,然而,对此缘由从"赔命价"等藏区习惯法规则本身的平面分析中显然难得其解,而应从民间规则的历史制度价值中去寻求其发挥作用的证据,以论证藏区习惯法在官方与民间的解纷思维中被继承、发展并在区域上文化扩张的必然性,同时通过与国家司法在解纷效率、社会效果上的比较之后对习惯法的价值肯定,以求对此作出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习惯法
赔命价
草原
法
律文化
民间规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场纠纷的成因及其司法困境——以甘南藏区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调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41-143,共3页
随着禁牧和季节性休牧政策的实施,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草场退化得以遏制。但草场产权界定不清晰引发牧民抢牧和越界放牧;划区放牧、禁牧和休牧引发牧民抢牧和偷牧;藏区习惯法在维护藏区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集体和...
随着禁牧和季节性休牧政策的实施,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草场退化得以遏制。但草场产权界定不清晰引发牧民抢牧和越界放牧;划区放牧、禁牧和休牧引发牧民抢牧和偷牧;藏区习惯法在维护藏区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纠纷的解决机制中也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甘南草场争夺纠纷中的司法困境要求我们采用正确的调解方式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
轮牧
禁牧
休牧
侵牧
藏区
习惯法
国家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区习惯法的特点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海志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63-164,共2页
藏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的山区或高原,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藏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法,对于藏区生态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藏区习惯法包含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藏区的禁忌、信仰、部落习惯法、生活习俗等方面。本...
藏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的山区或高原,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藏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法,对于藏区生态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藏区习惯法包含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藏区的禁忌、信仰、部落习惯法、生活习俗等方面。本文分析藏族传统习惯法的特点,并对环境保护的贡献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习惯法
环境保护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区习惯法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冲突和融合——以藏族赔命价为例
5
作者
李玉兰
南杰.隆英强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6-90,共5页
藏区习惯法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法,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与现行国家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以藏区习惯法中典型的赔命价为例,藏区习惯法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一定冲突的同时,也有补充和完善的效能。因此,...
藏区习惯法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法,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与现行国家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以藏区习惯法中典型的赔命价为例,藏区习惯法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一定冲突的同时,也有补充和完善的效能。因此,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对藏区习惯法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借鉴,使二者协调发展。这种理论观点既有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习惯,又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权威,尤其是对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和稳定藏区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习惯法
赔命价
法
制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谚语为视角看康巴藏区习惯法
6
作者
武雪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9-100,共2页
康巴藏区谚语是康巴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阶级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口头文学,在部分的康区谚语中内含着传统法文化及当地人民朴实的法理念,是康区习惯法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谚语
康巴
藏区
习惯法
法
治甘孜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藏区民族风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宗峦
机构
兰州仲裁委员会秘书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49-53,16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民族自治地方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0YJA820079)研究成果
文摘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藏区习惯法的重要内容,它存在于宗教信仰、禁忌、部落习惯法、生活习俗等多种方式当中,文章分析了藏区环境保护习惯法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地方环境法制建设可以吸收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藏区
宗教习俗
藏区
习惯法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
法
制建设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藏区习惯法的新解读——从“赔命价”问题的分析介入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佐龙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3期45-54,共10页
文摘
实证研究表明,目前藏区习惯法处于一种对历史的继承性发展与从族际知识向区域文化扩张的态势,然而,对此缘由从"赔命价"等藏区习惯法规则本身的平面分析中显然难得其解,而应从民间规则的历史制度价值中去寻求其发挥作用的证据,以论证藏区习惯法在官方与民间的解纷思维中被继承、发展并在区域上文化扩张的必然性,同时通过与国家司法在解纷效率、社会效果上的比较之后对习惯法的价值肯定,以求对此作出新的解读。
关键词
藏区
习惯法
赔命价
草原
法
律文化
民间规则
Keywords
the customary law in Tibetan areas
the value for life
prairie legal culture
civil rules
分类号
D92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场纠纷的成因及其司法困境——以甘南藏区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调芳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41-143,共3页
文摘
随着禁牧和季节性休牧政策的实施,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草场退化得以遏制。但草场产权界定不清晰引发牧民抢牧和越界放牧;划区放牧、禁牧和休牧引发牧民抢牧和偷牧;藏区习惯法在维护藏区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纠纷的解决机制中也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甘南草场争夺纠纷中的司法困境要求我们采用正确的调解方式解决问题。
关键词
草场
轮牧
禁牧
休牧
侵牧
藏区
习惯法
国家
法
分类号
D922.64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区习惯法的特点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海志
机构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63-164,共2页
文摘
藏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的山区或高原,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藏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法,对于藏区生态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藏区习惯法包含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藏区的禁忌、信仰、部落习惯法、生活习俗等方面。本文分析藏族传统习惯法的特点,并对环境保护的贡献进行阐述。
关键词
藏区
习惯法
环境保护
特点
Keywords
the Tibetan customary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区习惯法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冲突和融合——以藏族赔命价为例
5
作者
李玉兰
南杰.隆英强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6-90,共5页
基金
2008年度国家社科研究基金项目:08CFX006
文摘
藏区习惯法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法,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与现行国家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以藏区习惯法中典型的赔命价为例,藏区习惯法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一定冲突的同时,也有补充和完善的效能。因此,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对藏区习惯法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借鉴,使二者协调发展。这种理论观点既有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习惯,又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权威,尤其是对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和稳定藏区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藏区
习惯法
赔命价
法
制建设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谚语为视角看康巴藏区习惯法
6
作者
武雪萍
机构
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9-100,共2页
文摘
康巴藏区谚语是康巴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阶级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口头文学,在部分的康区谚语中内含着传统法文化及当地人民朴实的法理念,是康区习惯法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谚语
康巴
藏区
习惯法
法
治甘孜建设
分类号
H13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藏区民族风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张宗峦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
6
原文传递
2
藏区习惯法的新解读——从“赔命价”问题的分析介入
王佐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草场纠纷的成因及其司法困境——以甘南藏区为例
杨调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藏区习惯法的特点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刘海志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藏区习惯法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冲突和融合——以藏族赔命价为例
李玉兰
南杰.隆英强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谚语为视角看康巴藏区习惯法
武雪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