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帆 徐康平 +3 位作者 李福双 申健 邹辉 谭桂山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研究薄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薄叶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4′,7-二羟基二氢黄酮(1)... 目的研究薄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薄叶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4′,7-二羟基二氢黄酮(1)、4′,5,7-三羟基查尔酮(2)、1,2-二羟基丙醇棕榈酸酯(3)、甘草次酸(4)、木栓烷酮(5)、二氢芹菜素(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以及十七烷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卷柏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 化学成分 二氢黄酮
下载PDF
薄叶卷柏内生真菌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伟伟 旷敏 +4 位作者 许立 郑雨婷 桑子焕 秦思雨 邹振兴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9期1963-1968,共6页
目的研究薄叶卷柏内生真菌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分离纯化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的大米发酵产物,运用HR-ESI-MS、NMR等技... 目的研究薄叶卷柏内生真菌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分离纯化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的大米发酵产物,运用HR-ESI-MS、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所有单体化合物对4种临床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肠球菌Enterobacter faeca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抗菌活性。结果从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大米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ndole-3-acetic acid(1)、N-acetyltryptamine(2)、(1S,3S)-1-meth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 acid(3)、(1R,3S)-1-meth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 acid(4)、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5)、4-hydroxybenzoic acid(6)、hydroquinone(7)、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8)、clonostachydiol(9)、2,3-dihydroxypropyl pentadecanoate(10)和daucosterol(11)。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4对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中等抑制活性,MIC值分别为16和8μg·mL^(-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 内生真菌 Clonostachys rogersoniana 次生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薄叶卷柏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桥玉 郭群 万军梅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
建立了一种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薄叶卷柏中总黄酮的工艺。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及解吸试验,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主要指标考察各因素对纯化工艺的影响。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以D-101型大孔树脂为吸附剂,上样液质量浓度3.910mg·m L-1,上样流速... 建立了一种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薄叶卷柏中总黄酮的工艺。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及解吸试验,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主要指标考察各因素对纯化工艺的影响。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以D-101型大孔树脂为吸附剂,上样液质量浓度3.910mg·m L-1,上样流速为2BV/h,最佳上样量为19.55mg·m L-1,水洗至洗脱液无色,再以6BV50%乙醇洗脱总黄酮,洗脱流速为3BV/h。所得提取物中总黄酮纯度达70.55%,收率为87.04%。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薄叶卷柏总黄酮的纯化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 大孔吸附树脂 总黄酮 纯化工艺
下载PDF
中国薄叶卷柏复合群的物种划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梦华 张宪春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07-1619,共13页
卷柏属(Selaginella)是石松类植物中最大的属,也是分类难度较大的类群之一。该属的物种划分主要基于形态特征,但许多近缘种在形态上很难区分。近年来,已有大量分子证据被用于各植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但目前未发现一套适合卷柏属物种鉴... 卷柏属(Selaginella)是石松类植物中最大的属,也是分类难度较大的类群之一。该属的物种划分主要基于形态特征,但许多近缘种在形态上很难区分。近年来,已有大量分子证据被用于各植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但目前未发现一套适合卷柏属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薄叶卷柏复合群(S. delicatula group)是卷柏属下鉴定较为困难的类群,包括了薄叶卷柏(S. delicatula)、黑顶卷柏(S. picta)和瓦氏卷柏(S. wallichii) 3个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了探讨薄叶卷柏复合群内物种的亲缘关系和评估不同分子标记在卷柏属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该复合群物种进行广泛取样,共收集到73个个体,并选取3个叶绿体基因(rbcL, psbA和atpI)和2个核基因(26S nrDNA和pgiC)片段进行系统树的构建及叶绿体单倍型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叶绿体和核基因构建的系统发生关系存在冲突:叶绿体基因树上薄叶卷柏个体分为两个分支(A和B),薄叶卷柏B分支与薄叶卷柏A-S. picta分支呈姐妹关系,并且rbcL单倍型分析结果也表明薄叶卷柏A和B两个分支存在明显分化;而核基因结果则支持该复合群3个物种各自的单系性,其中,S.delicatula分支与S.picta分支为姐妹群,S.wallichii与S.delicatula-S.picta分支为姐妹关系。在对复合群分布区大量标本的观察以及野外群体调查的基础上,评估了植株茎和枝的分枝方式、孢子叶、营养叶(侧叶、中叶和腋叶)和孢子表面纹饰等形态性状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薄叶卷柏A和B分支的样本仅在植株分枝方式和大孢子表面纹饰上存在差异,但无法依靠小孢子表面纹饰、孢子叶穗和营养叶形态等特征进行区分。基于现有证据,薄叶卷柏复合群至少可划分为薄叶卷柏、黑顶卷柏和瓦氏卷柏3种,但彻底澄清该复合群的物种划分还需要获取模式标本产地的材料和细胞学证据。最后,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S nrDNA pgiC 绿体分子标记 石松类植物 卷柏复合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