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诗证史 借传修史 史蕴诗心——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的学术精神和文化意蕴及文体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劉夢溪 《中国文化》 1990年第2期99-111,共13页
《柳如是別傳》是陳寅恪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他蘊釀最久、寫作時間最長、篇幅最大、體例最完整的一部著作。雖然由於目盲體衰,整部書係經寅恪先生口授由助手筆錄整理而成,細按無一字不是作者所釐定,無一句不經过作者學養的... 《柳如是別傳》是陳寅恪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他蘊釀最久、寫作時間最長、篇幅最大、體例最完整的一部著作。雖然由於目盲體衰,整部書係經寅恪先生口授由助手筆錄整理而成,細按無一字不是作者所釐定,無一句不經过作者學養的浸润。可惜作者生前未能看到這部嘔心瀝血之作的出版,應了1962年先生說的“蓋棺有期,出版無日”那句極沉痛的話。今年是《柳如是别傳》正式出版十周年,恰又是作者一百週年誕辰,為了紀念,本文詳盡探討了此一大著述的學術精神、文化意蕴和文體意義,提出《別傅》既是箋詩證史的學術著作,又是為一代奇女子立傳的傳紀文學,又是借傅修史的歷史著作。實際上是寅恪先生自創的一種新文體,特點是綜合運用傳、論、述、證的方法,熔史才、詩筆、議論於一爐,將家国興亡哀痛之情感融化贯徹全篇。如果說《論再生緣》是這種新文體的一種嘗試,《柳如是别傳》則是這種文備众體的典範。作者更辉煌的學術目標是通過立傳來修史,即撰寫一部色調全新的明清文化痛史。論者或謂《别傅》篇幅拉得太長,釋證詩文時而脱離本题,枝蔓為說;當我們知道寅恪先生的“主旨在修史”,便不會怪其釋證趨繁,只能訝其用筆之簡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如是 文体意义 史才 痛史 陳寅恪 学术精神 奇女子 家国 陈寅恪
下载PDF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毛蕴诗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理论框架与经验研究——《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评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金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6期159-160,共2页
OEM作为珠三角、长三角乃至于全国制造工厂的典型生产方式,曾为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伴随着宏观政策和资源环境的变化,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渐丧失,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OEM企业的选择大致有三种:要么倒闭... OEM作为珠三角、长三角乃至于全国制造工厂的典型生产方式,曾为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伴随着宏观政策和资源环境的变化,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渐丧失,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OEM企业的选择大致有三种:要么倒闭,要么转移,要么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 制造工厂 低成本优势 区域经济 创造性资产 跟随战略 弯道超越 反向收购
下载PDF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硬道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艾亚 《国际融资》 2017年第4期37-38,共2页
先进的国际标准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标签”、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高新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不但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也能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中... 先进的国际标准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标签”、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高新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不但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也能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中国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国际竞争力 市场研究中心 国际市场 政协委员 管理学院教授 标准制定 标准化发展 国际认证 企业产品
下载PDF
《中国当代诗歌潮流》评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宗刚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95-,12,共2页
《中国当代诗歌潮流》评介张宗刚我们常常说创作是性灵的放射,人格的凝聚;其实,学术又何尝不如此呢?李新宇先生的《中国当代诗歌潮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便分明是他宽厚脱俗人格的折射和诗人气质的外化,是他... 《中国当代诗歌潮流》评介张宗刚我们常常说创作是性灵的放射,人格的凝聚;其实,学术又何尝不如此呢?李新宇先生的《中国当代诗歌潮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便分明是他宽厚脱俗人格的折射和诗人气质的外化,是他不懈探索的浮士德精神的结晶.该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浮士德精神 人气质 新时期小说 审美价值 文化选择 史笔 批评方法 见其
下载PDF
书法与诗词
5
作者 张红春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4,共3页
诗词与书法的关系,当代一直有人在议论。古人似乎没有这个议题,有了好句子,提起毛笔,随手写来而已,自然而然。要说关系,应是书法与心灵的关系。自汉代扬雄提出"书为心画",到王羲之"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把书法与人的本心直... 诗词与书法的关系,当代一直有人在议论。古人似乎没有这个议题,有了好句子,提起毛笔,随手写来而已,自然而然。要说关系,应是书法与心灵的关系。自汉代扬雄提出"书为心画",到王羲之"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把书法与人的本心直接联系起来了:书法,能表达我们言所不能的心境和意蕴。为此,我们便知道,书法何以让我们痴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视 心画 下隶 字法 我生 感时 中情 法座
原文传递
《史记》史蕴诗心的表现方式及特征
6
作者 王新兴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8X期11-14,共4页
自古而今,史家述史向以求真为鹄的,诗人托志多以寻美为指归,史、诗殊途。然班班史册中,亦不乏跳脱史著传统书写藩篱,逾越史和诗沟壑的成功范例。一向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恢宏巨著《史记》,就是史诗... 自古而今,史家述史向以求真为鹄的,诗人托志多以寻美为指归,史、诗殊途。然班班史册中,亦不乏跳脱史著传统书写藩篱,逾越史和诗沟壑的成功范例。一向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恢宏巨著《史记》,就是史诗会通的典型。司马迁以抒情诗人的气质述史,藉史咏怀,在叙述历史的人、事的字里行间涌动着史家个人的情感与爱憎,使《史记》的叙事具有诗性思维和诗性语言结构,可谓深得《离骚》情韵神髓。本文冀就《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 史家之绝唱 指归 史著 太史公 性思维 《项羽本纪》
原文传递
且将新思试旧文——教读《春》的另一种视觉
7
作者 陈治勇 李海燕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朱自清的《春》作为经典名篇,在一代代的学子心头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纵观以往的教学,几乎都是围绕写作层面来进行的。"春风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或"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 朱自清的《春》作为经典名篇,在一代代的学子心头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纵观以往的教学,几乎都是围绕写作层面来进行的。"春风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或"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的画面概括铺天盖地;"学会细致的观察并生动地描写;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教学目标如出一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 春雨图 春草 经典名篇 陶渊明 土里 随风潜入夜 在乡下 文学素养
下载PDF
四海诗人颂云和
8
作者 傅瑜 叶志深 +48 位作者 李青葆 程欣荣 刘连茂 齐周梦 陈继豪 鲁纯堂 吴富科 徐洪发 鲁荣琴 曾昭藩 王青松 杨奕平 褚福君 张杰才 汪奇圣 奚本金 傅祖民 王新民 宋振儒 韩会莉 薛建树 邵关春 盛以晋 陈华敏 胡光祥 高毅 于志超 王一民 叶爱莲 吴永飞 李德贵 李锦华 任传振 虞克有 章康福 陈好武 李蒙惠 鲁兆平 陈丽明 江圣明 黄开松 毛荣耀 叶明德 王丰邦 曹继梅 孙临清 倪忠奇 赵林英 秋枫 《诗词月刊》 2013年第1期77-86,共10页
关键词 仙宫 浣溪沙 西江月 忆江南 湖上 燕舞莺歌 水上人家 水调歌头 丰收景象
原文传递
写诗真有意思
9
作者 陈静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7-28,共2页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无数朵浪花欢笑着,腾跃着。“写诗”则是其间最活跃、最有意思的一朵。 记得那节思品课:老师要求我们写一首赞美母亲的诗,写诗,真令我茫然,不久我便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后来,在课堂上。
关键词 课外书籍 学语文 思品课 毕业考试 作文指导 学生习作 荣誉证书 不负有心人 写作训练
下载PDF
《学术研究》2011年1-12期总目录
10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研究述评 文化软实力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者 台湾 集权与分权 产业转移 产业布局 唯物史观 实证研究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论唐人道蕴诗的审美情感
11
作者 黄世中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5期28-35,共8页
关键词 人生短暂 审美情感 山水田园 王绩 张令问 李商隐 歌意境 玉溪生 自洛之越
下载PDF
一见钟情,才能倾情相“阅”——如何拟靓新材料作文的题目
12
作者 杜春香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15年第Z1期30-31,共2页
俗话说:"文题善,佳篇成一半。"近几年高考作文,无论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由拟题。要想夺取作文的高分,拟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十分重要。阅卷老师看到题目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才能倾情相"阅"。曾... 俗话说:"文题善,佳篇成一半。"近几年高考作文,无论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由拟题。要想夺取作文的高分,拟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十分重要。阅卷老师看到题目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才能倾情相"阅"。曾有阅卷老师说:"仅就学生诗意的作文题来说,也不忍心把分数打低。"这是很有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作文 阅卷老师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佳篇 古典 修辞方式 自拟题目 呼告
原文传递
饱含深意 满蕴诗情——读茅盾的四篇抒情散文
13
作者 李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1年第2期46-50,共5页
文坛巨匠茅盾同志与世长辞了。他生前留下的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除了蜚声中外的《子夜》、《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林家铺子》及《清明前后》等小说与剧本外,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文艺论著、翻译作品等。这些... 文坛巨匠茅盾同志与世长辞了。他生前留下的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除了蜚声中外的《子夜》、《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林家铺子》及《清明前后》等小说与剧本外,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文艺论著、翻译作品等。这些都己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珍贵财富了。如果说茅盾的小说是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那么他的散文就是直接描摹当时风物人情的社会素描。“一个场面,一段经历,一些人物,他用速写的方式将它们描画下来”,“一个观点,一段见闻,一些想法,他用随笔的方式将它们记述下来”,茅盾同志写了大量的散文速写。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散文速写集》(分上下两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散文 林家铺子 《子夜》 人民文学 时代风貌 文学作品 社会素描 二月花 文坛巨匠
下载PDF
鲁西南之行
14
作者 于兰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9期72-73,共2页
菏泽牡丹蕴诗情我在习画牡丹时跟朱希江先生探讨过有关牡丹的话题。朱希江先生做过菏泽市的文联主席,在菏泽工作多年,当年他一手承办了文学杂志《牡丹》。他对菏泽的文化事业有过很大贡献,也培养了一批喜欢文学的作者。他退休后专攻牡丹... 菏泽牡丹蕴诗情我在习画牡丹时跟朱希江先生探讨过有关牡丹的话题。朱希江先生做过菏泽市的文联主席,在菏泽工作多年,当年他一手承办了文学杂志《牡丹》。他对菏泽的文化事业有过很大贡献,也培养了一批喜欢文学的作者。他退休后专攻牡丹画,由此看来,他不仅是对牡丹、更是对菏泽情有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在 文学杂志 采风团 文联主席 鲁西南 文化事业 想当年 梦如 傅斯年
原文传递
论春秋笔法与诗史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洲良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3,共6页
本文在钱锺书相关论述的基础上,认为,尚简用晦的“春秋笔法”是源于《诗》的比兴寄托手法和美刺褒贬精神在史书写作中的拓展和延伸,并与赋比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是史蕴诗心的集中表现。史蕴诗心与西方后现代吏学既不同又相通,其理论意... 本文在钱锺书相关论述的基础上,认为,尚简用晦的“春秋笔法”是源于《诗》的比兴寄托手法和美刺褒贬精神在史书写作中的拓展和延伸,并与赋比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是史蕴诗心的集中表现。史蕴诗心与西方后现代吏学既不同又相通,其理论意义在于解构了史学中关于“实录”、“信吏”观念的霸权地位,将史书还原为历史叙述文本;突破了传统以史为中心,史主于文的价值观念体系,确立了文艺性修辞在史书中的本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笔法 史关系 后现代史学
原文传递
诗中有史不是史,史蕴诗心终非诗——事实与价值视域下文史关系的哲学辨正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7-614,共8页
史学因其"诗性"的当代凸显而面临"史即诗"的学科尴尬,循陈寅恪"诗史互证"理路而来的重材料考辨且迷恋"原意"或"本意"的诗学史学化走势,共同把文史关系逼入了困境。"诗中有史&qu... 史学因其"诗性"的当代凸显而面临"史即诗"的学科尴尬,循陈寅恪"诗史互证"理路而来的重材料考辨且迷恋"原意"或"本意"的诗学史学化走势,共同把文史关系逼入了困境。"诗中有史"根自古典诗学的诗可以观、物感说和兴寄传统,"史中有诗"看到了历史著述先天固有的主体性因素。文学创作的现实性与历史著述的主体性正是上述极端之论的逻辑根源。若从事实与价值的"二向度思维"看,历史之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与文学之祈向超越性和创造性,皆为价值理想,绝非文学实际上无法完全摆脱现实、史乘根本上必带主观这类"事实"因素所能取消和否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关系 史互证 事实与价值
下载PDF
史蕴诗心——史传“实录”艺术与红楼叙述艺术之间的传承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洪波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267,共16页
本文从“史蕴诗心”的角度,有层次地分析中国历史叙述艺术是如何将“史笔”与“文笔”、将“实录”精神和“诗心”、“文心”统一起来的;这些出自史传的叙事艺术资源,在《红楼梦》中又有怎样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史心” 史传 “实录”艺术 叙述艺术 《红楼梦》 古典小说 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 曹雪芹
原文传递
道教与唐代道蕴诗的审美范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兵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57-61,共5页
隋唐之际,道教日益兴盛发展,对唐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方式产生极大影响。由于唐人将道教某些理念演化为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道教修炼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因此唐诗中常常深蕴着浓浓的道教意味。诗人们普遍受道... 隋唐之际,道教日益兴盛发展,对唐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方式产生极大影响。由于唐人将道教某些理念演化为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道教修炼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因此唐诗中常常深蕴着浓浓的道教意味。诗人们普遍受道教影响,其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往往趋同,从而形成唐代道蕴诗的审美范式,并表现在惆怅美、静穆美、傲岸美、感伤美等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道教 审美范式
下载PDF
中西历史理性异同辨——兼论历史理性中真善美之矛盾及其统一
19
作者 许苏民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41,共15页
黑格尔认为中国人没有历史理性,唯独西方人有;时贤则强调古代西方的理性结构中缺少历史理性,而古代中国的理性结构中历史理性占有支配地位。这些说法都不是事实。无论中西,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理性传统,都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方... 黑格尔认为中国人没有历史理性,唯独西方人有;时贤则强调古代西方的理性结构中缺少历史理性,而古代中国的理性结构中历史理性占有支配地位。这些说法都不是事实。无论中西,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理性传统,都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方面提出了许多本质上相同或相通的见解;无论中西,历史理性也都是多元发展的,都呈现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奇观。中西历史理性在历史认识论、史学价值论和审美理念方面有七同三异,在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方面也有七同三异。由于学者们对历史理性中真善美三大要素各有偏重,于是就出现了道学史观“离善愈近,离真愈远”、20世纪德国唯心论“离美愈近,离真与善愈远”的情形。要克服这些弊病,追求历史理性之真善美的统一,就必须在完整准确理解唯物史观思想体系和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先哲们留下的宝贵思想资源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理性 历史认识论 史学价值论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钱钟书历史诗学思想试析
20
作者 杨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5-28,共4页
钱钟书先生虽以文学家及文艺批评家著称,但其在史学思想领域也颇有创见。他针对诗、史联系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钱氏这一诗、史联系理论同西方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与"... 钱钟书先生虽以文学家及文艺批评家著称,但其在史学思想领域也颇有创见。他针对诗、史联系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钱氏这一诗、史联系理论同西方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理论相比照,不难发现钱氏历史诗学思想实质即在坚持"诗、史有别"的前提下融通文学与历史,进而强调文学与历史间的"互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历史 具史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