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楼梦》蔷薇硝的本草考证
1
作者 韩瑞 朱昊 +4 位作者 林墁怡 蔡泳康 何嘉诚 曹晖 吴孟华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清代中医药文化有不少描写,自拟方多个,涉及内外妇儿多科,其中蔷薇硝为外用制剂之一。尽管已有文献对蔷薇硝的原料和制备等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证,与蔷薇硝的真实原料大相径庭。为明确蔷薇硝为何物,该文...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清代中医药文化有不少描写,自拟方多个,涉及内外妇儿多科,其中蔷薇硝为外用制剂之一。尽管已有文献对蔷薇硝的原料和制备等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证,与蔷薇硝的真实原料大相径庭。为明确蔷薇硝为何物,该文通过系统的本草文献梳理,对蔷薇的基原、蔷薇液体制剂、硝分别进行考证,并由此推测蔷薇硝的制法与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蔷薇硝所使用的原料系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花所制成的蔷薇露,类似现代的蔷薇花精油,所使用的硝为银硝,类似现代的纳米银。蔷薇硝制备方法简便,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消疮、解毒、去热毒、治疗杏癍癣的功效。该文的考证结果可为蔷薇硝的现代开发提供文献支持,并为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中医药方的发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 蔷薇 蔷薇 银硝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古器小识琉璃瓶与蔷薇水 被引量:2
2
作者 扬之水 《文物天地》 2002年第6期58-62,共9页
文潜诗原以简淡平易为特色,间或有清隽疏秀者,亦不脱质朴。但这一首却风格特异,竟光怪陆离如李长吉。大约这一件玻璃瓶的确来历不凡,持之以赠同门晁补之,又更多一点儿感情色彩。不过细绎诗意,缤纷的文字之下,依然是写实。比如起首数句... 文潜诗原以简淡平易为特色,间或有清隽疏秀者,亦不脱质朴。但这一首却风格特异,竟光怪陆离如李长吉。大约这一件玻璃瓶的确来历不凡,持之以赠同门晁补之,又更多一点儿感情色彩。不过细绎诗意,缤纷的文字之下,依然是写实。比如起首数句虽一片险怪奇异,但描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即造物在海陆之交建起一座城,于是有'蛮儿夷女'生长于斯,于是大舶扬帆,载百货,至番禺,为商贾。'補陀'即普陀,'兜罗',兜罗绵也.此形容持瓶之手,设想琉璃瓶曾是观音手中的杨枝瓶。'昆吾宝铁'指刀,'雕春冰',形容琉璃瓶以刻花为装饰;'包以百袭'云云,见其薄也,'非石非玉色绀青','表里洞彻中虚明',则其质莹彻而微泛天青。虽然古诗文说到'琉璃'处未必皆指玻璃,但此诗中的琉璃为玻璃,则无疑问。据诗中的形容,可知这是一件来自大食国的伊斯兰玻璃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 琉璃瓶 玻璃瓶 蔷薇 大食国
全文增补中
蒸花取露:西方药露知识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承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305,共17页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本草知识结合,于16世纪产生一场以蒸馏为标志的“医药革命”。明末入华耶稣会士熊三拔以当时欧洲著作为底本,编译《药露说》(附于《泰西水法》刊行),专门对药露的功用及蒸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使欧洲药露知识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也使蒸花取露的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士人继而以各种花草制作了名目繁多的药露,药露亦逐渐被吸纳为中药制剂的一部分。西方药露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欧洲、中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 香水 蒸馏技术 熊三拔 《泰西水法》 赵学敏
下载PDF
花露油·阿剌吉·大西洋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晖 《书城》 2005年第10期72-75,共4页
把复杂事情简捷化的后果,似乎是花露的生产技术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产量、质量等各方面都得不到发展,因此香水在古代中国文明中始终不能扮演重要角色。不过,不管怎么说,随着香水制造工艺的传人,花露变得相对普及,于是,明清时代悄然兴起... 把复杂事情简捷化的后果,似乎是花露的生产技术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产量、质量等各方面都得不到发展,因此香水在古代中国文明中始终不能扮演重要角色。不过,不管怎么说,随着香水制造工艺的传人,花露变得相对普及,于是,明清时代悄然兴起的新时尚是利用花露来制作化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水 桂花油 明清时代 《红楼梦》 章回小说 蔷薇 蒸馏器具 曹寅 晴雯 鲜花 阿拉伯 广群芳谱 芳官 大食国 中国人 平儿 大西洋 大洋 冷水
原文传递
苜蓿花又开
5
作者 任建强 《六盘山》 2010年第4期65-66,共2页
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稚嫩的草芽探出头来,悄悄连绵在一起,嫩嫩的苜蓿,生长在故乡的三月,漫山遍野。苜蓿成了故乡土地上一道绚丽风景。一以前我只知道苜蓿是一种牧草。
关键词 苜蓿草 一片狼藉 不知道 我将 使人 蔷薇 苜蓿属 苜蓿叶 千年的等待 余味无穷
原文传递
古诗词艺术歌曲《落梅风·蔷薇露》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
6
作者 张唱 《当代音乐》 2024年第4期202-204,共3页
《落梅风·蔷薇露》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创作的元曲散曲。此曲以对四季景物变化的描写,映衬了女子独守空房,盼君无望的情思。通过蔷薇、荷叶、菊花等四时景物比喻女主人公的心境变化,体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怨愤。该曲后又被... 《落梅风·蔷薇露》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创作的元曲散曲。此曲以对四季景物变化的描写,映衬了女子独守空房,盼君无望的情思。通过蔷薇、荷叶、菊花等四时景物比喻女主人公的心境变化,体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怨愤。该曲后又被当代作曲家高为杰重新谱曲,成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经典曲目。本文对当代女高音歌唱家黄璐所演唱的钢琴伴奏版的《落梅风·蔷薇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鉴赏。从作品的艺术特色、演唱技巧以及黄璐的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学者和演唱者深刻解读词曲,调动感情、运用技巧,达到字、声、情、腔的高度统一,让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艺术歌曲 元曲 《落梅风·蔷薇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美与演唱分析——以《落梅风·蔷薇露》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青青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髓、最具特点的文化瑰宝。它展示着华夏五千多年的深刻文化底蕴和无与伦比的魅力。《落梅风·蔷薇露》是作曲家高为杰先生《元曲小唱(三首)》这个套曲中的一首。本套曲分为三首小令《折桂令·...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髓、最具特点的文化瑰宝。它展示着华夏五千多年的深刻文化底蕴和无与伦比的魅力。《落梅风·蔷薇露》是作曲家高为杰先生《元曲小唱(三首)》这个套曲中的一首。本套曲分为三首小令《折桂令·春情》《红绣鞋·欢情》《落梅风·蔷薇露》,高为杰先生将看似没有关联的三首元曲小令串接成一个从初恋—热恋—失恋的完整爱情故事。本文笔者通过对《元曲小唱(三首)》中的《落梅风·蔷薇露》的歌词内涵和演唱来对歌曲进行深入地剖析。主要通过分析高为杰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来源、分析文学内涵、音乐表现和演唱技巧,以及个人的演唱心得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为杰 落梅风·蔷薇 文学内涵 演唱技巧
下载PDF
蔷薇冰露在烧伤和皮肤科的临床运用
8
作者 武万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9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蔷薇 烧伤 皮肤科 中医药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