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叶绿素a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俊 林彦铨 +3 位作者 张木清 洪伟雄 吕建林 陈如凯 《甘蔗糖业》 2000年第2期15-20,共6页
干旱胁迫下蔗叶荧光参数Fv/Fm、 Fv/Fo、△ Fv/Ft、T1/2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受到抑制;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蔗叶荣光淬灭(△F... 干旱胁迫下蔗叶荧光参数Fv/Fm、 Fv/Fo、△ Fv/Ft、T1/2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受到抑制;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蔗叶荣光淬灭(△Fv值)减慢,可变荧光淬灭速率(△Pv/Fo)和光合量子产额(Yield)降低,说明干旱胁迫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和二氧化碳同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素a荧光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下载PDF
蔗叶还田与焚烧对改良土壤效果试验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姣艳 黄朱业 覃莉莎 《广西蔗糖》 2005年第3期18-20,共3页
改良土壤是提高广西甘蔗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台糖22号第一年、第二年宿根为材料,采用蔗叶还田,焚烧蔗叶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比,调查出苗数、分蘖率、保水保肥力、有机质及速效N、P、K转化情况等。结果表明:蔗叶还田能有效的改... 改良土壤是提高广西甘蔗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台糖22号第一年、第二年宿根为材料,采用蔗叶还田,焚烧蔗叶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比,调查出苗数、分蘖率、保水保肥力、有机质及速效N、P、K转化情况等。结果表明:蔗叶还田能有效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土壤中水分、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N、P、K含量,是一种成本低廉且能提高甘蔗产量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试验
下载PDF
蔗叶循环利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艳兰 《广西热带农业》 2008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状 循环利用 生产 改良 持续稳定发展 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
下载PDF
甘蔗制糖副产物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路贵龙 王朔 +1 位作者 连玉珍 魏云飞 《中国糖料》 2020年第2期75-80,共6页
甘蔗副产物主要指甘蔗制糖外的产物,为可再生资源,其产量极为丰富,可利用形式多样。如何合理开发甘蔗副产物的价值和潜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且对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甘蔗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 甘蔗副产物主要指甘蔗制糖外的产物,为可再生资源,其产量极为丰富,可利用形式多样。如何合理开发甘蔗副产物的价值和潜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且对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甘蔗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蔗梢、蔗叶、蔗渣和糖蜜4个方面综述了甘蔗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产物 综合利用 糖蜜
下载PDF
甘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集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明 卢敬铭 +3 位作者 韦丽娇 张劲 宋德庆 王金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22-5025,共4页
通过对设计的1GYF系列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的动刀类型、动刀排列、集叶器等进行优化组合与改进,使捡拾率提高约0.7%,粉碎率提高约7.1%,并进一步提高了机具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配套后续机耕试验探讨了相关技术对土壤效应与甘蔗... 通过对设计的1GYF系列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的动刀类型、动刀排列、集叶器等进行优化组合与改进,使捡拾率提高约0.7%,粉碎率提高约7.1%,并进一步提高了机具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配套后续机耕试验探讨了相关技术对土壤效应与甘蔗生长的影响,提出了甘蔗叶粉碎还田作业质量标准、技术使用条件、配套后续机耕作业机具及相应的甘蔗增产增收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捡拾 粉碎 技术
下载PDF
甘蔗副产品综合利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罗晓青 雷朝云 +2 位作者 张亦诚 岑健技 欧珍贵 《甘蔗(福建)》 2001年第1期38-44,共7页
通过对蔗梢 (叶 )进行氨化、微贮、青贮等方法制作饲料 ,对蔗渣培育食用菌进行试验研究 ,找到适合贵州蔗区开展副产品加工利用的有效途径。以甘蔗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中心 ,对发展生态农业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副产品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广西蔗叶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宇锋 谭裕模 《广西农学报》 2022年第5期56-63,共8页
蔗叶是糖料蔗生产后的副产品,是广西主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广西蔗叶具有总量相对丰富、产生时期集中、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但在蔗叶资源化利用上存在认识有待加强、蔗叶资源化上下游产业链还不完整、蔗叶采收与运输瓶颈有待突破、蔗... 蔗叶是糖料蔗生产后的副产品,是广西主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广西蔗叶具有总量相对丰富、产生时期集中、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但在蔗叶资源化利用上存在认识有待加强、蔗叶资源化上下游产业链还不完整、蔗叶采收与运输瓶颈有待突破、蔗叶机械化还田农机具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广西蔗叶资源化利用必须立足实际,在充分调查广西蔗叶资源规模和利用途径的基础上,公开蔗叶资源化利用数据,明确蔗叶资源化整体设计,建立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蔗叶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建立以蔗叶肥料化和燃料化为主的综合利用模式和分级收储体系,推动广西蔗叶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资源化利用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蔗叶替换蔗渣”入炉燃烧情况研究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华柱 旷运坤 +2 位作者 罗立霄 陈小琳 孙玮玮 《甘蔗糖业》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甘蔗叶是主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直接露天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开发更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甘蔗渣作为甘蔗制糖的副产物,目前大部分被用作制糖企业锅炉的燃料,相比于用于制备高档环保...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甘蔗叶是主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直接露天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开发更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甘蔗渣作为甘蔗制糖的副产物,目前大部分被用作制糖企业锅炉的燃料,相比于用于制备高档环保餐具,其资源利用价值亦不高。一方面是富余的甘蔗叶,存在合理化使用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高价值的甘蔗渣,需要节省使用,而“蔗叶替换蔗渣”入炉燃烧恰好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广西区内的糖厂锅炉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分析“蔗叶替换蔗渣”入炉燃烧面临的问题以及探讨其中的效益,并提出推动蔗叶入炉燃烧相关的建议,旨在为政府及制糖企业开发蔗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锅炉 制糖企业
下载PDF
广西林下生态养鸡的综合效益和技术要点
9
作者 梅敏敏 马文清 +4 位作者 李紫元 李桂珍 刘敏芳 孔德华 邹永新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4期110-113,共4页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下生态养鸡模式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林下生态养鸡模式注重鸡只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生态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本文结合广西地区特性,分析林...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下生态养鸡模式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林下生态养鸡模式注重鸡只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生态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本文结合广西地区特性,分析林下生态养鸡结合蔗叶利用新模式的综合效益,介绍该模式的关键技术要点,推动乡村振兴和绿色养鸡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林下生态养鸡 技术
下载PDF
龙州县蔗叶饲料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10
作者 农艳芳 吴琴斯 +1 位作者 韦海忠 马文清 《广西糖业》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龙州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热区气候资源丰富,甘蔗种植条件得天独厚,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料蔗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3万hm^(2)以上,每年可产出蔗叶约50万t(含果蔗蔗叶),蔗糖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广西龙州县践行创新发... 龙州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热区气候资源丰富,甘蔗种植条件得天独厚,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料蔗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3万hm^(2)以上,每年可产出蔗叶约50万t(含果蔗蔗叶),蔗糖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广西龙州县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依托“粮改饲”项目发展蔗叶养牛产业,取得较好成效。文章对龙州县蔗叶饲料化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龙州县蔗叶饲料化产业通过一系列资金和政策扶持,蔗叶饲料化收储加工体系已形成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但存在缺乏科学规划、蔗叶饲料质量不稳定影响产业长远发展及蔗叶饲料产品单一、使用局限大和销路窄等问题。为扎实推进龙州县蔗叶饲料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提高对蔗叶饲料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二是抓好蔗叶饲料品质建设,创建龙州蔗叶饲料品牌;三是坚定不移抓好蔗叶秸秆养牛;四是推广“粮改饲”绿色生态循环技术模式;五是探索蔗叶秸秆饲料多元化发展途径,以期为龙州县蔗叶饲料化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化 发展现状 策略 龙州县
下载PDF
龙州县蔗叶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11
作者 郭强 唐利球 +8 位作者 韦海忠 农艳芳 闭德金 秦昌鲜 施泽升 黎正英 彭崇 韦江璐 马文清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龙州县作为甘蔗种植大县,具有丰富的蔗叶资源。龙州县蔗叶资源化利用主要分为蔗叶肥料化利用、蔗叶燃料化利用和蔗叶饲料化利用3种形式。研究发现,相较于蔗叶肥料化利用和蔗叶燃料化利用,蔗叶饲料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利用技... 龙州县作为甘蔗种植大县,具有丰富的蔗叶资源。龙州县蔗叶资源化利用主要分为蔗叶肥料化利用、蔗叶燃料化利用和蔗叶饲料化利用3种形式。研究发现,相较于蔗叶肥料化利用和蔗叶燃料化利用,蔗叶饲料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利用技术相对成熟,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大,蔗农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综述针对龙州县蔗叶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针对性提出龙州县蔗叶综合利用发展建议,以期为龙州县蔗叶资源化利用政策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州县 资源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蔗叶过腹还田对甘蔗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春林 陈彪 《中国糖料》 1997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N、P、K养分相等的情况下 ,探讨了蔗叶过腹(牛粪)还田、蔗叶过腹配施化肥 (N、P、K)、单施化肥 (N、P、K)3个处理对甘蔗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蔗叶过腹还田可以提高甘蔗萌芽率和后期生长 ,但甘蔗糖份在3处理中最低 ;单施N... 在N、P、K养分相等的情况下 ,探讨了蔗叶过腹(牛粪)还田、蔗叶过腹配施化肥 (N、P、K)、单施化肥 (N、P、K)3个处理对甘蔗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蔗叶过腹还田可以提高甘蔗萌芽率和后期生长 ,但甘蔗糖份在3处理中最低 ;单施N、P、K化肥利于甘蔗的分蘖和前期生长 ,提高了成茎率 ;蔗叶过腹配施N、P、K化肥处理 ,甘蔗产量最高 ;分蘖初期、伸长期和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3叶叶绿素、+3叶比叶重在3种处理中差异不明显 ;3种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通透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腹还田 生长 土壤性状
下载PDF
甘蔗叶片莠灭净和敌草隆的检测及其残留降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勇 罗志明 +4 位作者 朱建荣 昝逢刚 赵丽萍 方志存 刘家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614-616,619,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同时检测甘蔗叶片中敌草隆和莠灭净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种除草剂在蔗叶中的残留量动态变化特征。蔗叶样品粉碎后,加入乙腈、氯化钠,离心、超声提取,经有机相滤膜过滤,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同时检测甘蔗叶片中敌草隆和莠灭净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种除草剂在蔗叶中的残留量动态变化特征。蔗叶样品粉碎后,加入乙腈、氯化钠,离心、超声提取,经有机相滤膜过滤,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的线性范围为20~400 ng·mL^(-1),平均回收率为87.6%~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8%~4.6%,定量限为0.003 mg·kg^(-1)。甘蔗叶片的敌草隆和莠灭净在喷施60~90 d内基本降解,90 d后基本检测不到2种除草剂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隆 莠灭净 液质联用 残留检测
下载PDF
甘蔗节粉蚧发生规律和防治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乾修 《生物灾害科学》 1991年第2期52-54,共3页
节粉蚧壳虫(Saccharicoccus sacchari Gockell)近年来在我县已上升为甘蔗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严重威胁甘蔗高产稳产和品质的提高。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试验... 节粉蚧壳虫(Saccharicoccus sacchari Gockell)近年来在我县已上升为甘蔗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严重威胁甘蔗高产稳产和品质的提高。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试验,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后。材料和方法 1.越冬调查在丘陵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基点3个,每年3月中旬在基点的蔗窖中调查蔗种,宿根蔗田的蔗蔸以及蔗田中的枯蔗茎叶及的田周围的杂草,仔细观察蚧虫的越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蚧 宿根 高产稳产 蚧壳虫 伸长期 防治方法 蚧虫
下载PDF
甘蔗抗旱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深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2期41-42,共2页
1、新植甘蔗抗旱栽培技术一般来说,蔗区生态类型多样,因而选择的甘蔗品种各不相同。大旱之年,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种植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实践证明,目前抗旱性较好的新品种主要有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桂糖1... 1、新植甘蔗抗旱栽培技术一般来说,蔗区生态类型多样,因而选择的甘蔗品种各不相同。大旱之年,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种植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实践证明,目前抗旱性较好的新品种主要有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桂糖11号和云蔗03/194(早熟)等。旱地甘蔗一般采用深沟板土栽培技术,抗旱效果比较理想。其技术要点包括:一是开沟,要求植蔗沟深40cm,播幅宽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桂糖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 抗旱性 生态类型 宿根 土壤潮湿
下载PDF
掺加蔗叶对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永升 张思原 +1 位作者 李玉铭 杜瑜欣 《甘蔗糖业》 2017年第1期37-43,共7页
针对研究蔗叶对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发泡性能的影响及拓展蔗叶的利用渠道,本文通过添加6种不同处理方式的蔗叶(预处理蔗叶、碱处理蔗叶、乙酰化蔗叶、明胶膜蔗叶、石蜡膜蔗叶、硅油膜蔗叶)至发泡液,研究了蔗叶纤维对发泡剂的发泡倍数、1 h... 针对研究蔗叶对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发泡性能的影响及拓展蔗叶的利用渠道,本文通过添加6种不同处理方式的蔗叶(预处理蔗叶、碱处理蔗叶、乙酰化蔗叶、明胶膜蔗叶、石蜡膜蔗叶、硅油膜蔗叶)至发泡液,研究了蔗叶纤维对发泡剂的发泡倍数、1 h沉降距、1 h泌水量、泡沫半消时间、泡沫全消时间和发泡时间等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明胶膜蔗叶纤维的效果比其他蔗叶纤维好,发泡倍数提高30.37%,1 h沉降距减小4.15%,1 h泌水率减小6.26%,泡沫半消时间增长28.98%,泡沫全消时间增长73.73%,发泡时间减短41.78%。附膜处理是蔗叶纤维改善发泡剂发泡性能的有效手段,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明胶膜蔗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发泡剂 植物纤维 明胶膜
下载PDF
勐海县积极探索蔗叶机械化综合利用新模式
17
作者 李加群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6期33-34,共2页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是我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全县秸秆资源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总种植面积为6.08万公顷,三大作物理论秸秆总量为38.1万吨,可收集秸秆资源总量34.6万吨,水稻、玉...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是我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全县秸秆资源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总种植面积为6.08万公顷,三大作物理论秸秆总量为38.1万吨,可收集秸秆资源总量34.6万吨,水稻、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93%以上,但甘蔗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10%左右。全县拥有甘蔗种植面积1.47万公顷,是国家糖料基地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种植面积 秸秆综合利用 糖料基地 云南省西南部 总种植面积 勐海县
下载PDF
分带宽窄行种植的甘蔗群体及其光能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建云 莫良玉 +3 位作者 罗贻刚 陆国盈 黄学敏 刘贵宗 《甘蔗糖业》 1993年第6期7-11,共5页
采用6.0m(A)和4.8m(B)分带宽窄行种植的甘蔗群体由于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作用,A、B 两处理亩有效苗、茎数比对照(C)多;叶面积指数亦大2倍以上;群体内光能分布增加,在宽窄行 A 和 B>C,但在窄行则相反,即 C>A 和 B,这种结构为蔗地... 采用6.0m(A)和4.8m(B)分带宽窄行种植的甘蔗群体由于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作用,A、B 两处理亩有效苗、茎数比对照(C)多;叶面积指数亦大2倍以上;群体内光能分布增加,在宽窄行 A 和 B>C,但在窄行则相反,即 C>A 和 B,这种结构为蔗地全年间种作物创造了良好的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边行优势 间种 伸长期 内光 立体种植 面积指数 光强度 基部
下载PDF
电动蔗叶切段还田机输送机构仿真分析
19
作者 林伯祥 唐艳芹 +3 位作者 叶梓隆 罗文惠 邱治国 王玉兴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探究蔗叶还田机输送机构两侧蔗叶输送效率低的原因,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刷辊输送蔗叶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蔗叶的应力场变化和运动姿态,并对蔗叶的折角变化、位移情况以及质量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输送过程中两侧蔗叶... 为探究蔗叶还田机输送机构两侧蔗叶输送效率低的原因,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刷辊输送蔗叶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蔗叶的应力场变化和运动姿态,并对蔗叶的折角变化、位移情况以及质量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输送过程中两侧蔗叶被折弯成接近直角,蔗叶质量分布规律为两侧多、中间少。用高速摄影试验对建模与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与试验吻合性较好,蔗叶折弯角度最大值相对误差小于3.60%,曲线相关系数为0.950,蔗叶变形情况、质量分布情况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田机 毛刷辊 有限元
下载PDF
利用蔗叶粉和糖蜜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海燕 覃拥灵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1期52-53,共2页
以蔗叶粉和糖蜜作为发酵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得出最佳配料比为:蔗叶粉与糖蜜比8:2,料水比1:1,(NH4)2SO4添加量为5%。最优发酵时间为:绿色木霉单菌发酵时间为36h,绿... 以蔗叶粉和糖蜜作为发酵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得出最佳配料比为:蔗叶粉与糖蜜比8:2,料水比1:1,(NH4)2SO4添加量为5%。最优发酵时间为:绿色木霉单菌发酵时间为36h,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发酵时间为48h,总发酵周期84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达19.35%,比发酵前的7.69%提高了1.52倍,且发酵后饲料的香味及适口性都较发酵前有较大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蛋白饲料 正交试验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