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孔树脂纯化蓝莓果渣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
26
1
作者
安晓婷
周涛
+1 位作者
李春阳
王兴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共6页
采用大孔树脂对蓝莓果渣多酚进行纯化,并采用HPLC-DAD-MS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表明:AB-8树脂的吸附量为24.38mg/g,解吸率为95.49%,并且达到吸附平衡与解吸平衡的时间较短,较适合蓝莓果渣多酚的纯化。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溶液多酚质量浓度...
采用大孔树脂对蓝莓果渣多酚进行纯化,并采用HPLC-DAD-MS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表明:AB-8树脂的吸附量为24.38mg/g,解吸率为95.49%,并且达到吸附平衡与解吸平衡的时间较短,较适合蓝莓果渣多酚的纯化。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溶液多酚质量浓度2.6mg/mL、pH2、上样流速2mL/min;最佳洗脱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流速2mL/min,在此条件下,蓝莓果渣多酚纯度由11.05%提高到59.29%。HPLC-DAD-MS检测结果显示,蓝莓果渣多酚主要组分为7种花色苷,分别为飞燕草色素-3-半乳糖苷、飞燕草色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色素-3-半乳糖苷、牵牛花色素-3-半乳糖苷、牵牛花色素-3-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半乳糖苷、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果
渣
多
酚
大孔树脂
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莓果渣多酚-纳米硒的制备、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雅琴
钟敬伟
+4 位作者
李国强
王欣茹
常松涛
杨昱
王丽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5,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蓝莓果渣多酚,经大孔树脂X-5纯化后用于制备蓝莓果渣多酚-纳米硒(total polyphenol-selenium nanoparticles,TP-SeNPs)。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TP-Se...
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蓝莓果渣多酚,经大孔树脂X-5纯化后用于制备蓝莓果渣多酚-纳米硒(total polyphenol-selenium nanoparticles,TP-SeNPs)。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TP-SeNPs结构,并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硒盐经还原变为单质形态硒,TP的O—H基团和纳米硒原子之间有着类似氢键的相互作用,TP-SeNPs稳定性良好、呈近似球状分散分布的无定形固体、TP-SeNPs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对李斯特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6 mg/mL。TP-SeNPs可有效抑制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破坏李斯特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与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导致李斯特菌死亡。本研究可为蓝莓果渣与纳米硒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为纳米硒抑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果
渣
多
酚
多
酚
-纳米硒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树脂纯化蓝莓果渣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
26
1
作者
安晓婷
周涛
李春阳
王兴娜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SFC31101264)
2011年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国际联合研发项目(201101093)
文摘
采用大孔树脂对蓝莓果渣多酚进行纯化,并采用HPLC-DAD-MS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表明:AB-8树脂的吸附量为24.38mg/g,解吸率为95.49%,并且达到吸附平衡与解吸平衡的时间较短,较适合蓝莓果渣多酚的纯化。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溶液多酚质量浓度2.6mg/mL、pH2、上样流速2mL/min;最佳洗脱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流速2mL/min,在此条件下,蓝莓果渣多酚纯度由11.05%提高到59.29%。HPLC-DAD-MS检测结果显示,蓝莓果渣多酚主要组分为7种花色苷,分别为飞燕草色素-3-半乳糖苷、飞燕草色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色素-3-半乳糖苷、牵牛花色素-3-半乳糖苷、牵牛花色素-3-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半乳糖苷、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
关键词
蓝莓
果
渣
多
酚
大孔树脂
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
Keywords
blueberry pomace polyphenols
macroporous resin
purific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array detection-mass spectrometry (HPLC-DAD-MS)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莓果渣多酚-纳米硒的制备、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雅琴
钟敬伟
李国强
王欣茹
常松涛
杨昱
王丽波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916)
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SIPT)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1C044)。
文摘
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蓝莓果渣多酚,经大孔树脂X-5纯化后用于制备蓝莓果渣多酚-纳米硒(total polyphenol-selenium nanoparticles,TP-SeNPs)。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TP-SeNPs结构,并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硒盐经还原变为单质形态硒,TP的O—H基团和纳米硒原子之间有着类似氢键的相互作用,TP-SeNPs稳定性良好、呈近似球状分散分布的无定形固体、TP-SeNPs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对李斯特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6 mg/mL。TP-SeNPs可有效抑制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破坏李斯特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与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导致李斯特菌死亡。本研究可为蓝莓果渣与纳米硒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为纳米硒抑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蓝莓
果
渣
多
酚
多
酚
-纳米硒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Keywords
blueberry pomace polyphenols
polyphenol-selenium nanoparticles
characteriza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孔树脂纯化蓝莓果渣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安晓婷
周涛
李春阳
王兴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蓝莓果渣多酚-纳米硒的制备、表征及抑菌活性
徐雅琴
钟敬伟
李国强
王欣茹
常松涛
杨昱
王丽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