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明祥 张阳武 +2 位作者 朱文星 廖成章 赵生成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67-73,共7页
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众多,湿地围垦现象严重,亟需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根据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的地形特征、水文状况、受威胁状况和和湿地植物的适宜性特点,郑州黄河湿地的恢复模式可分为自然湿地恢复模式和主动湿地恢... 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众多,湿地围垦现象严重,亟需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根据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的地形特征、水文状况、受威胁状况和和湿地植物的适宜性特点,郑州黄河湿地的恢复模式可分为自然湿地恢复模式和主动湿地恢复模式,其中主动湿地恢复恢复模式又可分为蓄水型、溪流型和多塘型湿地恢复模式。针对嫩滩、河心洲、岛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可以利用黄河自身的水文周期、植物种质资源、自然肥力,采用自然湿地恢复模式进行恢复。在地势平坦、宽度较大、坡度较小且距平水位1~2m之间地形平顺无突变的二滩区,可采用蓄水型湿地恢复模式;在地势低洼,具有自然沟渠雏形,并与黄河河道相连的嫩滩区和靠近嫩滩的二滩区,可采用溪流型湿地恢复模式;在现状地形起伏较大,或现有及废弃的鱼塘分布区,可采用多塘型湿地恢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恢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河渡黄河大桥西侧、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西侧、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东侧等区域,总面积为5086hm2;主动湿地恢复区域主要集中在伊洛河东侧、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东侧、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东侧和中牟太平庄村东北侧区域以及现有鱼塘集中分布区域,总面积为965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恢复模式 自然恢复 主动恢复 蓄水 溪流 多塘
下载PDF
库区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中平 钱霞荣 +4 位作者 叶祥玉 马建国 李强 季松群 余常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通过对降水影响系统分型,给出了以同一影响天气系统下的降水时段为评估单元,对降水前后目标区和控制区的流域面雨量、入库流量和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参量进行评估,并对2005年夏季增雨作业个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参量在作业前后... 通过对降水影响系统分型,给出了以同一影响天气系统下的降水时段为评估单元,对降水前后目标区和控制区的流域面雨量、入库流量和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参量进行评估,并对2005年夏季增雨作业个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参量在作业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平均增雨率为19.61%,投入产出比为1:37,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蓄水 效果评估
下载PDF
水库蓄水人工增雨业务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中平 刘高平 +1 位作者 刘洪民 钱霞荣 《气象科技》 2007年第5期687-691,共5页
针对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的特点,提出了蓄水型人工增雨业务系统设计的思路、结构、流程和功能,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以及在大别山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基地业务中的运行状况。该系统从需求分析、天气预警、作业指挥、效果评估到数据... 针对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的特点,提出了蓄水型人工增雨业务系统设计的思路、结构、流程和功能,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以及在大别山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基地业务中的运行状况。该系统从需求分析、天气预警、作业指挥、效果评估到数据管理、报告制作和用户平台,流程清晰,操作简便,可为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蓄水 业务系统
下载PDF
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及其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中波 唐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期115-115,151,共2页
通过对降水前后目标区的自然降雨量和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参量进行评估,选取2008年8月2日增雨作业作为个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本次作业过程平均增加降雨△R=26.7mm,平均增雨率α=24.7%,雷达回波参量在作业前后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蓄水 人工增雨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城市山体蓄水型生态景观思考——以青岛浮山为例
5
作者 隋欣 周萌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3期181-18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城市山体被大量蚕食,边界相对模糊。由于植被的大量减少,城市山体面临着水土流失,泄洪能力下降,甚至部分山体水系断流的严峻问题。以青岛浮山为例,旨在以新时代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思维并综合多学科知识,联合解决浮...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城市山体被大量蚕食,边界相对模糊。由于植被的大量减少,城市山体面临着水土流失,泄洪能力下降,甚至部分山体水系断流的严峻问题。以青岛浮山为例,旨在以新时代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思维并综合多学科知识,联合解决浮山地块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新置交互方法来鼓动群众共同参与整个长周期的复兴改造,规划当中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居民问访与相关资料的查阅,对浮山山体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体应用蓄水型生态景观的系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山体 蓄水 生态景观 植物群落
下载PDF
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宏芳 隋平 +1 位作者 蔡英群 余永江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4,共5页
利用1960~2007年古田水库的雨量资料和入库流量资料,采用非随机化试验方案,根据水库流域面雨量、入库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变化开展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在水库流域开展科学的蓄水型人工增雨,使1350km2水库流域面雨量增加18.8... 利用1960~2007年古田水库的雨量资料和入库流量资料,采用非随机化试验方案,根据水库流域面雨量、入库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变化开展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在水库流域开展科学的蓄水型人工增雨,使1350km2水库流域面雨量增加18.87%,绝对增加22.4mm,总降水量增加3024万m3,径流系数提高9.31%,入库流量增加29.95%,绝对增加5.17m3/s,总入库流量增加1359.395万m3。改善了水库流域生态环境,提高了地表土壤的湿润度,使径流系数增大,使得入库流量相对增值比水库流域面雨量相对增值大。蓄水型人工增雨的经济效益大于"抗旱型"人工增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人工增雨 效果检验 面雨量 入库流量 径流系数
下载PDF
石漠化边坡格构内植被水泥土蓄水持水试验
7
作者 黄良誉 曾红艳 +2 位作者 周成 何廷全 陈群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1-368,共8页
为了探究格构内蓄水型植被水泥土生态修复石漠化边坡的可行性,开展了纯土、纯土+植株孔、2%和4%水泥含量土、4%水泥含量土+植株孔的叠合式土柱降雨蓄水和干燥持水特性试验,包括降雨入渗-干燥-降雨入渗过程。通过测试降雨阶段土柱的降雨... 为了探究格构内蓄水型植被水泥土生态修复石漠化边坡的可行性,开展了纯土、纯土+植株孔、2%和4%水泥含量土、4%水泥含量土+植株孔的叠合式土柱降雨蓄水和干燥持水特性试验,包括降雨入渗-干燥-降雨入渗过程。通过测试降雨阶段土柱的降雨优先流渗入渗出、干燥阶段表层土裂隙发育情况、降雨-干燥-降雨阶段土柱内部的水力特性,探究蓄水型植被水泥土在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中的降雨蓄水和干燥持水特性。结果表明:降雨入渗阶段植株孔会形成降雨优先流,发挥其蓄水漏斗的作用,4%水泥含量土+植株孔的土柱蓄水效果最佳,蓄水增幅为37%。干燥阶段植被水泥土能抑制裂隙的发育,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持水。因此,石漠化边坡格构内植被水泥土具有良好的降雨蓄水和干燥持水能力,有利于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边坡 格构 蓄水植被水泥土 叠合式土柱 蓄水持水特性
原文传递
蓄水型平原水库库区型态对库内流态及水体交换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侯成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80-285,共6页
蓄水型平原水库在选址确定后,水库筑堤建闸必将改变库内局部区域原有的水流条件,库型与水流的自然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极有必要根据库区的设计水流条件因势利导进行合理布置库区型态,以缩短库型的自然演变过程,使之尽快满足人工... 蓄水型平原水库在选址确定后,水库筑堤建闸必将改变库内局部区域原有的水流条件,库型与水流的自然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极有必要根据库区的设计水流条件因势利导进行合理布置库区型态,以缩短库型的自然演变过程,使之尽快满足人工建库的需要。以东风西沙水库为例,分析了水库库型重塑对库区水流的改善效果及水体交换的影响。东风西沙水库为利用东风西沙岛与崇明岛之间的夹泓新建围堤形成的人工水库,建库后库内水位及出入库水量将通过人为控制,水流特性将与原自然状态下的长江滩槽涨落潮汐水流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东风西沙水库库型重塑,使之与建库后的水流条件相适应,以便改善库区水流流态、加强库区整体水体交换强度。东风西沙水库库型重塑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人工水库库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平原水库 库区 流态 水体交换 水质点
下载PDF
汉江皇庄至泽口河段撇弯切滩演变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谈广鸣 宁磊 李付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后,皇庄至泽口河段有11个弯道频繁地搬弯切滩,本文对这一河段撇弯切滩的演变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蓄水运用型水库不仅会引起下游河道产生垂向冲淤变形,也会产生明显的横向变形,有时会对沿... 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后,皇庄至泽口河段有11个弯道频繁地搬弯切滩,本文对这一河段撇弯切滩的演变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蓄水运用型水库不仅会引起下游河道产生垂向冲淤变形,也会产生明显的横向变形,有时会对沿岸地方国计民生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床过程 撇弯 切滩 汉江 原因 蓄水运用水库
下载PDF
基于SRTM-DEM数据的三峡库区蓄水负荷模型及其地表重力与形变响应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林松 陈超 +1 位作者 马险 杜劲松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8-1156,1191,共10页
以三峡库区蓄水负荷变化为切入点,研究了库区因蓄水导致的地表重力与形变响应。通过高分辨率SRTM-DEM数据与三峡库区主干道及各支流边界的地形对应关系,构建得到不同蓄水水位下的蓄水负荷模型,并且给出了不同水位与库区整体库容量体积... 以三峡库区蓄水负荷变化为切入点,研究了库区因蓄水导致的地表重力与形变响应。通过高分辨率SRTM-DEM数据与三峡库区主干道及各支流边界的地形对应关系,构建得到不同蓄水水位下的蓄水负荷模型,并且给出了不同水位与库区整体库容量体积及受淹面积之间的数学拟合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弹性负荷响应理论及macson拟合方法,计算得到整个库区在蓄水第2阶段与第3阶段地表重力场及形变场的空间分布,以及库区蓄水库容量变化的60阶次球谐系数结果,并与GRACE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GRACE去除CLM4.5模型后的陆地水储量可认为与三峡库区蓄水变化直接相关,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包含了在巨大水体负荷压力下出现的地下水渗透效应。本文理论模拟结果以期为实际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和相关校正提供支撑。有助于挖掘库区滑坡活动及水库地震等与库水负荷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SRTM-DEM数据 蓄水负荷模 重力与形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