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窄分散聚二乙烯基苯-co-丙烯腈功能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12
1
作者 鹿现永 黄达 +1 位作者 杨新林 黄文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利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不加任何稳定剂和不搅拌的情况下,丙烯腈(AN)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微米和亚微米窄分散聚合物微球,考查了共聚单体对球体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 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利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不加任何稳定剂和不搅拌的情况下,丙烯腈(AN)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微米和亚微米窄分散聚合物微球,考查了共聚单体对球体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沉淀聚合 丙烯腈(AN) 二乙烯基苯(DVB) 窄分散功能性聚合物微球
下载PDF
多层聚合物微球及其功能性空心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晗 杨新林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3,共15页
具有特殊组成和结构的单分散微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本课题组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出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功能基团、组成和形状的单分散多层微球,进而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功能性空心微球,... 具有特殊组成和结构的单分散微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本课题组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出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功能基团、组成和形状的单分散多层微球,进而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功能性空心微球,并探讨了构建多层结构微球的机理。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功能性微球在可控药物释放、催化和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本课题组近五年来采用蒸馏沉淀法制备多层结构微球及其空心微球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沉淀聚合 聚合物微球 空心聚合物微球 核壳聚合 可移动内核
下载PDF
中空结构双模板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司汇通 王兵 +2 位作者 孙智纯 张英英 鲁佩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以Si O2为载体,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运用蒸馏沉淀法制备出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复合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去除载体后得到中空分子印迹聚合物(H-MI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在模拟汽油环境中... 以Si O2为载体,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运用蒸馏沉淀法制备出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复合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去除载体后得到中空分子印迹聚合物(H-MI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在模拟汽油环境中测试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中空结构的多孔分子印迹聚合物对BT及DBT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吸附容量分别为188μmol/g和212μmol/g,同时该产品可在短周期内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中空结构 蒸馏沉淀聚合 双模板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合成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司汇通 王兵 +2 位作者 单娟娟 皇甫风云 孙智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88-192,共5页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Fe_3O_4/SiO_2@MIPs)。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力测定(VSM),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其性能。并通过与非印迹聚合微球(Fe_3O_4/SiO_2@NIPs)对比印证其所具有的特异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二苯并噻吩 磁性 核壳 蒸馏沉淀聚合
下载PDF
蒸馏沉淀法制备扑热息痛亲水核-壳分子印迹微球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鲁佩佩 王兵 +1 位作者 郭聪 于鹏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选取扑热息痛(PR)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通过蒸馏沉淀聚合制得聚合物内核;以丙烯酰胺(AM)作为亲水单体,采用不同的壳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3-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N,N'-亚甲基双丙烯... 选取扑热息痛(PR)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通过蒸馏沉淀聚合制得聚合物内核;以丙烯酰胺(AM)作为亲水单体,采用不同的壳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3-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通过自由基聚合枝接亲水层外壳,成功制得一系列亲水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S-MIPs),并对比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UV)、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以及吸附实验进行表征,并进行了亲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MBA作交联剂的印迹微球吸附性能以及亲水性能最好,吸附量达120μmol/g,接触角23.3°。本研究为检测水溶液中扑热息痛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核壳 蒸馏沉淀聚合 自由基聚合 分子印迹 扑热息痛
下载PDF
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厚 修飞 +3 位作者 崔亨利 曲荣君 陈广民 纪连芹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以乙腈为溶剂,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进行了苯乙烯(St)和二乙烯基苯(DVB)的蒸馏沉淀共聚合研究,制得粒径2—3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结果表明,当单体总量和BPO用量增加时,微球粒径增大,产率升高.当交联剂DVB用量增加时,... 以乙腈为溶剂,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进行了苯乙烯(St)和二乙烯基苯(DVB)的蒸馏沉淀共聚合研究,制得粒径2—3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结果表明,当单体总量和BPO用量增加时,微球粒径增大,产率升高.当交联剂DVB用量增加时,微球平均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窄,产率升高.随着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的下降,粒径分布变窄,产率升高.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用长分馏柱所得的聚合物微球具有较好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 制备 交联聚苯乙烯 蒸馏沉淀聚合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P(DVB-co-AA)//PDVB多孔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杰 刘霖 代昭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提出一种以改性的SiO2微球作为致孔剂制备多孔微球的方法.首先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单分散聚合物微球P(DVB-co-AA),用St觟ber法制备SiO2微球并对微球进行氨基化处理;通过2种微球上的羧基和氨基的氢键作用,使得P(DVB-co-AA)微球及SiO2... 提出一种以改性的SiO2微球作为致孔剂制备多孔微球的方法.首先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单分散聚合物微球P(DVB-co-AA),用St觟ber法制备SiO2微球并对微球进行氨基化处理;通过2种微球上的羧基和氨基的氢键作用,使得P(DVB-co-AA)微球及SiO2微球自组装得到树莓状核-冠复合高聚物微球P(DVB-co-AA)/SiO2;以所得核-冠复合高聚物微球为核,再次蒸馏沉淀聚合在微球表面包覆一层PDVB聚合物,得到三层聚合物杂化微球P(DVB-co-AA)/SiO2/PDVB;最后经氢氟酸溶液刻蚀处理,SiO2微球被溶解,其所在区域形成孔洞,得到多孔聚合物微球P(DVB-co-AA)//PDVB.实验结果表明,此多孔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4μm,平均孔径大小为15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球 SIO2 蒸馏沉淀聚合 自组装 刻蚀
下载PDF
纳微米聚合物颗粒驱油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龙运前 朱维耀 +2 位作者 王明 韩宏彦 黄小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1,共6页
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AM/AA/MMA聚合物颗粒,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研究Na Cl质量浓度对聚合物颗粒水化膨胀性能的影响及水化时间对聚合物颗粒运移封堵性能的影响,并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进行驱... 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AM/AA/MMA聚合物颗粒,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研究Na Cl质量浓度对聚合物颗粒水化膨胀性能的影响及水化时间对聚合物颗粒运移封堵性能的影响,并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进行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M/AA/MMA聚合物颗粒为规则球形,干球粒径约为500 nm。随着水化时间增加,聚合物颗粒粒径逐渐增加,水化时间增至200 h后,粒径基本不再增加。随着Na Cl质量浓度增加,聚合物颗粒的膨胀倍数逐渐减小,质量浓度由5 g/L增至20 g/L,膨胀倍数减小了1.01。随着水化时间增加,聚合物颗粒对岩心的封堵作用增强,水化时间由24 h增至120 h,岩心封堵率增大了40.62%。注入0.5倍孔隙体积、质量浓度为1.5 g/L的聚合物颗粒溶液段塞,可平均提高采收率9%以上,随着渗透率增加,提高的采收率逐渐增加,当渗透率大于50×10-3μm2后,提高的采收率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沉淀聚合 纳微米聚合物颗粒 水化膨胀 运移封堵 采收率
原文传递
pH/温度双重响应抗肿瘤药物微球的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制备能够在人体正常生理温度及肿瘤细胞内部酸性环境中,可实现p H/温度双重刺激响应性控制释药的抗肿瘤药物微球。方法: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球形网状结构的载药微球,在表面沉积金纳米粒子,并用氯金酸还原法,将沉积在微球上的... 目的:制备能够在人体正常生理温度及肿瘤细胞内部酸性环境中,可实现p H/温度双重刺激响应性控制释药的抗肿瘤药物微球。方法: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球形网状结构的载药微球,在表面沉积金纳米粒子,并用氯金酸还原法,将沉积在微球上的氯金酸中Au^(3+)还原为Au°,并通过细胞实验检测该微球的毒性。结果:成功合成聚合物微球P(MAA-MBA)-EDA-FA-AuNP,发现其pH/温度的可控释药特性以及在高浓度下仍然保持较低毒性。结论:初步评价了P(MAA-MBA)-EDA-FA-AuNP聚合物微球作为抗肿瘤药物输送体系的潜力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沉淀聚合 PH 温度 可控药物释放
下载PDF
蒸馏沉淀聚合制备Fe_3O_4/PNIPAM多功能温敏性复合微球
10
作者 孟超 代昭 +1 位作者 张洪彬 陈嘉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09,共3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利用Stber法制备了Fe_3O_4/SiO_2并将其表面功能化双键,随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二乙烯基苯(DVB)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原料,通过种子蒸馏沉淀聚合法引入一层温敏的多孔聚N-异丙基丙烯...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利用Stber法制备了Fe_3O_4/SiO_2并将其表面功能化双键,随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二乙烯基苯(DVB)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原料,通过种子蒸馏沉淀聚合法引入一层温敏的多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使用氢氟酸(HF)刻蚀掉中间的SiO_2层,即得到Fe_3O_4/PNIPAM纳米复合微球。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在水溶液中的磁场响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蒸馏沉淀聚合 磁性纳米粒子 复合微球
下载PDF
草莓型聚合物微囊的制备及表征
11
作者 王静 王春峰 +1 位作者 刘巍 张晓健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56-60,共5页
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的聚α-甲基丙烯酸核微球与St?ber法合成修饰氨基的二氧化硅冠微球,两者自组装得到草莓型核-冠微球。并以此为模板,制备草莓型聚合物微囊。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复合微球形成机理,通过透射... 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的聚α-甲基丙烯酸核微球与St?ber法合成修饰氨基的二氧化硅冠微球,两者自组装得到草莓型核-冠微球。并以此为模板,制备草莓型聚合物微囊。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复合微球形成机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含量交联剂对聚合物微囊壁厚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形成机理是COO^-与NH_3^+间的静电作用;DVB加入量0.5 mL时,草莓型聚合物微囊壳层厚度及凸起明显度最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囊 草莓型 蒸馏沉淀聚合 St9ber法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负载金、铂和铑纳米粒子的制备
12
作者 魏俊富 王静 +1 位作者 刘巍 李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表面带不同官能基团的单分散Poly(DVB-co-AA),Poly(EGDMA-co-VPy),Poly(EGDMA-co-HEMA)-SH聚合物微球,并以这些聚合物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高价金属盐前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的单分散贵金属Au、Pt和Rh纳米粒子... 通过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表面带不同官能基团的单分散Poly(DVB-co-AA),Poly(EGDMA-co-VPy),Poly(EGDMA-co-HEMA)-SH聚合物微球,并以这些聚合物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高价金属盐前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的单分散贵金属Au、Pt和Rh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光电子表面能谱(XPS)研究了聚合物载体与金属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时还分析了相互作用与粒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官能团与金属纳米粒子间因得失电子产生相互作用,使得金属纳米粒子稳定于聚合物表面.对于同种金属,与聚合物载体的相互作用越强,粒径越小;对于同种聚合物载体,贵金属的电负性越强,粒径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蒸馏沉淀聚合 贵金属纳米粒子 负载纳米粒子
下载PDF
带有电荷的双层空心聚电解质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13
作者 汪丹 骆丽杰 +3 位作者 吴高龙 刘斌 陈拥军 杨新林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00-908,共9页
结合溶胶-凝胶法和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二氧化硅/阴离子聚合物/二氧化硅/阴离子聚合物和二氧化硅/阴离子聚合物/二氧化硅/阳离子聚合物四层复合微球(阴离子聚合物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o-甲基丙烯酸);阳离子聚合物为聚(二乙烯基... 结合溶胶-凝胶法和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二氧化硅/阴离子聚合物/二氧化硅/阴离子聚合物和二氧化硅/阴离子聚合物/二氧化硅/阳离子聚合物四层复合微球(阴离子聚合物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o-甲基丙烯酸);阳离子聚合物为聚(二乙烯基苯-co-对乙烯基苄氯吡啶盐)).通过选择性移除二氧化硅内核和三明治夹心层,分别制备得到相应的内外都带负电荷以及内外带有相反电荷的两性双层空心聚电解质微球.考察了阳离子聚合物层的合成过程中,不同DVB在单体中的含量对其壳层厚度和双层聚电解质微球的电荷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zeta电位仪分别对空心聚电解质微球的形态、化学组成和电荷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了在蒸馏沉淀聚合过程中,通过调节二乙烯基苯交联剂在整个单体中的用量(30%~60%),可调控具有相反电荷的两性空心聚合物微球的表面电位(8.82~39.82 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微球 空心微球 双层聚合物微球 蒸馏沉淀聚合
原文传递
温度敏感型复合结构Janus粒子的制备及自驱动微马达的构建
14
作者 刘巍 李可 +2 位作者 陈一兮 黄小雨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了构建自驱动运动的自驱动微马达,采用真空溅镀技术与化学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质的Janus粒子P(MAA-co-DVB)@Pt@PNIPAM,并利用此粒子中不对称分布的Pt催化H_2O_2快速分解的特性,与H_2O_2溶液共同构建了自驱动微马... 为了构建自驱动运动的自驱动微马达,采用真空溅镀技术与化学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质的Janus粒子P(MAA-co-DVB)@Pt@PNIPAM,并利用此粒子中不对称分布的Pt催化H_2O_2快速分解的特性,与H_2O_2溶液共同构建了自驱动微马达,以实现纳米粒子在液体中的自驱动运动.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Pt被温度敏感的PNIPAM外壳所包裹,使自驱动微马达的运动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此外,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还通过带有热台的光学显微镜对自驱动马达的运动进行了实时观测.结果发现:在10%的H_2O_2溶液中,25℃下粒子的运动速率明显高于40℃下的运动速率,证实了粒子在双氧水中的自驱动运动及温度变化对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粒子 自驱动微马达 蒸馏沉淀聚合 温度敏感
下载PDF
两步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红霉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江 刘媛 +2 位作者 李迎春 唐辉 吴冰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35-1642,共8页
采用两步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红霉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第一步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和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微球(PMAA-co-DVB),将其作为内核,再通过第二步蒸馏沉淀聚合,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 采用两步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红霉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第一步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和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微球(PMAA-co-DVB),将其作为内核,再通过第二步蒸馏沉淀聚合,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红霉素(EM)为模板分子,内核表面聚合一层分子印迹膜层,从而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红霉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激光粒径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结合实验对其形貌和结合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单体体积分数为7%时,制备出的PMAA-co-DVB微球形态良好,当EM与MAA的比例为1∶4,第二步蒸馏沉淀聚合中单体体积分数为2.8%时,所得的印迹材料结合性能最佳,对EM最大结合量为76.8 mg/g,结合达到平衡的时间为90 min.对红霉素的识别能力高于对其结构类似物罗红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蒸馏沉淀聚合 表面分子印迹 红霉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