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漂烫方式对荆彩甜玉米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凯文 李雪 +4 位作者 宋春丽 王志鹏 姜宁宁 任健 周恪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5-101,共7页
本研究以荆彩甜玉米为原料,分别采用蒸汽漂烫和水浴漂烫处理0、5、10、15、20 min,处理温度分别为85、90、95℃,探究两种常用热处理方式对荆彩甜玉米传热速率、营养成分、酶活性、色泽变化、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漂... 本研究以荆彩甜玉米为原料,分别采用蒸汽漂烫和水浴漂烫处理0、5、10、15、20 min,处理温度分别为85、90、95℃,探究两种常用热处理方式对荆彩甜玉米传热速率、营养成分、酶活性、色泽变化、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漂烫保留营养品质优于水浴漂烫,蒸汽漂烫可使玉米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当漂烫温度在85、90、95℃时,蒸汽漂烫处理组传热速率比水浴漂烫分别高19.70%、15.31%和15.90%;蒸汽漂烫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的保留率分别为71.11%、70.67%和70.11%,而水浴漂烫处理组分别为64.44%、62.33%和58.89%;同时,蒸汽漂烫处理组VC含量的保留率分别为56.67%、54.17%和51.67%,而水浴漂烫处理组分别为53.33%、50.00%和44.17%。此外,进一步比较漂烫温度和时间效果可知,蒸汽漂烫95℃、10 min时,可以有效钝化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此时荆彩甜玉米的色泽L^(*)值和b^(*)值分别为84.62、33.30,质构特性中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8.03 N、3.29 mm和16.88 mJ,感官评分较理想为93分。所得结论初步揭示蒸汽漂烫,95℃、10 min是荆彩甜玉米较为适宜的漂烫方式及条件,为荆彩甜玉米采收后的漂烫处理工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彩甜玉米 蒸汽 水浴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燕 康三江 +3 位作者 张芳 张霁红 曾朝珍 袁晶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了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漂烫温度、漂烫速率和漂烫时间对固形物含量和色泽(△E值)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Expert 8.0数据分析软件,以固形物含量和△E值为响应值优... 为了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漂烫温度、漂烫速率和漂烫时间对固形物含量和色泽(△E值)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Expert 8.0数据分析软件,以固形物含量和△E值为响应值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固形物含量和△E值的影响显著。当漂烫温度100℃、漂烫速率1 000 r/min、漂烫时间3 min时,干装苹果罐头的固形物含量为97.99%,△E值为11.5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装苹果罐头 蒸汽 固形物含量 色泽
下载PDF
高温短时蒸汽漂烫对鲜玛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涓 张弘 +4 位作者 孙彦琳 周梅村 郑华 李坤 涂行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探索高温蒸汽漂烫对鲜玛咖过氧化物酶(POD)钝化的最佳工艺参数,解决鲜玛咖加工中的褐变问题,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处理时间、蒸汽温度和载物量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鲜玛咖的最佳漂烫条件处理时间54s、... 为探索高温蒸汽漂烫对鲜玛咖过氧化物酶(POD)钝化的最佳工艺参数,解决鲜玛咖加工中的褐变问题,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处理时间、蒸汽温度和载物量对POD相对酶活影响的二次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鲜玛咖的最佳漂烫条件处理时间54s、蒸汽温度130℃、载物量170g时,POD相对酶活为4.90%;未处理鲜玛咖破碎放置7d后,褐变变化率为52.66%,芥子油苷、水溶性生物碱、VC和总酚的损失率分别为45.68%、13.71%、20.27%和15.13%,而经高温蒸汽漂烫的鲜玛咖褐变变化率仅为8.56%,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芥子油苷、水溶性生物碱、VC和总酚的损失率分别为23.46%、11.29%、6.76%和10.26%。表明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条件下,鲜玛咖经高温蒸汽漂烫处理后,其褐变可得到有效控制,营养成分得到很好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高温短时蒸汽 过氧化物酶 响应曲面
下载PDF
高温短时蒸汽漂烫对子姜片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冯亚超 蒲彪 +3 位作者 陈安均 罗松明 王春霞 李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7-153,共7页
为探讨不同高温短时蒸汽漂烫时间对子姜片漂烫效果的影响,实验采用压力0.3 MPa的高温蒸汽分别对子姜片漂烫0、30、60、90 s,然后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角度分析高温短时蒸汽漂烫对子姜片的漂烫效果,以筛选适宜子姜片的最佳漂烫时间。结果表... 为探讨不同高温短时蒸汽漂烫时间对子姜片漂烫效果的影响,实验采用压力0.3 MPa的高温蒸汽分别对子姜片漂烫0、30、60、90 s,然后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角度分析高温短时蒸汽漂烫对子姜片的漂烫效果,以筛选适宜子姜片的最佳漂烫时间。结果表明:高温短时蒸汽漂烫处理对子姜片的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同漂烫时间的处理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漂烫处理60 s子姜片POD完全失活,处理90 s子姜片PPO完全失活。漂烫30 s子姜片PPO、POD相对酶活分别为10.15%、1.38%,在此条件下与漂烫处理60 s和90 s相比,Vc、姜辣素、可溶性总糖损失最少,色泽、质构受影响最小;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在漂烫30 s时最多为56种,漂烫时间延长,挥发性物质种类减少。这表明高温短时蒸汽漂烫处理30 s,可以有效的钝化子姜片PPO、POD,最大程度保留仔姜片理化品质,还能改善其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姜片 高温短时蒸汽 HS—SPME—GC-MS 姜辣素
下载PDF
热蒸汽漂烫及真空脉动渗透加工杏脯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白竣文 高振江 +2 位作者 刘宇婧 徐胜荣 罗慧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5,共6页
为了加快杏子渗透速率,提高杏脯品质。试验联合过热蒸汽漂烫和真空脉动渗透技术加工,采用均匀设计研究真空保持时间(1 min^12 min)、常压保持时间(1 min^12 min)、过热蒸汽漂烫时间(0 s^100 s)和糖液浓度(40°Brix^65°Brix)4... 为了加快杏子渗透速率,提高杏脯品质。试验联合过热蒸汽漂烫和真空脉动渗透技术加工,采用均匀设计研究真空保持时间(1 min^12 min)、常压保持时间(1 min^12 min)、过热蒸汽漂烫时间(0 s^100 s)和糖液浓度(40°Brix^65°Brix)4个因素对杏子渗透速度和杏脯色泽的影响,利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通过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总渗透时间和杏脯色泽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保持时间和烫漂时间对总渗透时间有影响,且真空保持时间与其他3因素有较强的交互作用;漂烫时间对于杏脯色泽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烫漂时间越长,杏脯色差值越小。得到杏脯加工最优参数为:真空保持时间3.1 min,常压保持时间12 min,漂烫时间100 s,糖液浓度65°Brix,经过验证杏子渗透时间最短为1.55 h,色差值最小为15.15,达到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试验为杏脯的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 真空脉动 渗透脱水 杏脯
原文传递
高温蒸汽瞬时漂烫对黑牛肝菌酶活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俊丽 张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研究了高温瞬时蒸汽对黑牛肝菌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对黑牛肝菌几种重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包括总酚、可溶性总糖、VC以及可溶性蛋白。通过时间(s)、物料量(g)、蒸汽压力(MPa)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 研究了高温瞬时蒸汽对黑牛肝菌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对黑牛肝菌几种重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包括总酚、可溶性总糖、VC以及可溶性蛋白。通过时间(s)、物料量(g)、蒸汽压力(MPa)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对POD、PPO、总酚、总糖、VC、可溶性蛋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最佳的试验条件:高温蒸汽瞬时漂烫时间为30 s、物料量300 g、蒸汽压力0.3 MPa,综合评分值最高。高温蒸汽漂烫最优结果与最佳的热水漂烫处理进行比较,体现了高温蒸汽漂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蒸汽瞬时 黑牛肝菌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双孢白蘑菇干燥前微波与高温瞬时蒸汽联合漂烫预处理对酶活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俊丽 张慜 《干燥技术与设备》 CAS 2010年第4期150-157,共8页
试验研究了双孢白蘑菇干燥前微波与高温瞬时蒸汽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Vc的影响。通过微波强度(w/g)、微波处理时间(t1)、蒸汽强度(Pa/g)、蒸汽处理时间(t2)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对PPO、Vc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最佳的试验条... 试验研究了双孢白蘑菇干燥前微波与高温瞬时蒸汽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Vc的影响。通过微波强度(w/g)、微波处理时间(t1)、蒸汽强度(Pa/g)、蒸汽处理时间(t2)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对PPO、Vc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最佳的试验条件:微波强度为5.656w/g、微波处理时间(t1)为120s、蒸汽强度为2.69Pa/g、蒸汽处理时间(t2)为80s,综合评分值最高。并对微波与高温蒸汽联合漂烫最优结果与热水漂烫处理、纯微波、纯高温蒸汽漂烫进行了比较,体现了微波与高温蒸汽联合漂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与高温瞬时蒸汽联合 微波 高温蒸汽 多酚氧化酶 V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