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冬小麦农田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水、热通量日变化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郭家选
梅旭荣
林琪
赵全胜
卢志光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7,共8页
-
基金
国家863资助项目(2002AA2Z4311
2002AA2Z4021
+4 种基金
2004AA2Z4050)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重点资助项目(2004DIB3J095)
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资助项目
挑战计划项目博士基金资助项目(630309)~~
-
文摘
以冬小麦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农田能茸平衡各分量,研究暂时水分胁迫状况下农田蒸散通量和蒸发比值(evaporative fraction)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农田郁闭(LAI≥3)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时,晴天日农田潜热通量日变化在正午前后存在明显的“蒸散高地(evapotranspiration plateau)”现象,持续时间达2.5—4h,表现为蒸散通量增量日变化突然极显著降低,即蒸散通量呈相对稳定、甚至下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在蒸发比值日变化过程方面,夜间和日出日落前后时刻蒸发比值变化较大,7:00-18:00时段内蒸发比值曲线近似呈倒“s”型,9:00~16:00时段内蒸发比值比较稳定,正午前后蒸散高地出现时,蒸发比值有所下降大约在0.5—0.65范围内,12:00—13:30时段内蒸发比值平均值接近9:00—16:00时段内蒸发比值平均值。
-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水分胁迫
潜热通量
蒸发比值
-
Keywords
eddy covarianee technique
transient water stress
latent heat flux
evaporative fraction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能量交换变化研究
- 2
-
-
作者
郭家选
李巧珍
李玉中
-
机构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2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4000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水平提高经费资助(5076016010)
-
文摘
为了研究旱作春玉米蒸散耗热的变化规律,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监测并分析黄土高原东部常规旱作春玉米农田能量交换传输特征。结果表明,非降雨天气情况下,逐日正午(12:00—14:00)时间段内旱作春玉米农田能量平衡比值主要介于0.75~1.0范围内,整个生育期内波文比值呈"L"型变化趋势,春玉米苗期波文比值最高,阶段平均值为4.85±1.42;蒸发比值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在降水较多的8月蒸发比值较高,平均值为0.55±0.06;全生育期内波文比值和蒸发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78±1.71和0.40±0.18。旱作农田生态系统地表获取的可供能量有40%左右用于蒸散耗热。
-
关键词
旱作春玉米
波文比值
蒸发比值
涡度相关法
-
Keywords
dry-land spring maize
Bowen ratio
evaporation ratio
eddy correlation method
-
分类号
P425.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