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诗坛社与华南的新诗歌运动 |
陈颂声
邓国伟
|
《学术研究》
|
1984 |
2
|
|
2
|
郭沫若《凤凰涅槃》与莎士比亚《凤凰和斑鸠》 |
彭耀春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3
|
诗歌大众化的旗手:蒲风 |
王玉树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2
|
|
4
|
略论蒲风的詩歌创作 |
蔡清富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2
|
|
5
|
试论蒲风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 |
盛翠菊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2
|
|
6
|
革命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李标晶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2
|
|
7
|
郭沫若与蒲风 |
陈松滨
黄安榕
|
《郭沫若学刊》
|
1999 |
2
|
|
8
|
蒲风及其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张爱琴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9
|
华南新诗歌运动的珍贵史料——有关《中国诗坛》总目的几点说明(附《中国诗坛》1—25期总目) |
陈颂声
邓国伟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2
|
|
10
|
中国诗歌会对新诗发展的贡献 |
蔡清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1
|
现代主义诗潮在抗战中的历史命运 |
孙玉石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2
|
|
12
|
蒲风的诗——《蒲风诗选》序言 |
臧克家
|
《文学评论》
|
1963 |
1
|
|
13
|
忆诗人蒲风——《蒲风选集》代序 |
任钧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4
|
双重滋养下的现实之花——论中外现实主义诗歌对蒲风诗歌的影响 |
盛翠菊
|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
2004 |
1
|
|
15
|
蒲风研究综述及其他 |
杨俏凡
|
《嘉应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6
|
岭南新诗的探索和突破 |
张振金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89 |
1
|
|
17
|
蒲风诗歌抒情风格初探 |
盛翠菊
|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
2001 |
1
|
|
18
|
大众化与方言化——战时动员视域下的客家方言长诗《鲁西北个太阳》 |
胡余龙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9
|
拨开历史的迷雾——关于《码头工人》、《打砖歌》、《打桩歌》词作者的订正 |
向延生
|
《人民音乐》
|
1986 |
1
|
|
20
|
蒲风最后的岁月 |
陈松溪
|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