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绒-芦苇机械混合复合材料的吸油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历军 汤翊 +2 位作者 黄岁樑 黄煌 张世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91-2198,共8页
2010年本实验室开始生物质对柴油的吸附实验,和前人的结论一致,生物质热改性后其吸油和漂浮性能提高,但成本增加很多。受到前人复合吸油材料的启发,2012年开展了蒲绒-芦苇机械混合复合材料吸油和漂浮性能的研究,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除... 2010年本实验室开始生物质对柴油的吸附实验,和前人的结论一致,生物质热改性后其吸油和漂浮性能提高,但成本增加很多。受到前人复合吸油材料的启发,2012年开展了蒲绒-芦苇机械混合复合材料吸油和漂浮性能的研究,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除油效果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蒲绒-芦苇复合材料较之芦苇吸油性能提高,且比各组分的叠加饱和吸油量还高。震荡使芦苇的漂浮率明显降低,但对蒲绒及复合材料的影响较小。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投加量0.7g,油膜厚度0.55 mm,不震荡时,蒲绒除油最佳;在相同条件下,粒径为380~500μm的芦苇除油最佳,蒲绒和该粒径的芦苇按质量比为1∶4混合成的复合材料的除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机械混合复合材料 吸油性能 漂浮性能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一种高效的多孔氮掺杂碳基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催化乙苯氧化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倩 苏小利 +4 位作者 高丽 陈威 郑修成 毛立群 杨敬贺 《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59-65,共7页
通过水热合成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多孔氮掺杂碳基复合气凝胶,其可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该方法是以蒲绒和石墨烯气凝胶作为碳源和模板,尿素作为氮源.分别采用XRD,FT-IR,Raman和TEM对这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 通过水热合成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多孔氮掺杂碳基复合气凝胶,其可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该方法是以蒲绒和石墨烯气凝胶作为碳源和模板,尿素作为氮源.分别采用XRD,FT-IR,Raman和TEM对这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探究该复合气凝胶在乙苯选择性氧化生成苯乙酮的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气凝胶在该体系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苯乙酮的选择性可达92%以上.这是由于复合气凝胶中的多孔结构,氮元素的掺杂以及蒲绒和石墨烯气凝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生物质蒲绒转化为高催化活性碳材料,这种新颖的方法为寻找高性能催化氧化乙苯的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设计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石墨烯气凝胶 乙苯 苯乙酮
下载PDF
蒲绒栓塞猪肝动脉的影像学表现
3
作者 张中华 张一帆 +3 位作者 王连峰 彭翊 王艳琦 王鹤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蒲绒栓塞猪肝动脉后猪的行为学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蒲绒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作为栓塞剂使用,用9头健康猪作为肝动脉栓塞实验模型,将其分为蒲绒实验组、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结果蒲绒主要栓塞末梢小动脉,栓塞牢靠,维持时间较... 目的研究蒲绒栓塞猪肝动脉后猪的行为学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蒲绒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作为栓塞剂使用,用9头健康猪作为肝动脉栓塞实验模型,将其分为蒲绒实验组、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结果蒲绒主要栓塞末梢小动脉,栓塞牢靠,维持时间较长,可达4周左右,栓塞术后及术后7 d、14 d肝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蒲绒组较明胶海绵组栓塞血管更完全,到达更细的分支内,术后30 d蒲绒组和明胶海绵组都有不同程度再通及侧支循环建立,蒲绒组侧再通血管细而迂曲,均匀,明胶组再通血管粗而直,不均匀;栓塞后蒲绒组和明胶海绵组不良反应有短时发热、食欲下降以及体重减轻,蒲绒组和明胶海绵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绒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具有栓塞时间长,拴塞效果稳定,侧支循环建立少而慢,使用安全和方便,制备简单,材料易得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末梢型血管栓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动脉栓塞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灌注
下载PDF
蒲绒纤维的吸油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泉泉 徐广标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9,93,共5页
利用蒲绒纤维作为吸油材料吸附机油和植物油.结果表明:由蒲绒纤维制得的吸油材料吸油效果良好,1g纤维分别能吸收24.7g纯机油和27.8g纯植物油;在油:纯净水混比1:4条件下,1g纤维分别能吸收17~22g机油和18~24g植物油.香蒲绒纤维经2.5kPa... 利用蒲绒纤维作为吸油材料吸附机油和植物油.结果表明:由蒲绒纤维制得的吸油材料吸油效果良好,1g纤维分别能吸收24.7g纯机油和27.8g纯植物油;在油:纯净水混比1:4条件下,1g纤维分别能吸收17~22g机油和18~24g植物油.香蒲绒纤维经2.5kPa压强机械挤压重复5次,1g蒲绒纤维分别吸收11g机油和9g植物油.蒲绒纤维独特的结构和表面蜡质是决定其吸油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吸油性能 吸油机理
下载PDF
蒲绒枕头的应用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凤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7期130-131,共2页
本文在基于已有的文献和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蒲绒纤维的一些优良的性能,阐述其作为枕头的絮填料的可行性。
关键词 枕头 絮填料 市场前景
下载PDF
三维蒲绒纤维对柴油与水混合物的动态分离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曹胜彬 徐广标 王府梅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4-57,共4页
将蒲绒纤维与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纤维(ES纤维)混合,采用气流成网和热粘合方法,制备出高蓬松的并能保持蒲绒纤维原有三维结构的蒲绒纤维集合体。通过控制蒲绒纤维集合体密度来控制纤维集合体内孔隙结构的大小。探究了蒲绒纤维集合体滤料... 将蒲绒纤维与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纤维(ES纤维)混合,采用气流成网和热粘合方法,制备出高蓬松的并能保持蒲绒纤维原有三维结构的蒲绒纤维集合体。通过控制蒲绒纤维集合体密度来控制纤维集合体内孔隙结构的大小。探究了蒲绒纤维集合体滤料的吸油机理,测定在动态情况下,蒲绒纤维集合体对柴油和水的分离效率、一次过滤结束时纤维集合体的最大油液吸附能力和三维蒲绒纤维集合体滤材重复使用性能,为蒲绒纤维在柴油吸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材料 离心分离 ES纤维 纤维 柴油 混合物
原文传递
蒲绒纤维复合絮片的制备与油液吸附性能
7
作者 关福旺 杨竹丽 +2 位作者 盛凯 王府梅 邱夷平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29-36,共8页
为了探究蒲绒纤维非织造材料对纯油液及油水混合液的吸附性能,制备了不同纤维品种、絮片结构及纤维混合比例的蒲绒复合絮片,分别对其在纯油液和油水混合液里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蒲绒纤维复合絮片对纯油液和油水混合液... 为了探究蒲绒纤维非织造材料对纯油液及油水混合液的吸附性能,制备了不同纤维品种、絮片结构及纤维混合比例的蒲绒复合絮片,分别对其在纯油液和油水混合液里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蒲绒纤维复合絮片对纯油液和油水混合液吸附倍率都高于20 g/g,在纯油液中的保油率高于90%,但在油水混合物中的保油率降至68%。随着厚度的增加及蒲绒纤维混入比例的增多,复合絮片的吸附能力和储油能力增强;但聚丙烯纤维的混入,会使复合絮片的保油率下降;木棉纤维的油液吸附能力要优于蒲绒纤维及聚丙烯纤维。通过调整纤维混合比例和复合絮片孔隙结构,蒲绒纤维复合絮片将获得更好的油液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复合絮片 油液吸附 结构性能 油水分离
下载PDF
宝宝的枕头
8
作者 张晓明 《健康》 1998年第7期20-20,共1页
出世不久的宝宝,除了睁开眼睛吃奶以外,几乎一天到晚都在闭着眼睛睡,即使再长大一些,也还是睡觉的时间长。于是如何让他们睡的好,就显得很重要。而保证宝宝正常发育和良好睡眠的重要因素是他们睡觉时所用的枕头。
关键词 生理弯曲 天到晚 枕芯 睁开眼睛 后凸 脊柱颈段 正常发育 脑勺 灯芯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