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山断裂地应力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兵 郭启良 +3 位作者 王建新 胡秀宏 丁立丰 许俊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01-507,共7页
蒙山断裂带是沂沭断裂(郯庐断裂带山东段)西侧的一条北西向断裂,控制着长清-临沂中强地震带,该蒙山断裂带的地应力状态对研究山东中部地震活动的危险性有重要的意义。在蒙山断裂附近开展了2个深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得到最大水平主应... 蒙山断裂带是沂沭断裂(郯庐断裂带山东段)西侧的一条北西向断裂,控制着长清-临沂中强地震带,该蒙山断裂带的地应力状态对研究山东中部地震活动的危险性有重要的意义。在蒙山断裂附近开展了2个深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得到最大水平主应力SH为7.0~17.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Sh为5.0~11.0MPa。测量结果显示,300m以上的三向主应力的相对大小表现为SH】Sv≥Sh(Sv为垂直主应力);400~450 m范围内,三向主应力相对大小表现为SH】Sv】Sh;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NE-NEE,与利用其他资料得到的结果一致;实测资料得到侧压力系数K的平均值,ZK134孔KHmax=1.54(KHmax为最大水平侧压系数),ZK8孔KHmax=1.38。根据Byerlee定律判定蒙山断裂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应力状态,2个孔的?m(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之比)在2010-2011年间几乎没有变化,亦表明该断层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断裂 地应力状态 Byerlee定律 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之比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重力多源数据研究沂沭断裂带南段及周边断裂的交切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付萍杰 张景发 王鑫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8-724,共17页
以沂沭断裂带南段(沂水县—郯城县)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地区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布格重力数据,研究区域构造地貌和地壳深部构造特征,进一步对沂沭断裂带南段与周边断裂的交切关系予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遥感影像中,蒙... 以沂沭断裂带南段(沂水县—郯城县)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地区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布格重力数据,研究区域构造地貌和地壳深部构造特征,进一步对沂沭断裂带南段与周边断裂的交切关系予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遥感影像中,蒙山山前断裂和苍尼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明显,断裂沿线发育水系转弯、河流错断、断层陡坎、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地貌现象,反映了两断裂正断兼左旋走滑的活动性质,其中蒙山山前断裂向东延伸至莒南县附近,苍尼断裂向东延至郯城一带,两条断裂在地貌上均截切了沂沭断裂带;在重力细节场中,两断裂形成了不同尺度上的重力梯度带,切割至下地壳深度,在地壳浅层至深层均交切于沂沭断裂带,且交切处出现扭曲、断折、串珠状等重力异常现象,证实其在地壳深部切穿沂沭断裂带.因此,两条断裂的遥感和重力场解译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在地貌及深部均截切沂沭断裂带南段,使其出现分段性特征.此外,在临沭县附近发现了一条新断裂,即相庄—沙岭断裂,该断裂在地貌上呈北高南低,沿线水系发生左旋同步转弯,且在1—3阶重力细节场中形成线性梯度条带,故推测该断裂下切至中地壳深度,在临沭县附近截切沂沭断裂带交切于东地堑,并未延伸至西地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貌 重力场 小波多尺度分析 沂沭断裂带南段 蒙山山前断裂 苍尼断裂 相庄—沙岭断裂
下载PDF
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塌陷事件产生的位移场与应力场 被引量:4
3
作者 万永革 靳志同 +4 位作者 崔华伟 黄骥超 盛书中 张珊珊 李翠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91,共11页
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县发生石膏矿塌陷事件。采用各向同性塌缩点源模型计算了该塌陷事件在周围地表产生的位移场、水平应力场及在其附近的蒙山山前断裂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1)塌陷中心的水平位移达18mm,在距离塌陷位置约... 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县发生石膏矿塌陷事件。采用各向同性塌缩点源模型计算了该塌陷事件在周围地表产生的位移场、水平应力场及在其附近的蒙山山前断裂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1)塌陷中心的水平位移达18mm,在距离塌陷位置约5km范围内的水平位移>1mm,方向指向塌陷中心;塌陷中心的垂直沉降达4mm,在塌陷中心约3km以内沉降>1mm,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在远处快速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是由于该塌陷源较浅,位移变化局限在地表局部所致。2)由于自由表面的影响,该塌陷造成地下2km深度的约5km范围内呈现面收缩应力状态,面收缩应力达1 000Pa;而在远处均处于面膨胀应力状态,膨胀应力最大约达1 000Pa,面膨胀应力在距塌陷中心约10km处迅速衰减到100Pa以下。在2km深度的平面上造成的最大主张应力和主压应力达10 000Pa,在主压应力大于主张应力的塌陷中心约5km范围内,主压应力呈现以塌陷为中心的径向分布,在距塌陷中心约5km以外,主张应力呈现以塌陷为中心的径向分布,随着距离的增大,主压应力和主张应力快速衰减到100Pa量级。3)该塌陷造成了其西北部的蒙山山前断裂(被认为不活动的断层段)上的库伦破裂应力降低,最大值达2 500Pa,造成了东南部的蒙山山前断裂(被认为第四纪左旋正断活动的断层段)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增加,最大值达2 400Pa,在分析该断裂的危险性时要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山东平邑塌陷 位移场 主应力 库伦破裂应力变化 蒙山山前断裂
下载PDF
蒙山山前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分析
4
作者 冯建国 赵耀 +3 位作者 王纪强 高宗军 王华林 葛孚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6,共11页
蒙山山前断裂是鲁西地块一条较为活跃的NW向断裂,为研究其第四纪活动特征,本文综合运用野外观察、探槽剖面分析和年代测试等方法,结合重力异常特征,对蒙山山前断裂的最新活动性和深部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评价蒙山山前断裂的地震危... 蒙山山前断裂是鲁西地块一条较为活跃的NW向断裂,为研究其第四纪活动特征,本文综合运用野外观察、探槽剖面分析和年代测试等方法,结合重力异常特征,对蒙山山前断裂的最新活动性和深部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评价蒙山山前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①蒙山山前断裂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及正断运动为主。断裂以于家庄村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在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东段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晚更新世;②蒙山山前断裂向深部下切至中下地壳,属深大断裂;③蒙山山前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两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在(44.1±3.4)~(24.3±1.2) ka和(22.7±1.8)~(6.2±0.5) ka;④断裂带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左右地震,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风险,建议今后加强对该断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山前断裂 断裂活动性 深部特征 古地震
下载PDF
临沂市蒙山旅游区柏林镇中学场地断裂探查
5
作者 康艳蕊 董腾超 《智能城市》 2019年第22期43-44,共2页
通过探槽开挖、工程勘探和地质调查,查明了临沂市蒙山旅游区柏林镇中学场地内蒙山山前断裂和次级小断裂的位置及其活动性。其中蒙山山前断裂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为正断兼左旋,次级小断裂为前第四纪断裂。评价了断裂对建筑... 通过探槽开挖、工程勘探和地质调查,查明了临沂市蒙山旅游区柏林镇中学场地内蒙山山前断裂和次级小断裂的位置及其活动性。其中蒙山山前断裂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为正断兼左旋,次级小断裂为前第四纪断裂。评价了断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为地基基础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是场地断裂探查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实例,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山前断裂 探槽 位置探查 断裂活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