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友仁的《坤舆全图》与《地球图说》 被引量:5
1
作者 邹振环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于乾隆年间绘制《坤舆全图》及编纂《地球图说》,为中国人带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了开普勒三定律以及欧洲天文学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已为学界所熟知。但关于该图的绘制时间和图说的成书时间,看法不一,相关论著述及...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于乾隆年间绘制《坤舆全图》及编纂《地球图说》,为中国人带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了开普勒三定律以及欧洲天文学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已为学界所熟知。但关于该图的绘制时间和图说的成书时间,看法不一,相关论著述及矛盾之处甚多。《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中的材料印证了鞠德源的观点,即蒋友仁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完成初绘,并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增补该图,实际上绘制过两次。该图是在南怀仁所绘《坤舆全图》的基础上,根据"新辟西域诸图"和"西来所携手辑疆域梗概"等资料进行内容增补,该图至今仅见手绘本,未见刻本。蒋友仁在绘制《坤舆全图》的同时,应该已经完成了一部类似《地球图说》的书稿,并按照乾隆的旨意补上了相关地图和天文图,且翰林院也遵旨对该书稿进行了润饰。因此,所谓"在深宫禁院中整整躺了三十年,才由中国学者钱大昕详加润饰地图的说明文字"一说,恐与事实不符。乾隆皇帝不仅在蒋友仁1760年初次进呈后就特别重视该地图,且专门派学者参与修改润饰,并因《坤舆全图》对世界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坤舆全图》 《地球图说》
下载PDF
圆明三园中的水法景观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6期78-86,共9页
圆明园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的中式景区和西洋楼景区均曾经设置多处西式水法(喷泉),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对相关景致的营建历史、基本构成进行论述,分析其景观特色,并对其与欧洲园林喷泉的渊源关系做出初... 圆明园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的中式景区和西洋楼景区均曾经设置多处西式水法(喷泉),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对相关景致的营建历史、基本构成进行论述,分析其景观特色,并对其与欧洲园林喷泉的渊源关系做出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水法 喷泉 西洋楼
下载PDF
乾隆西域武功图及铜版印刷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晓原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0-42,共3页
乾隆帝晚号'十全老人',矜夸其用兵边疆的所谓'十全武功'。其中,对于西北诸战役的胜利他尤为重视,多次命人绘图纪功。由此引出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别开生面的一章。
关键词 十全武功 铜版印刷 中西文化交流史 安德义 郎世宁 艾启蒙 阿玉锡 回部 制版印刷
原文传递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
4
作者 王凌 《新读写》 2022年第11期42-43,共2页
十二兽首铜像(1)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 十二兽首铜像(1)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世宁 巴洛克 圆明园 海晏堂 传教士
原文传递
乾隆为何在圆明园中修建西洋楼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6,共2页
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入皇家园林尚属首次。尽管西洋楼在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中无足轻重,就全园而言不过是局部的点缀,但它毕竟是欧洲建... 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入皇家园林尚属首次。尽管西洋楼在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中无足轻重,就全园而言不过是局部的点缀,但它毕竟是欧洲建筑和造园艺术传播到中国以来的第一个具备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艺术 欧洲建筑 长春园 皇家园林 园林建筑 交流方面 整体规划 西方文化 马戛尔尼
下载PDF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地图选介(之三)
6
作者 王自强 周晨 《测绘科学》 CSCD 1990年第Z1期66-70,共5页
乾隆内府舆图图名:乾隆内府舆图。版本: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镌制铜版,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故宫博物院重印。图幅尺寸:39.3×66.3cm,共103幅。《乾隆内府舆图》义称《乾隆十三排图》。它与康熙年间绘制的《皇舆全览图》
关键词 内府舆图 皇舆全览图 康熙年间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名 图幅 满汉 地图学家 白晋
下载PDF
虚实并存的镜像——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与乾隆皇帝的欧洲观
7
作者 杨帅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是清王朝皇帝乾隆认识欧洲的重要窗口。乾隆皇帝在同蒋友仁的交流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关于欧洲的国家、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使得乾隆的欧洲观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和全面。然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蒋友...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是清王朝皇帝乾隆认识欧洲的重要窗口。乾隆皇帝在同蒋友仁的交流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关于欧洲的国家、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使得乾隆的欧洲观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和全面。然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蒋友仁传递的信息正误并存、讹漏颇多,所以乾隆皇帝的欧洲观并不十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皇帝 传教士 “欧洲观”
下载PDF
世界视野下的乾隆朝——从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说起
8
作者 欧立德 青石 《月读》 2016年第3期64-68,共5页
马戛尔尼使团是清朝运用传统礼仪处理的最后一批西洋来客。(二十年后,又来了一个英国使团,但因双方未能就外交礼仪达成一致,使团根本就没有得到清帝的接见。)两个不同的外交公约体系开始了相互间的接触,各自背后都有极为不同的世界观... 马戛尔尼使团是清朝运用传统礼仪处理的最后一批西洋来客。(二十年后,又来了一个英国使团,但因双方未能就外交礼仪达成一致,使团根本就没有得到清帝的接见。)两个不同的外交公约体系开始了相互间的接触,各自背后都有极为不同的世界观的支持,而这些世界观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又由当时的历史经验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戛尔尼 乾隆朝 外交礼仪 世界视野 大清帝国 乾隆时期 文化危机 乾隆皇帝 无业者
原文传递
乾隆帝與傳敎士
9
作者 作喆 《紫禁城》 1994年第2期4-5,48,共3页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胤禛)在圓明園突然駕崩,二十五歲的皇四子乾隆(弘曆)即位。他剛一登極就宣稱自己要效法乃祖康熙帝(玄燁),事事要以其為楷模,亦步亦趨按其足跡行事。然而,儘管乾隆在執政時某些作法與個人興趣、...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胤禛)在圓明園突然駕崩,二十五歲的皇四子乾隆(弘曆)即位。他剛一登極就宣稱自己要效法乃祖康熙帝(玄燁),事事要以其為楷模,亦步亦趨按其足跡行事。然而,儘管乾隆在執政時某些作法與個人興趣、愛好方面確與康熙帝有些相似之處,但更多的則是差異和差距。 乾隆是一位興趣廣泛、知識淵博的皇帝。他很喜歡讀書,幾乎經史百家的著作他都感興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胤禛 乃祖 十三年 钱德明 顶戴 百家 祭孔 五威 圃人
下载PDF
《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简介
10
作者 谢辉 《国际汉学》 2023年第3期120-120,共1页
复旦大学邹振环教授新著《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于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十章:前五章主要讨论明末清初利玛窦、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等来华传教士所作汉文地图文献和地理图说,涉及利玛窦世界... 复旦大学邹振环教授新著《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于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十章:前五章主要讨论明末清初利玛窦、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等来华传教士所作汉文地图文献和地理图说,涉及利玛窦世界地图、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的《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全图》《坤舆图说》、蒋友仁(Micheal Benoist,1715-1774)的《坤舆全图》《地球图说》等内容;后五章则聚焦晚清时期中国学者编译的西学地理文献,包括林则徐主译的《四洲志》、叶圭寿与六严合作完成的《万国大地全图》《大地全球一览之图》、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邝其照的《地球五大洲全图》、吴宗濂的《澳大利亚洲新志》、沈恩孚的《澳大利亚洲志译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文献 南怀 世界地图 西学东渐 地理图 中华书局出版 艾儒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