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7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花西来 清风拂面
1
作者 骆英缤 任琴 《人与自然》 2002年第10期7-15,共9页
标志着盛暑渐退、秋意初萌的处暑节到来的前一天——8月22日,北京,从遥远的法兰西飞来一个在非洲野生动物堆里长大的女孩——小蒂皮和她的母亲、野生动物摄影师茜尔维·罗伯特,母女俩给正在中国书市上走俏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标志着盛暑渐退、秋意初萌的处暑节到来的前一天——8月22日,北京,从遥远的法兰西飞来一个在非洲野生动物堆里长大的女孩——小蒂皮和她的母亲、野生动物摄影师茜尔维·罗伯特,母女俩给正在中国书市上走俏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带来了有力的升温剂,而众多蒂皮阅读者、赞赏者和痴迷者感受到的则是一股沁人的清香,扑面的清风,使饱受暑热熬煎的人们觉得格外清新、爽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动物保护 蒂皮 摄影师
下载PDF
动物王国中的法国女孩——TIPP小传
2
作者 天雪 姜泓冰 《环境教育》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哈伦区,住着一个名叫蒂皮的小女孩,今年13岁了。她有一双蓝眼睛和一头棕褐色的头发。她在童年与各种野生动物有过长达9年的亲密接触,她对动物习性的了解和她对动物那种发自肺腑的呵护、眷恋之情令人深受感动。
关键词 蒂皮 法国 野生动物 动物习性 中小学 环境教育 教育资料
下载PDF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155
3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简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皮瓣的应用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液供应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 皮瓣的应用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液供应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临床应用 专家 远位带蒂皮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带血管蒂皮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 被引量:135
4
作者 张世民 徐达传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3,35,共3页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肤穿支血管 供区 皮肤血管供区 蒂皮瓣转移 游离皮瓣移植
下载PDF
远端蒂皮瓣的血液循环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6
5
作者 张世民 刘大雄 +1 位作者 张连生 韩平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以血液循环规律指导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新鲜肢体标本(前臂14,小腿2)的血管灌注和显微解剖及36例远端蒂皮瓣的术中观察,从动静脉的血管构筑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其血液循环特征。结果:远端蒂皮瓣依血供... 目的:以血液循环规律指导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新鲜肢体标本(前臂14,小腿2)的血管灌注和显微解剖及36例远端蒂皮瓣的术中观察,从动静脉的血管构筑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其血液循环特征。结果:远端蒂皮瓣依血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4种:①体被组织血管网(丛);②肌间隙筋膜皮肤穿血管的上升支;③直接皮肤血管的回返支和远侧有弓状吻合的知名血管。远端蒂皮瓣不等同于非生理性的逆行皮瓣。许多远端蒂皮瓣中无论动脉还是静脉系统均不存在逆向血流,其血液循环方式更符合生理性。远端蒂皮瓣的静脉血均需经深浅静脉干交通支和/或穿静脉引流至深静脉系统才能回流。结论:静脉回流充分与否是远端蒂皮瓣成活的关键。蒂部的浅静脉干能将远侧的静脉血导入皮瓣,加重由浅入深的回流负荷,对皮瓣成活有害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蒂皮 皮瓣 分类 静脉回流 血液循环
下载PDF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2
6
作者 林松庆 张发惠 张朝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4,i0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11例,缺损性质: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1例,电锯伤1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足跟...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11例,缺损性质: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1例,电锯伤1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足跟慢性溃疡1例。缺损部位:足跟部6例,小腿下段2例,跟腱部2例,中前足背1例。轴点在外踝尖上1~3cm处,平均为2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6cm×8cm~12cm×18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有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但其皮下有肉芽生长,其中1例经换药愈合,1例用中厚皮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1.5个月至6个月以上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有痛觉。结论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供区存在状态良好,可利用性大,邻近转移,切取方便,成活率高,是踝足部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旋转 2003年2月 软组织缺损修复 远端蒂皮 皮肤恶性肿瘤 足跟慢性溃疡 小腿下段 解剖学研究 2004年 缺损部位 皮瓣切取 皮肤坏死 正常步态 存在状态 可利用性 车祸伤 电锯伤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9
7
作者 张发惠 谢其扬 +4 位作者 郑和平 林松庆 宋一平 田万成 黄汉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动脉来源及分布。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动脉穿支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动脉来源及分布。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66岁,平均35.2岁。足跟及足底部皮肤缺损18例,足背部缺损10例,中前足缺损8例,均伴有骨、肌腱外露。缺损范围:3.5cm×2.5cm~17.0cm×11.0cm,切取皮瓣4cm×3cm~18cm×12cm。结果远端蒂动脉穿支2~5支,来源于跟外侧动脉穿支及外踝后动脉穿支,外径0.6±0.2mm和0.8±0.2mm,距外踝尖上1.0±1.3cm和2.8±1.0cm。腓动脉肌间隔穿支0~3支,出现率依次为96.7%、66.7%和20.0%,外径0.9±0.3、1.0±0.2和0.8±0.4mm,距外踝尖上5.3±2.1、6.8±2.8和7.0±4.0cm。动脉穿支发出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支和深筋膜支,形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和深、浅筋膜血管网。临床应用36例皮瓣全部成活,仅3例术后皮瓣边缘少量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经8~16个月随访,供区外形良好,患肢能正常行走,皮瓣感觉逐步恢复。结论以外踝后动脉穿支为蒂,皮瓣旋转点在外踝尖上3.0cm。以跟外侧动脉穿支为蒂,皮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营养血管 动脉穿支 远端蒂皮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6
8
作者 张发惠 林松庆 +2 位作者 郑和平 宋一平 田万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为观测指标点,在其上10cm范围内,显微解剖观测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分布与皮肤血管的关系,以及小隐静脉浅深交...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为观测指标点,在其上10cm范围内,显微解剖观测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分布与皮肤血管的关系,以及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由远及近,远端蒂部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于跟外侧动脉穿支、外踝后动脉穿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上述动脉穿支2~5支,外径0.6~1.0mm,发深筋膜支、神经静脉营养支和皮支,形成深浅筋膜血管网、腓肠神经干血管链、小隐静脉旁血管链以及静脉壁血管网。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1~2支,外径1.7±0.5mm,距外踝尖上3.4±0.9cm,汇入腓静脉。结论远端蒂的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及皮肤的营养血管同源。外踝尖上3~4cm处存在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远端蒂皮瓣旋转点设计于此处,有助于改善皮瓣静脉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营养血管 远端蒂皮 浅深静脉交通支
下载PDF
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作用的逆向造影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张世民 顾玉东 李继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筋膜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新西兰大白兔掀起 10个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岛状皮瓣 ,对小隐静脉近端插管注射造影剂 ,动态观察造影剂的流向。结果 :放松止血带后 ,静脉血从足部 (爪 )倒灌入皮瓣 ,...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筋膜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新西兰大白兔掀起 10个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岛状皮瓣 ,对小隐静脉近端插管注射造影剂 ,动态观察造影剂的流向。结果 :放松止血带后 ,静脉血从足部 (爪 )倒灌入皮瓣 ,小隐静脉充盈扩张乃至怒张 ,造成静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在施加压力注射的情况下 ,造影剂发生逆向回流 ,去除压力 ,造影剂不再逆流。 1h后造影剂仍积聚于小隐静脉近端 ,部分扩散进入皮瓣中。结论 :浅静脉干近端流出道阻断后 ,在正常压力下管腔内血流未见逆向反流 ,但高压下可发生逆向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远端蒂皮 浅静脉 静脉回流 静脉逆向造影
下载PDF
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创面 被引量:60
10
作者 潘勇卫 田光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总结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277例1398块皮瓣。其中带蒂腹部皮瓣655例726块,腹部埋藏皮瓣115例,皮管180例,带蒂小皮瓣327例377块,皮瓣切取面... 目的总结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277例1398块皮瓣。其中带蒂腹部皮瓣655例726块,腹部埋藏皮瓣115例,皮管180例,带蒂小皮瓣327例377块,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2.0 cm~15.0cm×20.0cm。修复急诊创面954例,择期手术瘢痕松解后创面323例。结果1398块皮瓣中,术后47块(47/1 398,占3.4%)发生感染;51块(51/1398,占3.6%)发生坏死,其中腹部皮瓣坏死31块(31/726,占4.3%),皮管坏死20块(20/180,占11.1%)。67块(67/726,占9.2%)腹部皮瓣、48块(48/115,占41.7%)腹部埋藏皮瓣和34块(34/180,占18.9%)腹部皮管术后,因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修整。6块腹部皮管再造拇指者出现皮瓣破溃,需二次手术扩创缝合。1例交臂皮瓣术后撕脱。所有带蒂小皮瓣均成活,患者对修复后的手部外形满意,暂时性的指间关节僵直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练习后,均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带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如果适应证选择适当,仍不失为覆盖手部创面的一种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蒂皮
原文传递
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皮瓣的供血作用 被引量:55
11
作者 张世民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通过10例小腿铸型标本和3例新鲜标本的解剖,观察踝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踝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踝部血管...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通过10例小腿铸型标本和3例新鲜标本的解剖,观察踝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踝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踝部血管网与小腿前侧、内侧、前外侧和后外侧的纵向筋膜血管丛及皮神经皮静脉血管丛,分别在踝前伸肌支持带、内踝、外踝前和外踝后的部位相交汇,吻合丰富而明显。结论:踝部血管网吻合充分、丰富,设计宽约3cm的筋膜皮下组织为蒂,可为小腿带皮神经和皮静脉血管丛的远端蒂筋膜皮瓣提供丰富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 小腿 血管网 外科皮瓣 远端蒂皮
下载PDF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12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蒂皮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外踝后穿支皮瓣 被引量:44
13
作者 张世民 徐达传 +3 位作者 张发惠 袁锋 李海丰 俞光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8,356,共5页
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 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充满疏松脂肪组织。在外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8mm。一般0.5mm以上的穿支血管总能找到1条。外踝后间隙内的穿支血管与上方的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遵循“压力平衡规律”,穿支血管的“口径和间距”互补代偿,以保证该区域血供的稳定。临床上设计切取以外踝后穿支血管为蒂的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旋转轴点在外踝尖上1~2cm,面积10~14cm×4~6cm,修复3例足踝创面,皮瓣完全成活。结论:外踝后穿支皮瓣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旋转轴点下移,更适合修复足踝远侧的创面,且减少对小腿供区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外踝后穿支 穿支皮瓣 远端蒂皮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的临床演变与应用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世民 俞光荣 +2 位作者 袁锋 周家钤 张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 总结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 1/ 3和足踝创面的经验 ,探讨提高其成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自 1994 - 2 0 0 4年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 3例 ,蒂部均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浅筋膜 ,宽度 3~ 5cm。旋转轴... 目的 总结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 1/ 3和足踝创面的经验 ,探讨提高其成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自 1994 - 2 0 0 4年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 3例 ,蒂部均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浅筋膜 ,宽度 3~ 5cm。旋转轴点为腓动脉外踝后上方 (5cm)的最远侧肌间隔穿支。皮瓣面积 17cm× 6cm~ 30cm× 10cm。皮瓣类型 :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 3例 ,水滴样岛状皮瓣 3例 ,带皮桥的岛状皮瓣 6例 ,筋膜皮下组织瓣翻转移位2例 ,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 7例 ,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携带长段腓肠神经 (2 7cm)修复胫神经缺损 1例 ,岛状皮瓣携带扩大的筋膜皮下瓣 1例 ,岛状皮瓣携带腓肠肌肉 1例。 13例将皮瓣中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在小隐静脉有充盈怒张的 15例皮瓣 ,于蒂部远端将小隐静脉结扎。结果 皮瓣转移后血液循环良好 ,但在创口渗血停止后 (术后 4 8小时 ) ,皮瓣多有肿胀 ,8例未在蒂部远端结扎小隐静脉者均出现张力水泡。结扎的 15例 ,皮瓣肿胀减轻 ,3例发生张力水泡。本组 2 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供受区无重要并发症 ,5例有轻微并发症 (2 1.7% ) ,包括皮瓣伤口部分裂开 (2例 )、皮瓣表皮坏死脱落 (2例 )、供区植皮愈合不良 (1例 )等。 17例随访 6月~ 5年 ,供区无痛性神经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远端蒂皮 筋膜皮瓣 腓肠神经筋膜皮瓣 足踝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下载PDF
远端蒂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及静脉回流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世民 袁锋 +3 位作者 俞光荣 李海丰 周家钤 张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创伤的经验,并探讨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在拇指掌骨背尺侧半,设计切取带拇指背尺侧皮神经和浅静脉的远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并吻接皮神经。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岛供区向近侧延伸至腕掌部,面... 目的:介绍应用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创伤的经验,并探讨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在拇指掌骨背尺侧半,设计切取带拇指背尺侧皮神经和浅静脉的远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并吻接皮神经。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岛供区向近侧延伸至腕掌部,面积3 cm×2 cm~5 cm×4 cm,皮神经浅静脉筋膜蒂宽1 cm,旋转轴点分别在指间关节近侧(11例)和掌指关节近侧(5例)。术后皮瓣均有静脉郁血肿胀,早期10例未结扎蒂部远侧浅静脉,5例皮瓣出现张力水泡;经采取措施改善静脉回流而愈合,但有表皮脱落和部分伤口裂开。后期6例均在蒂部远侧结扎浅静脉干,术后皮瓣肿胀程度减轻,无张力水泡出现,愈合过程顺利。16例均吻合皮神经,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简单,在蒂部远侧结扎浅静脉干阻断倒灌,肿胀程度减轻,成活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指端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远端蒂皮 静脉回流
下载PDF
远端蒂皮瓣的静脉回流 被引量:32
16
作者 康安 熊明根 张世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静脉 远端蒂皮 静脉回流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带蒂皮瓣移位在手部创面的修复中大有可为 被引量:39
17
作者 侍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65-66,共2页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病例,早在1944年Bunnel就提出把整形外科技术用于修复手部创面是手外科的主要组成部分。1978年王澍寰教授也强调了“手外科手术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需要作皮肤移植”的观点。在197...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病例,早在1944年Bunnel就提出把整形外科技术用于修复手部创面是手外科的主要组成部分。1978年王澍寰教授也强调了“手外科手术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需要作皮肤移植”的观点。在1972年Hari完成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皮瓣移位 手部创面 修复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7
18
作者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50—60年代出现了肌瓣和轴型皮瓣;7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组织移植的开展,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和肌骨皮瓣等获得了发展;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硕果纷呈,既... 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50—60年代出现了肌瓣和轴型皮瓣;7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组织移植的开展,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和肌骨皮瓣等获得了发展;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硕果纷呈,既有科学理论的进展,又有临床应用技术的进步,相继开发了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远端蒂皮瓣、筋膜皮瓣、肌间隔血管皮瓣、静脉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等。其中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报道或独自报道的皮瓣有10多个。在此期间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术,因其不需吻合血管,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已成为皮瓣移位最主要的方法,临床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理论也逐渐形成,并相继出版了《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孙弘,侯春林1988年)、《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杨志明1988年)、《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手术图解》(侯春林1992年)、《筋膜瓣与筋膜蒂组织瓣》(侯春林,张世民2000年)及《皮瓣外科学》(侯春林,顾玉东200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 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术 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 随意型皮瓣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临床应用范围 肌皮瓣转移术 显微外科 逆行岛状皮瓣 吻合血管
原文传递
浅静脉干对四肢远端蒂皮瓣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世民 候春林 徐瑞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 :研究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犬的两侧前肢设计 10个包含头静脉的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 (8cm× 2cm) ,随机分成蒂部浅静脉干结扎组 (实验 )和不结扎组 (对照 ) ,进行浅静脉干测压和皮瓣成活面积测定。结果 ... 目的 :研究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犬的两侧前肢设计 10个包含头静脉的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 (8cm× 2cm) ,随机分成蒂部浅静脉干结扎组 (实验 )和不结扎组 (对照 ) ,进行浅静脉干测压和皮瓣成活面积测定。结果 :远端蒂皮瓣掀起后 ,浅静脉干压力在 4.6 7~ 5 .6kPa(35~ 42cmH2 O) ,超过毛细血管动脉灌注压 4.0kPa(30cmH2 O)。蒂部浅静脉干结扎后 ,远端蒂皮瓣的成活面积(15 .6± 0 .5 5 )cm2 ,占皮瓣面积的 97.5 % ,其成活质量显著优于不结扎组 (11.6± 2 .0 7)cm2 ,占皮瓣面积的72 .5 %。结论 :浅静脉干对远端蒂皮瓣的成活有害无益 ,临床上应在远端蒂部将其分出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远端蒂皮 浅静脉 静脉回流
下载PDF
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波远 郝新光 +1 位作者 宫美顺 叶爱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对 32侧婴儿和 2侧成人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 ,并应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 5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 4条主要的皮神经在穿出深筋膜时 ,均有皮动...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对 32侧婴儿和 2侧成人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 ,并应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 5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 4条主要的皮神经在穿出深筋膜时 ,均有皮动脉伴行 ,但伴行方式不尽相同。②在小腿中上段以轴型血管为主 ,中下段以“链条式”连接的伴行血管为主。③由此设计的皮瓣应各有差异 ,临床应用 5例全部成活。结论 ①沿皮神经走向设计的筋膜皮瓣血供可靠。②对“链条式”伴行血管为蒂的皮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皮神经 血管蒂皮 解剖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