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蒂型静脉皮瓣的成活力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晖 罗成群 张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4期8613-8617,共5页
背景:静脉皮瓣在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动脉皮瓣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一直存在着成活率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的:构建不同模式静脉蒂的静脉皮瓣模型,以选择最佳蒂型,使皮瓣微循环得到有效灌注以及充分静脉回流,维持皮瓣内血... 背景:静脉皮瓣在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动脉皮瓣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一直存在着成活率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的:构建不同模式静脉蒂的静脉皮瓣模型,以选择最佳蒂型,使皮瓣微循环得到有效灌注以及充分静脉回流,维持皮瓣内血液良好的灌流平衡,以得到有效提高静脉皮瓣成活率的可能方法和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形态学水平的对比实验,于2008-03/06在南华大学实验动物部完成。材料: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单蒂无输出型组、双蒂主干输出型组、双蒂属支输出型组及三蒂属支输出型组,每组12只。方法:在侧腹壁设计大小为8cm×5cm的一椭圆形皮瓣,分别制成4种不同类型的静脉皮瓣。各组皮瓣均保留腹壁浅静脉远端对皮瓣进行灌注,单蒂无输出型组所有输出静脉均切断、结扎,仅有1个静脉输入端;双蒂主干输出型组保留近心端浅静脉干输出;双蒂属支输出型组在近心端保留1支属支静脉输出;三蒂属支输出型组保留2支属支静脉输出。主要观察指标:皮瓣的成活情况,皮瓣组织学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结果:单蒂无输出型组、双蒂主干输出型组、双蒂属支输出型组、三蒂属支输出型组皮瓣成活率依次增高,除双蒂属支输出型组、三蒂属支输出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蒂属支输出型组皮瓣光镜下组织结构基本正常;透射电镜检查,大部分细胞结构趋于正常,胞浆内线粒体、内质网结构较清楚,细胞间连接较清楚,偶见线立体的空泡样变,数量少,核正常。三蒂属支输出型组皮瓣与其他各组组织学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静脉蒂直接影响皮瓣的成活,采用静脉干属支输出能够明显提高静脉皮瓣的成活率。保留合适的蒂型能保持静脉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成活率
下载PDF
不同蒂型静脉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谭善彰 张继 +3 位作者 王晖 陈碾 付琰 张大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 探索提高静脉皮瓣成活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以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分别制成单蒂无输出型(A组)、双蒂主干输出型(B组)、双蒂属支输出型(C组)和三蒂属支输出型(D组)4种静脉皮瓣,通过观测皮瓣的成活面积、检测丙二醛(mal... 目的 探索提高静脉皮瓣成活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以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分别制成单蒂无输出型(A组)、双蒂主干输出型(B组)、双蒂属支输出型(C组)和三蒂属支输出型(D组)4种静脉皮瓣,通过观测皮瓣的成活面积、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组织学检查,比较不同蒂型静脉皮瓣成活率并初步探讨其成活机理.结果 A、B、C、D各组皮瓣的成活率依次增高,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之皮肤组织MDA含量术后8~24h增长幅度按D、C、B、A依次递增,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A、B两组皮瓣上皮细胞较多的线粒体空泡样变性,嵴部分消失,染色质边集,不同程度的核固缩.C和D组此种改变轻微.结论 双蒂属支和三蒂属支输出型静脉皮瓣,能缓解静脉皮瓣的高张力水肿和维持血流的有效灌注,有助于提高静脉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静脉 成活率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体会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大磊 何玉善 +1 位作者 肖宝星 颜冬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应用。[方法]对近4年诊断为LST的30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超声内镜评估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分析术前术后组织病理、超声肠镜改变、术中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等。[结果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应用。[方法]对近4年诊断为LST的30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超声内镜评估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分析术前术后组织病理、超声肠镜改变、术中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等。[结果130例大肠ESD一次性完整切除28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率93.3%,1例改为内镜下直肠无蒂型息肉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1例术中穿孔、因病变大改外科手术;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80min,术中穿孔2例(1例使用钛夹缝合后内科保守治疗成功,1例转外科手术)。术后复查行EPMR切除的1例复发,追加手术治疗。术后病理8例与术前不一致,其中2例合并癌变。超声内镜提示28例病变起源于黏膜层,内部高回声均匀,黏膜下完整,2例有低回声改变者病理提示部分癌变。[结论]对于≥2cm的大肠LST,ESD具有切除彻底、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LST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直肠无息肉分片切除术
原文传递
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由 程金伟 +2 位作者 陈锦昌 魏锐利 岳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7-319,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膜乳头状瘤,其中3例还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呈巢...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膜乳头状瘤,其中3例还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呈巢状或团块状浸润性生长,提示癌变。对23例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2~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6±1.6)年,无1例失访。在行羊膜移植的21例患者中,76.2%(16/21)在羊膜术后4周内吸收,14.3%(3/21)在第5周吸收,9.5%(2/21)在第6周吸收。术后矫正视力>1.0有7例,0.3~1.0有15例,<0.3有1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复发。21.7%(5/23)的患者出现角膜周边混浊,主要因病变组织范围较大,从角巩缘长入角膜周边浅基质层间,组织修复后可见角膜周边混浊,但不影响视力。4.3%(1/23)的患者在外眦角附近出现轻度睑球粘连,系结膜缝线过早脱落所致,对眼球视功能、运动和外观无影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有癌变倾向,显微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乳头状瘤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鑫 郭蕾 +2 位作者 余霞玉 黄汝杭 梁爽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并探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评价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 目的分析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并探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无蒂型外生性肝癌的螺旋CT表现;评价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方式及程度、伴随征象等。结果9例无蒂型外生性肝癌均与肝脏边缘相连,呈向肝外生长的大肿块,病灶与肝连接处分界不清,并可见"鸟嘴征";其CT表现与肝内原发性肝癌相似,8例病灶内见"更低密度"坏死区,5例强化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4例病灶周边见迂曲血管影;CT多平面重建能更好地显示肿块与肝脏的关系。结论无蒂型外生性肝癌CT表现有一定特点,螺旋CT多期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其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外生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卫华 杨根源 龚飞跃 《胃肠病学》 2011年第9期566-568,共3页
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属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和分子基因学改变,其内镜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有别于其他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且与新近提出的结直肠癌变的锯齿状通路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SSA是微卫星不稳... 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属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和分子基因学改变,其内镜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有别于其他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且与新近提出的结直肠癌变的锯齿状通路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SSA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癌的前期病变,可直接发生癌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对这一病变的认识。本文就SSA的定义、形态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病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锯齿状腺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应用下蒂型斜方肌皮瓣修复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巨峰 李嘉朋 +3 位作者 冼淡 符志峰 劳均平 莫础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采用下蒂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面颈部软组织缺损,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在对斜方肌及其血供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颈横动脉浅降支为蒂,设计下蒂型斜方肌皮瓣,皮瓣转移修复因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颌... 目的:采用下蒂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面颈部软组织缺损,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在对斜方肌及其血供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颈横动脉浅降支为蒂,设计下蒂型斜方肌皮瓣,皮瓣转移修复因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颌面及上颈部软组织缺损9例,共11侧。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皮瓣生长情况和患者张口度的变化。结果:临床应用该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及颈部组织缺损9例,其中2例采用双侧肌皮瓣转移修复,除1块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且术后患者张口度最大者增加2.5cm。结论:下蒂型斜方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及上颈部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成功率高,方法可靠,操作简单,是一种治疗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皮瓣 放射性骨坏死 口腔面颈部 软组织缺损 软组织修复术
下载PDF
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宇虎 詹磊磊 +3 位作者 陈桂权 彭冬 陈靖 张世豪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5-6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本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1 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SSA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SA检出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11 345例患者... 目的探讨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本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1 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SSA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SA检出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11 3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入筛选,最后纳入7 733例患者,其中男性4 655例,女性3 078例,平均年龄(58.2±8.3)岁;7 733例患者检出息肉者1 678例(2 918枚),息肉检出率为21.70%,其中SSA检出76例(86枚),检出率为0.98%,息肉构成比占4.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息肉大小、腺瘤检出率与SSA检出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瘤检出率是SSA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并发SSA风险更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此类病变的警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锯齿状腺瘤 检出率
原文传递
肌蒂型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14例的手术体会
9
作者 李晓峰 张宫厚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9-20,共2页
近年来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即刻修复日益受到重视。除各种皮瓣、游离组织瓣外,由肌肉携带皮肤及其供应血管的带蒂复合组织瓣在组织缺损修复中充分显示其优势,尤其是胸大肌皮瓣更具一定的优越性。我科自1981年以来应用该组织瓣... 近年来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即刻修复日益受到重视。除各种皮瓣、游离组织瓣外,由肌肉携带皮肤及其供应血管的带蒂复合组织瓣在组织缺损修复中充分显示其优势,尤其是胸大肌皮瓣更具一定的优越性。我科自1981年以来应用该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14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皮瓣 口腔颌面外科
下载PDF
寄生于大网膜的游离性子宫肌瘤蒂扭转1例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盈 王丽芝 邵敬於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8-538,F0003,共2页
关键词 寄生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扭转B超声波 子宫肌瘤 游离性 寄生性 肌瘤扭转 大网膜 浆膜下肌瘤 生长过程
下载PDF
带蒂胸腹轴型皮瓣早期修复上肢深度蛇伤溃疡的应用 被引量:5
11
《蛇志》 1996年第3期15-17,共3页
应用带蒂胸腹轴型皮瓣早期修复上肢不同部位的深度蛇伤溃疡创面16例。仅1例皮瓣远端坏死,3例皮瓣轻度感染,但断蒂后皮瓣均全部成活。随诊3个月至7年,皮瓣质地和弹性均好,手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本文讨论了蛇伤溃疡形成的原因,... 应用带蒂胸腹轴型皮瓣早期修复上肢不同部位的深度蛇伤溃疡创面16例。仅1例皮瓣远端坏死,3例皮瓣轻度感染,但断蒂后皮瓣均全部成活。随诊3个月至7年,皮瓣质地和弹性均好,手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本文讨论了蛇伤溃疡形成的原因,带蒂胸腹轴型皮瓣的选择和轴型皮瓣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深度蛇伤溃疡 皮瓣 早期修复
下载PDF
跨区互蒂轴型皮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渭滨 柳大烈 +1 位作者 孟庆延 杨果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5-386,388,共3页
关键词 皮肤 血管供区 跨区互皮瓣 解剖学
下载PDF
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报道与策略分析
13
作者 丁汉文 陈勇 +2 位作者 王倩 王慜 袁斯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我科收治的22例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应用4种带蒂轴型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13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足背皮瓣5例、...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我科收治的22例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应用4种带蒂轴型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13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足背皮瓣5例、外踝上穿支皮瓣2例。皮瓣切取面积3 cm×3 cm~10 cm×5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和供瓣区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柔软,有保护性感觉。结论根据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带蒂轴型皮瓣特点进行优化选择,能获得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软组织缺损 踝周重建
下载PDF
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的带蒂轴型皮瓣选择策略
14
作者 仲海燕 陈勇 +4 位作者 杜轩宇 王倩 王慜 邹鸣立 袁斯明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9-946,共8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的带蒂轴型皮瓣选择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6例高压电烧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单侧缺损者11例、双侧缺损者5例。所有患者均为男... 目的探讨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的带蒂轴型皮瓣选择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6例高压电烧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单侧缺损者11例、双侧缺损者5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5~75岁。彻底清创后拟用皮瓣修复的创面面积为5.0 cm×4.0 cm~12.0 cm×8.0 cm。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充分评估患肢血管损伤程度,明确血管网的分布和交通吻合情况,及早应用具有可靠血运的带蒂轴型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3.0 cm×2.0 cm~13.0 cm×8.0 cm。供瓣区创面采用头部刃厚皮或大腿中厚皮修复。统计足踝部各区创面采用的皮瓣情况,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观、患者行走功能。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足踝部功能并评级。结果采用逆行足背皮瓣修复2个趾区创面,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3个内踝区创面、2个足跟区创面,采用逆行足底内侧皮瓣修复2个足底前区合并趾区创面,采用逆行足内侧皮瓣修复2个足底前区合并趾区创面、5个足底前区创面,采用趾足底固有动脉皮瓣修复1个趾区创面,采用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1个足背区创面、1个外踝区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个外踝区创面、1个足背区创面。1例患者术后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治疗后成活;其余皮瓣和皮片术后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较佳,患者行走功能正常。末次随访时,患者足踝部功能评分为76~95分,评级为优者11例、良者5例。结论根据足踝部高压电烧伤情况,早期彻底清创,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估患肢血管情况,选择血运可靠的带蒂轴型皮瓣是修复足踝部高压电烧伤创面及重建相关功能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带蒂轴型皮瓣用于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颖洁 吴敏 +5 位作者 涂峻 廖怀伟 肖乐强 文辉才 黄进军 付建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皮瓣在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20年12月,对45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形成的创面,采用以颞浅动脉或枕动脉为主要供血血管的带蒂轴型皮瓣进行修复,供瓣区采...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皮瓣在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20年12月,对45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形成的创面,采用以颞浅动脉或枕动脉为主要供血血管的带蒂轴型皮瓣进行修复,供瓣区采用全厚或中厚游离皮片进行移植修复。结果所有患者恶性肿瘤切缘、基底均切除干净,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4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高压氧治疗后皮瓣血运得到改善并最终存活;3例皮片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二期愈合。其余皮瓣及皮片均成活良好,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17个月。1例复发,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带蒂轴型皮瓣是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头皮恶性肿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轴型皮瓣与游离皮瓣在小腿创伤应用中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巧君 丁俊琴 +2 位作者 杨淑芳 王英彩 何薇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40-2041,共2页
目的探讨小腿创伤中严重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应用带蒂轴型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戒烟宣教;术后做好体位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有效处理皮瓣血管危象。结果 216例皮瓣中,16例发生静脉危象,1... 目的探讨小腿创伤中严重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应用带蒂轴型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戒烟宣教;术后做好体位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有效处理皮瓣血管危象。结果 216例皮瓣中,16例发生静脉危象,10例发生动脉危象,经过处理,其中5例边缘部分坏死,211例完全成活。结论正确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带蒂轴型皮瓣与游离皮瓣手术效果的关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皮瓣 软组织缺损 护理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经阴道治疗蒂宽型黏膜下宫肌瘤在临床中应用
17
作者 龙丽娟 卢景和 邱青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在静脉麻醉下钳夹摘除法治疗蒂宽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两把大弯止血钳呈倒V字形,钳夹患者黏膜下子宫肌瘤蒂部,充份阻断蒂部血流同时给予抗炎预防治疗。结果 48h后观察肌瘤已坏死。瘤钳夹处剪断蒂部切除剩余肌瘤... 目的探讨在静脉麻醉下钳夹摘除法治疗蒂宽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两把大弯止血钳呈倒V字形,钳夹患者黏膜下子宫肌瘤蒂部,充份阻断蒂部血流同时给予抗炎预防治疗。结果 48h后观察肌瘤已坏死。瘤钳夹处剪断蒂部切除剩余肌瘤,无出血或少许出血,结论钳夹摘除法治疗蒂宽型黏膜下宫肌瘤的一种有效而简单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钳夹摘除法 黏膜下子宫肌瘤
下载PDF
蛇咬伤后致溃疡创面的整形外科治疗
18
作者 侯春 王肃生 +2 位作者 梁刚 张志华 冀航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蛇咬伤后致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8例蛇咬伤患者采用伤15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待伤151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病情稳定后,再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7年...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皮瓣修复蛇咬伤后致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8例蛇咬伤患者采用伤15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待伤151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病情稳定后,再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7年,其中有3例患者皮瓣稍臃肿,其余患者满意。结论带蒂轴型皮瓣降低了毛细血管栓塞率和动脉栓塞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溃疡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皮瓣
原文传递
远指(趾)关节黏液囊肿18例的手术治疗
19
作者 阮姝婕 陈默轩 王鸣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1687-1689,F0002,共4页
目的总结指间关节黏液囊肿18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远指(趾)关节黏液囊肿患者18例,采用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和邻近带蒂轴型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 18例中,17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区感染1例,换药10d后创面逐渐愈合。随访0.5~2年,均无复发... 目的总结指间关节黏液囊肿18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远指(趾)关节黏液囊肿患者18例,采用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和邻近带蒂轴型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 18例中,17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区感染1例,换药10d后创面逐渐愈合。随访0.5~2年,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加皮瓣修复方案治疗远指(趾)关节黏液囊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关节黏液囊肿 皮瓣
原文传递
腋下蒂轴型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附21例报告)
20
作者 黄新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90-991,共2页
关键词 腋下筋膜皮瓣 创面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