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 被引量:29
1
作者 马原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89年第1期14-23,共10页
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小说写作之后,我仍然是个业余作家,这里面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比如在我们中国,作家这个行当似乎从没有职业化,我们有的只是专业作家几乎没有职业作家。而在绝大多数国家里,作家这个行当都是高度职业化的。
关键词 小说写作 萨洛特 现代派小说 梅勒 现代小说家 马原 全知视角 意识流手法 自传体小说 旧时代
原文传递
劳拉·拉米埃尔:内外之间
2
作者 王诗莹 《艺术当代》 2023年第6期58-63,共6页
劳拉·拉米埃尔(Laura Lamiel)是一个创作生涯超过四十年的备受国际瞩目的法国现当代艺术家,她的创作气质与语言有一种法国现当代艺术家共有的诗性和疏离感。她的作品被法国公立机构多次收购并频频亮相双年展,2023年夏天巴黎现当代... 劳拉·拉米埃尔(Laura Lamiel)是一个创作生涯超过四十年的备受国际瞩目的法国现当代艺术家,她的创作气质与语言有一种法国现当代艺术家共有的诗性和疏离感。她的作品被法国公立机构多次收购并频频亮相双年展,2023年夏天巴黎现当代艺术前沿的东京宫(Palaisde Tokyo)更是为她近几年作品举办了史无前例的个人展。这场展览深受新小说代表人物娜塔丽·萨洛特(Nathalie Sarraute)影响,并沿用了她的书名《你们听见了吗?》(Vous les entende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洛特 现当代艺术 拉米 劳拉 疏离感 埃尔 创作气质 诗性
原文传递
新小说派、意识流及其它——访法国作家娜塔丽·萨洛特 被引量:3
3
作者 柳鸣九 《文艺研究》 1982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娜塔丽·萨洛特是我旅法期间所访问的第三位新小说派作家。这倒并非是因为我在罗伯一葛利叶、米歇尔·布托尔与她之间作了主次的区别,而只是由于联系、时间等一系列技术性原因;说实话,我不仅没有把她摆在一个较次要的地位,相反... 娜塔丽·萨洛特是我旅法期间所访问的第三位新小说派作家。这倒并非是因为我在罗伯一葛利叶、米歇尔·布托尔与她之间作了主次的区别,而只是由于联系、时间等一系列技术性原因;说实话,我不仅没有把她摆在一个较次要的地位,相反,内心里对她更少一些保留。 她的照片大多是从侧面拍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派 萨洛特 意识流 布托尔 作家 法国 技术性 主次 普鲁斯特 心理描写
下载PDF
论新小说派 被引量:3
4
作者 江伙生 《法国研究》 1985年第3期21-28,共8页
历史的回顾“新小说派”涉足法国文坛是五十年代中期的事。当时,崭露头角的一批新小说作家,从边门进入出版界,借助几个近乎第二流的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得意之作:象罗布——格里耶的《橡皮》(1953)、《窥视者》(1955)、《妒忌》(1957);... 历史的回顾“新小说派”涉足法国文坛是五十年代中期的事。当时,崭露头角的一批新小说作家,从边门进入出版界,借助几个近乎第二流的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得意之作:象罗布——格里耶的《橡皮》(1953)、《窥视者》(1955)、《妒忌》(1957);比托尔的(《途经米兰》(1954)、《时间的支配》(1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派 格里耶 五十年代 萨洛特 小说家 窥视者 克洛德 作品 卡夫卡 女作家
下载PDF
“故事”的缠绕——小说悖论一种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政 晓华 《小说评论》 1988年第5期58-63,共6页
1从起源讲,小说脱胎于故事,人们先拥有了故事,后来才变出了小说,这当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方面仍然喜欢故事,但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故事。对故事的改造无非是去掉点什么,再增加点什么,这样,我们终于拥有了... 1从起源讲,小说脱胎于故事,人们先拥有了故事,后来才变出了小说,这当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方面仍然喜欢故事,但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故事。对故事的改造无非是去掉点什么,再增加点什么,这样,我们终于拥有了两种文体:故事和小说。故事除了仍然是故事以外,又转化为一个构成因素溶入小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新小说 小说家 作家 经验形态 讲故事 文体 萨洛特 小说创作 古典时期 文学性
下载PDF
现代派文学的“工匠”——访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 被引量:2
6
作者 柳鸣九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4期320-329,共10页
“先生,我很高兴能在尼斯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见到您这样一位现代派文学的大作家。”我在一大间明亮的书房里,对接待我们的主人这样说。我的对面是一个穿着奇特服装的人,里面是一件粗布衬衫,外罩一身工匠服,腰间随便系着一条装束性... “先生,我很高兴能在尼斯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见到您这样一位现代派文学的大作家。”我在一大间明亮的书房里,对接待我们的主人这样说。我的对面是一个穿着奇特服装的人,里面是一件粗布衬衫,外罩一身工匠服,腰间随便系着一条装束性的皮腰带,肩上披着一件质地特别粗糙的线衣,他这身打扮活像一个工匠。他面前的桌上有一架打字机,他背后是一大排书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派 现代派文学 作家 工匠 法国 传统小说 萨洛特 五十年代 小说创作 作品
原文传递
97岁的娜塔丽·萨洛特发表新作《打开》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岳添 《外国文学动态》 1998年第1期44-45,共2页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法国加里玛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新作《打开》,作者竟是97岁高龄的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她是本世纪的同龄人,生于1900年,是著名的新小说派的理论家和先锋,毕生都在对语言进行不倦的探索,所以法国《读书》杂志(1997年1...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法国加里玛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新作《打开》,作者竟是97岁高龄的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她是本世纪的同龄人,生于1900年,是著名的新小说派的理论家和先锋,毕生都在对语言进行不倦的探索,所以法国《读书》杂志(1997年11月)在报导这一消息的时候,把她称为'词语的驯服者'。娜塔丽·萨洛特的丈夫是个律师,需要接待形形色色的人,因此家里声音嘈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洛特 词语 新小说派 打开 女作家 语言 新作 法国 高龄 潜意识
原文传递
揪着自己的头发不能飞离脚下的大地──论“新小说”派的艺术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小朝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40,共8页
揪着自己的头发不能飞离脚下的大地──论“新小说”派的艺术观马小朝(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中文系尽管“新小说”派的作家并没有形成以严格方式追随一个明确目的的目标一致的文学运动,他们的艺术创作各有特色,彼此甚至很不相同,但在... 揪着自己的头发不能飞离脚下的大地──论“新小说”派的艺术观马小朝(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中文系尽管“新小说”派的作家并没有形成以严格方式追随一个明确目的的目标一致的文学运动,他们的艺术创作各有特色,彼此甚至很不相同,但在其复杂多变的现象后面,我们不难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 文艺本体论 格里耶 认识论 克洛德·西蒙 新小说派 传统理性主义 情感体验 萨洛特 米歇尔·布托
原文传递
娜塔丽·萨洛特的《天象馆》与心理现代主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柳鸣九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0-168,1,共10页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西方现代心理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娜塔丽·萨洛特在这方面的独特贡献与文学地位。
关键词 萨洛特 内心独白 现代主义 天象馆 独创性 意识流小说 乔伊斯 反小说 心理小说 潜对话
原文传递
娜塔丽·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凤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作为"新小说"的先驱——娜塔丽·萨洛特不仅是"新小说"作家、剧作家,还是"新小说"理论家,为"新小说"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萨洛特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萨... 作为"新小说"的先驱——娜塔丽·萨洛特不仅是"新小说"作家、剧作家,还是"新小说"理论家,为"新小说"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萨洛特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萨洛特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位法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洛特 “新小说” 翻译 研究
下载PDF
暗流与管涌——论萨洛特的对白式戏剧
11
作者 罗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7,共11页
萨洛特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也是优秀的戏剧家。她在小说创作中重视“对白”对潜意识心理的揭示作用,并逐渐将文学实验拓展至戏剧领域,形成独具风格的“对白式”戏剧。她的剧本刻意淡化人物性格、行动等传统戏剧因素,专注于日常对话... 萨洛特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也是优秀的戏剧家。她在小说创作中重视“对白”对潜意识心理的揭示作用,并逐渐将文学实验拓展至戏剧领域,形成独具风格的“对白式”戏剧。她的剧本刻意淡化人物性格、行动等传统戏剧因素,专注于日常对话与潜对话之间的动态关系,强调内心活动的隐秘性与流动性。在她笔下,对白既是内心戏的外延,也是内心戏的催化剂。人物在话语的碰撞中保持高度敏感,日常谈话隐含充沛的戏剧张力;观众则在话语的引导下潜入最幽暗的内心世界,窥见难以捕捉的心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洛特 戏剧 对白 预对白 潜对话
原文传递
新小说派的美学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东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9-13,共5页
“新小说派”兴起在五十到六十年代的法国,其独特的创作理论和文学风格曾影响英、美、德、日等国以及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是战后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如果说现代主义是战后法国文学主潮的话,而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 “新小说派”兴起在五十到六十年代的法国,其独特的创作理论和文学风格曾影响英、美、德、日等国以及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是战后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如果说现代主义是战后法国文学主潮的话,而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与荒诞派戏剧则在不同的阶段成了这潮流中的三大“洪峰”,其中“新小说”无疑是声势最大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派 现代主义小说 “新小说” 文学风格 存在主义文学 荒诞派戏剧 法国文学 主潮 萨洛特 创作理论
下载PDF
纳塔丽·萨洛特访谈录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林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刚毅性情掩盖下的纤细敏感,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这是对新小说派的女主角、描写隐秘世界的女作家、诞生于俄国、与本世界同龄的纳塔丽·萨洛特的性格写照。纳·萨洛特原名纳塔丽·契尔尼亚克,1900年7月18日生于莫斯科附近的... 刚毅性情掩盖下的纤细敏感,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这是对新小说派的女主角、描写隐秘世界的女作家、诞生于俄国、与本世界同龄的纳塔丽·萨洛特的性格写照。纳·萨洛特原名纳塔丽·契尔尼亚克,1900年7月18日生于莫斯科附近的伊万诺沃一沃兹涅先斯克。在其双亲于1902年离异之后,萨洛特随母亲在巴黎生活,直至1906年,继而又与母亲返回到俄国圣彼得堡。190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洛特 作品 现代文学 新小说派 纳塔 牛津大学 趋向性 外部行为 玛格丽特·杜拉斯 米歇尔·布托尔
原文传递
纳塔丽·萨洛特的创作道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岳添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新小说派形成和活动于法国的五六十年代。众所周知,它的四位代表作家是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克洛德·西蒙(1913—)、米歇尔·布托尔(1926—)和纳塔丽·萨洛特(1900—)。实际上,除了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 新小说派形成和活动于法国的五六十年代。众所周知,它的四位代表作家是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克洛德·西蒙(1913—)、米歇尔·布托尔(1926—)和纳塔丽·萨洛特(1900—)。实际上,除了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进行革新之外,他们并无共同之处,正如萨洛特所说:“再也找不到比我们的作品之间更大的差别了。”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的领袖和理论家,他擅长以冷漠的态度细致地描绘客观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洛特 新小说派 传统小说 创作方法 纳塔 作品 米歇尔·布托尔 人称代词 潜意识 人的心理活动
原文传递
略论《隐形人和三个女人》的艺术创新
15
作者 刘璋飙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56-60,共5页
形成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一代的代表作家阿兰·罗伯一葛利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以他们自己的创作,对英美等西欧国家以及东欧的波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隔十余年后,法国新小... 形成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一代的代表作家阿兰·罗伯一葛利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以他们自己的创作,对英美等西欧国家以及东欧的波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隔十余年后,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二代作家马克·萨波塔(Marc Saporta,923——)发表了他的《第一号创作》,亦即《隐形人和三个女人》(以下简称,《隐形人)。这部在表现形式上极富独创性、与传统小说完全迥异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新小说派 隐形人 三个女人 葛利叶 萨洛特 五十年代 艺术创新 叙事视角 阿兰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寻求新的小说形式,反映未发现的世界——新小说派
16
作者 李志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9-72,68,共5页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须寻求新的小说形式、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划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评论家称它为“新小说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派 小说形式 法国文学史 小说观 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 当代文学史 近代小说 萨洛特 小说理论
下载PDF
震动世界的小说革命——“新小说”的解析
17
作者 李建东 《新乡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一“新小说”是在危机中诞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民族经济有待恢复,政局不断动荡,文化上也出规危机。人道主义幻想的破灭证实了当代世界的脆弱,上帝死了,康德离他们远去了,十九世纪的理想主义道德观在他们心目中不复存在了。
关键词 新小说派 现代社会 停滞状态 人道主义 小说革命 萨洛特 巴尔扎克 十九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布托尔
下载PDF
反思:比较的深意——两个《玩偶之家》的比较
18
作者 成慧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在检阅女权运动的成果时曾断言:“不论如何,现在不能随便把妇女赶进‘玩偶之家’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远远地摆脱家务而扩大自己的生活。总之,将来会少一点尿布,多一些但丁。”这段... 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在检阅女权运动的成果时曾断言:“不论如何,现在不能随便把妇女赶进‘玩偶之家’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远远地摆脱家务而扩大自己的生活。总之,将来会少一点尿布,多一些但丁。”这段鼓舞人心话语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影响是何等深远,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女权主义者热衷的话题。其二,作为女权运动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妇女必将走出“尿布”,走进艺术和文学。 其实,“女子写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法国的娜塔丽·萨洛特、加拿大的沃特伍德、美国的伊迪斯·沃顿、威拉·凯瑟等女性作家以其非凡的创作宣告了“女子写作”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今天的欧美,“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等词汇已分别进入到各大学的课程和教科书,且成为热门话题。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当代文学导论》中有关“女性文学”的专章曾列举T·S·艾略特当年不承认英语中会有一种美国文学单独存在的旧话作类比,暗示不承认女性文学的独立存在在将来也会落为同样的笑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偶之家》 女子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易卜生 女权主义批评 萨洛特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者 女性特征
下载PDF
小国寡民话汤加
19
作者 约翰·戴森 傅吉军 《世界博览》 1989年第8期20-22,共3页
位于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亚群岛的汤加王国,由170多个迷人的珊瑚礁和火山岛组成,这些岛礁散布在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但其陆地面积仅有近700平方公里,大约9.5万人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愉快而简朴的生活。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汤加,没有人挨饿受冻... 位于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亚群岛的汤加王国,由170多个迷人的珊瑚礁和火山岛组成,这些岛礁散布在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但其陆地面积仅有近700平方公里,大约9.5万人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愉快而简朴的生活。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汤加,没有人挨饿受冻或无家可归。居民的大多数生活用品都来自树上。棕榈树叶可以用来编制屋面、雨伞和篮子;椰子为人们提供“肉食”、饮料、油、肥皂和制作渔具的纤维;露兜树叶向人们提供纺织睡垫的材料;能够用来充饥解渴的面包果和鳄梨也可以从树上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人 挨饿受冻 小国寡民 充饥解渴 汤加王国 尼西亚 鳄梨 萨洛特 座座 中都
原文传递
汤加王国的硬币
20
作者 张天锡 《江苏钱币》 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
汤加王国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西邻斐济。面积747平方公里,人口10万(1999年),首都努库阿洛法(在汤加塔布岛)。汤加王国以岛名命名,当地土语意为"
关键词 汤加王国 太平洋西部 塔布 潘加 萨洛特 铜镍合金 分币 联邦成员国 海洋资源管理 巨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