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 被引量:15
1
作者 汪毓和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5-63,共9页
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汪毓和[编者按]我院汪毓和研究员和王震亚研究员承担的国家教委哲学与社会科学博士点重点科研项目《在中西两种音乐文化交融下的近百年中国音乐入最近通过专家评估,并获得很高评... 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汪毓和[编者按]我院汪毓和研究员和王震亚研究员承担的国家教委哲学与社会科学博士点重点科研项目《在中西两种音乐文化交融下的近百年中国音乐入最近通过专家评估,并获得很高评价。大家认为这个课题对中西音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堂乐歌 中国新音乐 文化交融 萧友梅 中西音乐 西方音乐 专业音乐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 黎锦晖 歌曲
原文传递
《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诚 王明辉 +2 位作者 谢晶晶 黄艺欧 范进德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222,共95页
关键词 内容提要 期第 作曲家 音乐家 西方音乐史 音乐本体 上海音乐学院 敦煌曲谱 文章 萧友梅 和声进行 敦煌琵琶谱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摘要 校友
下载PDF
音乐1927年叙事——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诞生中的中国历史、社会及其人 被引量:22
3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8,共23页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即国立音乐院为什么成立于1927年?与之相关的是,创办人萧友梅早在1920年在北京大学就提出建立音乐院的设想与提案,为什么要到1927年,特别是换址于上海才得以成功?这个特殊的人物、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个特殊的城...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即国立音乐院为什么成立于1927年?与之相关的是,创办人萧友梅早在1920年在北京大学就提出建立音乐院的设想与提案,为什么要到1927年,特别是换址于上海才得以成功?这个特殊的人物、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个特殊的城市以及这个特殊的中国历史时期,为国立音乐院的建成,中国音乐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和保障?以及国立音乐院诞生于什么样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与政治的土壤?其中涉及了什么样的社会及其人?文章通过引子、前言、正文"问题与思考""理论与分析"几个部分,并借以作者提出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模式",探讨了音乐1927年国立音乐院诞生中的中国历史、社会及其人。在结语中,作者强调历史意识与人类学思维的融合互补促进音乐人类学对于音乐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1927 上海音乐 国立音乐院 上海音乐学院历史 萧友梅
下载PDF
应还近代音乐史以本来面目 要给前辈音乐家以科学评价——评汪毓和先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旭东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8年第3期16-23,共8页
汪毓和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最初的那点近代音乐史常识,就是读他的著作学来的;后又听过他的课。汪先生收集、积累了大量音乐史料,具有丰富的音乐史知识。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创办《学报》,是汪先生推举我进编辑部,并在他领导下共事了三四年... 汪毓和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最初的那点近代音乐史常识,就是读他的著作学来的;后又听过他的课。汪先生收集、积累了大量音乐史料,具有丰富的音乐史知识。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创办《学报》,是汪先生推举我进编辑部,并在他领导下共事了三四年,期间不断向他请教,获益良多。我认为,从1958年以来,汪先生在近代音乐史教学和研究岗位上,辛勤耕耘一年复一年,学术著述一本又一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音乐史 萧友梅 音乐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文化 科学评价 专业音乐创作 本来面目 柯政和 中国近代
下载PDF
马思聪之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述略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聆群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3-36,24,共5页
关键词 小提琴演奏 小提琴音乐 马思聪 萧友梅 音乐会 西洋音乐 传入中国 中西交通史 管弦乐队 小提琴制作
下载PDF
齐尔品与中国的音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已任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水文原载香港1979年9月《明报月刊》第165期,作者在投寄给本刊吋又作了修改和订正。作者张己任现居美国,曾在纽约市立大学从事中国现代音乐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中国音乐 音乐创作 中国现代音乐 中国风 作品 音乐会 萧友梅 钢琴曲 钢琴演奏 五声音阶
下载PDF
新作迭出 百舸争流--“后杨荫浏时代”中国音乐史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再生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共8页
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发轫于叶伯和著《中国音乐史》(上卷,1922),此后,童斐《中乐寻源》(1926)、郑觐文《中国音乐史》(1929)、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1931)、缪天瑞《中国音乐史话》(1931)、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 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发轫于叶伯和著《中国音乐史》(上卷,1922),此后,童斐《中乐寻源》(1926)、郑觐文《中国音乐史》(1929)、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1931)、缪天瑞《中国音乐史话》(1931)、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1934)、王光祈《中国音乐史》(1934)、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1935)、萧友梅《旧乐沿革》(编写于1938年)等音乐史著作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开辟了“初创期”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学 杨荫浏 中国史 王光祈 文学史 朱谦之 萧友梅 初创期
原文传递
中国和声学研究八十年(上) 被引量:12
8
作者 樊祖荫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中国传统音乐中,虽然广泛存在着各种多声部的组合方式与和声因素,但和声学作为一门有系统理论的音乐学科,则是从清代开始才逐渐由西方传入的.
关键词 和声学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学 萧友梅 多声部 音乐家 西洋 广泛 刊行 译述
原文传递
中华乐派的新世纪共建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宋光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0,共2页
How can the ″Chinese school of music″ be jointly constructed﹖ It should not be established, but rather ″constructed″. This idea of constructing a school of music results from the extension, in the current humanis... How can the ″Chinese school of music″ be jointly constructed﹖ It should not be established, but rather ″constructed″. This idea of constructing a school of music results from the extension, in the current humanistic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for ″school of music″ which was raised by such pioneering musicians as Xiao Youmei, Ma Sicong and Xian Xinghai in last century. What kind of school of music is to be constructed﹖ Whether it is a semi-completed one, a disintegrated one, a short-life one, or a complete and long-standing one﹖ Disparity dose exist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school of music″. Why not let it be there if it does not influence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practice﹖ But if it does, then it is better to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According to European practice, a particular ″school of music″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representative works 2 a group of composers behind these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3 recognition of these composers’ representative works by critics of other nations. Such a school of music, just like a bunch of collected flowers, rather than clusters of flowers growing up in a garden, has a limited space of existence, and is passive in the first place. But when we turn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constructing a school of music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new centur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ss both the subjective self-consciousness or initiative of a culture, but also the profound soil for the roots or extensiveness. Although some scholars disagree to the present concept of ″school of music″ that contains the roots where it relies on, they do acknowledge that such foundations are indispensable. Such an opinion thus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the ″Four Pillars″. The Four Pillars, from a macrocosmic perspective, refer to the four major aspects in the ″Chinese school of music″: theory, education, performance and composition. In this new century, with the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人文条件 萧友梅 马思聪 冼星海
原文传递
现代中国的音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齐尔品 孙海(译)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这篇文章是中国音乐界的老朋友、20世纪30年代曾长期滞留中国的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Alexander Tcherepnine)用英文写成,发表于美国《音乐季刊》(The Musical Quarterly)第21卷第4期(1935年10月)。作者以悠闲的笔触描绘了他在上海、北平... 这篇文章是中国音乐界的老朋友、20世纪30年代曾长期滞留中国的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Alexander Tcherepnine)用英文写成,发表于美国《音乐季刊》(The Musical Quarterly)第21卷第4期(1935年10月)。作者以悠闲的笔触描绘了他在上海、北平等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既有一般西方读者所感兴趣的东方风情,大多数又总能与音乐扯上关系;更有从专业角度对当时中国音乐的介绍、评论和建议;上海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等均是他亲自接触和描述的对象。译者不久前因搜寻萧友梅留德后经美归国之有关史料,碰巧在美国发现了这篇沉睡七十余年的文章。作为对当时中国音乐生活的真实记录,本文颇有其历史价值。经查,文章自发表以来似从未传译到国内。叹为可惜,遂将其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现代中国 30年代 专科学校 音乐家 俄罗斯 萧友梅 上海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续一)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继南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2期114-128,共15页
1912 年1月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宜布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日,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委任蔡元培为教育总长;9日,教育部成立,启用印章:19日,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 1912 年1月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宜布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日,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委任蔡元培为教育总长;9日,教育部成立,启用印章:19日,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音乐 音乐舞蹈 音乐系 萧友梅 杨仲子 艺术教育 国立音乐院 陈啸空 教育史 唐学咏
下载PDF
从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业十年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聆群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57,共12页
本文以历史文献的展示,对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从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开创时期十年间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国立音乐院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1929年暑期学潮事件 萧友梅
下载PDF
音乐界的一桩历史公案——萧友梅和冼星海、聂耳的“是非恩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再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87,共13页
萧友梅担任国立音乐院代理院长和国立音专校长期间,1929年发生一次"学潮",冼星海等由此离开学校;1934年,聂耳报考国立音专未被录取。音乐史学界长期以来均以这两件事情作为"史实",将萧友梅置于冼星海、聂耳之对立... 萧友梅担任国立音乐院代理院长和国立音专校长期间,1929年发生一次"学潮",冼星海等由此离开学校;1934年,聂耳报考国立音专未被录取。音乐史学界长期以来均以这两件事情作为"史实",将萧友梅置于冼星海、聂耳之对立面加以贬低。本文以翔实的史料研究"学潮"的经过及其性质,考证聂耳未被录取的背景以及真相,还这桩"历史公案"以一个本来面目,还以萧友梅在这些事件中的一番历史清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冼星海 聂耳 历史公案
下载PDF
萧友梅留德史料新探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海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32,共15页
缘起 2006年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唤醒沉睡史料,还原先辈全貌》中所摘录的《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以下简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一文。这篇萧友梅于1917年2月13日写于德国、同... 缘起 2006年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唤醒沉睡史料,还原先辈全貌》中所摘录的《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以下简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一文。这篇萧友梅于1917年2月13日写于德国、同年3月20日刊载于北京《教育公报》上的史料,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细细读来,有几点感受:其一,萧所描述的论文点评和口试.我在德国大学从硕士到哲学博士的毕业考试中均亲身经历过.而现今的程序较之九十年前变化并不算大,故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幕幕真实的场景.颇有亲切感,同时又对他的德语论文充满好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史料 德国大学 论文点评 学业成绩 亲身经历 毕业考试 亲切感
原文传递
忆萧友梅先生与抗战初期的上海国立音专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15-20,共6页
我与萧友梅先生共事从1937年8月起至1940年12月止。这段时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抗战初期”。《音乐研究》和《音乐艺术》编辑部要我写这段史料,史料贵在客观与真实,但我手头几乎完全没有当时的资料,现在只能搜索枯肠,点点滴滴地回忆出来... 我与萧友梅先生共事从1937年8月起至1940年12月止。这段时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抗战初期”。《音乐研究》和《音乐艺术》编辑部要我写这段史料,史料贵在客观与真实,但我手头几乎完全没有当时的资料,现在只能搜索枯肠,点点滴滴地回忆出来,遗误在所难免,也难免有主观成分,务请同志们加以谅解和给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抗战初期 教师 上海租界 音乐研究 法租界 学校 教务主任 学生 象牙之塔
下载PDF
民歌研究 一波三折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祥瑞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7-79,共3页
民歌研究一波三折宋祥瑞民歌研究,从本世纪初以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运动;历经数代人的努力,至今可谓一波三折。初,本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针对前此接受西方音乐作曲理论而形成的"新音乐"思潮,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发起了一场... 民歌研究一波三折宋祥瑞民歌研究,从本世纪初以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运动;历经数代人的努力,至今可谓一波三折。初,本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针对前此接受西方音乐作曲理论而形成的"新音乐"思潮,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发起了一场民歌研究运动,冼星海在其《民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研究 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理论 新音乐 中国民歌 现代中国学术 民族音乐学 研究对象 传统音乐 萧友梅
下载PDF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研究(上)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国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共9页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一向举足轻重。虽然时至今日北大并未设音乐系,但是它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却曾有过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七十多年前,在“五四”新文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该校先后出现了两个音乐社团,即音乐研究会(191...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一向举足轻重。虽然时至今日北大并未设音乐系,但是它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却曾有过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七十多年前,在“五四”新文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该校先后出现了两个音乐社团,即音乐研究会(1919—1922)和音乐传习所(1922—1927)。两者皆开风气之先,启轨道之始。尤其是后者,已具现代专业音乐学府之雏形。有关前者,笔者已有专论发表。本文将以目前在海外已寻找到的资料对后者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北大 音乐传习所 开学典礼 导师 音乐会 萧友梅 校长 北京人 中国近代史
下载PDF
语言学家赵元任和他的音乐创作——在赵元任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辅叔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27,共5页
提起赵元任先生这个名字,我最先是从一本《国语留声机片课本》上看到的。课本前面有胡适写的一篇序,说赵元任不仅是语言学家,他还有音乐创作,得到美国专家的赞许。我于是知道赵元任原来还是一位音乐家,是萧友梅以外另一个音乐界的杰出... 提起赵元任先生这个名字,我最先是从一本《国语留声机片课本》上看到的。课本前面有胡适写的一篇序,说赵元任不仅是语言学家,他还有音乐创作,得到美国专家的赞许。我于是知道赵元任原来还是一位音乐家,是萧友梅以外另一个音乐界的杰出人物。但是引起我的兴趣的还是刊在课本前面的格言:“目见不如耳闻,耳闻不如口读。”中国过去有一句老话叫做“耳闻不如目见”,现在他翻过来说:“目见不如耳闻”,这是针对学讲国语说的。可见作者善于翻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纪念 赵元任 作品 音乐创作 语言学家 萧友梅 西洋 胡适 歌曲 杰出人物
原文传递
萧友梅与北大音乐传习所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谭抒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7-8,共2页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是我国最早的、也是第一所音乐教育机构。它的前身是音乐研究会,创办于1919年1月,于1922年改名为音乐传习所。当年北大音乐传习所的人不论是教师或是同学,现在在国内的大概只剩我一个人了。我记得有个同学叫罗迥之,...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是我国最早的、也是第一所音乐教育机构。它的前身是音乐研究会,创办于1919年1月,于1922年改名为音乐传习所。当年北大音乐传习所的人不论是教师或是同学,现在在国内的大概只剩我一个人了。我记得有个同学叫罗迥之,比我大几岁,当时我担任小提琴独奏,他替我弹伴奏。解放后在武汉中南音专教钢琴,后来也作古了。还有一位当时的老师穆志清先生,解放后在成都四川音乐学院教课,前几年去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北大 音乐传习所 萧友梅 小提琴 音乐研究会 办公室 教育机构 教师 音乐学院
下载PDF
关于中国二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情况的片断回忆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士钊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53-63,共11页
今天,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教授“中国音乐史”的老师们见面并向大家学习,感到非常高兴.主持会议的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孙继南同志,要我向大家谈谈中国二三十年代的音乐生活和教育方面的情况,这对我是很大的鞭策和鼓... 今天,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教授“中国音乐史”的老师们见面并向大家学习,感到非常高兴.主持会议的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孙继南同志,要我向大家谈谈中国二三十年代的音乐生活和教育方面的情况,这对我是很大的鞭策和鼓舞。但是题目太大,我只能就自己所接触到的、局限性又很大的个人学习音乐道路中,所经历过的即个人在二三十年代接触到的老师、书籍、期刊杂志和社会音乐生活的片片断断,尽可能作点滴回忆,供大家参考。其中如有不准确和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史 萧友梅 音乐基础理论 社会音乐生活 孙继南 王光祈 山东师范学院 黎锦晖 近代音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