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光寺东大殿檐部做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毅捷 汪玮翰 熊瑛 《古建园林技术》 2020年第2期6-9,13,共5页
根据清代文献中的记载,传统建筑下檐出占上檐出的0.75或者0.8,本文从文献中的这一规定出发,分析和整理了现存唐代遗构和深受唐代技术影响的日本8-12世纪末的遗构,发现早期实例中这一比值约在0.7-1.0之间。最后在实物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又... 根据清代文献中的记载,传统建筑下檐出占上檐出的0.75或者0.8,本文从文献中的这一规定出发,分析和整理了现存唐代遗构和深受唐代技术影响的日本8-12世纪末的遗构,发现早期实例中这一比值约在0.7-1.0之间。最后在实物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又分析了佛光寺东大殿的檐部现状,初步认为该殿创建当初是不设飞子的檐部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檐部做法 檐出 飞子 营造 《工程做法则
下载PDF
《营造算例》与营造学社藏本的比对研究
2
作者 常清华 《重庆建筑》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启钤、梁思成等建筑学家对工匠抄本进行整理,结集汇编为《营造算例》,开启了现代对民间抄本的研究整理工作。其编纂方式一直是建筑研究史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比较,认定近年出版的《清代匠作则例》六卷中收录的做法即... 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启钤、梁思成等建筑学家对工匠抄本进行整理,结集汇编为《营造算例》,开启了现代对民间抄本的研究整理工作。其编纂方式一直是建筑研究史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比较,认定近年出版的《清代匠作则例》六卷中收录的做法即为中国营造学社搜集的营造旧籍文本,继而将之与《营造算例》文本进行比对,探究当年梁思成进行《营造算例》编纂工作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匠作则 营造 编纂过程 建筑史
下载PDF
有关出檐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毅捷 叶皓然 周至人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7年第1期140-153,共14页
据《营造算例》~②的记载,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出檐有两种做法:歇山法(大木大式做法)和硬山法(大木小式做法),歇山法的出檐与檐高的比值要大于硬山法。根据对现存遗构的分析可知,中国14世纪初之前的实例出檐做法以硬山法为主,偶有歇山... 据《营造算例》~②的记载,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出檐有两种做法:歇山法(大木大式做法)和硬山法(大木小式做法),歇山法的出檐与檐高的比值要大于硬山法。根据对现存遗构的分析可知,中国14世纪初之前的实例出檐做法以硬山法为主,偶有歇山法;而日本则以歇山法为主,偶有硬山法,同时日本还存在一种比歇山法出檐更深的出檐做法,显示出日本12世纪末之前的古建筑比同期中国实例出檐相对檐高更深的现象。最后通过对日本17世纪初的《匠明》~③的分析可知,至迟在17世纪初中国的出檐做法——特别是歇山法——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的木结构建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檐 大木大式出檐(歇山法出檐) 大木小式出檐(硬山法出檐) 营造 《匠明》
原文传递
中国营造学社与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4
作者 常清华 沈源 《建筑师》 2010年第5期74-78,共5页
中国营造学社是最早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组织。正值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本文将营造学社所作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进行了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自成体系,具有史学研究的独立性价... 中国营造学社是最早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组织。正值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本文将营造学社所作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进行了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自成体系,具有史学研究的独立性价值;第二,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是解读宋《营造法式》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清代官式建筑 《工程做法》 营造 《清式营造
下载PDF
匠作拾珍:营造算例早期研究历程回溯
5
作者 周俊良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3期82-91,共10页
“营造算例”是中国营造学社搜集汇编的工匠秘传抄册的统称,曾被公认为工匠体系的营造精要而备受瞩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史料,挖掘研究细节,还原营造算例的发现与早期研究历程的史实。通过分析算例研究者所处社会环境与个人状态,解... “营造算例”是中国营造学社搜集汇编的工匠秘传抄册的统称,曾被公认为工匠体系的营造精要而备受瞩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史料,挖掘研究细节,还原营造算例的发现与早期研究历程的史实。通过分析算例研究者所处社会环境与个人状态,解读其在研究实践中的动因,进而揭示朱启钤在算例的研究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深厚学术造诣和卓越组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 匠作 中国营造学社
下载PDF
清光绪《营造算例》抄本校勘
6
作者 张昕 李华东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94-99,共6页
以近期发现的清光绪时期匠师抄本为核心,通过与内务府销算房《大木做法》、《营造算例》等材料的综合校勘,全面比较分析了各本所载大木作、装修作、石作、瓦作、土作、搭材作的内容异同与技术特征。通过分析可知,该抄本在主要内容上与... 以近期发现的清光绪时期匠师抄本为核心,通过与内务府销算房《大木做法》、《营造算例》等材料的综合校勘,全面比较分析了各本所载大木作、装修作、石作、瓦作、土作、搭材作的内容异同与技术特征。通过分析可知,该抄本在主要内容上与《大木做法》、《营造算例》可以相互补正,同时亦有部分内容属诸本所未载,对清代晚期官式营造技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 抄本 光绪 官式做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