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122
1
作者 张士元 刘丽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6-110,共5页
现代公司在以营利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前提下 ,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追求营利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理论分析 ,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现代公司不可回避的义务 ,它同我国传统的“企业办社会”有... 现代公司在以营利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前提下 ,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追求营利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理论分析 ,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现代公司不可回避的义务 ,它同我国传统的“企业办社会”有本质不同。我国应从立法、政策和舆论等方面构建公司社会责任的约束、激励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担 法学理论 标的 回避 相辅相成 营利 社会责任 本质 前提 传统
原文传递
《民法总则》的商法意义——以法人类型区分及规范构造为中心 被引量:77
2
作者 蒋大兴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4,共22页
《民法总则》对商事关系的法律调整,既有其重大贡献的一面,又有其调整不足的一面。该法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营利-非营利"的法人区分标准,确立了商事/商法的核心范畴,这是《民法总则》对商法的最大贡献。此种分类考量... 《民法总则》对商事关系的法律调整,既有其重大贡献的一面,又有其调整不足的一面。该法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营利-非营利"的法人区分标准,确立了商事/商法的核心范畴,这是《民法总则》对商法的最大贡献。此种分类考量了我国法人制度的现状,凸显了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之需求,是较"社团-财团"二分法传统模式更为科学和先进的法人分类方法。但《民法总则》欠缺关于"公法人-私法人"的元分类,也未将"营利-非营利"区分模式贯彻到底,尤其是"非法人组织"并未完全贯彻该逻辑,"特别法人"也未顺理成章地采取"中间法人"路线,仍有体系/逻辑优化之可能。在法人规范构造上,《民法总则》采取了"复印公司法"的规范构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法人 营利 商事 规范
原文传递
成本——效益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蒋仲君 张恒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成本与效益、高校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经营性质、营利行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策略,认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易采用弱化全额成本管理,倡导成本差额管理;减少... 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成本与效益、高校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经营性质、营利行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策略,认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易采用弱化全额成本管理,倡导成本差额管理;减少委托代理链条,主张高校直接管理;保持非经营事业性,采用半市场公司化;控制公私利益博弈,创新管理人才激励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场馆 成本 效益 产权 经营性 营利 养馆
原文传递
“以营利为目的”与肖像权侵权责任认定——以案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红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76,共14页
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称“《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在肖像权侵权案件中,困扰双方及法官的问题不是过错、损害和因果关系问题,而是侵... 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称“《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在肖像权侵权案件中,困扰双方及法官的问题不是过错、损害和因果关系问题,而是侵害肖像权的加害行为如何认定的问题根据对《民法通则》第100条进行文义解释,在认定肖像权侵权责任的加害行为之违法性判断上,有一个特殊的标准——加害人须以营利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案件 肖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实证研究 责任认定 营利 《民法通则》 案例
原文传递
营利概念与中国法人法的体系效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宋亚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43,207,共25页
“营利”这一概念是贯穿中国法人法的一条主线,其含义由二要素构成:一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二是将利润分配给出资人。以此为标准,《民法典》区分了营利与非营利法人,并将法人性质与其组织形式捆绑,采用特定的组织形式意味着只能从事特定... “营利”这一概念是贯穿中国法人法的一条主线,其含义由二要素构成:一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二是将利润分配给出资人。以此为标准,《民法典》区分了营利与非营利法人,并将法人性质与其组织形式捆绑,采用特定的组织形式意味着只能从事特定性质的行为,法人“身份”直接决定了其“能力”。此举旨在遵从公法上的法人区分登记管理体制,维持了公私法体系的融贯性,但却束缚了营利法人的权利能力与社会活力,在私法上的体系效应不佳。这一问题在大陆法系由来已久。作为两大立法例之一,日本法较早采用的营利与公益法人分类经历了艰难的改革过程,但始终受到营利概念二要素的困扰。德国法采用的社团与财团法人分类摆脱了营利概念之束缚,将利润分配完全留给经济性社团自治,允许以社团法人的组织形式从事任何法不禁止之事业。这种法人组织法中立的技术构造,充分释放了社团法人的权利能力与社会活力。立足中国国情,中国法人的私法构造应妥善处理与公法上的社团管制之关系,逐步放松利润分配要素对营利法人的不当限制,有步骤地推动法人组织法与行为法的脱钩,释放营利法人参与公益事业的权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利 营利法人 营利法人 利润分配
原文传递
试论博物馆传播理念的更新 被引量:21
6
作者 于萍 《中国博物馆》 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博物馆 传播理念 搜集 一般 教育 营利 人类环境 永久性 更新 展览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运作的公益性与商业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9,共6页
从市场经济自身法则能否完全支配整个体育、市场经济能否兼容公益性体育入手,论证体育运作具有公益性与商业性并存的属性。在经营目的──市场状态二维分类基础上,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运作应选择市场──非营利方式为主体。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育运作 体育市场 公益性 商业性 营利
下载PDF
合作社收益及其归属新探 被引量:22
8
作者 夏冬泓 杨杰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40,共8页
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营利却维系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合作社平稳运行有其内在的限定性。明确合作社各种收益及其归属是保持合作社服务社员与获取营利平衡协调、体现公共利益政策的必然要求。针对合作社营利需要考虑到合作社对内... 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营利却维系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合作社平稳运行有其内在的限定性。明确合作社各种收益及其归属是保持合作社服务社员与获取营利平衡协调、体现公共利益政策的必然要求。针对合作社营利需要考虑到合作社对内营利、对外营利及混合营利的实际存在应区别对待。同时也要顾及合作社接受国家补助与社会捐助、享受税收优惠及豁免待遇等其他获取收益的不同情形来合理划分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收益 营利 归属
原文传递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困惑与思考 被引量:16
9
作者 巩丽霞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教育定位为公益性事业,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由此形成的法律困惑也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国家对法人的管理和政策不同,民办高校被定性为"非企业法人",加剧了处于初始发展时期的民办高校的弱势。而法律虽... 《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教育定位为公益性事业,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由此形成的法律困惑也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国家对法人的管理和政策不同,民办高校被定性为"非企业法人",加剧了处于初始发展时期的民办高校的弱势。而法律虽然认可了民办高校的法人地位,但在其框架中并没有按照民商法的原理设置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所有权,民办高校对其法人财产实质上只是财产管理权,与之相对应,举办者出资所得不仅被定性为"奖励措施",且以"合理"厘定,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法人财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民办学校难以据此建立起合理的法人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导致了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乏力,且内部管理无序,违法营利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业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企业法人 法人财产所有权 合理回报 营利 法人治理结构
下载PDF
我国商法引入经营者概念的理论构造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建文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9,177,共7页
传统商法以商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存在明显缺陷,应当对商主体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我国商法应根据我国经济实践及立法体系,在总纲性商法规范中采用经营者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营行为的实施人。经营行为则可界定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 传统商法以商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存在明显缺陷,应当对商主体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我国商法应根据我国经济实践及立法体系,在总纲性商法规范中采用经营者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营行为的实施人。经营行为则可界定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行为。经营者与经营行为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因经营行为而发生的法律关系均受商法调整,经营行为的实施者即为经营者;企业实施的行为一般可推定为经营行为,但明显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 经营者 经营行为 营利
原文传递
公共产品理论视野下图书馆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熊伟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3,共5页
图书馆产品的本质属性是准公共产品。其生产可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以营利为目的;可由政府投资,也可由社会力量投资;可采取公共生产方式,也可采取非公共生产方式;可实行事业型生产,也可实行产业型生产。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混合供给是... 图书馆产品的本质属性是准公共产品。其生产可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以营利为目的;可由政府投资,也可由社会力量投资;可采取公共生产方式,也可采取非公共生产方式;可实行事业型生产,也可实行产业型生产。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混合供给是图书馆产品供给的三种基本方式。混合供给方式较之公共供给方式和市场供给方式有更高的效率。图书馆产品生产与供给有多种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供给 生产方式 公共产品理论 实行 产品供给 产品生产 政府投资 图书馆 营利 问题研究
下载PDF
浅析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中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章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7,共5页
教育的产业属性在资本的运作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与教育的公益属性形成一对矛盾。它在公办高校中表现不明显 ,但在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中 ,由于其投资主体与办学主体的不一致而被凸现了出来。本文分析了教育产业属性在高投入、高消费... 教育的产业属性在资本的运作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与教育的公益属性形成一对矛盾。它在公办高校中表现不明显 ,但在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中 ,由于其投资主体与办学主体的不一致而被凸现了出来。本文分析了教育产业属性在高投入、高消费、高收益和高回报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并从“营利”与“盈利”在词义上的不同含义 ,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条文提出新的认识。本文认为民办二级学院在办学投资上的盈利或结余是必要的 ,但为解决好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 ,对于民办二级学院自身来说 ,更应该在办学的投资体制、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认真加以规范 ,以制约“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二级学院 营利 盈利 资本寻利性 教育公益性 矛盾统一
下载PDF
公司法人营利性再考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景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我国《民法总则》第三章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毋庸置疑,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属于《民法总则》定义下的营利法人。本文从公司作为营利的商事法人的角度观察公司营利性应有的特殊性与含义,分析... 我国《民法总则》第三章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毋庸置疑,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属于《民法总则》定义下的营利法人。本文从公司作为营利的商事法人的角度观察公司营利性应有的特殊性与含义,分析并梳理公司营利性所涵盖的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及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协调。比如:研究股东利益最大化及商法制度现代化中的营利性、种类股制度的设置是否舍弃公司营利中所含的盈余分配请求权或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以及弱化公司营利性是否影响股东利益最大化等问题,本文拟明晰民商合一模式下民法总则之规定在商事制度创新与移植之间游离的制度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利 股东利益最大化 章程效力 盈余分配请求权 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
原文传递
刑法应当取消著作权犯罪的“营利目的”要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裴显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3,共3页
我国刑法将“以营利为目的”设置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主观归责条件,存在着立法指导思想偏颇,刑法条款之间、刑法与行政法规之间矛盾,司法补救功能无从发挥等系列问题。侵犯著作权犯罪不要求具备营利目的,已成为国际领域的立法趋势,也是... 我国刑法将“以营利为目的”设置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主观归责条件,存在着立法指导思想偏颇,刑法条款之间、刑法与行政法规之间矛盾,司法补救功能无从发挥等系列问题。侵犯著作权犯罪不要求具备营利目的,已成为国际领域的立法趋势,也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最低义务。但在具体修改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使我们的刑法立法更加科学、合理、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犯罪 营利 刑事立法
下载PDF
公司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凯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要使公司切实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在理念层面应当确认营利最大化的商事目标与承担公司社会责任的非商事目标为公司的二元化目的;在制度层面,应针对公司社会责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内部治理结构 确认 约束机制 承担 激励 营利 应当 层面
下载PDF
论商法外观主义对其民法理论基础的超越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雅辉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6期73-86,207,共15页
外观主义肇始于民法善意取得制度的解释学说,其以外观为中心连结真实权利人可归责性与善意相对人信赖的理论架构在向民法注重主观意思的体系逻辑靠近的发展过程中,重心不断向信赖倾斜,但最终仍游离于民法主要原则之外,成为一种特殊的责... 外观主义肇始于民法善意取得制度的解释学说,其以外观为中心连结真实权利人可归责性与善意相对人信赖的理论架构在向民法注重主观意思的体系逻辑靠近的发展过程中,重心不断向信赖倾斜,但最终仍游离于民法主要原则之外,成为一种特殊的责任状态。自风险责任引入外观主义,其在商法领域找寻到自恰的发展空间,并恢复了自身理论架构的平衡。风险系商主体在追求营利目的而做出决策过程中必然持续呈现的状态,其并非站在营利的对立面,反而只有在风险之中才可以发现营利的机会,所以风险责任是契合商法体系逻辑的归责原则,其使外观主义真正成为能够与民法有实质性区别的商法上的普遍原则。这种对于民法的超越,使外观主义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并在具备《民法总则》中法律规范基础的前提下,为建立外观主义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主义 信赖 民法 营利 风险责任
原文传递
现代公司的本质:营利性、赢利性抑或盈利性——基于词义辨析与营利性内涵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勇军 《北方法学》 2010年第4期31-37,共7页
梳理公司的本质并在立法中加以合理疏导是当前和今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已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和当前越来越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学界对公司本质的表述存在营利性、赢利性抑或盈利性之认识与... 梳理公司的本质并在立法中加以合理疏导是当前和今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已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和当前越来越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学界对公司本质的表述存在营利性、赢利性抑或盈利性之认识与使用的分歧,在造成误导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以讹传讹。理清这一问题乃当务之急。因公司经营有风险而存在投入与产出对比后有盈余或亏损的情形,故公司的本质为重在目的或理想之营利,而非重在盈余结果之赢利或盈利,公司的营利性包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经营的持续性和有盈余应分配之根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本质 营利 赢利 盈利 盈余
下载PDF
试论开办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经验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咏堂 项红兵 罗五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3期140-140,191,共2页
作者回顾了我国开办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经验 ,认为政策的导向机制是核心问题 ,并提出应该用新的政策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创造条件 ,其目的是真正确立民营医疗机构经营的地位。
关键词 民营医疗机构 分类管理 营利 营利 政策
下载PDF
完善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刑法应取消侵犯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素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秉志 《中国版权》 CSSCI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虽然我国自1994年在单行刑法中规定侵犯著作权罪以来,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司法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虽然我国自1994年在单行刑法中规定侵犯著作权罪以来,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司法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是相对于著作权刑法保护比较先进的国家以及TRIPS协议的规定,我国保护著作权的刑法规定还存在着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为此,密切关注并致力于知识产权犯罪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与相关著作权保护机构合作,在中国法学会刑法会研究会会长、北师大刑科院院长赵秉志教授的主持下,开展了“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问题研究”课题的专门调查和研究,并完成了《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完善研究》的研究报告。为了促进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完善方面的研究并有助于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工作,本刊特约请上述报告的作者就研究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撰写一组文章并予以刊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著作权犯罪 刑法保护 立法问题 主观要素 TRIPS协议 中国法学会 营利 世界贸易组织
原文传递
民办高校营利或非营利性质选择困境及其对策——基于行为决策理论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淑芬 杨红娟 阙明坤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0,128,共6页
当前,民办高校陷入“营非性质”选择困境,这将阻碍分类管理改革进程。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剖析民办高校“营非”选择问题,得出陷入困境原因:决策问题重要且复杂,决策主体被动,决策信息不完整和决策方案不可逆。举办者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当前,民办高校陷入“营非性质”选择困境,这将阻碍分类管理改革进程。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剖析民办高校“营非”选择问题,得出陷入困境原因:决策问题重要且复杂,决策主体被动,决策信息不完整和决策方案不可逆。举办者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完善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政策,合理设定“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举办者“管理权”和利益相关者薪酬结构,增设“追踪决策”环节等,以期民办高校走出“营非”选择困境,顺利推进分类管理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营利 营利 行为决策理论 选择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