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豆型营养保健(平衡)米硒的营养评分及防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岳程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9年第11期38-40,共3页
用2,3一二氨基禁荧光法测得每100g红豆型营养平衡米和稻米中晒为0060和0.0069mg。并对平衡米、稻米及6种食物的硒作了营养评分(NSF),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硒营养评分值(NSFV)分别为620、40...
用2,3一二氨基禁荧光法测得每100g红豆型营养平衡米和稻米中晒为0060和0.0069mg。并对平衡米、稻米及6种食物的硒作了营养评分(NSF),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硒营养评分值(NSFV)分别为620、40、0.6、6、0.02、4、0.4、0.2。发现平衡米NSFV比稻米等食品高,有显著差异(P<0.05)。又用平衡米和稻米分别与六种食物为儿童配膳并作了硒的NSF,评得平衡米膳NSF为248,比稻米膳(NSF为17)高14.58倍。说明平衡米、平衡米膳的硒含量的NSF比稻米、稻米腊高,且正常食量可达硒的防癌水平(50-150μg/d),但低于中毒量(75μg/d)。据此,做了微核试验,微核率(‰)为:实验鼠喂红豆型营养平衡米(4)组4190±0.290,微核率<0.5%,有抗突变作用。实验鼠(4)组与阳性对照鼠喂袖米(5)组1220±0.002和基础饲料(3)组12.00±0.00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平衡米可抗突变,具有防癌作用。据此认为,推广食用平衡米,可以预防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
硒
营养
评分
微核试验
防癌
营养
保健
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掘和利用丽水红米资源,加强品种创新的思考
2
作者
马瑞芳
薛石玉
《丽水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6-7,1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和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特种营养保健米将会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红米作为丽水的一大特色,如果将其充分地发掘和利用,不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和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特种营养保健米将会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红米作为丽水的一大特色,如果将其充分地发掘和利用,不仅有利于打造秀山丽水、生态之都,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丽水的农业和农民的增收拓展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红
米
品种创新
利用
发掘
营养
保健
米
资源
保健
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营养保健专用米加工
3
作者
蔡泓
《粮食加工》
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
营养保健专用米根据食用人群不同,可搭配禾谷类、豆类、坚果类、干果蔬菜类、菌藻类和药用食物类。加工方法有蒸煮法和挤压法2种。前者保持了禾谷、豆类原有形态,加工中营养成分不流失。后者糊精和还原糖含量有较大增加,消化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营养
保健
专用
米
营养
成分
蒸煮
挤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特水稻栽培特点与技术要求
被引量:
6
4
作者
吴广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6期32-32,共1页
中国是世界水稻第二大国,名特水稻品种资源和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只有掌握好名特水稻品种的种植技术,才能加速其生产,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营养保健米,丰富人类生活,提高我国水稻的世界竞争力。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种植技术
栽培特点
营养
保健
米
国内外市场
种植面积
品种资源
人类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益食用菌新技术简介
5
作者
李方
杨发国
《农村科技开发》
2003年第10期11-11,共1页
1.虫草液体菌种开放制作技术:本技术制种不需流体菌种设备及接种箱等,只需将液体专用防污助长剂与适量开水溶解后配制成培养液,待冷却后分装入干净的培养瓶中。
关键词
食用菌
液体菌种制作技术
营养
保健
米
防污制种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豆型营养保健(平衡)米硒的营养评分及防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岳程
机构
广州芳村区卫生防疫站
出处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9年第11期38-40,共3页
文摘
用2,3一二氨基禁荧光法测得每100g红豆型营养平衡米和稻米中晒为0060和0.0069mg。并对平衡米、稻米及6种食物的硒作了营养评分(NSF),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硒营养评分值(NSFV)分别为620、40、0.6、6、0.02、4、0.4、0.2。发现平衡米NSFV比稻米等食品高,有显著差异(P<0.05)。又用平衡米和稻米分别与六种食物为儿童配膳并作了硒的NSF,评得平衡米膳NSF为248,比稻米膳(NSF为17)高14.58倍。说明平衡米、平衡米膳的硒含量的NSF比稻米、稻米腊高,且正常食量可达硒的防癌水平(50-150μg/d),但低于中毒量(75μg/d)。据此,做了微核试验,微核率(‰)为:实验鼠喂红豆型营养平衡米(4)组4190±0.290,微核率<0.5%,有抗突变作用。实验鼠(4)组与阳性对照鼠喂袖米(5)组1220±0.002和基础饲料(3)组12.00±0.00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平衡米可抗突变,具有防癌作用。据此认为,推广食用平衡米,可以预防肿瘤。
关键词
米
硒
营养
评分
微核试验
防癌
营养
保健
米
Keywords
selenium
anti - cancer
分类号
TS2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掘和利用丽水红米资源,加强品种创新的思考
2
作者
马瑞芳
薛石玉
机构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丽水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6-7,12,共3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和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特种营养保健米将会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红米作为丽水的一大特色,如果将其充分地发掘和利用,不仅有利于打造秀山丽水、生态之都,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丽水的农业和农民的增收拓展新的途径。
关键词
丽水
红
米
品种创新
利用
发掘
营养
保健
米
资源
保健
意识
分类号
TS2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营养保健专用米加工
3
作者
蔡泓
机构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粮食加工》
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摘
营养保健专用米根据食用人群不同,可搭配禾谷类、豆类、坚果类、干果蔬菜类、菌藻类和药用食物类。加工方法有蒸煮法和挤压法2种。前者保持了禾谷、豆类原有形态,加工中营养成分不流失。后者糊精和还原糖含量有较大增加,消化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营养
保健
专用
米
营养
成分
蒸煮
挤压
分类号
TS211.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特水稻栽培特点与技术要求
被引量:
6
4
作者
吴广
机构
沈阳市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6期32-32,共1页
文摘
中国是世界水稻第二大国,名特水稻品种资源和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只有掌握好名特水稻品种的种植技术,才能加速其生产,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营养保健米,丰富人类生活,提高我国水稻的世界竞争力。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种植技术
栽培特点
营养
保健
米
国内外市场
种植面积
品种资源
人类生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益食用菌新技术简介
5
作者
李方
杨发国
机构
宁强县铁锁关食用菌新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村科技开发》
2003年第10期11-11,共1页
文摘
1.虫草液体菌种开放制作技术:本技术制种不需流体菌种设备及接种箱等,只需将液体专用防污助长剂与适量开水溶解后配制成培养液,待冷却后分装入干净的培养瓶中。
关键词
食用菌
液体菌种制作技术
营养
保健
米
防污制种技术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豆型营养保健(平衡)米硒的营养评分及防癌作用研究
林岳程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发掘和利用丽水红米资源,加强品种创新的思考
马瑞芳
薛石玉
《丽水农业科技》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营养保健专用米加工
蔡泓
《粮食加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名特水稻栽培特点与技术要求
吴广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效益食用菌新技术简介
李方
杨发国
《农村科技开发》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