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白痢菌脂多糖的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闫红霞 李肇增 +1 位作者 李凤华 高淑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6期209-211,共3页
用醋酶染色法、ELISA法、被动保护试验等手段与方法,监测了ANAE阳性T淋巴细胞抗LPS抗体产生的情况及其保护性。试验说明,在LPS免疫后7 d 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于14~21 d后抗LPS抗体逐渐产生;抗LPS抗体有较好的保护性,LPS是主要的保护性抗... 用醋酶染色法、ELISA法、被动保护试验等手段与方法,监测了ANAE阳性T淋巴细胞抗LPS抗体产生的情况及其保护性。试验说明,在LPS免疫后7 d 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于14~21 d后抗LPS抗体逐渐产生;抗LPS抗体有较好的保护性,LPS是主要的保护性抗原,LPS可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 多糖 免疫学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对年幼期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2
作者 苏苗赏 李昌崇 +5 位作者 郑仰明 郑吉善 管小俊 张维溪 罗运春 方周溪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据报道脂多糖(LPS)、臭氧、微粒、病毒感染等可诱发前炎症反应,并激活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因子产生,引发非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生。由于LPS的结构类型、剂量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的不同,都决定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 据报道脂多糖(LPS)、臭氧、微粒、病毒感染等可诱发前炎症反应,并激活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因子产生,引发非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生。由于LPS的结构类型、剂量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的不同,都决定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极化方向。我们的研究通过建立年幼期哮喘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Ecoli)LPS对哮喘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哮喘气道炎症 大肠埃希 多糖 幼期 大鼠 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免疫刺激对大鼠海马CA2、3区nNOS和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秀引 王蕾 +2 位作者 马玉琼 欧可群 陈文玉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287-290,294,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对海马CA2、3区nNOS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CA2、3区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NO和c-Fos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SD大鼠腹腔注射LPS,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2、3区nNOS m... 目的通过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对海马CA2、3区nNOS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CA2、3区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NO和c-Fos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SD大鼠腹腔注射LPS,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2、3区nNOS 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该区c-Fos mR-NA,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该区nNOS和c-Fos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腹腔注射LPS组大鼠海马CA2、3区的nNOS,c-Fos及其mRNA的OD值如下:nNOS mRNA(0.283±0.09,0.476±0.03),nNOS(0.653±0.97,1.155±0.12),c-Fos mRNA(1.031±0.99,1.326±0.91),c-Fos(0.426±0.16,0.830±0.14);LPS使大鼠海马CA2、3区nNOS和c-Fos mRNA及表达产物含量均上调。结论海马CA2、3区在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NO和c-Fos蛋白可能是该调节过程中的重要信使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海马CA2区 NNOS C-FOS 海马CA3区 免疫刺激
下载PDF
TLR_4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安平 束蓉 +2 位作者 李昊妍 张秀丽 殷德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TLR4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LR4蛋白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LR4基因的表达及0.1 ng/mL牙龈卟啉菌脂多糖刺激24 h后细胞内T... 目的:探讨TLR4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LR4蛋白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LR4基因的表达及0.1 ng/mL牙龈卟啉菌脂多糖刺激24 h后细胞内TLR4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中有TLR4表达,0.1 ng/mL牙龈卟啉菌脂多糖刺激24 h,其TLR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TLR4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牙龈卟啉菌脂多糖成分可刺激TLR4基因上调,提示与该细胞参与牙周免疫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牙龈卟啉多糖
下载PDF
桃色欧文氏菌Cp2脂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张宏 黄荣 +2 位作者 姚博 赵亮 张振粉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2-87,98,共7页
【目的】探究桃色欧文氏菌Cp2脂多糖(Erwinia persicina Cp2 Lipopolysaccharides,Cp2-LPSe)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N2为材料,用试剂盒法提取纯化Cp2-LPSe,用不同浓度Cp2-... 【目的】探究桃色欧文氏菌Cp2脂多糖(Erwinia persicina Cp2 Lipopolysaccharides,Cp2-LPSe)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N2为材料,用试剂盒法提取纯化Cp2-LPSe,用不同浓度Cp2-LPSe(0、0.157、0.314、0.471、0.628与0.785 EU/mL)处理秀丽隐杆线虫,测定其咽泵次数、繁殖能力、体脂含量、寿命长短、运动速度、运动振幅、身体弯曲频率等指标。【结果】各Cp2-LPSe浓度的处理下,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发育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浓度低于0.314 EU/mL Cp2-LPSe时,除体脂含量外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并在0.314 EU/mL达到最大值;浓度超过0.314 EU/mL时,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低于0.314 EU/mLCp2-LPSe处理秀丽隐杆线虫会提高其咽泵次数、运动速度、身体弯曲频率、运动振幅,在体脂含量不增高的前提下提高其繁殖能力、延长其寿命,促进其生长发育。本研究为Cp2-LPSe作为一种延缓机体衰老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色欧文氏多糖 秀丽隐杆线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桃色欧文氏菌Cp2脂多糖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宏 黄荣 +2 位作者 姚博 张玉娟 张振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5-622,共8页
为探究桃色欧文氏菌脂多糖(Erwinia persicina Cp2 lipopolysaccharides,Cp2-LPSe)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巨能551’为材料,用改良的热酚水法提取纯化Cp2-LPSe,设不同浓度(0,0.157,0.314,0.471和... 为探究桃色欧文氏菌脂多糖(Erwinia persicina Cp2 lipopolysaccharides,Cp2-LPSe)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巨能551’为材料,用改良的热酚水法提取纯化Cp2-LPSe,设不同浓度(0,0.157,0.314,0.471和0.628 EU·mL^(-1))Cp2-LPSe处理,测定处理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改良后的热酚水法提取Cp2-LPSe的平均产率为4.27%;不同Cp2-LPSe浓度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且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P<0.05);随着Cp2-LPSe浓度的升高,幼苗的各生长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当Cp2-LPSe浓度为0.157 EU·mL^(-1)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157 EU·mL^(-1)Cp2-LPSe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有较大影响。综上,0.157 EU·mL^(-1)Cp2-LPSe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大于此浓度紫花苜蓿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本研究为开发紫花苜蓿促生Cp2-LPSe制剂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色欧文氏多糖 紫花苜蓿 幼苗生长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CQ10-LPSp对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和防御酶的作用
7
作者 黄荣 姚博 +5 位作者 张宏 甘瑞勋 李钰 张璠 张宇婧 张振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0-467,共8页
为明确成团泛菌CQ10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CQ10 Lipopolysaccharide,CQ10-LPSp)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抗氧化酶和防御酶的作用,以紫花苜蓿‘巨能551’种子(种子表面消毒组和未消毒组)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浓度(0、0.067和0... 为明确成团泛菌CQ10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CQ10 Lipopolysaccharide,CQ10-LPSp)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抗氧化酶和防御酶的作用,以紫花苜蓿‘巨能551’种子(种子表面消毒组和未消毒组)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浓度(0、0.067和0.134 EU·mL^(-1))和高浓度(0.200和0.267 EU·mL^(-1))的CQ10-LPSp与紫花苜蓿互作,研究CQ10-LPSp对紫花苜蓿幼苗的抗氧化特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和防御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Q10-LPSp浓度的升高,未消毒组和消毒组苜蓿幼苗的SOD、POD和PPO、PAL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0.200 EU·mL^(-1)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随着CQ10-LPSp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而CAT活性却持续下降。低浓度CQ10-LPSp处理下,未消毒组幼苗CAT、MDA,PAL和LOX活性都大于消毒组,而POD、SOD和PPO却低于消毒组;高浓度CQ10-LPSp处理下,未消毒组幼苗CAT和MDA小于消毒组,POD、SOD和PAL高于消毒组。综上所述,紫花苜蓿幼苗对CQ10-LPSp的耐受能力存在浓度阈值效应,其耐受能力随着CQ10-LPSp浓度的升高而减弱,耐受阈值为0.200EU·mL^(-1);低浓度CQ10-LPSp处理下,未消毒组苜蓿幼苗的抗氧化酶和防御酶活性高于消毒组。研究结果可为脂多糖的开发及诱导紫花苜蓿的先天免疫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团泛 多糖 成团泛多糖 紫花苜蓿 苗期 生理生化
下载PDF
小檗碱对沙门菌LPS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彤 杨莉 +5 位作者 张旭梅 徐丞惠 温馨 赵顺婷 史慧君 付强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4-71,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小檗碱(BBR)对沙门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的调控作用。首先采用CCK-8法测定LPS和BBR处理IPEC-J2的最佳处理浓度、最佳处理时间以及给药顺序,后将IPEC-J2分为对照组、BBR组(80μmol/L)、LPS组(5μg/... 试验旨在研究小檗碱(BBR)对沙门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的调控作用。首先采用CCK-8法测定LPS和BBR处理IPEC-J2的最佳处理浓度、最佳处理时间以及给药顺序,后将IPEC-J2分为对照组、BBR组(80μmol/L)、LPS组(5μg/mL)和BL组(5μg/mL LPS+80μmol/L BB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4个组中IL-1β、IL-6及紧密连结蛋白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4个组中Occludin、ZO-1蛋白分布定位情况及其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Occludin、ZO-1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BBR组和LPS组相比,BL组的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水显著上升(P<0.05);免疫荧光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与LPS组相比,BL组的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研究结果表明BBR可抑制LPS诱导IPEC-J2的炎症反应,保护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沙门多糖 IPEC-J2 Western blot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内毒素(G^-菌脂多糖)的连续监测与临床用药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强生 哈小琴 +3 位作者 宋月娟 林静 朱晓红 李泽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95-1296,129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内毒素(G-菌脂多糖)的浓度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革兰阴性菌脂多糖检测试剂盒,检测17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浆中的G-菌脂多糖含量>100 pg/ml的患者,并对其入院诊断、用... 目的研究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内毒素(G-菌脂多糖)的浓度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革兰阴性菌脂多糖检测试剂盒,检测17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浆中的G-菌脂多糖含量>100 pg/ml的患者,并对其入院诊断、用药前后G-菌脂多糖值、微生物培养结果和临床抗生素使用进行分析。结果17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G-菌脂多糖微生物培养结果为肠杆科菌,不动杆菌占多数;入院科室为ICU或急诊科重症脓毒血症患者;G-菌脂多糖浓度>100 pg/ml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用药后G-菌脂多糖含浓度降低为较低水平或正常值,病人体症恢复正常,说明G-菌脂多糖浓度测量指导抗生素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结论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G-菌脂多糖的连续检测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经验用药和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内毒素 G^-多糖 检测 临床用药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对高脂饮食动物血脂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邝枣园 宋姗姗 +5 位作者 苏宁 张韧 吴绍峰 罗海燕 罗可银 罗振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53-554,557,共3页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对高脂饮食兔血脂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给含0.5%胆固醇的饲料,3周后,分别在第4、8、12周采用耳动脉内、颈部、腹股沟处肌肉注射大肠埃希菌脂多糖(LPS),并设立正常组和单纯高脂组。16周后观察兔的一般状态,取...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对高脂饮食兔血脂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给含0.5%胆固醇的饲料,3周后,分别在第4、8、12周采用耳动脉内、颈部、腹股沟处肌肉注射大肠埃希菌脂多糖(LPS),并设立正常组和单纯高脂组。16周后观察兔的一般状态,取血清检查血脂六项、C-反应蛋白和TNF-α,取耳动脉、颈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肝脏,放置4%多聚甲醛中过夜,常规行HE染色,检查血管病变和相关脏器病变情况。结果单纯高脂组血清中胆固醇和LDL-C较正常组增加,复合模型组动物血清中胆固醇和LDL-C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脂组,单纯高脂组TNF-α较正常组高,复合模型组TNF-α比单纯高脂组高。病理显示主动脉弓变化明显,复合模型组内膜斑块弥漫,而单纯高脂组内膜只出现单个小斑块,单纯高脂组和复合模型组心脏病变区别不大,均见轻度水肿和小脂肪滴;单纯模型组肝脏细胞轻度水肿,而复合模型组肝脏脂肪滴明显。结论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加重了内膜斑块的形成,加剧了血脂代谢的紊乱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代谢
下载PDF
成团泛菌脂多糖对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王启辉 申继清 +2 位作者 叶洁梅 王健 冷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 目的:研究成团泛菌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对两种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的影响,了解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p对照组、纯蛋白疫苗组、铝佐剂疫苗组、LPSp+纯蛋白疫苗组、LPSp+铝佐剂疫苗组6组,背部皮下免疫4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分别经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滴度。结果:免疫4次后,LPSp能明显增强纯蛋白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P<0.05);对铝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P>0.05)。结论:LPSp对纯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对铝佐剂疫苗产生抗体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成团泛多糖 佐剂
下载PDF
LPSp对不同免疫方案中狂犬病毒抗原免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申继清 王启辉 +2 位作者 叶洁梅 王健 冷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菌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p对照组、铝佐剂疫苗组、狂犬病毒蛋白组、LPSp实验组各24只,其中后四组分别背部注射LPSp、铝佐剂疫苗、狂犬病...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菌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p对照组、铝佐剂疫苗组、狂犬病毒蛋白组、LPSp实验组各24只,其中后四组分别背部注射LPSp、铝佐剂疫苗、狂犬病毒蛋白及狂犬病毒蛋白+LPSp进行12、4、次免疫(各8只);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8只小鼠为常规组,按铝佐剂疫苗组免疫4次,并于第28天行第5次免疫。各组均在初次免疫后第7、14、21、304、56、0天通过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狂犬病毒IgGI、gM滴度。结果①免疫2、4次后LPSp实验组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狂犬病毒蛋白组和铝佐剂疫苗组(P<0.05),且4次免疫后抗体滴度在第60天仍呈上升趋势,而铝佐剂疫苗组IgG抗体滴度在45 d已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各组免疫12、次者免疫效果均欠佳,免疫2次后LPSp实验组IgG抗体滴度达高峰时间显著早于狂犬病毒蛋白组和铝佐剂疫苗组(P<0.05)。②LPSp实验组免疫4次者各时间点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可维持更长时间(P<0.05);LPSp实验组免疫2次者IgG抗体滴度与铝佐剂疫苗组免疫4次者效果相当。③LPSp实验组免疫1次后第7天IgM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狂犬病毒蛋白组与铝佐剂疫苗组(P<0.05),第7天后IgM抗体滴度下降,但再次免疫时又出现以上趋势。结论 LPSp作为狂犬病毒蛋白疫苗的佐剂可显著提高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IgGI、gM抗体的滴度,且可延长抗体的维持时间、减少接种次数,其效果优于铝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团泛多糖 狂犬病毒蛋白 狂犬病疫苗 佐剂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陈守臻 杨鹏 +4 位作者 宋静 赵敏 赵倩 徐政虎 刘世利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E.coli)脂多糖(LPS)诱导树突状细胞(DCs)细胞系DC2.4吞噬并杀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DC2.4分为对照组、E.coli LPS处理2h组和处理24h组;以流式细胞术(FCS)检测不同组DC2.4对H.pylori的...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E.coli)脂多糖(LPS)诱导树突状细胞(DCs)细胞系DC2.4吞噬并杀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DC2.4分为对照组、E.coli LPS处理2h组和处理24h组;以流式细胞术(FCS)检测不同组DC2.4对H.pylori的吞噬量以及吞噬-溶酶体成熟标志蛋白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的表达量;以RT-qPCR检测相应组DC2.4中TLR4的表达。结果 DC2.4经E.coli LPS处理后对H.pylori的吞噬量明显增加(P=0.003),DC2.4吞噬H.pylori后吞噬-溶酶体成熟标志蛋白LAMP-1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2);E.coli LPS处理的DC2.4吞噬H.pylori时TLR4的表达量增加(P=0.009)。结论 E.coli LPS可以诱导DCs对H.pylori的吞噬作用以及吞噬-溶酶体的成熟,有利于DCs对H.pylori的杀灭。E.coli LPS诱导杀灭作用的机制可能是解除了H.pylori对TLR4信号通路的抑制,为有效清除体内H.pylori感染提供了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多糖 树突状细胞 幽门螺杆 吞噬 TLR4
原文传递
LPSp联合HBsAg对孕鼠血清IFN-γ、IL-4I、L-6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覃晓慧 黄星 +3 位作者 冷静 王启辉 陈悦 庞丽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革兰氏阴性非致病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联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孕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孕鼠(共产胎鼠368只)随机分为5组各10只,联合低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5μl,联合中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15... 目的观察革兰氏阴性非致病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联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孕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孕鼠(共产胎鼠368只)随机分为5组各10只,联合低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5μl,联合中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15μl,联合高剂量组肌注HBsAg 100μl+LPSp 25μl,HBsAg组肌注HBsAg 100μl,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0μl,测量各组胎鼠体质量、身长及胎脑重,采用ELISA法检测孕鼠血清中IL-4I、L-6及IFN-γ的含量。结果联合各剂量组IFN-γI、L-4I、L-6水平均明显高于HBsAg组及对照组,且呈浓度依赖性;HBsAg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组胎鼠体质量、身长及胎脑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PSp能有效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有望在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非致病成团泛多糖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脂多糖能促进免疫鼠的Th1型免疫应答
15
作者 Taylor JM +5 位作者 Ziman ME Huff JL 陶晶(摘) 何平(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33-233,共1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全世界流行,导致慢性胃炎,其中10%~15%的患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或胃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Taylor等用含脂多糖(LPS)的Hp(LPS+)全菌体超声处理物和去除LPS的HP(LPS-)超声处理物接种BALB/c鼠,比...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全世界流行,导致慢性胃炎,其中10%~15%的患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或胃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Taylor等用含脂多糖(LPS)的Hp(LPS+)全菌体超声处理物和去除LPS的HP(LPS-)超声处理物接种BALB/c鼠,比较Hp LPS对全身和局部免疫应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鼠 Th1型免疫应答 幽门螺杆 多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局部免疫应答 超声处理 消化性溃疡
原文传递
可溶性CD14基因在COS-7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胜朝 荫俊 +3 位作者 史俊南 白洁 王威 宋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构建重组可溶性CD14真核表达载体 ,用瞬时系统表达目的基因。方法 :将可溶性CD14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DNA3.1+;DEAE -葡聚糖法转染COS - 7细胞 ,72h收集培养上清 ,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 ,ELISA检测表达水平。结... 目的 :构建重组可溶性CD14真核表达载体 ,用瞬时系统表达目的基因。方法 :将可溶性CD14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DNA3.1+;DEAE -葡聚糖法转染COS - 7细胞 ,72h收集培养上清 ,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 ,ELISA检测表达水平。结果 :酶切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SDS -PAGE显示转染细胞可表达一分子量 5 2 .6× 10 3 u (5 3kDa)的蛋白 ;Westernblot显示 5 2 .6× 10 3 u (5 3kDa)处有免疫阳性蛋白带 ;ELISA检测表明 :转染 72h目的蛋白可达 2 .1μg/mL。 结论 :重组可溶性CD14基因可以在CO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 C0S-7 真核表达 感染 内毒素多糖 血清 髓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