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根外菌丝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时间效应及植物介导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雷垚 伍松林 +1 位作者 郝志鹏 陈保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61,共8页
以豆科植物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应用三室(供体室-间隔室-受体室)培养系统,研究在供体和受体紫花苜蓿根系之间菌丝网络形成的时间效应以及间隔室中不同植物对菌丝网络建成的介导作用。第一个试验在供体和受体植物生长8、10、12、14周之... 以豆科植物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应用三室(供体室-间隔室-受体室)培养系统,研究在供体和受体紫花苜蓿根系之间菌丝网络形成的时间效应以及间隔室中不同植物对菌丝网络建成的介导作用。第一个试验在供体和受体植物生长8、10、12、14周之后进行收获以检验菌丝网络形成的时间效应;第二个试验则在间隔室分别种植紫花苜蓿、羊草和独行菜,以考察菌根依赖性不同的植物对菌丝网络形成的介导作用。试验结果显示:(1)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供体紫花苜蓿根系能够形成良好的菌根共生,其外延菌丝可穿过尼龙网和间隔室侵染受体植物根系;植物生长8周后,在受体植物根系检测到菌根侵染,证实供体和受体植物间形成了根间菌丝网络;10周后,尽管供体室和受体室植物的侵染率已无差异,但二者的生物量和地上部磷浓度差异却加大,表现出菌丝网络对植物种内竞争影响的不对称性。(2)试验条件下,不同介导植物对受体植物的菌根侵染及生物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供体植物生物量和地上部磷浓度;间隔室无介导植物或种植独行菜时,受体植物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供体植物,而当介导植物为紫花苜蓿和羊草时,受体和供体植物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植物根间菌丝网络的形成受时间和介导植物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调节植物间资源分配和植物相互作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菌丝网络 介导植物 生态功能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和虎尾草伴生对羊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子贺 刘雅洁 +3 位作者 金蕴 卢晓瑜 李进华 杨春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5,共14页
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中广泛分布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与该地区的优势草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良好共生并提高其盐碱耐性。同时,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作为羊草的自然伴生种,可能通过种间互作... 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中广泛分布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与该地区的优势草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良好共生并提高其盐碱耐性。同时,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作为羊草的自然伴生种,可能通过种间互作影响羊草生长,但有关虎尾草伴生以及虎尾草与AMF共同作用影响羊草生长的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松嫩盐碱草地羊草根围的AMF群落为接菌剂,虎尾草为伴生种,开展盆栽控制试验,探究盐胁迫下AMF、虎尾草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对土著植物羊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显著抑制羊草生长,但能够促进AMF对羊草根系的侵染。(2)盐胁迫下,接种AMF能够提高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羊草地上生物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促进叶片生长和叶绿素合成;而虎尾草伴生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羊草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浓度;AMF与虎尾草伴生共同作用有效缓解了羊草植株损伤,其根系侵染、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叶长、地上生物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得到提高,同时,该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最低。(3)在无盐胁迫处理组中,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外,AMF接种、虎尾草伴生和二者交互处理组的羊草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虎尾草 盐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菌丝网络 伴生
下载PDF
除了涮火锅,蘑菇还能用来干点啥?
3
作者 李勃 《少年月刊》 2023年第36期31-33,共3页
“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这是一千多年前宋人施枢夸赞蘑菇的名句。说起蘑菇,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把它和吃联系起来。虽然一直被当作蔬菜,但其实蘑菇并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并且,这些平时被我们当作食物的部分并不是蘑菇的全部,在它们生... “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这是一千多年前宋人施枢夸赞蘑菇的名句。说起蘑菇,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把它和吃联系起来。虽然一直被当作蔬菜,但其实蘑菇并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并且,这些平时被我们当作食物的部分并不是蘑菇的全部,在它们生长的地下(或者腐木中),还有一个由无数细胞组成的菌丝网络,被称为“菌丝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菌丝 菌丝网络 蔬菜
原文传递
虫生真菌环境适应研究简述 被引量:4
4
作者 邹晓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虫生真菌是全球广泛分布的节肢动物和线虫等种群的生物调控因子,在寄生状态下与寄主免疫系统进行多维度的分子博弈,在非寄生状态下要适应不同环境中的生存压力,处于复杂的生态关系中并承担功能。本文对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孢子扩散与... 虫生真菌是全球广泛分布的节肢动物和线虫等种群的生物调控因子,在寄生状态下与寄主免疫系统进行多维度的分子博弈,在非寄生状态下要适应不同环境中的生存压力,处于复杂的生态关系中并承担功能。本文对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孢子扩散与抗性、环境适应行为和生态功能等进行简要综述。虫生真菌环境适应研究利于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价值;利于该类特色真菌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生物防治 共生 菌丝网络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的生长发育和防御性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耿依仪 于露 +5 位作者 张万通 周华坤 邓艳芳 康海燕 冶文哥 邵新庆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25-3232,共8页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e mycorrhizal fungi,AMF)在植物抵御虫害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为供体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为受体植物,以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作为接...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e mycorrhizal fungi,AMF)在植物抵御虫害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为供体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为受体植物,以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作为接种菌种,共设置5个处理,即:存在菌丝,但无根系连接(A)、无菌丝和根系连接(B)、无根系但有菌丝连接,且在虫害处理前旋转(C)、既有菌丝又有根系连接(D)、无接菌但存在根系连接(E),测定了菌根侵染率、地上地下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防御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AM真菌显著提高了受体植物地下生物量(P<0.05);虫害发生后,AM真菌诱导了供受体植物体内的防御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证明了AMF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菌丝网络则为主要防御化学信号的传递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丛枝菌根真菌 菌丝网络 抗虫防御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根外菌丝形成时间及对牧草的促生长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吕艳萍 任爱天 +3 位作者 鲁为华 夏金平 娜丽克斯.外里 杨洁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揭示不同物种间接种AM真菌后菌丝网络的形成时间效应以及在调节植物种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法对供体室的紫花苜蓿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进而研究菌丝网络形成时间引起受体室鸭茅和无芒雀麦的生物量及磷吸收率的变化。结... 为了揭示不同物种间接种AM真菌后菌丝网络的形成时间效应以及在调节植物种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法对供体室的紫花苜蓿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进而研究菌丝网络形成时间引起受体室鸭茅和无芒雀麦的生物量及磷吸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供体植物接种菌根真菌后,植物生长第8周时,在供体和受体植物根系均检测到菌根侵染,证实供体和受体植物间形成了根间菌丝网络。接种Ge和Gv的受体植物生物量(地上、地下)最大,显著高于Gi。第14周时,接种Gi和Gm的受体鸭茅(Dg,75.93%)和无芒雀麦(Bi,65.77%)侵染率最大甚至高于受体苜蓿(Ms,72.23%),接种Gm和Ge的供体生物量最大(0.42-0.63),显著高于空白处理。接种6G和Gm处理的供体苜蓿植株(地上、地下)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空白处理。这表明植物根系之间不同菌种菌丝网络的形成具有不同的时间效应,同时促进植株生长及磷素吸收效率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菌丝网络 生物量 磷含量
下载PDF
丛枝菌丝网络介导苜蓿植株间机械损伤信号的传递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莎 斯那永宗 +3 位作者 徐若 字淑慧 范林元 刘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2-388,共7页
为了解植株间的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的功能,对丛枝菌根菌丝网络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机械损伤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机械损伤处理的供体植株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挥发物的数... 为了解植株间的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的功能,对丛枝菌根菌丝网络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机械损伤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机械损伤处理的供体植株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挥发物的数量和种类都显著高于无CMNs连接的植株;供体植株经机械损伤处理后,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逆酶活性都显著升高。这表明机械损伤诱导的防御信号可通过地下菌丝网络传递给邻近植株,激活邻近植株防御系统,使邻近未受机械损伤的苜蓿植株改变挥发性气体,并改变其防御酶活性,用以修复损伤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菌丝网络 防御信号 防御酶
下载PDF
枣麦间作条件下菌丝网络对间作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乔旭 薛丽华 陈兴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灭菌条件下,利用人工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方法,探讨不同AMF对枣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在枣树和小麦之间所形成的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对间作小麦的生物量、氮和磷浓度及含量... 在灭菌条件下,利用人工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方法,探讨不同AMF对枣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在枣树和小麦之间所形成的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对间作小麦的生物量、氮和磷浓度及含量的影响,揭示枣麦间作系统中CMNs的形成对间作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AMF对枣树生长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接种Funneliformis intraradices和F.mosseae处理的枣苗的生物量分别是不接种处理的1.06和1.31倍;2)在枣麦间作系统中CMNs的形成可显著促进相邻小麦对磷元素的吸收,当接种AMF时,30.00μm网膜处理小麦磷含量分别是Seal和0.45μm处理的1.49和1.38倍。综上所述,不同AMF对枣苗的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枣树和小麦之间所形成的CMNs可以改善小麦对磷养分的吸收利用,促进间作小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小麦 间作系统 丛枝菌根真菌 菌丝网络
原文传递
菌根菌丝网络介导的番茄植株间机械损伤信号的传递 被引量:5
9
作者 廉法卓 林熠斌 +3 位作者 胡林 王杰 曾任森 宋圆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CMNs),研究机械损伤供体植株叶片诱导产生的防御信号可否通过CMNs传递给受体植株,诱导受体植株产生防...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CMNs),研究机械损伤供体植株叶片诱导产生的防御信号可否通过CMNs传递给受体植株,诱导受体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处理预先接种Fm的供体植株后,与供体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受体植株叶片和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基因(PR2)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无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被阻断以及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但供体植物叶片未机械损伤的对照处理,其叶片中,4种酶最高活性是无CMNs连接对照处理B的162.1%、69.1%、230.6%和54.6%,而叶片和根系中2个基因最高转录水平分别是无CMNs连接对照处理B的3.9、17.3和7.2、9.0倍.可见,机械损伤诱导供体番茄叶片产生的防御信号可以通过CMNs传递到邻近健康受体番茄植株,诱导其产生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菌丝网络 摩西管柄囊霉 番茄 机械损伤
下载PDF
AMF对间套作体系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琴宇 刘灵 黄庶识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自然环境中的多数陆生植物互利共生。间套作种植作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植物对农田环境中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在间套作体系中,AMF通过对农作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自然环境中的多数陆生植物互利共生。间套作种植作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植物对农田环境中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在间套作体系中,AMF通过对农作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经济产量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从AMF对宿主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AMF对宿主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AMF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菌根植物间共生菌丝网络的养分资源传递分配等方面,阐述AMF对间套作体系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AMF在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间套作体系 土壤微生物 养分吸收 根系特征 共生菌丝网络
下载PDF
丛枝菌根菌丝网络介导的番茄植株根系间抗虫系统性信号的传递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熠斌 刘婷婷 +3 位作者 薛蓉蓉 吴磊 曾任森 宋圆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53,共7页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研究供体植株叶片被斜纹夜蛾取食诱导产生的抗虫系统防御信号可否通过菌根菌丝网络传递到受体根系,诱导受体植株根系产生防御反应.q-PC...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研究供体植株叶片被斜纹夜蛾取食诱导产生的抗虫系统防御信号可否通过菌根菌丝网络传递到受体根系,诱导受体植株根系产生防御反应.q-PCR分析表明,预先接种菌根菌Fm的供体植株被斜纹夜蛾取食后,其根系中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AOC)、脂氧合酶基因(LOXD)、蛋白酶抑制剂Ⅰ和Ⅱ基因(PI-Ⅰ和PI-Ⅱ)转录水平显著高于仅被害虫取食和仅接种Fm的处理,以及既未接种Fm又未被害虫取食的对照.同时,与供体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的受体植株根系中AOC、LOXD、PI-Ⅰ和PI-Ⅱ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无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被阻断,以及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但供体植物叶片未被害虫取食的处理,这4个基因最高转录水平分别为无菌丝网络连接对照受体植物的19.5、11.7、9.0、19.0倍.可见,斜纹夜蛾为害叶片可产生系统性防御信号,诱导供体根系产生抗虫防御反应,并且通过菌根菌丝网络将防御信号传递到邻近健康受体番茄根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菌丝网络 摩西管柄囊霉 番茄 基因转录水平 抗虫防御
下载PDF
丛枝菌根网络的生态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茜 王强 +2 位作者 王晓娟 张亮 金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92-2202,共11页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延伸出的根外菌丝,可以通过菌丝融合的方式形成丛枝菌根网络(AMN).AMN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方面,AMN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其根外菌丝分泌物...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延伸出的根外菌丝,可以通过菌丝融合的方式形成丛枝菌根网络(AMN).AMN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方面,AMN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其根外菌丝分泌物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的微环境,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另一方面,AM真菌的根外菌丝可以吸收土壤养分,并通过AMN将吸收的营养物质在宿主植物间进行分配,调节植物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为了全面阐述AMN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本文围绕最新的AMN研究成果,探究AM真菌根外菌丝在土壤中相互融合的机制、AMN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调节植物群落的生态学机理,以及AMN调节地下资源、植物种内和种间竞争、影响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等生态系统功能.阐述在全球变化过程中AMN与大气氮沉降、CO2浓度升高以及温度升高的相关性,探究其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并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菌丝网络 菌丝融合 土壤微生物 植物群落
原文传递
AM真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被引量:18
13
作者 金樑 孙莉 +4 位作者 王强 董梅 王晓娟 王茜 张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3-882,共10页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体系。目前,AM真菌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探...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体系。目前,AM真菌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探究AM真菌在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分析发现在个体水平上,AM真菌对宿主植物具有促生效应、抑制效应或中性效应。在种群水平上,分析AM真菌对不同宿主植物吸收土壤矿质营养的分配和调控策略,围绕构成草原植被的两大组成成分:牧草和有毒植物,论述AM真菌对植物种群增长和衰败的调控机制,并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角度,探讨AM真菌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围绕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和退化草原的修复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利用AM真菌开展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草原菌根生态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草原生态系统 菌丝网络 有毒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分室培养装置在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强 王茜 +3 位作者 董梅 王晓娟 张亮 金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0-1260,共11页
重点围绕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H形分室培养系统、根排斥室培养系统、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体外培养系统、丛枝菌根(AM)真菌与普通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双... 重点围绕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H形分室培养系统、根排斥室培养系统、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体外培养系统、丛枝菌根(AM)真菌与普通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双重培养的改良分室单胞培养系统等7个不同的分室培养装置,对AM真菌的培养类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其中,采用玻璃珠分室培养装置易于将AM真菌与培养基质分开,能获得大量纯净的AM真菌繁殖体,用于研究AM真菌对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H形分室培养系统和根排斥室(RECs)培养系统均能够获得连续的、可切断的共生菌根网络(CMNs),可用于研究植物-植物、植物-昆虫之间化感作用产生的信息交流。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培养系统有益于研究AM真菌对宿主植物在单作和混作条件下生长效应的影响。AM真菌与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为研究AM真菌的侵染过程及生理、生化特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为纯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体系可以获得AM真菌纯净菌体,是研究AM真菌遗传、生理、生化等特性的理想方法。以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为基础,可以在菌丝生长室置换培养基、在根室中补充适量碳源,并多次收获AM真菌繁殖体。转型根改良双重培养系统是提高AM真菌孢子接种剂产量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AM真菌的分室培养系统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为开展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的菌根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宿主植物 菌丝网络 分室培养装置 孢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