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蚜在西葫芦植株上传播获取西瓜花叶病毒的效率及西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毛晓红 刘国霞 +2 位作者 张秀霞 李娇娇 张安盛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4-1280,共7页
为明确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成蚜对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的传毒特征,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瓜蚜传播获取WMV的效率及其在成蚜体内的存留时间;同时调查了2015年山东省日光温室西葫芦瓜蚜种群动态与西瓜花叶病... 为明确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成蚜对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的传毒特征,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瓜蚜传播获取WMV的效率及其在成蚜体内的存留时间;同时调查了2015年山东省日光温室西葫芦瓜蚜种群动态与西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瓜蚜成蚜离开带毒西葫芦植株0 h后,带毒率为35.00%,3 h后成蚜带毒率随时间的延长开始呈下降趋势,24 h后仅为5.40%。26℃条件下,健康瓜蚜取食带毒植株5 min后即可获毒,0.5 h后获毒率达到62.50%;带毒瓜蚜取食健康植株0.5 h后植株即可带毒,24 h后植株带毒率达到94.44%。温度对瓜蚜成蚜的传毒率有一定影响,在21、26、31℃条件下,瓜蚜成蚜24 h传毒率分别为61.11%、94.44%和88.89%。调查发现,温室西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率与瓜蚜种群数量呈正相关,当温室瓜蚜成蚜种群数量为1.06~1.73头/叶时,西葫芦开始发病,当成蚜数量增至18.22头/叶时,全田发病率可达83.33%。表明瓜蚜成蚜具有较强的传播WMV的能力,有效控制瓜蚜发生对减少WMV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花叶病 瓜蚜成蚜 持效期
原文传递
燕麦红叶病介体蚜虫获毒前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
作者 王颖 魏淑花 +2 位作者 张蓉 马建华 朱猛蒙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4-17,共4页
燕麦(Avena sativa L.)红叶病是由蚜蚧体传播的大麦黄短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病毒病,已成为燕麦生产上的常发病害。为探讨BYDV与蚜虫互作机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转录组(RNA-Seq)... 燕麦(Avena sativa L.)红叶病是由蚜蚧体传播的大麦黄短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病毒病,已成为燕麦生产上的常发病害。为探讨BYDV与蚜虫互作机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转录组(RNA-Seq)测序和分析技术对其获毒前后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获毒前后转录组中共获得622个差异表达基因,获毒蚜虫中有406个上调基因,216个下调基因。共有53个基因比对上NCBI蛋白数据库并获得功能注释;其中36个被聚类到GO的三大功能中;32个被注释到KEGG的77个代谢通路中。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分析,麦长管蚜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的相关基因明显上调。筛选出与细胞免疫和免疫信号路径相关的基因8个,其中75%的基因表达上调。BYDV和介体昆虫麦长管蚜存在互作关系,病毒入侵后可能通过代谢活动相关基因的上调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而影响麦长管蚜的代谢活动和免疫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Avena sativa L.)红叶病 大麦黄短病(BYDV)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转录组 差异基因
下载PDF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吉松 张卓 +4 位作者 张德咏 张战泓 刘勇 史晓斌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2-1458,共7页
【目的】分析与比较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Capsicum annuum植株上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传播差异,解析媒介昆虫-病毒-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为田间辣椒上ToCV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目的】分析与比较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Capsicum annuum植株上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传播差异,解析媒介昆虫-病毒-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为田间辣椒上ToCV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及ToCV cDNA侵染性克隆,对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植株上获取和传播ToCV的能力进行比较,同时比较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健康和携带ToCV辣椒植株上的取食偏好。【结果】在感染ToCV的辣椒植株上接虫后96 h内,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体内病毒积累量逐渐增加,MED成虫获毒速度和病毒积累量均大于MEAM1成虫的,MED成虫获毒量是MEAM1成虫的1.74倍;MED成虫在辣椒植株上的传毒量明显高于MEAM1成虫,传毒量平均相差9倍,且MED成虫传毒率比MEAM1成虫高29%。MEAM1和MED成虫对健康和感染ToCV的辣椒植株的取食偏好相似,都明显倾向于取食被ToCV侵染的辣椒植株。【结论】烟粉虱MED成虫在辣椒植株上获取、传播ToCV的能力均高于烟粉虱MEAM1成虫,这也是ToCV在我国大面积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番茄褪绿病 辣椒
下载PDF
不同饲毒材料对蚜虫获毒和传毒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裘季燕 《北京农业科学》 1994年第5期5-6,共2页
不同饲毒材料对蚜虫获毒和传毒能力的影响裘季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100081)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毒媒介体昆虫——蚜虫类,经常和直接地在田间传播200多种病毒,而且多是以非持久形式传播(non-per-sista... 不同饲毒材料对蚜虫获毒和传毒能力的影响裘季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100081)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毒媒介体昆虫——蚜虫类,经常和直接地在田间传播200多种病毒,而且多是以非持久形式传播(non-per-sistanttape)。从60年代开始,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蚜虫 植物病
下载PDF
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和禁毒形势 被引量:1
5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42期8-12,共5页
(一)禁毒工作方针 1991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总结了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禁毒工作经验,提出了“三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措施,要求在二三年内遏制住毒品泛滥势头,进而... (一)禁毒工作方针 1991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总结了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禁毒工作经验,提出了“三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措施,要求在二三年内遏制住毒品泛滥势头,进而从根本上消除毒品祸害的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方针 形势 品走私 吸食海洛因 “金三角” 堵源截流
下载PDF
共和国不容忍毒品——写在6月26日第8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前
6
作者 孟亚生 《人民论坛》 1995年第6期46-47,共2页
毒品,死灰复燃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6月26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1987年12月7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赋予了她不平凡的含义,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不久后,联合国又发起“国际反滥用毒品10年(1991—2000)”活动... 毒品,死灰复燃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6月26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1987年12月7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赋予了她不平凡的含义,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不久后,联合国又发起“国际反滥用毒品10年(1991—2000)”活动,主题是“一致反对共同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 海洛因 非法种植 云南
下载PDF
“黑色走廊”三勇士
7
作者 尚金城 姜兴华 《中国民兵》 1997年第7期14-15,共2页
滇西保山,毗邻最大的国际毒品加工基地“金三角”,曾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近年来,随着“金三角”制毒中心逐渐北移,仅保山与缅甸接壤的140多公里的国境线,就有毒品加工厂近百家。国际毒贩把这条通向东南亚的黄金通道视为“... 滇西保山,毗邻最大的国际毒品加工基地“金三角”,曾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近年来,随着“金三角”制毒中心逐渐北移,仅保山与缅甸接壤的140多公里的国境线,就有毒品加工厂近百家。国际毒贩把这条通向东南亚的黄金通道视为“黑色走廊”,使保山成为境外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重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兵 勇士 走廊 手榴弹 海洛因 小分队 派出所
原文传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被引量:51
8
作者 曹杨 潘峰 +4 位作者 周倩 李冠华 刘双清 黄志农 李有志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4-1320,共7页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为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SRBSDV)的媒介昆虫,阐明其传毒特性将有助于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测定了白背飞虱的传毒参数。结...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为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SRBSDV)的媒介昆虫,阐明其传毒特性将有助于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测定了白背飞虱的传毒参数。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初孵若虫、3龄若虫、5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最短获毒时间分别是11、6、3、2和2min,最长获毒时间分别是19、12、9、8和8min。在26℃时,SRBSDV在不同虫态(初孵若虫、3龄若虫、5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白背飞虱体内的循回期分别是7~11、5~8、3~7、4~8和3~6d。5龄若虫、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在三叶一心稻苗的最短接毒时间为4、5和6min,最长接毒时间为8、10和11min;它们在分蘖初期稻苗上的最短接毒时间分别是5、7和7min,最长接毒时间分别是10、12和12min。白背飞虱获毒后可终身传毒,但不能经白背飞虱卵传毒,单虫最多传毒株数为87株,平均传毒48.3±0.8株。可见,该虫具有较强的获毒能力和传毒能力,秧苗易感染SRBSDV。因此,在防治上应尽量清除田间SRBSDV毒源植物,减少白背飞虱获毒的机会,在秧田期和移栽初期应重点防治飞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饲育时间 循回期 取食时间
原文传递
棉蚜获得黄瓜花叶病毒的行为与取食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鹏飞 陈建群 +2 位作者 张闲 王斌 蒋群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401,共7页
利用刺吸电位 (EPG)及其即时中断技术研究了棉蚜Aphisgossypii传播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机理 ,分析电势落差波 (pd)及其亚波形在棉蚜获得CMV的取食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棉蚜的获毒需要pd波的发生 ,它的获毒效率与穿刺病株细胞膜... 利用刺吸电位 (EPG)及其即时中断技术研究了棉蚜Aphisgossypii传播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机理 ,分析电势落差波 (pd)及其亚波形在棉蚜获得CMV的取食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棉蚜的获毒需要pd波的发生 ,它的获毒效率与穿刺病株细胞膜的次数呈正相关。证明了这种行为是一种细胞内行为。对植物细胞内穿刺产生的电位落差 (pd)波亚波形分析的结果显示 ,棉蚜的获毒发生在pd波的Ⅱ 3阶段 ,与棉蚜主动吸食植物细胞汁液的活动相关 ,这支持了蚜虫获毒的“吸入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黄瓜花叶病 刺吸电位 电位落差 行为 取食过程 植物病
下载PDF
棉蚜获毒后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斌 陈建群 +2 位作者 张鹏飞 马亮 王咏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6,共8页
采用棉蚜Aphisgossypii-甜瓜Cumumismelo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mosaicvirus,CMV)体系 ,研究棉蚜获毒后在空气中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获毒后的禁食时间与棉蚜传毒效率呈负相关。运用EPG (electricalpenetra... 采用棉蚜Aphisgossypii-甜瓜Cumumismelo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mosaicvirus,CMV)体系 ,研究棉蚜获毒后在空气中禁食对其保持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获毒后的禁食时间与棉蚜传毒效率呈负相关。运用EPG (electricalpenetrationgraph)及其即时显示、即时中断技术研究分析棉蚜禁食后的早期传毒行为细节。结果显示 :禁食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电势落差 (potentialdrop ,pd)数目及穿刺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pd波形前穿刺时间这两个重要指标 ,但禁食处理能引起pd波的两个亚波形pdⅡ 1和pdⅡ 2持续时间的显著减短。进一步分析未禁食棉蚜传毒作用与pd亚波形的关系 ,显示传毒可能与pdⅡ 2的持续时间相关 (P =0 0 6 )。因此 ,pdⅡ 2的持续时间可能是与棉蚜传毒相关的一个行为指标。该研究还建立了新的高效而稳定的获毒方法——— 5pd获毒法 ,与传统的 5min获毒法相比 ,获毒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黄瓜花叶病 甜瓜 禁食
下载PDF
桃蚜可高效率地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荣乐 郑光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研究了桃蚜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的规律 ,结果表明 ,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30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取食时间为 70s以上时 ,获毒率达10 0 % ;带毒蚜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0 .2 5h ,当取食时间超过... 研究了桃蚜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的规律 ,结果表明 ,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30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取食时间为 70s以上时 ,获毒率达10 0 % ;带毒蚜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 0 .2 5h ,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传毒时间时 ,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取食时间达 2h以上时 ,传毒率达 10 0 % ;带毒蚜虫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 1头 ,传毒率随单株植物带毒蚜虫数目的增加而升高 ,单株虫量达 15头以上时 ,传毒率达 1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植物病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新疆株 传播 效率 取食时间 时间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支月娥 何燕红 顾振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发现 ,病毒粒体呈长丝状 ,由细丝缠合成束状 ,粒体直径约 8nm ,全长约 40 0nm ,通过在人工裁培苗上进行灰飞虱人工接种试验 ,表明灰飞虱高龄若虫的获毒率和传毒率在初期较高 ,然后降低 ,但随着获毒时间和接种时间的... 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发现 ,病毒粒体呈长丝状 ,由细丝缠合成束状 ,粒体直径约 8nm ,全长约 40 0nm ,通过在人工裁培苗上进行灰飞虱人工接种试验 ,表明灰飞虱高龄若虫的获毒率和传毒率在初期较高 ,然后降低 ,但随着获毒时间和接种时间的延长又呈增高趋势 ,高的分别可达 5 0 %和 40 %。而雌雄虫成对接种 ,其后代传毒率高于其亲代 ,为 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叶枯病 症状
下载PDF
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6 位作者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0-2844,共5页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自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1叶期至30d苗龄水稻发病率均为100.00%,40、50、60和70d苗龄水稻发病率依次为91.30%、4.17%、0.00%和0.00%。随着白背飞虱饲毒时间或传毒时间加长,水稻发病率会不断增高。当自背飞虱饲毒时间为60.18h或传毒时间为26.34h时,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因此,进行水稻品种抗SRBSDV人工接种鉴定时,传毒介体白背飞虱饲毒时间不应低于60.18h,待测苗20~25d苗龄时接虫,接虫密度为每苗接2头带毒4~5龄若虫或成虫,传毒时间不应低于26.34h。建议对现有的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材料)进行抗SRBSDV鉴定,从中发掘抗病材料,为水稻抗性育种工作者选择提供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白背飞虱 效率 效率
下载PDF
不同体色种群烟蚜传播CMV的效率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家保 邓建华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研究了不同体色种群烟蚜对CMV的传播效率和烟蚜的持毒能力。结果表明:红色和绿色种群的烟蚜,都可在0.5min时间内获毒或传毒。且传毒效率随着获毒或传毒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当获毒时间和传毒时间超过5min时,传毒效率提高幅度减缓。传... 研究了不同体色种群烟蚜对CMV的传播效率和烟蚜的持毒能力。结果表明:红色和绿色种群的烟蚜,都可在0.5min时间内获毒或传毒。且传毒效率随着获毒或传毒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当获毒时间和传毒时间超过5min时,传毒效率提高幅度减缓。传毒蚜虫数量在低密度(1~5头/株)时,随着蚜虫数量的增加,传毒效率提高明显,当蚜虫数量大于5头/株时,传毒效率上升的趋势减缓。烟蚜的持毒时间在连续传毒的情况下约为25min,而在获毒后不立即进行传毒时,则持毒时间可延长至40min。因此,红色和绿色烟蚜种群的持毒能力均较弱,生产上防治CMV应采取驱蚜防病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CMV 效率 时间 时间 时间
下载PDF
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严乃胜 李正跃 +2 位作者 孙跃先 许若清 陈斌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用生物学测定方法对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盲蝽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传毒效能随带毒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虫量为1~3头时,传毒效能为50%,单株虫量为5~10头时,传毒效能为60%~80%,单株虫量... 用生物学测定方法对烟盲蝽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症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盲蝽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传毒效能随带毒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虫量为1~3头时,传毒效能为50%,单株虫量为5~10头时,传毒效能为60%~80%,单株虫量达15头以上时,传毒效能达100%;烟盲蝽成虫或若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1h,在1~6h范围内,相同时间内的若虫获毒率高于成虫,获毒时间在6h以上时成虫与若虫的获毒率相同,达90%以上,获毒时间在12h以上时,获毒率达100%;烟盲蝽若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0.5h,成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1h;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时间时,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若虫取食时间达12h以上、成虫取食时间达24h以上时,传毒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盲蝽 烟草簇矫病 时间 时间 烟草 丛枝症 效能
原文传递
大气CO_2不同浓度对灰飞虱获毒与传毒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封亚青 张燕 +1 位作者 苏宏华 杨益众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8-1053,共6页
本世纪初,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的条纹病毒(RSV)引起的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稻区肆虐,给这些地区的水稻生产带来了灾难性影响。本文采用模拟气室法,研究了大气CO_23个浓度(370μL/L(CK)、470μL/L和570μL/L)对媒... 本世纪初,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的条纹病毒(RSV)引起的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稻区肆虐,给这些地区的水稻生产带来了灾难性影响。本文采用模拟气室法,研究了大气CO_23个浓度(370μL/L(CK)、470μL/L和570μL/L)对媒介害虫灰飞虱获毒与传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飞虱获毒个体数与灰飞虱的取食时间成正比,在有毒稻株上取食时间越长,获毒的灰飞虱个体数越多。不同CO_2浓度间,取食相同时间后的灰飞虱获毒个体数虽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鉴于稻株获得RSV与病毒病的症状显现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本文通过提取水稻植株体内的RNA并借助RT-PCR技术,研究判定被害稻株是否已经获得了RSV,从而间接证明灰飞虱的传毒力。研究结果显示,CO_2浓度对灰飞虱的传毒力有影响:470μL/L CO_2浓度条件下灰飞虱的传毒力最强。研究还发现,在处理的3个CO_2浓度范围内,灰飞虱只要取食为害稻苗1 h,水稻中就能检测到条纹病毒(RSV)。说明灰飞虱的传毒速率还是较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灰飞虱 条纹病(RSV)
下载PDF
百合病毒介体昆虫传毒特性研究
17
作者 朱亚灵 《园林科技》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在室内研究了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对百合病毒的传毒效率、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能够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结果表明:桃蚜对百合病毒传毒的最少头数是5头,发病率随虫量的增加而升高,单株虫量为5~20头时,发病率分别是10%、20%... 在室内研究了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对百合病毒的传毒效率、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能够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结果表明:桃蚜对百合病毒传毒的最少头数是5头,发病率随虫量的增加而升高,单株虫量为5~20头时,发病率分别是10%、20%、40%、60%;最短取食获毒时间为30min,30min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取食传毒效率升高;蚜虫取食传毒时间最短为5min,5min钟后发病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百合病
下载PDF
大麦抗BYDV的蚜虫获毒酶联免疫吸附法
18
作者 刘常宏 Haber,S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30-34,共5页
蚜虫获毒酶联免疫吸附法(AA-ELISA)是指用ELISA测定从染病植株上获毒蚜虫以反映品种抗BYDV的方法。经对带Yd2基因大麦品种877-16与感病品种Manley对比测定,按其方法接种3叶期第1叶片,传毒3d后... 蚜虫获毒酶联免疫吸附法(AA-ELISA)是指用ELISA测定从染病植株上获毒蚜虫以反映品种抗BYDV的方法。经对带Yd2基因大麦品种877-16与感病品种Manley对比测定,按其方法接种3叶期第1叶片,传毒3d后用无毒禾谷类蚜虫从第2叶片上取食获毒1d,采集5头作ELISA测定。AA-ELISA法测定OD值,Manley显著高于877-16,用ELISA直接测定无显著差异。用AA-ELISA法具有不破坏植株,可对同一部位重复测定,且蚜虫体软,易研碎抽提病毒,测定抗感品种差异明显等优点,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酶联免疫吸附法 大麦 BYDV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19
作者 李贵 孟庆平 李桂杰 《新农业》 1999年第7期27-27,共1页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从90年代初开始,粗缩病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危害不断加重,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病害症状玉米粗缩病主要在苗期感病,发病初期幼叶开始出现褪绿的条状小点。叶背面的叶脉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出...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从90年代初开始,粗缩病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危害不断加重,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病害症状玉米粗缩病主要在苗期感病,发病初期幼叶开始出现褪绿的条状小点。叶背面的叶脉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出现突起的小点或短条纹,初呈灰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灰飞虱 自交系 矮花叶病 最短时间 玉米旋心虫 种子包衣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防治措施 康平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