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化版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3版的信度和效度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晶京 恽晓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对汉化版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3版(RBMT-Ⅲ)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对RBMT-Ⅲ进行汉化。对131名正常人应用汉化版RBMT-Ⅲ进行测验,间隔2周后从中抽取30名用不同内容进行重测。结果汉化版RBMT-Ⅲ14项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目的对汉化版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3版(RBMT-Ⅲ)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对RBMT-Ⅲ进行汉化。对131名正常人应用汉化版RBMT-Ⅲ进行测验,间隔2周后从中抽取30名用不同内容进行重测。结果汉化版RBMT-Ⅲ14项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0.799;各分测验分及记忆指数的复本相关系数均>0.65。因子分析抽取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64.47%,依次为新技能学习、空间记忆、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前瞻性记忆、日期和定向。结论汉化版RBMT-Ⅲ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记忆测验 获得性脑损伤 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3版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获得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上气道压力重塑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玉珏 戴萌 +3 位作者 卫小梅 谢纯青 张耀文 窦祖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8-921,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对其吞咽功能的即时影响。方法共选取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2例,分别在吞咽-说话瓣膜干预和非干预状态下吞咽5ml的300mg I/ml碘海醇溶液各3次。...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对其吞咽功能的即时影响。方法共选取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2例,分别在吞咽-说话瓣膜干预和非干预状态下吞咽5ml的300mg I/ml碘海醇溶液各3次。采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采集患者咽部、食管上括约肌压力及时间参数,包括咽腔收缩压力峰值、咽腔收缩速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上食管括约肌(UES)松弛残余压及UES松弛持续时间等。结果应用吞咽-说话瓣膜后,发现患者咽腔收缩压力峰值、咽腔收缩速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UES松弛残余压及UES松弛持续时间均有变化,但发生的即时效应在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说话瓣膜的应用并不能即时明显改善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状态患者的咽部及UE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吞咽-说话瓣膜 高分辨率测压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汉化版执行功能表现测试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何泽佳 恽晓萍 +1 位作者 郭华珍 张慧丽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6-612,共7页
目的评价执行功能表现测试(EFPT)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获得性脑损伤患者46例设为患者组,健康自愿者49例设为正常组。2组受试者均接受EFPT、神经心理学测试(Flanker)任务、颜色形状转换任务、言语及视空间... 目的评价执行功能表现测试(EFPT)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获得性脑损伤患者46例设为患者组,健康自愿者49例设为正常组。2组受试者均接受EFPT、神经心理学测试(Flanker)任务、颜色形状转换任务、言语及视空间2-Back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检查,并于入组四周后随机抽取30例正常人再次进行EFPT评估。将本研究结果中所得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其中人口资料学(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以及执行功能相关测试的组间差异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符号秩和检验。结果①信度——通过对EFPT的各定量指标进行同质性信度及重复信度检验,发现EFPT具有良好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3~0.83)和较高的重复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s)范围为0.50~0.85。②效标效度——EFPT与神经心理学测试各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EFPT与WCST中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性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及概括水平百分数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范围为0.29~0.57,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③生态效度——EFPT与IADL相关分析发现,EFPT中除外服药得分与IADL无相关性外,其他分测验及EFPT总分与IADL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范围为0.37~0.68,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④区分效度——通过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发现,在EFPT总分、各分测验得分以及测试时间指标上,获得性脑损伤组均显著高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组(Z=-3.62^-8.32,P<0.05)。结论汉化版的EFPT在获得性脑损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能够反映获得性脑损伤患者与日常生活功能相关的执行功能障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表现测试 信效度 获得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气管切开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陆蓉蓉 何志杰 +3 位作者 吴军发 白玉龙 吴毅 陈颖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究影响严重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伴气管切开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脑损伤后存在气管切开的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目的:探究影响严重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伴气管切开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脑损伤后存在气管切开的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染料试验(MEBDT)结果、气切置管时间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本研究最终纳入141例受试者,并在1年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1年时的FOIS评估,将患者分为吞咽功能差(FOIS分级1~3级)71例和吞咽功能好(FOIS分级4~7级)70例,收集气管拔管情况、GCS评分和FOIS评分。138例受试者的结果纳入最终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吞咽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吞咽功能好组拔管率高于吞咽功能差组(P<0.01),吞咽功能好组GCS≥8分的比率高于吞咽功能差组(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MEBDT、1年内拔除气切套管、1年时的GCS评分对1年时吞咽功能恢复影响显著(P<0.05,0.01)。结论:在严重脑损伤所致的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的意识障碍患者中,与吞咽功能恢复较好相关的因素包括初始MEBDT结果、1年内拔除气切套管和1年时的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意识障碍 气管切开 获得性脑损伤
下载PDF
获得性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其对脑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胡小珍 汪浙炯 +1 位作者 杨璐 毛雅君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调查获得性脑损伤康复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特征,并分析其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获得性脑损伤康复住院患者334例,记录入院时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 目的调查获得性脑损伤康复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特征,并分析其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获得性脑损伤康复住院患者334例,记录入院时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MDRO组96例和非MDRO组238例,并在入院和出院时通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BI)进行脑功能评估。结果96例MDRO组共采集到204份微生物标本,分别来源于痰液(152/204,74.5%)、尿液(46/204,22.5%)、伤口分泌物(6/204,2.9%),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Z)为最主要MDRO类型,病原菌前三位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组患者功能量表评分结果显示,MDRO组入院及出院时的功能障碍程度高于非MDRO组(P<0.01),且经过住院康复治疗后,两组出院时的GCS、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P<0.01)。结论28.7%的康复科获得性脑损伤患者在入院时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来源于呼吸系统感染,最主要MDRO类型为CRE,其脑功能明显低于未感染患者,故今后在MDRO防控基础上,确保MDRO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的脑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脑损伤 多重耐药菌 康复治疗 功能
下载PDF
颈胸部CT联合纤维喉镜检测指标对ABI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指导价值研究
6
作者 饶先亮 陈健 +1 位作者 赵凯 陈龙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93-997,共5页
目的研究颈胸部CT联合纤维喉镜检测指标对获得性脑损伤(ABI)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年至2023年5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的ABI后气管切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颈胸... 目的研究颈胸部CT联合纤维喉镜检测指标对获得性脑损伤(ABI)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年至2023年5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的ABI后气管切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颈胸部CT联合纤维喉镜检查,分析上气道通畅性、肺部感染及纤维喉镜评估指标对拔管成功与否的影响。结果拔管成功率为68.57%(24/35)。根据拔管情况将受试者分为拔管组(n=24)及未拔管组(n=11)。拔管组的气管切开时间为153(125,284)d,而未拔管组为411(359,7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组气道狭窄率为20.83%(5/24),未拔管组气道狭窄率为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χ^(2)=8.26,P<0.05)。拔管组反复感染率为4.17(1/24),未拔管组为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组咽喉部水肿发生率25.00%(6/24)低于未拔管组的36.36%(4/11),声带活动异常率12.50%(3/24)低于未拔管组的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狭窄、肺部感染、咽喉部水肿、声带活动异常发生率对ABI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获得性脑损伤 拔管 体层摄影术 纤维喉镜
下载PDF
获得性脑损伤患者成功拔除气管套管的预测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玉菊 刘照勇 张波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获得性脑损伤(ABI)患者拔除气管套管的相关因素并评估各独立因素对ABI患者成功拔管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行气管切开术的AB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成功... 目的分析影响获得性脑损伤(ABI)患者拔除气管套管的相关因素并评估各独立因素对ABI患者成功拔管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行气管切开术的AB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成功拔管分为拔管组(100例)和未拔管组(45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拔管结果的独立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评估其联合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意识水平(GCS评分)、肺部感染情况、吞咽功能、咳嗽反射、自愿咳嗽、吸痰次数/8 h及堵管耐受性(堵管≥48 h)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95%CI:0.071~0.813,P=0.022),吸痰次数/8 h(95%CI:0.045~0.451,P=0.001)及咳嗽反射(95%CI:1.785~27.718,P=0.005)是拔管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其联合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80~0.969),最佳截断值为0.646,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90%。结论肺部感染情况、吸痰次数/8 h及咳嗽反射对ABI患者成功拔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脑损伤 气管切开 拔管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与脑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卫红 曹鸿挺 +5 位作者 张薇 魏小文 刘运周 王华 王超要 李建业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0期5014-5017,共4页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探查与脑电图监测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获得性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无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探查与脑电图监测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获得性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无脑损伤足月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3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表达水平,于出生后3~5 d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在出生后3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行脑电图复查。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MBP、GFAP、CK-B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最长背景抑制时间高于对照组(t=13.285,P<0.05);研究组3例出现持续低电压表现,3例背景波率慢,5例最长背景抑制时间>20 s;随访显示研究组患儿中9例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中1例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中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力指数(MDI)均<70。结论足月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早期相关血清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可能与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程度、预后等因素有关,脑电图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估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获得性脑损伤 血清指标 电图监测 预后
原文传递
颅脑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陶莹 庄翔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临床诊断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内本院接收的临床疑似为颅脑损伤的新生儿12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早期颅脑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图像表现,并且在后期进行随访...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临床诊断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内本院接收的临床疑似为颅脑损伤的新生儿12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早期颅脑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图像表现,并且在后期进行随访,观察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在颅脑超声检查中,120例患者出现异常超声图像78例,同时在随访中出现83例获得性脑损伤,其中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周围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扩张以及脑积水、颅内感染、脑实质出血等。出现异常超声图像的新生儿均得到有效的参考治疗信息提醒,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效改善了新生儿的预后,颅脑超声检查结果与实际疾病表现发病率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获得性脑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区别于先天性脑疾病能够在产前利用超声进行检查,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及时的进行颅脑超声检查能够较为有效的观察脑部图像,及时辨别异常,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极大的改善了新生儿的预后。颅脑超声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实际使用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新生儿 获得性脑损伤 临床诊断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住院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芳 郭志梅 +3 位作者 杜志方 吕朝霞 郑一博 周春风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种类、程度、构成比以及转归情况。方法对象为2006年6月~2008年6月,新生儿病区确诊为获得性脑损伤的所有足月儿。结果2年间新生儿病区诊断为获得性脑损伤的足月儿共301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07例,缺... 目的探讨住院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种类、程度、构成比以及转归情况。方法对象为2006年6月~2008年6月,新生儿病区确诊为获得性脑损伤的所有足月儿。结果2年间新生儿病区诊断为获得性脑损伤的足月儿共301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07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150例(49.83%)、颅内出血123例(40.86%)、胆红素脑病15例(4.98%)、低血糖脑病9例(3.0%),其余4例(1.33%);在脑损伤患儿中,男婴占64.45%,严重不良预后占7.64%。结论H IE、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是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保健,减少窒息发生,动态监测高危儿血清胆红素可以达到减少足月儿获得性脑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危儿 颅内出血 缺血缺氧 胆红素 获得性脑损伤
下载PDF
超声对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冠嘉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诊治的疑似脑损伤新生儿80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颅脑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且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诊断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诊治的疑似脑损伤新生儿80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颅脑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且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评估超声检查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与综合诊断结果比较,颅脑超声检查795例诊断结果符合,符合率为99.38%;获得性脑损伤307例;795例患者中,42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HIE),279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68例脑室扩张及脑室积水,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颅内感染,5例脑实质出血。结论颅脑超声技术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特点,应用于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临床诊断可获得良好效果,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脑损伤 新生儿 诊断 超声
下载PDF
日常注意成套测验(汉化版)对脑损伤后注意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科英 恽晓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汉化版日常注意成套测验(TEA)对获得性脑损伤后注意障碍诊断价值,确定其各项分测验的最佳诊断界定值。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117例(正常对照组)和33例获得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分别进行TEA(汉化版)测验,得出各分测验的原始分... 目的:探讨汉化版日常注意成套测验(TEA)对获得性脑损伤后注意障碍诊断价值,确定其各项分测验的最佳诊断界定值。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117例(正常对照组)和33例获得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分别进行TEA(汉化版)测验,得出各分测验的原始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2组受试者TEA(汉化版)测验各项分测验的诊断界定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TEA(汉化版)各项分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电梯计数测验外,其余各分测验(地图搜索、分心时电梯计数、视觉电梯、电梯上下运行计数、电话簿搜索、计数时电话簿搜索、彩票任务)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0.955(P<0.01);敏感度为74.1%~97%,特异度为58.8%~94.1%,以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分值确定各分测验的最佳诊断界定值,分别为53.5(54)、7.5(8)、8.5(9)、4.39、5.5(6)、3.68、5.03、8.5(9)。结论:TEA(汉化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区分和诊断不同类型的注意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评定 获得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综合认知训练对脑损伤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王科英 刘玲 +2 位作者 张红梅 高宁 曲艳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认知训练(治疗室任务联合日常生活任务训练)对脑损伤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 目的探讨综合认知训练(治疗室任务联合日常生活任务训练)对脑损伤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进行治疗室任务训练联合日常生活任务训练,B组进行治疗室任务训练,C组仅接受认知康复指导.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的MoCA、FMA、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MoCA、FMA、BI评分均高于B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认知训练(治疗室任务联合日常生活任务)可有效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而提高其整体康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认知训练 评定 获得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获得性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泽佳 恽晓萍 +1 位作者 郭华珍 张慧丽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执行功能与其他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获得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执行功能表现测试(EFPT)及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检查,观测指标为EFPT各任务的得分及时间,LOTCA测试中... 目的探讨获得性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执行功能与其他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获得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执行功能表现测试(EFPT)及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检查,观测指标为EFPT各任务的得分及时间,LOTCA测试中的定向力、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检查以及注意与集中能力的得分。为探讨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不同疾病特点对EFPT测试结果的影响,将46例患者分别进行分组。①按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②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40岁)和中老年组(≥40岁);③按受教育年限分为≤12年组和>12年组;④按不同疾病性质分为脑外伤组及脑卒中组;⑤按不同损伤部位分为左侧、右侧与双侧病灶组。然后进行各组间比较,并对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及疾病性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不同疾病特点对EFPT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而判断各因素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青壮年组的烹饪得分、服药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中老年组,青壮年组的打电话时间、服药时间及支付账单时间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5);受教育年限>12年组的烹饪得分、支付账单得分、EFPT总分明显高于受教育年限≤12年组(P<0.05);脑外伤组的支付账单得分(Z=-2.19,P=0.03)和EFPT总分(Z=-1.69,P=0.02)明显高于脑卒中组(P<0.05);不同性别及不同发病部位的受试者在EFPT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FPT总分=13.84-4.12×受教育年限+5.06×年龄+4.48×疾病性质,其中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最大。除服药得分外的其他三项任务得分及EFPT总分,与LOTCA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注意与集中及总分呈低中度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范围为0.31~0.64(P<0.05)。结论年龄越大,执行功能越差;受教育程度越高,执行功能越好;脑外伤对执行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表现测试 影响因素 获得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脑出血女性患者低骨密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陈南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 观察脑出血(ABI) 女性患者低骨密度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这是一项ABI患者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因ABI导致残疾至少3个月且年龄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女性。检测患者的骨密度和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性。 结果 共... 目的 观察脑出血(ABI) 女性患者低骨密度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这是一项ABI患者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因ABI导致残疾至少3个月且年龄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女性。检测患者的骨密度和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性。 结果 共有200名绝经后ABI女性纳入本研究。年龄57.6±13.8岁;体重61.7±10.6 kg;其中中风116例,创伤性脑损伤45例以及其他原因39例;吸烟者36例,饮酒者54例;无法走路52例(25.0%);室内步行38例(19.0%);户外步行110例(55.0%);124例(62.0%)患者出现骨质减少,76例(38.0%)患有骨质疏松症。能够在户外行走的患者在股骨颈处的BMD显著高于仅在室内行走的和完全不能行走者( P <0.00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活动能力和残疾持续时间是股骨颈和股骨近端低骨密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活动能力和残疾持续时间是女性患者股骨颈和股骨近端低骨密度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折风险 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 中风 获得性脑损伤
下载PDF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璐 王泳 +6 位作者 李海东 刘洁 李征 张文静 高亚立 刘月伟 陆敏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7期699-70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获得性脑损伤(severe acquired brain injury,sABI)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留置气切套管sABI患者,按照是否成功拔除气切套管... 目的探讨重度获得性脑损伤(severe acquired brain injury,sABI)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留置气切套管sABI患者,按照是否成功拔除气切套管分为拔除组和未拔除组。收集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拔管或出院时的意识水平、咳嗽能力、吞咽功能、血氧饱和度、24 h堵管试验、气道狭窄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sABI患者,平均年龄56.13±12.87岁,男性116例(72.5%);拔除组85例,未拔除组75例,拔管率5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识水平较好(微小意识状态:OR 5.668,95%CI1.270~25.301;脱离微小意识状态:OR 34.670,95%CI 2.570~467.705)、气道无狭窄(OR 45.851,95%CI 3.290~638.914)、通过24 h堵管试验(OR 96.069,95%CI 9.799~941.897)是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sABI患者中,微小及脱离微小意识状态、连续堵管超过24 h、气道无明显狭窄是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除气切套管 拔管指征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 预测因素 康复
下载PDF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蕾 关晨霞 +2 位作者 闫莹莹 乐琳 李哲 《中国康复》 2023年第9期563-567,共5页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severe acquired brain injury,sABI)是使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类疾病,包括创伤性和其他性质的脑损伤(如血管缺血性或出血性、缺氧缺血性、肿瘤性、感染性、毒性代谢性等)[1]。sABI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因严重的脑损...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severe acquired brain injury,sABI)是使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类疾病,包括创伤性和其他性质的脑损伤(如血管缺血性或出血性、缺氧缺血性、肿瘤性、感染性、毒性代谢性等)[1]。sABI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因严重的脑损伤和气道保护反射受损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2],部分患者在后续治疗进程中因气管插管拔管失败或机械通气时间过长需要进行气管切开,但长期留置气切套管有增加气道狭窄、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进而延缓康复进程[3]。因此,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尽早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拔管
下载PDF
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度获得性脑损伤患者拔除气切套管中的作用
18
作者 刘月伟 王远 +1 位作者 张继敏 宋璐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第7期110-115,共6页
目的研究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度获得性脑损伤(sABI)患者拔除气切套管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康复中心连续住院的sABI患者38例编入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41例编入研究组,研究组... 目的研究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度获得性脑损伤(sABI)患者拔除气切套管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康复中心连续住院的sABI患者38例编入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41例编入研究组,研究组实施气道管理小组模式。收集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气管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拔管后的咳嗽能力、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肺炎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等信息。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后误吸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和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管理小组在sABI患者拔除气切导管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气道管理小组通过多学科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可缩短气切套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和有效咳嗽,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拔除气管套管 重度获得性脑损伤 康复
下载PDF
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进食评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戚春霞 厉春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750-753,共4页
目的将反复唾沫吞咽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联合食物容积黏度测试应用于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识别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经口进食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改进误吸预防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住院的142例获得性颅脑损伤... 目的将反复唾沫吞咽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联合食物容积黏度测试应用于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识别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经口进食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改进误吸预防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住院的142例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153例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观察组采用反复唾沫吞咽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食物容积黏度测试进行综合动态评估,直至患者出院。观察比较2组误吸风险检出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误吸风险检出率36.6%(52/142),高于对照组的7.8%(1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99,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4%(2/142),低于对照组的12.4%(1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2,P<0.05)。结论反复唾沫吞咽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与食物容积黏度测试联合应用能提高神经外科获得性颅脑损伤患者误吸风险的检出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脑损伤 反复唾沫吞咽试验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 容积黏度测试 误吸
原文传递
肉毒毒素A治疗脑性瘫痪及获得性脑损伤患儿上肢痉挛
20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5期2324-2324,共1页
关键词 肉毒毒素A 治疗 瘫痪 获得性脑损伤 上肢痉挛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