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甜叶菊发展概况 被引量:35
1
作者 吴则东 张文彬 +1 位作者 吴玉梅 刘乃新 《中国糖料》 2016年第4期62-65,共4页
介绍了全球甜叶菊的发展历史、甜菊糖苷等产品的提取方法、作为糖源的机理、安全性、各国或地区准许使用与合法地位、甜叶菊产量、市场额度以及甜叶菊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 甜叶菊提取物 甜菊糖 莱鲍迪A 发展概况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叶菊糖中的甜菊苷和莱鲍迪苷A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超 李来生 +1 位作者 许丽丽 周志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3-26,共4页
建立甜叶菊糖中甜菊苷(简称为XT)和莱鲍迪苷A(简称为RA)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Kromasil NH2柱(250mm×4.6mm i.d.,5μm),以V(乙腈):V(水)=75:25为流动相,采用质谱检测器鉴定甜叶菊糖中主要的成分。sT... 建立甜叶菊糖中甜菊苷(简称为XT)和莱鲍迪苷A(简称为RA)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Kromasil NH2柱(250mm×4.6mm i.d.,5μm),以V(乙腈):V(水)=75:25为流动相,采用质谱检测器鉴定甜叶菊糖中主要的成分。sT和RA质量浓度分别为9.0~287.6mg/L和3.9—126.1mg/L时线性关系良好,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和97.40%,RSD分别为2.3%和1.3%(n=5)。本实验还利用经典的Eschweiler-clark甲基化反应将氨基柱的伯胺转变为叔胺,发现上述溶质保留减小,同时分离选择性减小,说明氨基与糖苷类化合物的氢键作用和偶极-偶极作用对分离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甜菊 莱鲍迪 甜叶菊糖 测定 分离机理
下载PDF
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仁娇 蓝航莲 +1 位作者 王彩云 侯占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12-319,共8页
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的低热量、高甜度甜味剂,也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蔗糖替代品,它可以有效地弥补许多人工甜味剂的缺点,符合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要求。目前已发现甜菊糖苷有30多种,部分作为甜味剂已经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该文主要介绍了... 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的低热量、高甜度甜味剂,也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蔗糖替代品,它可以有效地弥补许多人工甜味剂的缺点,符合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要求。目前已发现甜菊糖苷有30多种,部分作为甜味剂已经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甜菊糖苷种类以及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提取方法 食品工业应用 甜菊糖种类 莱鲍迪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莱鲍迪苷D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玉凤 费理文 +3 位作者 李建华 郝千里 杨靖亚 王勇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是一种稀有具有高甜度的甜菊糖苷类化合物。本文实现了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合成RD。以水稻c DNA为模板,扩增得到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ugt11,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BL21(p ET... 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是一种稀有具有高甜度的甜菊糖苷类化合物。本文实现了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合成RD。以水稻c DNA为模板,扩增得到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ugt11,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BL21(p ETDuet-eugt11),并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6His-EUGT11。通过Ni柱亲和层析纯化并在体外酶催化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活性。将重组菌BL21(p ETDuet-eugt11)应用于催化合成RD研究。探讨了反应体系pH、温度、柠檬酸钠浓度、菌体密度、二价金属离子、二甲苯体积分数、UDPG添加浓度对反应效率的影响。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在菌体密度0.16 g湿细胞/m L反应液,底物RA浓度为1.0 mmol/L,pH 8.0,60 mmol/L柠檬酸钠,1%二甲苯,0.1 mmol/L Zn Cl2,12.0 mmol/L UDPG,反应温度42℃,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RD产量为123.6 mg/L(约0.1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莱鲍迪D EUGT11 重组大肠杆菌 全细胞催化
下载PDF
甜菊糖的生物合成、转化与糖基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则东 马龙彪 +1 位作者 周艳丽 张文彬 《中国糖料》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综述了甜叶菊中甜菊糖的生物合成,生物体内甜菊糖苷糖基化为莱鲍迪苷A及甜菊糖代谢转化,并展望微生物工厂糖基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 甜菊糖 莱鲍迪 生物合成 转化 糖基化
下载PDF
甜叶菊物理诱变育种的发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正鹏 《中国糖料》 2017年第5期61-64,共4页
介绍了诱变育种的原理、优点、诱变剂及其技术,综述了甜叶菊物理诱变育种(γ照射、重辐射、离子束、紫外线)研究的发展。为快速培养高品质甜叶菊新种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叶菊 物理诱变育种 γ照射 诱变剂 甜菊糖 甜菊糖 莱鲍迪
下载PDF
莱鲍迪苷M及其复配甜味剂在无糖酸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叶玉稳 王璐 胡国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应用不同比例的莱鲍迪苷M替代酸奶中的蔗糖,结果表明当替代蔗糖量60%时酸奶的感官得分最高。将莱鲍迪苷M、三氯蔗糖及罗汉果甜苷单独添加到酸奶中,结果表明,每100 mL牛奶中三者的较适添加量分别为24、9、40 mg。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 应用不同比例的莱鲍迪苷M替代酸奶中的蔗糖,结果表明当替代蔗糖量60%时酸奶的感官得分最高。将莱鲍迪苷M、三氯蔗糖及罗汉果甜苷单独添加到酸奶中,结果表明,每100 mL牛奶中三者的较适添加量分别为24、9、40 mg。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莱鲍迪苷M、三氯蔗糖及罗汉果甜苷复配比例。经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分析,确定无糖酸奶生产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每100 mL牛奶中添加莱鲍迪苷M 7.91 mg、三氯蔗糖3.03 mg、罗汉果甜苷13.62 mg。在此条件下,验证实验中无糖酸奶的感官评分是92.00,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是0.53%,此时感官品质最佳,比酸奶中仅使用单一甜味剂在口感上更接近添加蔗糖的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鲍迪M 三氯蔗糖 罗汉果甜 无糖酸奶 复配甜味剂
下载PDF
新型天然高倍甜味剂—莱鲍迪苷A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旭艳 路勇 胡国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7-81,共5页
综述了莱鲍迪苷A的物化性质、制备、检测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莱鲍迪苷A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及阐述。
关键词 甜菊糖 莱鲍迪A 应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甜菊糖中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含量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爱峰 孙爱玲 +1 位作者 柳仁民 吕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5,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离与检测甜菊糖中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实验方法。色谱分离使用Kromasil NH2 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85%乙腈水溶液,柱流出物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为85℃,空气做载气...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离与检测甜菊糖中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实验方法。色谱分离使用Kromasil NH2 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85%乙腈水溶液,柱流出物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为85℃,空气做载气,流速为2.4L/min。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0、0.05~3.7m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63%、99.2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4%、1.27%。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甜菊糖中甜菊糖苷和莱鲍迪苷A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甜菊糖 莱鲍迪A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
下载PDF
甜叶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10
作者 鲍玉龙 柳春燕 +2 位作者 邵太丽 韩军 王国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4-1025,共12页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菊科植物,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压、调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二萜类、黄酮类、多酚类、多糖等。基于甜叶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植物亲缘性和化...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菊科植物,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压、调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二萜类、黄酮类、多酚类、多糖等。基于甜叶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植物亲缘性和化学成分特有性、成分可测性、成分有效性及传统药性等方面对甜叶菊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预测甜菊苷、莱鲍迪苷A、莱鲍迪苷C、黄酮苷、绿原酸等可作为甜叶菊的主要Q-Marker,为完善甜叶菊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二萜 黄酮 多糖 质量标志物 甜菊 莱鲍迪A 黄酮 绿原酸 杜尔可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直接检测甜叶菊叶片甜菊糖苷模型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其坤 王钰 +3 位作者 吴跃进 闵笛 陈达伟 胡同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19-2722,共4页
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甜叶菊干叶片,建立了甜菊苷(stevioside,ST)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的检测模型。对甜菊苷含量在0.27%~1.40%,莱鲍迪苷A含量在0.61%~3.98%范围内的不同品种的甜叶菊干叶片进行了近红外光谱扫描,共扫描... 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甜叶菊干叶片,建立了甜菊苷(stevioside,ST)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的检测模型。对甜菊苷含量在0.27%~1.40%,莱鲍迪苷A含量在0.61%~3.98%范围内的不同品种的甜叶菊干叶片进行了近红外光谱扫描,共扫描了105份。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甜菊糖苷的检测模型,比较了减去一条直线、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等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减去一条直线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为ST的最优建模方法。ST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86,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341,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0,相对分析误差为2.8;RA采用无光谱预处理建模,RA的建模结果相关系数为0.967,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5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98,相对分析误差为4.17。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甜叶菊干叶片中ST和RA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与甜叶菊粉末ST模型结果相关系数为0.986,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3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601,相对分析误差为2.86和RA模型结果相关系数为0.968,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5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48,相对分析误差为4.2相比差异不明显。但减少了叶片粉末检测过程中的烘干、研磨的步骤,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甜叶菊 甜菊 莱鲍迪A 偏最小二乘算法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分离鉴定甜叶菊叶片中的甜菊糖苷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静雯 郭书巧 +3 位作者 束红梅 巩元勇 蒋璐 倪万潮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0期43-50,共8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为首次确定。基于莱鲍迪苷A的测定标准曲线和多种甜菊糖苷的高效液相检测图谱结果确定‘鑫丰3号’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组成。‘鑫丰3号’叶片中共含有甜菊苷,莱鲍迪苷A、B、C、D、E和莱鲍迪苷F,甜茶苷,甜菊糖双苷9种甜菊糖苷,其中莱鲍迪苷D和E为痕量存在。本研究不仅为后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了最全面的紫外检测图谱依据,同时也为新类型甜菊糖苷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 液质联用 氨基色谱柱 莱鲍迪A
下载PDF
亲水色谱法测定甜叶菊叶片中糖苷含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一鸣 杨虹 +1 位作者 李燕艳 杨天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建立测定甜叶菊叶片中三种主要糖苷成分:蛇菊苷、莱鲍迪苷C以及莱鲍迪苷A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70%(g/g)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溶剂,超声法提取甜叶菊叶片中的糖苷成分,步骤简单灵活。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建在亲水原理基础上,采用ZORBAX-... 建立测定甜叶菊叶片中三种主要糖苷成分:蛇菊苷、莱鲍迪苷C以及莱鲍迪苷A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70%(g/g)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溶剂,超声法提取甜叶菊叶片中的糖苷成分,步骤简单灵活。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建在亲水原理基础上,采用ZORBAX-NH2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分离度和线性良好,三种组分回收率在90%以上,能满足不同品种甜叶菊叶片糖苷含量的测定。利用该方法对5种甜叶菊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是一种可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蛇菊 莱鲍迪A 莱鲍迪C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和改良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旭艳 刘亚丽 +1 位作者 朱会绕 胡国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198,共7页
莱鲍迪A苷是甜菊糖苷混合物中的一种糖苷成分,与甜叶菊中其他糖苷相比,莱鲍迪A苷的甜度最高,也较稳定,并且口感也是最接近蔗糖的天然甜味剂,而且保持了原有甜菊糖的其他优点,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甜味剂产品。莱鲍迪苷A具有甜度高,口感... 莱鲍迪A苷是甜菊糖苷混合物中的一种糖苷成分,与甜叶菊中其他糖苷相比,莱鲍迪A苷的甜度最高,也较稳定,并且口感也是最接近蔗糖的天然甜味剂,而且保持了原有甜菊糖的其他优点,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甜味剂产品。莱鲍迪苷A具有甜度高,口感好,安全稳定的优点,符合当前食品添加剂和甜味剂安全、健康、高效的发展趋势,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莱鲍迪苷A的甜味特性及及其在食品中应用进展,对其甜味特性及其特性的几种改良方法进行了分别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鲍迪A 甜味特性 改良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天然低共熔溶剂的甜叶菊中甜菊糖绿色提取方法及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缪晴 萨比哈·帕合尔丁 +1 位作者 曾思瑀 潘琪芳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2-731,共10页
尝试利用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提取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中的甜菊糖,探索一种高效、绿色和环保的甜菊糖提取新方法。以甜叶菊干叶为原料,对照传统提取溶剂水,以甜菊糖中甜菊苷和莱鲍迪苷A的提取浓度作为指标,筛选出最优的NADES提... 尝试利用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提取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中的甜菊糖,探索一种高效、绿色和环保的甜菊糖提取新方法。以甜叶菊干叶为原料,对照传统提取溶剂水,以甜菊糖中甜菊苷和莱鲍迪苷A的提取浓度作为指标,筛选出最优的NADES提取配方,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NADES提取甜叶菊中甜菊糖的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效率最高的NADES配方为1,2-丙二醇:甘油:水=8:1:1(v/v/v),提取的甜菊苷浓度为2.59 mg·mL^(-1),比水提取高16.40%,提取的莱鲍迪苷A浓度为1.06 mg·mL^(-1),比水提取高12.62%;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提取时间90分钟,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为80 J·s^(-1),预测甜菊苷提取浓度为3.49 mg·mL^(-1),莱鲍迪苷A提取浓度为1.43 mg·mL^(-1),与实验验证值(甜菊苷浓度为3.48 mg·mL^(-1),莱鲍迪苷A浓度为1.42 mg·mL^(-1))接近。在最优条件下,甜菊苷提取浓度比初始条件提高了34.36%,莱鲍迪甘A提取浓度比初始条件提高了33.96%。NADES绿色环保,且提取效率高于传统溶剂,可用于甜叶菊中甜菊糖的绿色提取;同时,该提取方法可为后续推广至其它大宗经济植物类天然产物的绿色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低共熔溶剂 甜叶菊 甜菊 莱鲍迪A 绿色提取
原文传递
甜叶菊化学诱变育种的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文武 张文彬 吴则东 《中国糖料》 2017年第6期63-66,共4页
介绍了化学诱变剂及其与物理诱变剂的优缺点,综述了甜叶菊化学诱变(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叠氮化钠等)育种研究的发展。为快速培养高品质甜叶菊新种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叶菊 化学诱变育种 秋水仙素 诱变剂 甜菊糖 甜菊糖 莱鲍迪
下载PDF
新型甜味剂莱鲍迪苷D和莱鲍迪苷M的生物转化进展
17
作者 郭保党 饶义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9-296,共8页
来源于植物甜叶菊的天然甜味剂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eb D)和莱鲍迪苷M(rebaudioside M,Reb M)具有高甜度、无热量和近似于蔗糖的口感,被认为是高热量糖的理想替代品,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Reb D和Reb M的结... 来源于植物甜叶菊的天然甜味剂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eb D)和莱鲍迪苷M(rebaudioside M,Reb M)具有高甜度、无热量和近似于蔗糖的口感,被认为是高热量糖的理想替代品,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Reb D和Reb M的结构、口感、水溶性、安全性以及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Reb D和Reb M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的蛋白质结构、催化机制以及蛋白质理性改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Reb D和Reb M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鲍迪D 莱鲍迪M 糖基转移酶 蛋白质改造 生物转化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和甜菊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应枝 周芳 +2 位作者 董界 何文艳 刘韶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RA)和甜菊糖苷(ST)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Materials XB—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10mmol·L^-1磷酸酸钠缓冲液(pH=2.67,35:65,v~)为...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RA)和甜菊糖苷(ST)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Materials XB—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10mmol·L^-1磷酸酸钠缓冲液(pH=2.67,35:65,v~)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5此。结果以外标法定量,RA和sT均在O.25~2.50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RA回收率为100.3%,RSD为2.3%(n=6),ST回收率为101.0%,RSD为2.5%(n=6)。结论本方法快捷、准确、可靠,易操作,可用于甜叶菊及相关产品中RA和ST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叶 甜菊糖 莱鲍迪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甜菊糖条件的中心复合设计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露露 顾正荣 司丹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0-873,877,共5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并检测了甜菊叶中莱鲍迪苷A(RA)和斯替维苷(St)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取值进行了优化。优化后RA和St的分离度增大,迁移时...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并检测了甜菊叶中莱鲍迪苷A(RA)和斯替维苷(St)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取值进行了优化。优化后RA和St的分离度增大,迁移时间缩短,整体的分离检测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含有23.7%(体积分数)乙腈和6.3%(体积分数)甲醇的52mmol/L硼砂缓冲液(pH10.10)中,RA和St在20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RA和St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0~5.0g/L和0.30~5.0g/L内与电泳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RA:0.01g/L,St:0.02g/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 甜菊叶 莱鲍迪A 斯替维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检测低热量食品中甜菊糖甙的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露露 顾正荣 饶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成功地运用到低热量食品中斯替维苷(st)和莱鲍迪苷(RA)含量的检测。研究试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得到优化的试验条件:在含有23%乙腈和7%甲醇的50mmol/L硼砂缓冲液(pH=10.10)中,RA和St在15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RA... 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成功地运用到低热量食品中斯替维苷(st)和莱鲍迪苷(RA)含量的检测。研究试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得到优化的试验条件:在含有23%乙腈和7%甲醇的50mmol/L硼砂缓冲液(pH=10.10)中,RA和St在15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RA和St分别在0.05mg/mL~10.0mg/mL和0.06mg/mL~10.0mg/mL的范围内浓度与电泳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1mg/mL和0.02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斯替维 莱鲍迪 低热量食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