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的双交代渗滤作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昌彬 宗信德 +2 位作者 卢铁元 汪云 方传昌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B10期85-89,共5页
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对各矿床有益有害组分分析,以及对成矿母岩、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双交代渗滤作用和围岩蚀变类型等研究,总结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探讨... 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对各矿床有益有害组分分析,以及对成矿母岩、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双交代渗滤作用和围岩蚀变类型等研究,总结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探讨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铁矿 接触交代 渗滤 “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山东省
下载PDF
何作霖先生最早发现莱芜铁矿是接触变质矿床——读《山东博山莱芜间地质矿产》有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榜荣 徐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1-3,共3页
1949年8月,何作霖受山东省政府工矿部的邀请,在博山莱芜间进行地质调查,查明莱芜有三处铁矿。尤其是莱芜矿山地区的接触变质磁铁矿的发现,为以后寻找和勘探莱芜铁矿提供了可靠线索及依据。同时何作霖还预测了莱芜与吐丝口间煤田的存在。
关键词 何作霖 首次发现 莱芜铁矿 接触变质
下载PDF
莱芜铁矿是典型的接触变质交代型矿床--读《山东博山莱芜间地质矿产》再感
3
作者 徐榜荣 马卓敏 徐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莱芜铁矿,在山东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矿床成因,曾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莱芜铁矿赋存于莱芜复向斜中,共分成矿山、金牛山、崅峪、铁铜沟4个成矿区,其中矿山成矿区规模较大,其他3个成矿区规模较小。根据闪长岩体与围岩灰岩的接触及组... 莱芜铁矿,在山东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矿床成因,曾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莱芜铁矿赋存于莱芜复向斜中,共分成矿山、金牛山、崅峪、铁铜沟4个成矿区,其中矿山成矿区规模较大,其他3个成矿区规模较小。根据闪长岩体与围岩灰岩的接触及组合关系,可以分成7个蚀变带,是典型的接触变质交代型矿床,是又一个大冶式铁矿的范例,可以作为"莱芜式铁矿"类型,写入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成因 围岩蚀变 莱芜铁矿 大冶式铁矿
下载PDF
危难时刻显身手——莱芜曹东铁矿抢险救援纪实
4
作者 潘同森 刘志强 李玉亮 《消防视点》 2002年第8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抢险救灾 中毒事故 莱芜 消防队员 莱芜曹东铁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