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固体发酵工程系列及其真菌药物 被引量:20
1
作者 庄毅 《菌物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63-71,88,共10页
概述了我国古今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工程中唯一的固体发酵生产真菌药物的情况,以神曲、猴头菌及槐耳菌质等为代表说明由"制曲工艺"、"固体培养"到固体发酵的理念与工艺的变化与发展,从"普通型固体发酵"发展... 概述了我国古今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工程中唯一的固体发酵生产真菌药物的情况,以神曲、猴头菌及槐耳菌质等为代表说明由"制曲工艺"、"固体培养"到固体发酵的理念与工艺的变化与发展,从"普通型固体发酵"发展到"双向型固体发酵"的范例可推断分析古代制曲工艺在基质中应用中药材的作用,说明其貌似粗糙而可能有潜在深刻的内涵亟待整理发掘。现已存在建立固体发酵系列工程的可能性,更显示了中药宝库的丰富内容和菌物药的价值,对指导研发新真菌药物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酵工程 药用 发酵基 营养基 性基 全性基 药用菌 双向发酵 制曲工艺 固体培养
原文传递
菌物挺进兽药域 菌质制抗禽流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李阳 周业飞 +2 位作者 张敦林 蒋亚平 庄毅 《中国食用菌》 2006年第2期3-6,共4页
报告药用真菌开始应用在畜牧业中的研究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在AA肉鸡的全价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经固体发酵或双向性固体发酵产生的药用菌质和药性菌质,能够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在饲喂了42d后(菌质添加天数为5 ̄35日龄),... 报告药用真菌开始应用在畜牧业中的研究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在AA肉鸡的全价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经固体发酵或双向性固体发酵产生的药用菌质和药性菌质,能够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在饲喂了42d后(菌质添加天数为5 ̄35日龄),试验一组即药用菌质组平均每只比对照组体增重(终重-初始重)增加了0.174Kg(提高了10.3%),禽流感-H5亚型的血清抗体滴度比对照组提高了1.9个滴度;试验二组即药性菌质组禽流感-H5亚型的血清抗体滴度比对照组提高了3.2个滴度,体增重增加了0.058Kg(提高了3.5%)。试验将为防治禽流感等的后继研究和生产性与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菌 促生长 抗病毒
下载PDF
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起源、发展及其优势与潜力 被引量:73
3
作者 庄毅 潘扬 +1 位作者 谢小梅 张李阳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2期3-6,共4页
笔者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用药用真菌发酵药材的设想,实验证实在农副产品构成的营养基质内掺入适量经特选的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致使发酵具有双向性,其产物由药用菌质(如槐耳菌质)转为药性菌质(如槐芪菌质○F),可以显著增... 笔者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用药用真菌发酵药材的设想,实验证实在农副产品构成的营养基质内掺入适量经特选的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致使发酵具有双向性,其产物由药用菌质(如槐耳菌质)转为药性菌质(如槐芪菌质○F),可以显著增强其免疫活性,提高药效与疗效,这是现代“双向发酵”工程的起源,此后因理论与技术发展,使它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新起点,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各种菌质必将成为中药内菌物药的重要组成。较深入和更扩大的研究认为,它有增效、扩用、解毒持效等作用可发展为用中药二次开发和兽药领域。与其它有关生物技术比较,在现阶段有一定的优势与潜力。“双向发酵”研发道路宽广,前景良好,也还存在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怎样以中医药理论指导构成发酵组合和对各种菌质的科学定性等,尤其需要从基质发酵为菌质的大规模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发酵 营养基/性基/全性基 药用菌/ 无渣型/去渣型 增效/持效/扩用/解毒 二次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