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詹琳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0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静脉输液药物渗出血管外致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疼痛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患处皮肤,对照组采用常规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 目的探讨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静脉输液药物渗出血管外致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疼痛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患处皮肤,对照组采用常规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处皮肤,观察对比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24h为界限。结果实验组药物渗出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症状消退时间1~8h,有效率100%;对照组药物渗出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症状消退时间5~48h,有效率75%。结论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的疗效比50%硫酸镁湿外敷的疗效显著确切,而且对皮肤组织无刺激,无污染,经济方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马铃薯 治疗 药物渗出 组织损伤 马铃薯外敷 治疗药物 渗出 新鲜 50%硫酸镁 疼痛症状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抗癌药物渗出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护理27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舒英 毛淑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0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局部组织坏死 抗癌治疗 药物渗出 化疗药物治疗 护理 静脉输注 后处理方法 化学药物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联合皮肤管理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药物渗出的应用
3
作者 何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3-0116,共4页
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和皮肤管理对于防治药物渗出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2年4月-2023年7月间收诊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36例,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两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 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和皮肤管理对于防治药物渗出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2年4月-2023年7月间收诊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36例,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两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和皮肤管理,对比两组的药物渗出发生率、药物渗出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药物渗出发生率和输液反应的面部表情、挣扎抗拒、躁动不宁、哭闹喊叫、反射性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物渗出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均以1~2级渗出为主(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期间开展预见性护理配合皮肤管理能有效防范药物渗出的发生,减轻输液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输液 药物渗出 预见性护理 皮肤管理 输液反应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龙 杨清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品管圈对降低ICU外周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3—9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QCC理论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PDCA),分析导致外周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真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经... 目的探索应用品管圈对降低ICU外周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3—9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QCC理论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PDCA),分析导致外周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真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经PDCA循环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QCC后,ICU外周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3.64%降低至活动后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圈员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沟通协调、品管手法、积极性、幸福感和解决问题能力均较之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团队凝聚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进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明显降低ICU外周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发生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静脉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输液 药物渗出 渗出发生率 风险评估 ICU患者
下载PDF
早产儿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廖秀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2期4987-4988,共2页
目的探究早产儿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原因及有效护理对策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出现静脉输液高位药物渗出的早产儿89例,按其所用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使用儿科常规护理者48例为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早产儿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原因及有效护理对策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出现静脉输液高位药物渗出的早产儿89例,按其所用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使用儿科常规护理者48例为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措施者41例为干预组。分析所纳入病例静脉输入出现高位药物渗出的原因,并比较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病患的疗效。结果 78例病患因药物p H值、浓度、渗透压及药物在细胞中固有的代谢作用所致静脉输注药物外渗,剩余11例因进行操作的护士知识掌握与技能熟练程度不够所致;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病患疗效较常规护理的病患显著(P<0.05)。结论深入分析早产儿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原因,并及时对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防治药物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静脉输入 护理干预 药物渗出
下载PDF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向阳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9期250-251,共2页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化疗药物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5%,国外报道为5%.具有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在静脉注射时不慎漏出血管外,可导致...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化疗药物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5%,国外报道为5%.具有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在静脉注射时不慎漏出血管外,可导致皮下组织红肿、剧痛,甚至溃疡或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外渗 护理 皮下组织 蒽环类药物 药物渗出 药物输注 外周静脉 强刺激性
下载PDF
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7
作者 黄媛媛 邢栗菸 程爱民 《新疆中医药》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局部组织损伤 静脉留置针 药物渗出 临床观察 新鲜芦荟 渗出 外敷治疗 20世纪 不同程度 治疗药物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婷 叶俊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364-365,共2页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导致药物渗出的因素,分析其应对措施。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增强扫描中出现药物渗出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组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药物渗出因素予以观...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导致药物渗出的因素,分析其应对措施。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增强扫描中出现药物渗出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组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药物渗出因素予以观察并记录,以此分析应对措施。结果本组患者药物外渗因素主要为:≥12岁者发生率为63.93%(39/61);注射流速3.0~4.0mL/s发生率为70.49%(42/61);注射血管中前臂小静脉80.33%(49/61);渗透压≥300mOsm/kgH2O发生率为83.61%(51/61)。结论CT增强扫描中导致静脉注射造影剂药物渗出的因素呈多样化,需根据患者药物渗出特异性选择针对性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肿胀、血瘀、疼痛等临床指征,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造影剂 药物渗出 护理干预
下载PDF
1例推注吲哚菁绿注射液致渗出的个案护理
9
作者 洪咏梅 何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肝脏储备功能检查(correlation study of indocyanine green),即ICG清除试验,是肝脏相关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能够客观反映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对肝癌、肝硬化及拟行肝切除手术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而吲哚菁... 肝脏储备功能检查(correlation study of indocyanine green),即ICG清除试验,是肝脏相关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能够客观反映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对肝癌、肝硬化及拟行肝切除手术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而吲哚菁绿是该检查中使用的主要药物,使用时,每支25 mg吲哚菁绿注射用粉针以灭菌注射用水5 ml溶解为5 mg/ml墨绿色溶液,按0.5 mg/kg体重计算被检测者ICG用量,抽入10 ml注射器中,注入速度为5~10 s静脉推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注射液 药物渗出 护理
下载PDF
手术患者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彩霞 赵萌 +1 位作者 彭朋 张磊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8期61-64,共4页
本文总结了分析了手术期间静脉输液发生药物渗出的原因以及相关对策。影响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护理人员操作和管理等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积极预防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减轻患者痛... 本文总结了分析了手术期间静脉输液发生药物渗出的原因以及相关对策。影响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护理人员操作和管理等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积极预防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静脉输液 药物渗出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秀丽 贾楠 +2 位作者 张丽娟 平玉娟 龙友爱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35期1142-1143,共2页
PICC置管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1]。用于肿瘤患者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 PICC置管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1]。用于肿瘤患者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感染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采用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静脉治疗的首选途径,但是由于导管入血管后的路径较长,患者在置管前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术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应用 局部组织坏死 长期留置 反复穿刺 药物渗出
下载PDF
两种退针方式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冲管中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陈亚丹 王凤娟 +2 位作者 许丽璇 李丽春 朱海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的退针方式与改良的退针方式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维护方法。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195例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传统的退针方式与改良的退针方式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维护方法。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195例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3例采用传统的边冲边退的退针方式进行封管,观察组患者92例采用先回退3/4头皮针后再进行冲封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拔针原因及针刺伤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拔针原因中药物渗出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堵管及穿刺点局部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针刺伤,但是对照组有11例针尖意外划出,观察组有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退针方式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药物渗出,但是不能降低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退针方式 留置时间 药物渗出 静脉炎
下载PDF
药物渗出致右前肢破溃1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其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渗出致皮肤破溃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2月8日收治的1例因药物渗出致右前肢破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患者经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后,右前臂创面基本愈合,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出... 目的探讨药物渗出致皮肤破溃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2月8日收治的1例因药物渗出致右前肢破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患者经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后,右前臂创面基本愈合,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出现药物渗出患者,仔细评估患者肢体局部情况,尽快去除导致药物渗出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临床护士也应依据引起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减少药物渗出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渗出 皮肤破溃 护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处理药物渗出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钟梅荣 姚履渊 +1 位作者 许建玲 刘发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比较水胶体敷料与25%~3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药物渗出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128例,根据发生药物渗出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外贴,对照组采用25%~3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 目的比较水胶体敷料与25%~3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药物渗出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128例,根据发生药物渗出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外贴,对照组采用25%~3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87%)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治疗药物渗出的临床效果优于25%~30%硫酸镁湿热敷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硫酸镁 药物渗出
下载PDF
一例药物渗出引起的左上肢肿胀的观察与护理
15
作者 毛进 蒋燕 +1 位作者 夏泽燕 惠晓芳 《现代医学》 2015年第12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探讨1例由于药物外渗引起左上肢肿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10日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由于药物外渗引起左上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该患者经过我科护理人员个性化的专科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该护... 目的:探讨1例由于药物外渗引起左上肢肿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10日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由于药物外渗引起左上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该患者经过我科护理人员个性化的专科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该护理方案能有效地缓解药物外渗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肢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渗出 上肢肿胀 护理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布结合喜辽妥治疗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田婧 李萍 王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结合喜辽妥对静脉输液药物渗出患者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科室因静脉输液发生药物渗出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奇偶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喜辽妥治...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结合喜辽妥对静脉输液药物渗出患者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科室因静脉输液发生药物渗出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奇偶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喜辽妥治疗,观察组采用肌内效贴布结合喜辽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结合喜辽妥对静脉输液药物渗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布 喜辽妥 静脉输液 药物渗出
下载PDF
中药湿包裹技术对老年中风患者输液药物渗出65例护理效果评价
17
作者 耿秀苹 姚静松 +2 位作者 靳杨 董婧 郝丽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2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湿包裹技术对老年中风患者输液药物渗出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住院老年中风患者输液时发生药物渗出的病例1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给予中药... 目的观察中药湿包裹技术对老年中风患者输液药物渗出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住院老年中风患者输液时发生药物渗出的病例1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给予中药湿包裹技术护理,于干预后4、8、12 h评价药物渗出的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渗出部位最大直径变化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湿包裹技术对老年中风患者输液药物渗出的护理效果确切,可迅速改善药物渗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包裹技术 药物渗出 老年中风患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HPLC法抗小儿药物渗出方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宁宁 贾红岩 武婵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9-434,共6页
目的:采用HPLC建立抗小儿药物渗出方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5 nm。... 目的:采用HPLC建立抗小儿药物渗出方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小檗碱、黄芩苷、丹酚酸B、大黄酸-8-O-β-葡萄糖苷、芍药苷、甘草苷、丹参素、甘草酸铵分别在0.42~7.14μg/mL、0.72~12.24μg/mL、1.32~22.44μg/mL、5.22~88.74μg/mL、7.63~129.71μg/mL、0.51~8.67μg/mL、3.32~56.44μg/mL、2.72~46.24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大于0.9990,上述8各成分的含量在批间差异较大,可能与原药材质量、制剂工艺等有关。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小儿药物渗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成分-效应”机制探究抗小儿药物渗出方中大黄炮制前后抗炎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婵娟 薛宁宁 贾红岩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03-2606,共4页
目的:比较抗小儿药物渗出方中大黄炮制前后成分含量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月旭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复方中大黄酸-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 目的:比较抗小儿药物渗出方中大黄炮制前后成分含量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月旭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复方中大黄酸-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个成分的含量。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大黄制剂组、酒大黄制剂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2.5 mg/mL氟尿嘧啶造模,给药组小鼠尾静脉处皮肤涂抹相应药物10次,在注射完造模药后涂抹第1次,前5次每隔30 min涂1次,后5次每隔1 h涂抹1次,连续给药5 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涂抹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 min后,眼底静脉丛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PCT、IL-4、IL-6、IL-10、IL-17水平。结果:炮制前后方剂中大黄酸-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TNF-α、PCT、IL-6、IL-17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酒大黄制剂的效果优于生大黄制剂。结论:抗小儿药物渗出方中大黄炮制前后成分及药效的比较可为评价其潜在量效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小儿药物渗出 炮制前后 含量测定 抗炎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筛选抗小儿药物渗出方的质量标志物
20
作者 贾红岩 武婵娟 薛宁宁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抗小儿药物渗出方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月旭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抗小儿药物渗出方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月旭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建立了抗小儿药物渗出方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成分,分别为小檗碱(3号)、黄芩苷(7号)、丹酚酸B(8号)、大黄酸-8-O-β-葡萄糖苷(10号)、芍药苷(11号)、甘草苷(13号)、丹参素(14号)、甘草酸铵(15号)。采用不同的统计学软件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大体上可将24批样品分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色谱峰2、4、6、8~11、14号为导致分类差异的主要标志物,这些成分可考虑作为质量标志物。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抗小儿药物渗出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小儿药物渗出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