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昌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6-687,共2页
发挥学会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优势,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药理学会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诞生正是我国实施药品法的1985年。在法规不健全的当时,药理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成员相当多为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参与... 发挥学会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优势,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药理学会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诞生正是我国实施药品法的1985年。在法规不健全的当时,药理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成员相当多为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参与各种技术指南的起草、制定和修改。这些活动对保证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研发质量作出过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审评 创新药物 代动力学 临床前 学术优势 药物代谢研究 宋振玉 品法 刘昌孝
下载PDF
荧光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素斌 张铁莉 李红缨 《肇庆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对近年来荧光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荧光分析 药物分析 药物 分析化学 药物含量测定 药物代谢研究
下载PDF
人源性药物代谢及其介导的药源性毒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发展历程简介
3
作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0-904,共15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是由杨凌研究员带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1806组核心成员整体引进南迁组建,至今已历经22年的发展变化过程。自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后,杨凌团队确立了药物代谢研... 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是由杨凌研究员带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1806组核心成员整体引进南迁组建,至今已历经22年的发展变化过程。自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后,杨凌团队确立了药物代谢研究方向。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已成为一个视药物研发和临床合理用药为己任的特色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上海中医大学 百人计划 发展变化过程 中国科学院 药物研发 核心成员 药物代谢研究
下载PDF
药物代谢研究在发展新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明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55,共4页
药物代谢研究在发展新药中的作用薛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动物与兽药研究中心兰州730050多年来,药物工作者希望在药物设计阶段就科学地预见新合成或新分离的化合物的药效学,毒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药物代谢研究在发展新药中的作用薛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动物与兽药研究中心兰州730050多年来,药物工作者希望在药物设计阶段就科学地预见新合成或新分离的化合物的药效学,毒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到目前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研究 发展 作用
下载PDF
我国研发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代谢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金方 陈笑艳 钟大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8-256,共9页
药物代谢研究在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药物代谢学科的发展,我国的药物代谢研究水平也在努力与国际接轨。本文综述了由中国自主研发、已经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人或动物体内的代谢研... 药物代谢研究在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药物代谢学科的发展,我国的药物代谢研究水平也在努力与国际接轨。本文综述了由中国自主研发、已经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人或动物体内的代谢研究。其中,埃克替尼和阿帕替尼已经上市,法米替尼、氟马替尼、艾力替尼、呋喹替尼和塞拉替尼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多数药物以CYP3A4为主要代谢酶,活性代谢位点主要在结构改造部分。代谢活化方面,埃克替尼形成冠醚氧化开环的醛中间体;法米替尼的二氢亚吲哚环氧化脱氟重排为醌亚胺中间体;艾力替尼的α,β-不饱和羰基双键氧化形成环氧化物中间体。与国际上研究代谢的方法相比,多数药物没有进行人体放射性标记试验,缺少临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转运体研究方面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体内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食品安全与药物代谢分析研究评述
6
作者 孙汉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550,共6页
扼要介绍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综述作者指导研究生近20年来在分离科学研究、食品安全分析、药物代谢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期望进一步开展食品组学和药物代谢组学分析研究.
关键词 综述 分析方法学 食品安全分析 药物代谢分析研究
下载PDF
著名有机质谱学家盛龙生研究员逝世
7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2,共1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质谱学会理事、原《质谱学报》编委、原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盛龙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23日1时5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盛龙生研究员于1958年8月毕业于南京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1982年...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质谱学会理事、原《质谱学报》编委、原中国药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盛龙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23日1时5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盛龙生研究员于1958年8月毕业于南京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1982年4月至1984年7月,在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做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色谱-质谱技术及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1992年10月至1994年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谱 中国共产党党员 药物代谢研究 质谱学报 质谱法 学会理事 学专业 色谱-质谱 高级访问学者 生物质谱技术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杨先乐 刘至治 横山雅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雄、雌蟹血淋巴与肌肉内的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淋巴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立即达到峰值 ,药物开始向肌肉等组织中运转 ,血药浓度在 1h内迅速下降 ,而肌肉中的浓度达... 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雄、雌蟹血淋巴与肌肉内的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淋巴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立即达到峰值 ,药物开始向肌肉等组织中运转 ,血药浓度在 1h内迅速下降 ,而肌肉中的浓度达到峰值 ;此后无论是血淋巴还是肌肉中的盐酸环丙沙星浓度均缓慢下降 ,到第 12 0h雌、雄蟹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均在 1μg·mL-1(g-1)以下 ,到 2 16h均不能检出。研究表明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盐酸环丙沙星的药物浓度可用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描述 ,雄、雌蟹的消除半衰期 (T1/ 2 β)分别为 40 .34± 1.48h和 2 2 .0 7±0 31h ;中华绒螯蟹的性别对盐酸环丙沙星在其体内的代谢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丙沙星 中华绒螯蟹体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及其结合物的浓度 被引量:5
9
作者 谭亲友 陈根姩 +4 位作者 李焕德 朱荣华 方平飞 颜苗 王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37-2143,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及尿液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其葡糖醛酸结合物(PG)的LC-MS/MS法。方法:血浆经10%丙二醇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处理,尿样则采取直接稀释进样,以茶碱(THE)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til-mate C18(100 m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及尿液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其葡糖醛酸结合物(PG)的LC-MS/MS法。方法:血浆经10%丙二醇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处理,尿样则采取直接稀释进样,以茶碱(THE)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til-mate C18(100 mm×2.1 mm,3.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含0.0875%甲酸)(4∶4∶92),流速0.3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APAP m/z 151.6→109.4,PG m/z 349.9→173.8,THE m/z 180.9→123.4。结果:经10%丙二醇乙腈溶液处理后,血浆内源性物质无干扰,APAP和PG血浆平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3.1%和93.7%,在10~30000 ng.mL-1(APAP)和20~15000 ng.mL-1(PG)范围内线性良好。质控(QC)样品APAP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2%~10.8%和8.3%~10.6%,PG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1%~9.3%和6.2%~11.2%。在血浆中APAP和PG的LLOQ均分别为10 ng.mL-1和20 ng.mL-1。尿样采取直接稀释进样,在100~6000 ng.mL-1(APAP)和500~60000 ng.mL-1(PG)范围内线性良好,APAP和PG的尿样平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89.1%和92.3%,准确度在85%~115%之间。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血样 尿样 茶碱内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