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微流场可视化测速技术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1
作者 申峰 刘赵淼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5-168,共14页
目前,随着微流动器件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化学、生命科学、芯片实验室及微加工制造(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s,MEMS)等相关领域,流体在微流动器件内部的流动行为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微尺度、低雷诺数流动的表面力作用相对增... 目前,随着微流动器件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化学、生命科学、芯片实验室及微加工制造(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s,MEMS)等相关领域,流体在微流动器件内部的流动行为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微尺度、低雷诺数流动的表面力作用相对增强,微尺度流动行为与宏观尺度有显著不同,目前许多复杂的微尺度流动现象还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icro-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Micro-PIV)是一种整场、瞬态、定量的微流场可视化技术,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分辨率(0.1μm),成为一种重要的微流动研究手段,引起广泛的研究关注。综述Micro-PIV技术在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三维测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Micro-PIV技术在近壁面流动、电渗流、微混合、生物流体、微液滴与气泡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此项技术的发展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微流动 荧光粒子 壁面滑移 流动可视化
下载PDF
荧光醋酸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
作者 薛囝囡 尹伊秋 +2 位作者 郝可鑫 乔锦玉 姚一军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为了制备高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荧光醋酸纤维素纤维,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醋酸纤维素为原料,铕、镝掺杂的碱土铝酸锶为荧光粒子,去离子水为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荧光醋酸纤维素纤维。采用透反射金相显微镜、电子单纤维强力机... 为了制备高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荧光醋酸纤维素纤维,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醋酸纤维素为原料,铕、镝掺杂的碱土铝酸锶为荧光粒子,去离子水为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荧光醋酸纤维素纤维。采用透反射金相显微镜、电子单纤维强力机、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仪对不同质量分数纺丝液、不同质量分数荧光粒子和凝固浴温度下制备的纤维表面形貌、机械性能、荧光粒子分布和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纺丝液质量分数为20%、荧光粒子质量分数为3%,凝固浴温度为25℃时,通过湿法纺丝制得的荧光纤维断裂强度为4.2 cN/dtex、断裂伸长率可达380%、荧光强度为4.8×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荧光粒子 表面结构 机械性能 荧光性能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的荧光粒子固着液滴蒸发特性分析
3
作者 赵田 张金斗 《新余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4-40,共7页
利用液滴观测系统(DSA)及粒子追踪系统(PIV)进行了荧光粒子液滴可视化实验,分析了液滴在不同基底温度上的蒸发过程中的液滴变化规律和相变过程中液滴内部荧光粒子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铜板与镀锌铁板表面的荧光液滴的接触角与时间... 利用液滴观测系统(DSA)及粒子追踪系统(PIV)进行了荧光粒子液滴可视化实验,分析了液滴在不同基底温度上的蒸发过程中的液滴变化规律和相变过程中液滴内部荧光粒子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铜板与镀锌铁板表面的荧光液滴的接触角与时间呈线性递减的关系,接触线也未发生滑移的现象;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蒸发时间逐渐减小,较高的基底温度可以令液滴蒸发演变模式保持固定;在蒸发过程中,液滴中大量的荧光粒子初始阶段在靠近底部固液界面及两侧的气液界面处聚合形成大颗粒,而伴随着液滴高度的减小,在热毛细对流的作用下,小荧光粒子开始在边缘区域发生明显的热毛细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PIV 荧光粒子 液滴 蒸发 可视化
下载PDF
应用于微细流场的全息荧光粒子图像三维测速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锐 孙艳飞 杨献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3-495,共3页
利用亚微米荧光示踪粒子的离焦微细观测时的衍射图样,可以分析确定荧光粒子垂直于图像平面的轴向的位置, 实现对示踪粒子的三维定位.再结合应用于二维流畅测速领域的PIV技术,可利用全息荧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实现流体速度分布的三维测量。
关键词 μ—PIV 荧光粒子 全息 微细流道
下载PDF
房水流动粒子图像测速测试中跟随性示踪粒子选择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文佳 龙晓雪 +2 位作者 刘志成 张弓 宋红芳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在房水流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试中,选择最佳跟随性示踪粒子是展示真实流场的必要前提。本文探讨眼球房水慢流PIV测试中不同粒子的跟随性并选择最佳显影效果的示踪粒子。方法依据几何相似性原理,设计... 目的在房水流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试中,选择最佳跟随性示踪粒子是展示真实流场的必要前提。本文探讨眼球房水慢流PIV测试中不同粒子的跟随性并选择最佳显影效果的示踪粒子。方法依据几何相似性原理,设计并加工5倍于真实人眼大小的眼球模型;分别选择10μm空心玻璃珠,以及1μm、3μm、7μm和20~50μm粒径荧光粒子作为示踪粒子,运用PIV系统在眼球模型上进行流场测试,比较粒子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粒子跟随性问题,确定可用于房水流场测试的最佳示踪粒子。结果荧光粒子的粒径越大,沉淀的速度越快,则沉淀量越多。1μm的荧光粒子跟随性好,但显影效果不佳。3μm荧光粒子随着测量时间的增加,沉淀最不明显,跟随性和显影效果最佳。结论示踪粒子直径对其在眼球房水流动中的跟随性和显影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当前的PIV设备,3μm荧光粒子是房水流场测试最佳的示踪粒子。本研究可为采用PIV技术进行体外房水流场测量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流场 荧光粒子 实验研究 房水
下载PDF
PDMS微流控芯片微筛阵列流场的Micro-PIV分析
6
作者 刘仁江 李峰 陈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针对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技术,很多微流控芯片设计力图追求高通量,但并未考虑芯片中流场的分布状态,导致细胞培养效果不佳.本文介绍了直径1μm的荧光粒子以30μL/min的速度注入芯片中,利用Micro-PIV技术对设计的含有16μm微筛阵列的P... 针对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技术,很多微流控芯片设计力图追求高通量,但并未考虑芯片中流场的分布状态,导致细胞培养效果不佳.本文介绍了直径1μm的荧光粒子以30μL/min的速度注入芯片中,利用Micro-PIV技术对设计的含有16μm微筛阵列的PDMS微流控芯片进行流场、流速的测试与分析,得到高分辨率的流场、速度矢量分布图,并且与ANSYS软件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经过微筛阵列时,流速逐渐减小,流场分布稳定均一,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MICRO-PIV 荧光粒子 ANSYS 流场分布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草酸钆的热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焦程敏 卢文庆 +1 位作者 程青 王鹏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6-170,共5页
Gd2O3∶Tb3+ 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nanosized oxlate prepared in the reverse microemulsions based on triton X-100/n-hexyl alcohol, n-octane, and water. From TG-DTA, ... Gd2O3∶Tb3+ 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nanosized oxlate prepared in the reverse microemulsions based on triton X-100/n-hexyl alcohol, n-octane, and water. From TG-DTA, XRD and FTIR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nanosized oxalate precursor is suggested as follows: Gd2(C2O4)3·10H2O → Gd2(C2O4)3 + 10H2O, Gd2(C2O4)3 → Gd2O2(CO3) + 3CO +2CO2, Gd2O2(CO3) → Gd2O3 + CO2.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activation energy E of stage 2 and 3 are 194.6 kJ·mol-1, 110.9 kJ·mol-1, respectively, using Ozawa method. And the reaction order n is 2.9 and 0.43,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G cu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Tb^3+纳米荧光粒子 纳米草酸钆 微乳液法 热解机理 活化能 反应级数
下载PDF
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艳 马筱玲 +6 位作者 尹美玲 郑海洋 顾学军 谢少清 荚恒敏 张亮 张为俊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 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 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 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粒子 细菌数 空气细菌监测 荧光粒子计数器 撞击法
下载PDF
基于PIV荧光粒子法的膜面气液两相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丽 郭劲君 +1 位作者 王志强 田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3-378,共6页
采用PIV荧光粒子法研究了1.0、1.5、2.5mm 3种不同的曝气孔径下,不同曝气强度对膜面气液两相流流场流体力学的影响。实验应用Size—Shape—Analysis模块分析了在曝气孔径为1.5mm、曝气强度为24L/h条件下,膜面流场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以及... 采用PIV荧光粒子法研究了1.0、1.5、2.5mm 3种不同的曝气孔径下,不同曝气强度对膜面气液两相流流场流体力学的影响。实验应用Size—Shape—Analysis模块分析了在曝气孔径为1.5mm、曝气强度为24L/h条件下,膜面流场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以及3种不同曝气孔径在曝气强度为24、48、72、96、140、180、220L/h下近膜面雷诺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1.5mm曝气孔径产生气泡运动过程中,气泡形态呈椭圆形,等效直径主要集中在5~6mm之间,大部分气泡速度集中在0.1~0.2m/s之间;曝气强度的增加与雷诺应力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1.5mm曝气孔径、140L/h曝气强度下可产生较大的雷诺应力的变化,为最佳曝气孔径与曝气强度取值。本研究为优化膜生物反应器内流场进而减轻膜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PIV荧光粒子 气液两相流 雷诺应力
下载PDF
国外动态
10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2005年 微排列 生物芯片 市场 基因组 制药公司 纳米荧光粒子标记 抗癌药物 H5型流感病毒基因
下载PDF
风沙流中气固两相速度场的PIV-PLIF测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斌 王元 张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104,共4页
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对风沙流中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同时进行了测量.实验采用罗丹明B溶液作荧光剂,通过超声雾化方式产生平均直径为2μm的气相荧光示踪粒子.使用两组滤镜分别过滤荧光(橙色)与激光(绿色),通过两个CC... 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对风沙流中气固两相的速度场同时进行了测量.实验采用罗丹明B溶液作荧光剂,通过超声雾化方式产生平均直径为2μm的气相荧光示踪粒子.使用两组滤镜分别过滤荧光(橙色)与激光(绿色),通过两个CCD相机分别获得气固两相示踪粒子图像对.采用互相关算法及相应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后处理,从而获得两相的速度场.结果显示:风沙流两相的速度廓线在上部均满足对数分布;随着高度的降低,在床面附近风速梯度单调递减,风速廓线下凹,而沙粒与风场不断交换动量,相应地沙粒相速度廓线也会出现向下的偏离;6组沙样的速度廓线发生偏离的高度基本一致;沙粒粒径不仅影响沙粒本身的运动速度,同时对气相风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 荧光示踪粒子 粒径 风速廓线
下载PDF
新型铽配合物掺杂SiO_2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6
12
作者 宁巧玉 孟建新 王海鸣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2,共4页
以荧光物质铽的配合物为核,二氧化硅为外壳,制备了大小均匀的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实验采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法,在四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水解下进行。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所得的纳米粒子... 以荧光物质铽的配合物为核,二氧化硅为外壳,制备了大小均匀的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实验采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法,在四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水解下进行。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所得的纳米粒子呈球形,大小均匀,直径在30 nm左右。纳米粒子呈现很强的铽配合物发光,且发光性质十分稳定。可通过表面的氨基方便地与生物分子偶联,可作为一种优秀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荧光纳米粒子 稀土
下载PDF
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佩佩 毋福海 +1 位作者 白研 贺锦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0-1167,共8页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源性致病菌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持续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开发快速、准确且灵敏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确保食...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源性致病菌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持续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开发快速、准确且灵敏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常规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粒子凭借其小尺寸、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等理化特性成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将识别元件修饰于纳米粒子表面并结合新颖的分析技术,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综述主要总结和比较了磁性纳米粒子、贵金属纳米粒子、荧光纳米粒子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分析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贵金属纳米粒子 荧光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PSA单链抗体复合探针对前列腺癌的靶向显像和治疗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月东 崔大祥 +7 位作者 宦怡 李智铭 刘贺亮 宋华 刘彬 杜彤 高峰 贺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单链抗体 纳米探针 核磁共振成像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新型四羧基铝酞菁-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在酸度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小兰 邹健莉 +1 位作者 赵婷婷 黎中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首次制备出红区荧光染料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环己烷、正己醇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按一定体积比(12.3:1.04:1)混合均匀,形成清澈透明的溶液;将适量的四羧慕铝酞菁溶解到浓氨水中,加... 首次制备出红区荧光染料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环己烷、正己醇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按一定体积比(12.3:1.04:1)混合均匀,形成清澈透明的溶液;将适量的四羧慕铝酞菁溶解到浓氨水中,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形成反向胶束。搅拌10min后加入一定量的四乙氧基硅烷,加快搅拌速度,促使四乙氧基硅烷进入反相胶束中的“纳米水池”,在碱性条件下,四乙氧基硅烷水解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荧光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将一定量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溶于水溶液中,随溶液pH值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并在pH5.02,11.98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酸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已成功地用于自来水和模拟生物体系中pH的测定。预期该技术有望用于细胞内H^+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粒子 四羧基铝酞菁 反向胶束 酸度测定
下载PDF
多尺度粒子调控功能复合膜的数值计算
16
作者 徐海霞 谢元峰 于小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7,51,共4页
以聚碳酸酯基体与荧光粉粒子构成的功能复合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和蒙特卡洛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荧光粉粒子粒径和含量对复合膜光通量与色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粒子含量相同时,随着粒径增大,光通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以聚碳酸酯基体与荧光粉粒子构成的功能复合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和蒙特卡洛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荧光粉粒子粒径和含量对复合膜光通量与色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粒子含量相同时,随着粒径增大,光通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粒径为4.0μm时均具有最大值,色温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荧光粉粒子粒径相同时,粒径为0.8~4.0μm,光通量与含量表现为正相关趋势,粒径为4.0~16.0μm,光通量与含量表现为负相关趋势;最优组合为原始掺杂荧光粉粒子粒径为8.0μm,质量分数为25%,搭配粒径为4.0μm,质量分数为75%,对应的光通量为139.81 lm,色温为4 257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功能复合膜 荧光粒子 光通量 色温
下载PDF
新型萘酰亚胺-氟硼二吡咯荧光分子的合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细胞成像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宝星 钱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4-781,共8页
通过Click反应合成了萘酰亚胺-氟硼二吡咯复合结构荧光分子1-(2-(4-(1,3,5,7-四甲基氟硼二吡咯基)苯氧基)乙基)-4-(4-N-正丁基-1,8-萘酰亚胺)-1,2,3-三唑(NP-BODIPY),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征.NP-BOD... 通过Click反应合成了萘酰亚胺-氟硼二吡咯复合结构荧光分子1-(2-(4-(1,3,5,7-四甲基氟硼二吡咯基)苯氧基)乙基)-4-(4-N-正丁基-1,8-萘酰亚胺)-1,2,3-三唑(NP-BODIPY),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征.NP-BODIPY存在从萘酰亚胺能量给体到氟硼二吡咯能量受体之间的分子内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制备了负载萘酰亚胺-氟硼二吡咯荧光染料NP-BODIPY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NP-BODIPY/Si O_2,粒径为50 nm,测定了NP-BODIPY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NP-BODIPY的固体在暗室中紫外灯下呈紫红色荧光;NP-BODIPY的THF溶液呈明亮的绿色荧光,荧光发射在430和510 nm呈双峰结构,荧光量子产率为0.67,紫外吸收位于366和500 nm;NP-BODIPY在含水量为80%H_2O/THF混合溶液中的荧光较强,荧光量子产率为0.39,最大荧光峰位于510 nm.将其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共同孵化,荧光染料纳米粒子进入MCF-7细胞内并清晰成像.NP-BODIPY/Si O_2荧光纳米粒子亲水性好,尺寸可控,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优,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及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CK反应 萘酰亚胺 氟硼二吡咯 荧光纳米粒子 活细胞成像 分子内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原文传递
近红外Ⅰ区喹啉-氟硼二吡咯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溶酶体内的荧光成像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凌锋 钱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6-1250,共5页
通过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近红外Ⅰ区的氟硼二吡咯荧光染料(QBOP-lys),QBOP-lys染料是由喹啉-氟硼二吡咯与两个对吗啉苯乙烯结构共轭连接而成,是一种D-A构型的染料,该染料的结构通过了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质谱表征.在DMSO溶液中,... 通过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近红外Ⅰ区的氟硼二吡咯荧光染料(QBOP-lys),QBOP-lys染料是由喹啉-氟硼二吡咯与两个对吗啉苯乙烯结构共轭连接而成,是一种D-A构型的染料,该染料的结构通过了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质谱表征.在DMSO溶液中,QBOP-lys最大吸收波长为698 nm(摩尔消光系数为5.9×10^4 L·mol^-1·cm^-1),最大发射波长位于770 nm,Stokes位移达到73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18.此外,QBOP-lys还被制备成水溶性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QBOP-lys/SiO2),在纯水溶液中最大发射波长位于726 nm,荧光量子产率达到了0.33,使得QBOP-lys无论是在有机溶剂或者是纯水溶剂中都具有非常好的近红外荧光发射特性.另一方面,QBOP-lys还被用于SGC-7901细胞内的溶酶体成像,染料QBOP-lys与溶酶体商业绿色染料Lyso-Tracker Green的共定位系数高达0.9.此外,染料QBOP-lys在SGC-7901细胞内孵育48 h之后,依然能保持很好的荧光成像效果,可被用于长期的溶酶体追踪成像.染料QBOP-lys的体外实验与细胞实验证明,QBOP-lys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近红外BODIPY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型喹啉-氟硼二吡咯 荧光纳米粒子 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 近红外Ⅰ区荧光成像
原文传递
电化学法合成荧光碳纳米粒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月 代宁宁 +2 位作者 杨尚文 魏倾鹤 齐斌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4-317,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循环的方法的制备碳纳米粒子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大小分布在(2.5±0.3)nm区间,而且其晶格间距为0.33nm左右,完全符合石墨的晶体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该粒子在... 介绍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循环的方法的制备碳纳米粒子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大小分布在(2.5±0.3)nm区间,而且其晶格间距为0.33nm左右,完全符合石墨的晶体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该粒子在456nm具有稳定的可见光发射,其荧光量子效率达到了0.11.此外还考察了纳米碳颗粒的电化学发光性质,结果表明,该粒子在电化学发光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氧化还原循环 荧光碳纳米粒子 量子点 电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信标荧光纳米探针的李斯特菌DNA均相检测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周平 徐欢 +3 位作者 段诺 吴佳 叶菁 乐国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916,共8页
基于分子信标(MB)识别和荧光纳米粒子探针技术,建立了均相体系中李斯特菌目标DNA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首先以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标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核材料,成功制备了FITC-IgG@SiO2核壳荧光纳米粒子,有效防止了传统方法中... 基于分子信标(MB)识别和荧光纳米粒子探针技术,建立了均相体系中李斯特菌目标DNA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首先以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标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核材料,成功制备了FITC-IgG@SiO2核壳荧光纳米粒子,有效防止了传统方法中采用单一FITC制备纳米颗粒时泄露严重的问题.随后以FITC-IgG@SiO2荧光纳米粒子和纳米金分别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序列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5'端和3'端,成功构建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序列特异性分子信标荧光纳米探针.在实验优化条件下,α(令α=F/F0,F代表MB和目标DNA杂交以后的荧光强度,F0代表MB完全闭合时的荧光强度)与目标DNA浓度在1~200p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0.3p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6%(50pmol/L,n=11).将该方法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C-IgG@SiO2荧光纳米粒子 纳米金 分子信标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DNA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