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迪南 侯敢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初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rhTNF- 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EGb761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凋亡实验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rhTNF -α对照组(10 0 μg/L ) ,EGb761低浓度组[rhTN... 目的 初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rhTNF- 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EGb761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凋亡实验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rhTNF -α对照组(10 0 μg/L ) ,EGb761低浓度组[rhTNF- α(10 0 μg/L) +EGb761(10mg/L) ] ,EGb761中浓度组[rhTNF -α(10 0 μg/L ) +EGb761(2 0mg/L ) ] ,EGb761高浓度组[rhTNF -α(10 0 μg/L) +EGb761(4 0mg/L) ]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 3 2 5 8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结果 EGb761在5 .0~80 .0mg/L终浓度范围内对HeLa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亚倍体细胞峰积分百分率(% )为:空白对照组(5 .3 5±2 .2 ) ,rhTNF- α对照组(3 7.8±6.1) ,EGb761低浓度组(19.2±3 .4) ,EGb761中浓度组(16.5±5 .7)和EGb761高浓度组(11.3±3 .9) ;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凋亡百分率(% ) :对照组(4 .2 3±2 .0 )、rhTNF α对照组(2 7.8±4.3 )、EGb761低浓度组(14 .9±3 .4)、EGb761中浓度组(12 .1±3 .7)和EGb761高浓度组(9.61±2 .3 ) ;结果显示,EGb761在10~40mg/L终浓度范围内对rhTNF 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0 .0 1)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EGb761能有效抑制rhTNF- 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凋亡 EGB761 银杏叶提取物 Hoechst33258 HELA细胞生长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RHTNF 荧光染色检测 流式细胞术 剂量依赖关系 浓度范围 对照组 低浓度 MTT法 抑制作用 百分率 步研究 体细胞
下载PDF
MG132诱导HepG_2细胞凋亡及其对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慧 郭芳 +4 位作者 屈顺林 任重 刘俊文 杨向东 汤劲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epG2细胞p53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HepG2细胞凋亡率低于5%,在2,5,10μmol/LMG132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9%,66.1%和72.8%,MG13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经Hoechst荧光染色可见细胞染色质浓缩等凋亡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pG2细胞p5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p53蛋白表达增加与MG132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细胞内p53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凋亡 P53表达 人肝癌细胞系HEPG2 蛋白酶体抑制剂 p53蛋白表达 Hoechst 剂量-效应关系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细胞凋亡率 凋亡相关基因 荧光染色检测 蛋白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 mol/L 细胞染色
下载PDF
hPOT1基因过表达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迪南 姜英华 侯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目的观察人POT1(protectionoftelomeres1)基因过表达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本课题组构建的hPOT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hPOT1,经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和EMSA法(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 目的观察人POT1(protectionoftelomeres1)基因过表达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本课题组构建的hPOT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hPOT1,经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和EMSA法(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效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cDNA3-hPOT1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48h后,mRNA和蛋白质分析表明,外源性hPOT1基因能在HeLa细胞中有效表达,HeLa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S期,而对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hPOT1基因可能参与了高等真核细胞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但与细胞凋亡无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基因过表达 HOECHST33342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细胞凋亡 RT-PCR 荧光染色检测 细胞周期调控 T1基因 脂质体介导 EMSA法 流式细胞术 蛋白质分析 瞬时转染 外源基因 mRNA 真核细胞 密切关系 hPO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及对比研究
4
作者 熊正文 冯骥良 +3 位作者 李春光 苏红 田玉旺 丁华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68-70,共3页
自从1983年Marshall等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lobouter pylors,HP)以来,HP与胃炎、胃溃疡及胃部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建立了许多检测方法,但目前所用的方法多数需要作胃镜检查和采取胃粘膜,致使病人痛苦大,操作繁锁。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荧光染色检测 间接免疫 抗HP抗体 胃粘膜 检测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 检出率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旭 胡丹 惠延年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转染在活体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方法 :将BDNF腺病毒注入大鼠玻璃体内 ,于不同时间点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linkedimmunoso...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转染在活体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方法 :将BDNF腺病毒注入大鼠玻璃体内 ,于不同时间点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转染因素、损伤因素对视网膜表达BDNF的影响 .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 3d节细胞即出现绿色荧光 ,可持续 4wk ,对照组荧光着色细胞数、荧光强度均低于各时间点转染组 ;ELISA显示经BDNF转染各组在各时间点表达均显著高于非转染组 (P <0 .0 1 ) ,损伤非转染组在 3d和 1wk时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结论 :腺病毒介导BDNF基因转染可在大鼠视网膜有效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转染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基因表达 腺病毒
下载PDF
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法在恶性肿瘤诊断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玲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 恶性肿瘤 诊断 组织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真菌荧光染色联合呼吸道标本培养与鉴定和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邹芳 刘子杰 +1 位作者 张慧 钟敏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评估实验室常用三种真菌检测方法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效能,为IPFI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具有高危IPFI因素的住院患者301例,其中临床出院诊断为... 目的评估实验室常用三种真菌检测方法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效能,为IPFI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具有高危IPFI因素的住院患者301例,其中临床出院诊断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肺部细菌感染患者2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真菌荧光染色、血清1,3-β-D葡聚糖、呼吸道标本培养与鉴定联合检测,评估联合三种检测方法对IPFI的诊断效能。结果真菌荧光染色检测、血清1,3-β-D葡聚糖、呼吸道标本培养与鉴定检测对IPFI的检出率分别为36.9%(111/301)、9.6%(29/301)、18.6%(56/301)。在观察组中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0.7%(67/83),15.7%(13/83),45.8%(38/83),高于对照组的20.1%(44/218),7.3%(16/218),8.3%(18/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荧光染色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0.7%、79.8%、0.803;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分别为15.7%、92.7%、0.542;呼吸道标本培养与鉴定检测分别为45.8%、91.7%、0.688;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分别为86.7%、77.5%、0.855,优于任何一类单项检测效能。结论真菌荧光染色法在IPFI检测中更具优势,是一种快速可靠,敏感性高的IPFI的诊断方法;但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IPFI的应用价值更显著,可以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荧光染色检测 血清1 3-β-D葡聚糖 呼吸道标本培养与鉴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下载PDF
针对S基因的siRNA抑制HepG22.2.15细胞中HBV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家云 马龙洋 +7 位作者 李庆霞 黄红艳 温伟红 贾林涛 薛采芳 李英辉 王成济 杨安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1-706,共6页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的siRNA(shortinterferingRNA)表达载体pSUPER-S1和pSUPER-S2,观察其对HepG22.2.15细胞中的HBV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BVS区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入pSUPER载体,构...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的siRNA(shortinterferingRNA)表达载体pSUPER-S1和pSUPER-S2,观察其对HepG22.2.15细胞中的HBV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BVS区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入pSUPER载体,构建成功的siRNA表达载体与pTK-Hyg质粒共转染稳定表达HBV的HepG22.2.15细胞,经200μg/ml潮霉素抗性筛选,4周后获得稳定细胞克隆,对所得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进行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抗原的表达,同时用RT-PCR检测靶基因mRNA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S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pSUPER-S1和pSUPER-S2,两种siRNA均能明显抑制HepG22.2.15细胞的HBsAg和HBeAg分泌,抑制率分别为83%和7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iRNA能抑制细胞内抗原的合成,RT-PCR结果证实HBV的mRNA表达降低,而无关序列的siRNA和对照则无此作用。结论载体产生的针对HBVS基因的siRNA能稳定、高效、特异地抑制HBV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干扰 转染 2.2.15细胞 siRNA HBV基因 HepG2 S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RT-PCR检测 基因mRNA
原文传递
中文文摘
9
《口腔生物医学》 2014年第4期216-222,共7页
1.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人舌鳞状细胞癌荷瘤裸鼠模型早期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传代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 Tca8113细胞,接种于18只裸鼠舌体内(不过中线),建立人舌癌荷瘤裸鼠下颌下淋巴结转移模型。接种6周后,处死裸鼠,解剖下颌... 1.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人舌鳞状细胞癌荷瘤裸鼠模型早期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传代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 Tca8113细胞,接种于18只裸鼠舌体内(不过中线),建立人舌癌荷瘤裸鼠下颌下淋巴结转移模型。接种6周后,处死裸鼠,解剖下颌下淋巴结,将同一淋巴结分为两份。一份作石蜡包埋半连续切片,行 HE染色和 IHC 检测;另一份即刻液氮冷冻,制作冰冻切片行QDs605-CK(AE1/AE3)荧光探针检测。分别计算3种方法检测出的淋巴结转移率和微转移率。结果: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出裸鼠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其中微转移率为38.9%;IHC 染色检测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1.1%,其中微转移率为33.3%;HE 染色检测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7.8%。经统计学分析,3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和 IHC 检测都优于 HE 染色,但是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和 IHC 染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量子点标记的QDs605-CK(AE1/AE3)免疫荧光探针能准确定位于下颌下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发出红色荧光,其特异性强,分辨率高,背景清晰,能够用于淋巴结转移灶及微转移灶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淋巴结转移率 人舌鳞状细胞癌 荷瘤裸鼠模型 下颌下淋巴结 AE1/AE3 TCA8113细胞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奈瑟氏菌不同季节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10
作者 陈华堂 《职业与健康》 CAS 2001年第3期58-58,共1页
淋病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世界每年新发病人约2 500万例,1997年我国报告淋病病人约22.43万.
关键词 淋病 奈瑟氏菌 PCR检测 涂片法检测 荧光染色检测
下载PDF
刺激受体增效剂7可提高先前感染脓毒症成年小鼠炎症反应的免疫控制
11
作者 崔倩(编译) 尹明(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2-692,共1页
受体增效剂7(TLR7)的作用是通过以脓毒症小鼠为样本的实验中得到的,它是一种病毒RNA受体。研究者采用雌性C57B/6型小鼠结肠穿孔-腹膜炎(CASP)为模型,并且对先前有脓毒症感染的小鼠静脉注射R-848(1.5mg/kg)。用CAB试剂盒检测... 受体增效剂7(TLR7)的作用是通过以脓毒症小鼠为样本的实验中得到的,它是一种病毒RNA受体。研究者采用雌性C57B/6型小鼠结肠穿孔-腹膜炎(CASP)为模型,并且对先前有脓毒症感染的小鼠静脉注射R-848(1.5mg/kg)。用CAB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用免疫磁性分选法从脾脏细胞中分离不同种类的细胞,并由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LR7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鼠 脓毒症 A受体 增效剂 免疫控制 炎症反应 感染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原文传递
荧光染料直接染色法检测血浆游离DNA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12
作者 高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9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染料直接染色法检测血浆游离DNA含量在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取新鲜血浆,利用picog... 目的:探讨荧光染料直接染色法检测血浆游离DNA含量在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取新鲜血浆,利用picogreen荧光染料直接染色法对血浆游离DNA进行染色,并对其含量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游离DNA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肿瘤直径> 3 cm者血浆游离DNA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临床分期为Ⅲ~Ⅳ者,血浆游离DNA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浆游离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化疗治疗有效者其血浆游离DNA水平明显低于无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游离DNA属于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的一种,其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直接染色检测 血浆游离DNA 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