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毛虫和荔蝽体内多酚氧化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尚文 杨振德 《广西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48-50,共3页
为了寻找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合理途径”新型杀虫剂,研究了马尾松毛虫和荔蝽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发现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多酚氧化酶活力与虫龄大小成正相关。多来宝(etofenprox)处理100min后,5龄幼虫的多酚氧化酶为正... 为了寻找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合理途径”新型杀虫剂,研究了马尾松毛虫和荔蝽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发现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多酚氧化酶活力与虫龄大小成正相关。多来宝(etofenprox)处理100min后,5龄幼虫的多酚氧化酶为正常虫体的3.6倍。荔蝽3龄若虫经乙醇处理10min后,多酚氧化酶活力为正常虫体的2.7倍;荔蝽3龄若虫经菟丝子(Cuscutajaponica)和夹竹桃(Neriumindicum)的混合醇提液处理60min,多酚氧化酶活力为正常虫体的2.4倍、经乙醇单独处理荔蝽3龄若虫后多酚氧化酶活力为正常虫体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毛虫 多酚氧化酶 杀虫剂
下载PDF
杀虫剂田间毒理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善欢 陈文奎 +2 位作者 张兴 潘文亮 张金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杀虫剂田间毒理的观点及近年来的进展,指出杀虫剂田间毒理的主要观点是:在化学药剂、环境条件及害虫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基础上,研究在田间生态条件下如何提高药剂对害虫个体及群体的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杀虫剂田间毒理的观点及近年来的进展,指出杀虫剂田间毒理的主要观点是:在化学药剂、环境条件及害虫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基础上,研究在田间生态条件下如何提高药剂对害虫个体及群体的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作用。主要进展有:1.以生态学为基础,用田间毒理观点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了荔蝽的自然抗药性现象,包括自然抗药性机理、实际防治措施及施药技术等,为有效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对植物质杀虫剂及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的研究,为综合治理提供了新型药剂。3.利用“累积虫日”等参数,改进了田间药效的评价方法。这些观点和研究进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昆虫毒理学及害虫防治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田间 毒理 自然抗药性
下载PDF
龙眼荔枝蝽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庆其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龙眼生产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莆田市 监测 俗称
下载PDF
荔蝽天敌类群的调查及其保护利用技术刍议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国坤 谢钦铭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29,共3页
在广东深圳、东莞和福建厦门的荔枝、龙眼果园系统调查了荔蝽的主要天敌类群组成,发现卵期有卵跳小蜂和平腹小蜂两种寄生性天敌;荔蝽各虫态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是蜘蛛类,其次为捕食性昆虫。还发现了荔蝽的1种新寄生性真菌——淡紫拟青霉。... 在广东深圳、东莞和福建厦门的荔枝、龙眼果园系统调查了荔蝽的主要天敌类群组成,发现卵期有卵跳小蜂和平腹小蜂两种寄生性天敌;荔蝽各虫态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是蜘蛛类,其次为捕食性昆虫。还发现了荔蝽的1种新寄生性真菌——淡紫拟青霉。提出并讨论了这些天敌的保护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 组成 保护利用
原文传递
荔蝽、稻绿蝽和茶翅蝽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被引量:5
5
作者 仇兰芬 车少臣 +3 位作者 王建红 邵金丽 郭蕾 魏建荣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6,共4页
综述国内外研究较多的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稻绿蝽Nezara viridula、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对这3种蝽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及其利用情况,并重点探讨了北方地区有机生态果园危害严重的茶翅蝽的生物防... 综述国内外研究较多的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稻绿蝽Nezara viridula、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对这3种蝽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及其利用情况,并重点探讨了北方地区有机生态果园危害严重的茶翅蝽的生物防治研究及持续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绿 茶翅 天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荔蝽的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皇红 邓国荣 +5 位作者 李伟群 黄大兴 金孟肾 罗叙昌 李振福 许明义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99-109,共11页
1990~1993年间,在桂西南的左江、桃城、浪湾和武鸣4个华侨农场的荔枝龙眼果园中,进行了荔蝽的发生情况调查和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区内荔蝽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成虫在高大的龙眼树上越冬。越冬成虫在早春气... 1990~1993年间,在桂西南的左江、桃城、浪湾和武鸣4个华侨农场的荔枝龙眼果园中,进行了荔蝽的发生情况调查和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区内荔蝽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成虫在高大的龙眼树上越冬。越冬成虫在早春气温达15℃以上时开始活动、交尾产卵,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期9~23d不等,3~5月为种群数量最大的时期,因此荔枝龙眼的春梢、花和幼果受害严重。(2)荔蝽的主要天敌是蝽卵跳小蜂和平腹小蜂,在5月中下旬调查,保护区内这两种寄生蜂的总寄生率可高达98.29%,明显的控制了荔蝽的继续繁殖为害。(3)荔蝽的综合防治方案,应根据果园的生态结构,因时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着重抓好荔蝽越冬期和荔枝龙眼春梢、花果时期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荔蝽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自然抗药性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文奎 赵善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8-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荔蝽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季节性变化与自然抗药性的关系,以及敌百虫对AChE的影响,同时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探讨了荔蝽酯酶同功酶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荔蝽正常成虫头部AChE活性在新羽化成虫中最高,比活力... 本文研究了荔蝽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季节性变化与自然抗药性的关系,以及敌百虫对AChE的影响,同时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探讨了荔蝽酯酶同功酶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荔蝽正常成虫头部AChE活性在新羽化成虫中最高,比活力达3.5μmol min^(-1)mg^(-1)蛋白质,越冬期最低,仅1.17μmol min^(-1)mg^(-1)蛋白质,到生殖期又上升为2.67μmol min^(-1)mg^(-1)蛋白质。经敌百虫处理后,在新羽化成虫期和生殖期AChE活性有明显被抑制现象,其比活力分别为2.21μmol min^(-1)mg^(-1)蛋白质和2.04μmol min^(-1)mg^(-1)蛋白质,而在越冬期AChE活性几乎不受敌百虫影响,为1.24μmol min^(-1)mg^(-1)蛋白质,同功酶谱也显示AChE在不同季节中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抗药性
下载PDF
噻虫啉、乙酰甲胺磷防治荔蝽若虫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德莹 罗基同 +3 位作者 蒋金培 王缉健 陈江 邹优升 《辽宁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29-31,共3页
为充分了解乙酰甲胺磷、噻虫啉对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若虫的防治效果,以选择最佳使用浓度,作者选用噻虫啉、乙酰甲胺磷对荔蝽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噻虫啉、乙酰甲胺磷亦可杀死荔蝽若虫,乙酰甲胺磷500~1 500倍、... 为充分了解乙酰甲胺磷、噻虫啉对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若虫的防治效果,以选择最佳使用浓度,作者选用噻虫啉、乙酰甲胺磷对荔蝽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噻虫啉、乙酰甲胺磷亦可杀死荔蝽若虫,乙酰甲胺磷500~1 500倍、噻虫啉2 000~4 000倍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8.37%和91.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啉 乙酰甲胺磷 防治
下载PDF
荔枝龙眼的大害——荔蝽与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覃少平 黎庆旺 《农家之友》 2009年第10期29-29,37,共2页
研究危害荔枝、龙眼枝叶果的害虫荔蝽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方式和人工、生物、化学等防治技术。
关键词 龙眼 形态 习性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叙昌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2期63-63,65,共2页
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防治是保证龙眼、荔枝丰产丰收的关键,尤其是对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害的防治,更是整个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到标本兼治,首先要了解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成因和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 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防治是保证龙眼、荔枝丰产丰收的关键,尤其是对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害的防治,更是整个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到标本兼治,首先要了解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成因和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针。至于利用何种方式防控,还是要有综合考量,可供选择的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只有打防结合,才能确保龙眼、荔枝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长跗萤叶甲 防控
下载PDF
荔蝽所致眼损伤38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陈增奎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837-838,共2页
关键词 损伤
下载PDF
憋气勇闯“怪味儿阵”
12
作者 远阳 《博物》 2012年第8期94-95,共2页
这张照片拍得特别“稳”,因为按快门时我从来没这么认真地屏住过呼吸。周围叶片上全都挂满了荔蝽若虫,那股奇怪的味道让人难以呼吸。鲜艳的荔蝽若虫趴在翠绿的叶片上,构成绝妙的色彩搭配,这是第二只闪光灯在叶片背面补光的效果。 ... 这张照片拍得特别“稳”,因为按快门时我从来没这么认真地屏住过呼吸。周围叶片上全都挂满了荔蝽若虫,那股奇怪的味道让人难以呼吸。鲜艳的荔蝽若虫趴在翠绿的叶片上,构成绝妙的色彩搭配,这是第二只闪光灯在叶片背面补光的效果。 这张是单灯拍摄的效果,叶片上那些反射光斑实在不好看,荔蝽身体也在强光照射下有些反光,看起来没那么鲜艳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味 色彩搭配 强光照射 叶片 闪光灯 呼吸 若虫
原文传递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蝽
13
作者 李敦松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0年第2期20-21,共2页
荔蝽是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若虫和成虫以口针刺吸荔枝的嫩梢、花穗及幼果,造成受害的部位枯死、脱落。虽然荔蝽每年仅发生l代,但成虫寿命最长达371天、最短203天,平均为311天。
关键词 平腹小蜂 防治 利用 成虫寿命 害虫 龙眼
下载PDF
荔蝽卵平腹小蜂对寄主的搜索行为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雨芳 古德祥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荔蝽雌成虫及其臭腺分泌液气味物质能引诱荔蝽卵平腹小蜂对寄主产生双翅振动及试飞等远距离搜索行为 ;寄主排泄物、新鲜卵和剖腹卵都能引起该蜂在近距离积极搜索寄主 ;荔蝽卵平腹小蜂只有接触到寄主卵时才发生明显的产卵管刺探行为。卵... 荔蝽雌成虫及其臭腺分泌液气味物质能引诱荔蝽卵平腹小蜂对寄主产生双翅振动及试飞等远距离搜索行为 ;寄主排泄物、新鲜卵和剖腹卵都能引起该蜂在近距离积极搜索寄主 ;荔蝽卵平腹小蜂只有接触到寄主卵时才发生明显的产卵管刺探行为。卵粒的颜色对蜂的引诱作用不明显 ,但卵粒的形状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该蜂能积极搜索近似圆球形的卵粒。第一次搜索产卵经历在平腹小蜂搜索寄主卵过程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平腹小蜂 寄主搜索 天敌 生产防治
下载PDF
荔蝽卵跳小蜂对荔枝蝽卵寄生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伟群 邓国荣 +2 位作者 杨皇红 黄大兴 曾东强 《广西植保》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荔蝽卵跳小蜂是荔枝蝽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南宁市郊,5月至6月上旬荔枝、龙眼园中荔蝽卵被寄生可高达83.18%~98.81%;室内测定,每头雌蜂平均能寄生蝽卵8.8~22粒;该蜂可行孤雌生殖,但后代均为雄性;在温度... 荔蝽卵跳小蜂是荔枝蝽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南宁市郊,5月至6月上旬荔枝、龙眼园中荔蝽卵被寄生可高达83.18%~98.81%;室内测定,每头雌蜂平均能寄生蝽卵8.8~22粒;该蜂可行孤雌生殖,但后代均为雄性;在温度20~24.5℃条件下,此蜂可寄生1~8d卵龄的蝽卵,对蝽卵胚胎杀伤力较强,甚至蝽卵胚胎发育完全期还能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跳小蜂 寄生
下载PDF
香港地区释放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诗畴 刘文惠 +4 位作者 陈巧贤 曾炳坤 陈乃荣 林江兴 余福祥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2期54-56,共3页
1996~1998年在香港连续3年利用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1996年4月调查,放蜂的3个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分别达80.00%、89.57%和90.00%,卵粒寄生率分别为81.81%、68.72%和89.16%;而... 1996~1998年在香港连续3年利用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1996年4月调查,放蜂的3个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分别达80.00%、89.57%和90.00%,卵粒寄生率分别为81.81%、68.72%和89.16%;而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仅分别为16.67%和17.07%。1998年5月调查,放蜂的各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也分别高达87.50%和87.96%。同时,果园虫口密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平腹小蜂
下载PDF
秦岭山脉蝽科昆虫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鹏兴 郑哲民 卜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98,共5页
2001-2005年通过对秦岭山脉半翅目昆虫进行多次细致的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并结合有关文献,发现秦岭地区分布有盾蝽科4种、荔蝽科1种、兜蝽科2种、蝽科77种昆虫,其中20种为陕西省新纪录种,27种为秦岭地区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秦... 2001-2005年通过对秦岭山脉半翅目昆虫进行多次细致的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并结合有关文献,发现秦岭地区分布有盾蝽科4种、荔蝽科1种、兜蝽科2种、蝽科77种昆虫,其中20种为陕西省新纪录种,27种为秦岭地区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秦岭地区处于东洋界与古北界的过度地带,东洋种类北上和古北种类南伸的情况在这里比较普遍,古北界种相对处于优势,占40.5%,东洋界种占34.5%,秦岭山脉与华中区、西南区的区系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东北和青藏区的关系最为疏远.秦岭地区特有种类仅有秦岭菘蝽、大斑辉蝽、太白真蝽、拟太白真蝽和绿角真蝽,这些种类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山脉 区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荔蝽平腹小蜂的繁殖品质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吕欣 韩诗畴 +1 位作者 戴建青 曹欣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0-347,共8页
应用生命表技术对荔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不同地理种群以柞蚕卵为繁殖寄主的条件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和参数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越南种群的主要生殖力指标,包括净生殖力(R_0)、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 应用生命表技术对荔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不同地理种群以柞蚕卵为繁殖寄主的条件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和参数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越南种群的主要生殖力指标,包括净生殖力(R_0)、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种群倍增时间(DT)、单雌产卵量、产卵前期和产卵历期均比广西、广东和海南种群的理想;4种群的雌蜂寿命、羽化率和雌性比率则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利用柞蚕卵作为中间寄主对越南种群进行大规模人工繁殖,具有较大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腹小蜂 地理种群 繁殖品质 生殖力
下载PDF
荔蝽卵寄生蜂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冬晴 袁夫永 刘耀成 《广西植保》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跳小蜂与平腹小蜂在5、6月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比例相似性及生态位重叠值。说明在此时间内,寄生蜂的虫口密度较大,对荔蝽卵有较强的寄生作用。其中,跳小蜂的有关值明显高于平腹小蜂。
关键词 寄生蜂 生态位 生物防治 天敌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荔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居昌 陈家骅 +2 位作者 王良威 邹明权 邹淑金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经测定,敌百虫对荔蝽平腹小蜂的LC_(50)为17.9ppm.本试验取10ppm作为对该蜂的亚致死剂量,用此剂量处理成蜂1h,成蜂平均寿命为6.4d,而对照组(丙酮处理)平均寿命为30.9d,两者差异极显著;用此剂量处理过的成蜂,寄生率为30.1%。而对照组为47... 经测定,敌百虫对荔蝽平腹小蜂的LC_(50)为17.9ppm.本试验取10ppm作为对该蜂的亚致死剂量,用此剂量处理成蜂1h,成蜂平均寿命为6.4d,而对照组(丙酮处理)平均寿命为30.9d,两者差异极显著;用此剂量处理过的成蜂,寄生率为30.1%。而对照组为47.5%,差异显著.用3种杀虫剂处理寄主卵内不同发育期的平腹小蜂,其中杀虫双、杀灭菊脂对各发育期影响均较小,最高死亡率不超过6%,故在防治果蛀虫时可选择使用;甲胺磷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卵期、幼虫期和预蛹期可造成20%-30%的死亡率,而且该药残效期长,建议在释放寄生蜂的果园避免使用此药防治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腹小蜂 亚致死剂量 杀虫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