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65
1
作者 张珂 何明珠 +5 位作者 李新荣 谭会娟 高艳红 李刚 韩国君 吴杨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538-6547,共10页
荒漠植物在水分限制、营养元素相对匮缺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阿拉善荒漠选择52个典型群落类型,分析和研究了54种荒漠植物叶片的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叶... 荒漠植物在水分限制、营养元素相对匮缺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阿拉善荒漠选择52个典型群落类型,分析和研究了54种荒漠植物叶片的碳、氮和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叶片的碳(C mg/g)、氮(N mg/g)和磷(P mg/g)含量变幅较大,分别为(379.01±55.42)mg/g、(10.65±7.91)mg/g和(1.04±0.81)mg/g,变异系数分别为0.15、0.74和0.78;C/N、C/P、和N/P分别为66.70±60.81、683.16±561.94、11.53±5.06。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的C和N不相关(P>0.05),C与P显著正相关(P<0.05),N和P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植物功能型的角度分析发现,灌木和1年生草本植物对C的存储能力较低;占整体67%的灌木叶片的N、P含量最低,导致总体N、P含量较低;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植物叶N含量与灌木植物叶片和整体N含量无差别,而P含量明显高于灌木植物叶片和整体P含量且N/P明显低于灌木植物叶片和总体N/P,导致总体N/P较低。该研究结果与全球和中国尺度的研究相比发现,荒漠植物叶片C、N、P含量和N/P明显偏低,N/P<14说明阿拉善荒漠植物在受N、P共同作用的同时更易受N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植物 叶片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荒漠地区主要固沙灌木的降水截留特征 被引量:58
2
作者 王新平 康尔泗 +1 位作者 张景光 李新荣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在草原化荒漠带沙坡头地区,利用草方格沙障并栽植灌木柠条和半灌木油蒿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经过40a的演变,逐渐形成由矮灌木与草本植物覆盖的固定沙丘景观.降水是该地区唯一的补给水源,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在草原化荒漠带沙坡头地区,利用草方格沙障并栽植灌木柠条和半灌木油蒿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经过40a的演变,逐渐形成由矮灌木与草本植物覆盖的固定沙丘景观.降水是该地区唯一的补给水源,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试验对两种主要固沙(半)灌木单株植物冠层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的截留损失水量、冠层截留容量以及截留率与降水属性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固沙植物群落内植被盖度等指标将所测得单株植物冠层截留转换为一定群落水平上冠层对降水的分割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灌木类型的群落之间对降水截留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对盖度达34%的油蒿群落而言,当单株植物投影面积平均为3900cm2时,其冠层截留容量约为0 7mm,群落截留损失水量平均占年降水量的26 8%;而盖度达30%的柠条群落,当单株植物投影面积平均为4070cm2时,其冠层截留容量约为0 3mm,群落截留损失水量平均占年降水量的17%.当降水强度<0 5mm·h-1时,两种植物冠层截留水分与总降水量的比率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当降水强度>1mm·h-1时,油蒿冠层截留与总降水量的比率基本稳定在0 3~0 4,柠条冠层截留与总降水量的比率基本稳定在0 2~0 3之间,比油蒿群落冠层截留率低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降水截留 固定沙丘 矮灌木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赵振勇 王让会 +1 位作者 张慧芝 孙洪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5,共6页
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水位剧烈下降,天然植被衰退,土地的沙质荒漠化问题十分严峻。通过对下游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干扰体驱动力的分析,阐述了该系统退化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退化荒漠生态... 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水位剧烈下降,天然植被衰退,土地的沙质荒漠化问题十分严峻。通过对下游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干扰体驱动力的分析,阐述了该系统退化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对策。系统的内在脆弱性特征决定了其抗干扰的能力差,退化后恢复的弹性小;强烈的人为干扰体是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力。下游荒漠生态系统的退化是系统内在特性和外在干扰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干旱区严酷的生态环境下,荒漠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结果值得重视。2000年5月以来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使系统的退化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系统的恢复是有限的。植被的恢复,必须遵循干旱区植物的生态学性质,密切结合植物发生所需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干旱区植被分布格局与地下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荒漠生态系统 脆弱性 驱动力 退化机制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植被区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王新平 李新荣 +4 位作者 康尔泗 张景光 周海燕 杨诗秀 雷志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34-1241,共8页
试验于 2 0 0 1年 8月 1 7日至 9月 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进行 ,主要利用时域反射仪 ( TDR)连续测量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方法 ,观测受植物根系吸水、蒸散作用影响下的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 ( 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 试验于 2 0 0 1年 8月 1 7日至 9月 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进行 ,主要利用时域反射仪 ( TDR)连续测量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方法 ,观测受植物根系吸水、蒸散作用影响下的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 ( 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区固定沙丘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过程。土壤体积含水率由水平埋设在植物根系剖面内 1 2个深度层次 ( 5~ 2 0 0 cm)的时域反射仪探头每小时自动测定 1次。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速率由入渗深度与相应的入渗时间之比值计算得到。结果表明 :在 7次不连续降水过程中 ,土壤入渗速率与降水强度呈简单线性相关关系 ,土壤入渗速率约为降水强度的 1 0倍强。然而当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小于 0 .46mm/h时 ,土壤入渗速率约为 0 cm/h,此时的降水对人工植被固定沙丘区的土壤基本上没有水分补给作用。受荒漠灌木柠条根系吸水作用的影响 ,其根系密集剖面深度 40~ 1 40 cm内降水水分入渗积累不明显。降水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受土壤剖面初始含水率多寡而变化 ,干燥土壤剖面有助于提高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降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区域环境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 ,柠条生长进入相对旺盛阶段 ,其根系密集层 1 4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在总体上下降的过程中 ,表现出昼消夜长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入渗 水分平衡 人工植被 固定沙丘 柠条
下载PDF
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丽华 陈亚宁 +2 位作者 李卫红 赵锐锋 葛洪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11-1922,共12页
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准噶尔盆地高(B)、低(A)两个盖度级3个典型荒漠植物群落梭梭、盐穗木、假木贼的土壤呼吸速率,比较分析了各样地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及水热因子对荒漠土壤呼吸特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土壤... 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准噶尔盆地高(B)、低(A)两个盖度级3个典型荒漠植物群落梭梭、盐穗木、假木贼的土壤呼吸速率,比较分析了各样地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及水热因子对荒漠土壤呼吸特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不同盖度和群落类型的荒漠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形式基本相同。日变化格局最高值出现在12:00~14:00,最低值在8:00或20:00;夏季各月(6、7、8月份)土壤呼吸速率高于秋季月份(9、10月份),春季(5月份)最低。高盖度梭梭群落样地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与其他样地存在显著差异。各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温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较弱;高盖度盐穗木样地(土壤湿度最高)、梭梭样地(土壤湿度最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地表温度-土壤湿度的多变量模型能在更大空间尺度解释荒漠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的61.9%。样地间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可能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高、低盖度的梭梭、盐穗木和假木贼群落的Q10值分别为1.34、1.3、1.65、1.58、1.17和1.31,平均值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 温度 土壤湿度 Q(10)
下载PDF
中国荒漠与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李新荣 谭会娟 +4 位作者 回嵘 赵洋 黄磊 贾荣亮 宋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320-2334,共15页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其盖度占该区域地表活体覆盖的40%以上,是联结荒漠地表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和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干旱区地球表面过程研究中生物学与地球科学交叉研究...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其盖度占该区域地表活体覆盖的40%以上,是联结荒漠地表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和荒漠/沙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干旱区地球表面过程研究中生物学与地球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21世纪初,相关研究绝大多数来自国外,且集中在热带荒漠、寒漠和欧洲草原,很少有来自中国和温性荒漠的报道.本文评述了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的系列创新性研究,涉及生物土壤结皮组成、分布和演替,对环境胁迫及全球变化的生理生态学响应,与土壤生态、水文过程,与维管植物和土壤动物关系,对干扰响应和人工培养及在生态恢复实践中的应用等,介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生物土壤结皮研究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生物土壤结皮 土壤生态与水文过程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中国干旱沙区的生态重建与恢复:沙坡头站60年重要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0
7
作者 李新荣 周海燕 +7 位作者 王新平 刘立超 张景光 陈国雄 张志山 刘玉冰 谭会娟 高艳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64,共18页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60年来,服务于国家需求,推动了沙漠科学的发展。在沙害治理、沙漠生态重建与恢复、荒漠生态系统长期生态学、沙地生态水文学、人工植被稳定性及干旱胁迫生理生态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解决了在降水...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60年来,服务于国家需求,推动了沙漠科学的发展。在沙害治理、沙漠生态重建与恢复、荒漠生态系统长期生态学、沙地生态水文学、人工植被稳定性及干旱胁迫生理生态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解决了在降水量小于200mm的干旱沙漠地区植被建设的关键技术,证实了通过人为促进生态恢复是可行的,创造了人类活动(治理和利用)与沙漠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了干旱沙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提出了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理论上探明了人工植被稳定性维持的生态学机理,提出了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的理论模型;揭示了荒漠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引领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理生态功能及其水文学研究;拓展了干旱逆境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沙坡头站已成为国际沙漠科学与荒漠长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荒漠生态系统 长期生态 生态重建与恢复 沙害治理
原文传递
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8
作者 苌伟 吴建国 刘艳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6-444,共9页
总结了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研究方法、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生态因子.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研究方法大多局限于室内培养箱和气候室模拟发芽法.种子休眠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生理因素;荒漠木本植物种子大小、质量和色泽与种子... 总结了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研究方法、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生态因子.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研究方法大多局限于室内培养箱和气候室模拟发芽法.种子休眠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生理因素;荒漠木本植物种子大小、质量和色泽与种子成熟度及活力密切相关;种皮通透性差是种子萌发的重要障碍,一般通过磨砺、削切、预冷、化学试剂处理等降低或消除其影响;种子含水量与贮藏寿命和吸胀力密切相关.适宜温度是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先决条件,变温促进萌发;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制约条件;光照并非是大多数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沙埋通过综合调控光、温和水而影响种子萌发;盐分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应加强多因素影响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木本植物 种子萌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初步评估 被引量:36
9
作者 高君亮 郝玉光 +5 位作者 丁国栋 刘芳 辛智鸣 徐军 张景波 赵英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6,共6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物质量为2.75×108t;价值量为44.204×108元。其中,减少农田经济损失价值为8.148...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物质量为2.75×108t;价值量为44.204×108元。其中,减少农田经济损失价值为8.148×108元;减少草地经济损失价值为0.407×108元;保持土壤肥力价值为31.962×108元;减少泥沙淤积灾害价值为1.65×108元;减少交通运输经济损失价值为2.037×108元。可以看出,荒漠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对荒漠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评估结果可为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量 防风固沙 价值评估 荒漠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荒漠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探索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建国 常学向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4-611,共8页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基础,也是人类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荒漠生态系统是荒漠区的典型生态系统,是荒漠区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生态系统健康分析的基础上,对荒漠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特征、指标和标准及...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基础,也是人类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荒漠生态系统是荒漠区的典型生态系统,是荒漠区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生态系统健康分析的基础上,对荒漠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特征、指标和标准及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定性探索,对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做了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荒漠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环境健康 社会发展 人类环境 评价方法 健康状况 荒漠 基础
下载PDF
阿拉善高原灌木种的丰富度和多度格局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极端干旱荒漠地区灌木多样性保育的前提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新荣 谭会娟 +2 位作者 何明珠 王新平 李小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4-515,共12页
灌木作为群落优势植物生活型是干旱荒漠系统区别于半干旱草原或草地生态系统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位于我国北方典型干旱区的阿拉善高原其稀疏的植被覆盖介于15%~30%,且主要由多样的灌木组成,草本植物层片受到极端干旱气候条件、风蚀、... 灌木作为群落优势植物生活型是干旱荒漠系统区别于半干旱草原或草地生态系统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位于我国北方典型干旱区的阿拉善高原其稀疏的植被覆盖介于15%~30%,且主要由多样的灌木组成,草本植物层片受到极端干旱气候条件、风蚀、过度放牧以及沙埋等因素的限制.采用无偏对应分析(DCA)和二维点图(biplot)法探讨了灌木物种的丰富度和多度格局对生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阿拉善高原灌木种分布对生境条件的响应可归纳为4种生态类型,其主要源于不同灌木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量梯度的变化.对灌木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是深层土壤的含水量,并不支持在半干旱区草地土壤质地特性决定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的观点.除了深层土壤含水量,灌木种的多度还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以上结果意味着减少黑河中游农业用水对于位于下游的阿拉善西部荒漠灌木物种多样性保育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减少高原中部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协调城市和绿洲水资源的利用、增加贺兰山对高原东部的水资源供给,确保整个高原深层土壤水分的稳定性是今后该区灌木物种多样性的保育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育 灌木物种丰富度 多度 阿拉善高原 荒漠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梭梭荒漠生态系统Ⅰ初级生产力及其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晓云 刘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通过对梭梭荒漠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季相及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和草本层的地上植物量的研究,表明在以小半乔木梭梭占主导地位的群落中,丰富的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均得到较好的发育,说明该群落具有由中亚... 通过对梭梭荒漠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季相及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和草本层的地上植物量的研究,表明在以小半乔木梭梭占主导地位的群落中,丰富的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均得到较好的发育,说明该群落具有由中亚荒漠向亚洲中部荒漠过渡的性质。而大量单种属或寡种属出现,反映出了梭梭群落具有干旱植物区系的明显特征,与整个新疆植被荒漠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一致。梭梭群落中建群层片的种类单一,与北疆其它荒漠植被类型相似,而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比其它类型丰富,特别是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种类较多。初级生产力分别与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萌发、生长和脱落,短生植物的迅速生长和死亡,以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上旬达到高峰。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植物量在其整个群落初级生产力的构成中作用明显。是整个群落初级生产力的72.3%~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荒漠生态系统 初级生产力 群落结构 植物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波段对荒漠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研究——以沙坡头地区为例 被引量:31
13
作者 高永平 康茂东 +2 位作者 何明珠 孙岩 许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0-775,共6页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Phantom 3A)拍摄获取指定范围可见光影像,通过ENVI软件分析照片的红、绿、蓝信息进行植被指数的提取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主要分析了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归一化绿化差异指数、...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Phantom 3A)拍摄获取指定范围可见光影像,通过ENVI软件分析照片的红、绿、蓝信息进行植被指数的提取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主要分析了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归一化绿化差异指数、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过绿指数、红绿比值指数与研究区荒漠植被覆盖度回归模型,探究最优反演模型,目的是验证在相同区域、相同时间拍摄的无人机影像的植被覆盖度.计算出来的植被覆盖度和无人机航片的处理方法进行比对,验证反演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无人机可见光波段提取的植被指数结果中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的提取精度最好,能很好地将植被与非植被区分,为荒漠植被覆盖度和植被指数的反演模型的验证提供了依据,节约了实地测量带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比研究植被指数和荒漠植被覆盖度的线性、对数、三次、乘幂、增长及指数的回归模型结果,最优的荒漠植被覆盖度的反演模型是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的三次模型,为y=-200.06x3+706.763x2-430.779x+17.916,能很好地监测荒漠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为今后荒漠生态系统的防护和管理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荒漠生态系统 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度 反演模型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理念与模式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亚宁 陈亚鹏 +1 位作者 朱成刚 李卫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410-7417,共8页
结合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突出、气候变暖可能加剧干旱区荒漠化以及生态水权与长效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诊断,探讨了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难点,分析提出了荒漠生态系统植被保育的生... 结合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突出、气候变暖可能加剧干旱区荒漠化以及生态水权与长效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诊断,探讨了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难点,分析提出了荒漠生态系统植被保育的生态水位与生态阈值,阐述了荒漠 绿洲过渡带生态融合以及绿洲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防护梯度等干旱区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结合干旱区极端环境自然条件,在多年现场试验基础上,研发集成了退化群落改造与生态多样性构建技术、植物群落结构优化配置、组装与生态融合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水分利用与生态自维持技术以及胡杨萌蘖更新技术等多种适宜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模式,并进行了成功实践和试验示范,为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荒漠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可持续管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的叶片水分吸收策略 被引量:29
15
作者 郑新军 李嵩 李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3-905,共13页
在干旱地区,经常出现只能湿润植物地上部分和表层土壤的小量级降雨和凝结水输入,此量级的水分输入无法通过入渗进入根区土壤而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最近研究发现,叶片吸收水分是利用小量级降水和凝结水的主要方式。该研究通过鉴定和观... 在干旱地区,经常出现只能湿润植物地上部分和表层土壤的小量级降雨和凝结水输入,此量级的水分输入无法通过入渗进入根区土壤而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最近研究发现,叶片吸收水分是利用小量级降水和凝结水的主要方式。该研究通过鉴定和观测准噶尔盆地东南部5个自然植物群落中夏季地上部分仍存活的所有51种荒漠植物叶片的单位面积吸水量(LWUC)、叶片含水量增加率(Rw)以及其他7种植物功能性状,探讨了这些植物功能性状与植物叶片吸收水分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与Rw相比,LWUC是更加适合评价植物叶片吸收水分能力的指标;(2)植物生活型是相对合理的评价荒漠植物叶片吸收水分能力的植物性状;(3)荒漠植物地上(叶片)和地下(根系)部分吸收水分策略存在着权衡;(4)荒漠植物叶片耗水和吸水存在着权衡。总之,叶片吸收水分策略对于荒漠植物,特别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渡过持续的干旱并完成生活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凝结水输入 叶片水分吸收策略 植物功能型 小量级降水
原文传递
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功能群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珂 陈永乐 +2 位作者 高艳红 回嵘 何明珠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1267,共7页
氮(N)、磷(P)作为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养分元素和限制性因子,在维持植物功能群组成及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沿水热梯度从东至西在阿拉善荒漠设置52个调查样地,通过对优势植物的调查取样,分析了荒漠植... 氮(N)、磷(P)作为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养分元素和限制性因子,在维持植物功能群组成及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沿水热梯度从东至西在阿拉善荒漠设置52个调查样地,通过对优势植物的调查取样,分析了荒漠植物不同功能(类)群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就N、P含量及N∶P值对荒漠植物的限制性作用进行了检验和讨论。结果显示:(1)所调查阿拉善荒漠区植物叶片的N、P含量分别为10.65±7.91mg·g-1和1.04±0.81mg·g-1,N∶P值为11.53±5.06,叶片N含量与P含量及N∶P值均显著正相关,P含量与N∶P值显著负相关;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植物同时受到N、P双重制约,且更易受N限制。(2)从植物生活型比较,认为草本植物叶片N、P含量均高于灌木植物叶片,而灌木植物叶片的N∶P值大于草本植物;对光合作用途径分析发现,C3植物叶片N含量高于C4植物叶片,而C4植物叶片P含量高于C3植物叶片;从系统发育类型方面分析,认为单子叶植物叶片N含量低于双子叶植物叶片N含量,而P含量则高于双子叶植物叶片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功能群 N∶P 生态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水分梯度下荒漠植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4
17
作者 胡冬 吕光辉 +2 位作者 王恒方 杨启 蔡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38-6748,共11页
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对维持荒漠区群落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以艾比湖流域荒漠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及实验分析,探讨不同水分梯度下植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土壤因子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土壤水... 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对维持荒漠区群落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以艾比湖流域荒漠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及实验分析,探讨不同水分梯度下植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土壤因子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和种群密度稳定性(ICV)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当土壤含水量低于4.65%时,荒漠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总体显著降低(P<0.05);(2)不同水分梯度下影响艾比湖流域植物多样性的土壤因子具有差异性,高水梯度为硝态氮与有机质,中水梯度下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因子为pH,低水梯度为全氮和有机质;(3)仅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土壤因子(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质)才能对群落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P<0.01);(4)三种梯度下,物种多样性均对群落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P<0.001),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植物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土壤因子
下载PDF
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元素和水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马剑英 陈发虎 +2 位作者 夏敦胜 孙惠玲 王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3-992,共10页
通过测定中国境内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的氮(N)、磷(P)、钾(K)含量、有机质和叶片含水量,以及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 通过测定中国境内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的氮(N)、磷(P)、钾(K)含量、有机质和叶片含水量,以及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元素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土壤层含水量的增加,红砂叶片N含量和叶片含水量显著增加,而叶片K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可溶性盐分含量与红砂叶片P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含水量显著负相关。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红砂叶片N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显著增加。说明不同自然种群中红砂叶片养分含量受土壤状况的影响显著,不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对红砂叶片元素含量的贡献显著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是生境中影响红砂叶片特征的最关键因子,而红砂叶片含水量则最易受各种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生境中土壤含水量对红砂各种元素含量的影响和红砂叶片含水量对不同土壤条件的这种响应模式支持了红砂是一种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适应于极端干旱生境的典型超旱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叶片含水量 叶片元素含量 土壤条件
下载PDF
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组织格局与生态适应模式 被引量:18
19
作者 梁存柱 王炜 +1 位作者 朱宗元 刘钟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2年第1期77-83,共7页
在阿拉善荒漠及其邻近地区 ,有多种一年生植物种群可组成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的恒有性植物层片。本项研究利用样地调查与统计资料 ,取得了多种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组成的研究结果 ;在吉兰泰盐湖地区、腾格里沙漠东南部、雅布赖低山区、孪... 在阿拉善荒漠及其邻近地区 ,有多种一年生植物种群可组成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的恒有性植物层片。本项研究利用样地调查与统计资料 ,取得了多种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组成的研究结果 ;在吉兰泰盐湖地区、腾格里沙漠东南部、雅布赖低山区、孪井滩地区、祁连山山麓、额济纳绿洲等地 ,对一年生植物种群生物产量的季节与年度间的波动性进行了调查和测定 ,并与相关的气象资料做了比对分析 ,获得了气候年、季变化与一年生植物层片动态的相关性认识。据此 ,划分了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生态类型。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中 ,主要的一年生植物层片有 :.荒漠夏雨型一年生禾草类植物层片 ,荒漠一年生杂草类植物层片 ,沙漠一年生沙生植物层片 ,盐漠一年生盐生植物层片 ,绿洲草甸一年生植物层片 ,绿洲胡杨林一年生植物层片 ,柽柳灌丛一年生植物层片 ,绿洲农田一年生杂草植物层片等。多数一年生植物种是在荒漠优势植物株丛间的裸斑土壤种子库中 ,有丰富的种子储备 ,利用夏季较为集中的降雨迅速萌发生长到结实 ,完成一个短暂的生活周期。也有些一年生植物在沙质土、盐渍土、草甸土等特异性生境中各自具有有效的生态适应机制 ,组成沙漠、盐漠、绿洲林地与草地的一年生植物层片。这些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组织格局 ,生态适应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组织格局 荒漠生态系统 绿洲生态系统 一年生植物层片 生态适应模式 植物群落
下载PDF
丛枝霸王(Zygophyllum dumosum)根际AM真菌生态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20
作者 贺学礼 YOSEF Steinberger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70-1077,共8页
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的土壤真菌 ,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结构后 ,对于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学和生态学作用。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通过每月分别从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层采集根际土样 ,对以色列荒漠... 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的土壤真菌 ,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结构后 ,对于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学和生态学作用。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通过每月分别从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层采集根际土样 ,对以色列荒漠地区丛枝霸王 (Zygophyllumdumosum Boiss)根际 AM真菌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AM真菌的分布和定殖与季节变化和采样深度密切相关。菌根真菌的最高定殖率并不伴随有最大的孢子密度 ,最高的定殖率发生在 1 999年 1 1月 ,而最大的孢子密度则出现在 2 0 0 0年 9月。 1 0~ 2 0 cm土层中的菌根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明显高于 0~ 1 0 cm土层。土壤湿度与所有菌根结构的定殖率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泡囊和丛枝定殖率呈正相关 ,而土壤总可溶性氮对泡囊和丛枝定殖有显著正效应 ,对孢子密度有显著负效应。结果建议 ,孢子密度、泡囊和丛枝定殖程度可作为检测荒漠土壤状况的生态指标。研究应用于我国特别是西部荒漠地区的植被建立和恢复 ,可望发挥重要作用 :(1 ) AM真菌能与绝大多数高等植物根系形成共生联合体 ,促进根系对土壤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提高植物对干旱、高温、盐碱、根部病害等的抗性 ,提高逆境条件下植物的成活率 ,深入研究荒漠生态系统中 AM真菌动态分布 ,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霸王 AM真菌 生态 荒漠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