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被引量:511
1
作者 王世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通过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过程的介绍 ,深入探讨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内涵。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 ,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 ,造成土壤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出露 ,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 ,地表... 通过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过程的介绍 ,深入探讨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内涵。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 ,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 ,造成土壤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出露 ,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 ,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 ,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 ,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 ,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 ,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 石漠 荒漠化 科学内涵 土地生产力 土壤侵蚀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26
2
作者 董光荣 吴波 +3 位作者 慈龙骏 周欢水 卢琦 罗斌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8-332,共15页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荒漠化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只是在局部地区荒漠化土地得到了一定程度治理,我国荒漠化整体仍在加速扩展,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荒漠化防治面临的形势非常...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荒漠化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只是在局部地区荒漠化土地得到了一定程度治理,我国荒漠化整体仍在加速扩展,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荒漠化防治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气候干旱化是现代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基本背景条件,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导致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我国现代荒漠化加速扩展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用水资源和滥开矿等。以防为主,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寓治理于开发中,防、治、用有机结合,是根治荒漠化,实现荒漠化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加快荒漠化治理速度,国家应对荒漠化地区给予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成因 防治对策 土地退
下载PDF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被引量:234
3
作者 孟猛 倪健 张治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3-861,共9页
干燥度指数 (Aridityindex ,AI,该文特指气候干燥度 )是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程度的指标 ,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长期应用 ,近来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气候指标之一 ,尤其是气候变化和干旱化、荒漠化等研究。该文列举了国内外目... 干燥度指数 (Aridityindex ,AI,该文特指气候干燥度 )是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程度的指标 ,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长期应用 ,近来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气候指标之一 ,尤其是气候变化和干旱化、荒漠化等研究。该文列举了国内外目前存在的 2 2种干燥度指数 ,并对目前常用的 8种指数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 ,包括各自的原理、计算方法和在生态学与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结合其应用和中国的实际状况 ,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认为修改后的谢氏干燥度、deMartonne干燥度和Holdridge可能蒸散率 (等同于某种意义上的干燥度 )计算方法简单实用 ,有着明确的物理学和生态学意义 ,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应性较强 ,适合于中国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的干旱化、荒漠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生态学 干燥度指数 可能蒸散量 气候变 干旱 荒漠化
下载PDF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1.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被引量:218
4
作者 王涛 朱震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荒漠化就是土地退化,主要由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3个部分组成,其中沙漠化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形式。在简要回顾了国际国内对沙漠化概念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20多年来在中国北方土地退化区域的研究与实践,作者认为:... 荒漠化就是土地退化,主要由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3个部分组成,其中沙漠化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形式。在简要回顾了国际国内对沙漠化概念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20多年来在中国北方土地退化区域的研究与实践,作者认为: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并在时间、空间、成因、景观、发展趋势和造成的结果等内涵方面给予了概括性的描述;同时,从形成演变的时空差别、成因、过程和防治利用的不同等方面将原生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土地区分开来,认为沙漠的形成演变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而人类既是沙漠化的导致者,也是沙漠化的受害者,更是沙漠化的防治者。所以,沙漠化的研究应主要侧重在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地退 水土流失 盐渍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人地关系 风沙活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53
5
作者 吴波 慈龙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时期的景观分类和制图以及景观格局计算 ,分析了 50年代到 90年代毛乌素沙地景观动态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和模式。研究表明 ,50年代以来 ,毛乌素沙地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固...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时期的景观分类和制图以及景观格局计算 ,分析了 50年代到 90年代毛乌素沙地景观动态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和模式。研究表明 ,50年代以来 ,毛乌素沙地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固定沙地面积迅速减少 ,农田面积明显增加 ,草原、柳湾和盐湿低地等面积显著减少。50年代时 ,整个景观以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占优势 ,而 90年代 ,则以流动沙地占绝对优势。伴随着荒漠化的发展 ,各种景观要素类型之间相互转化 ,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固定沙地面积减少伴随着斑块的破碎化 ,大型斑块数量减少 ,小型斑块数量增加 ;流动沙地面积增加的同时 ,一方面 ,较小的斑块不断联合形成更多的大型斑块 ,另一方面 ,流动沙地不断向固定、半固定沙地内部渗透 ,形成更多的小型斑块 ,使整个景观更加破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扩展及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景观动态 景观格局 景观过程 尺度 荒漠化
下载PDF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 被引量:163
6
作者 朱震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荒漠化是指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 荒漠化是指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占32.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占0.7%,在地区上以北方农牧交错及旱农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要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和建立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概念 成因 防治 土地
下载PDF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25
7
作者 高尚武 王葆芳 +2 位作者 朱灵益 王君厚 张玉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T006,共11页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地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地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用,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或用数字影像在微机上用图像软件按象元水平解译遥感图像、制图。通过在三个不同气候区域的野外调查,验证利用遥感信息获取数据的可行性,证明沙质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类评估沙化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 被引量:121
8
作者 慈龙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4年第4期289-303,共15页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文中利用我国700多个气象站点30年的平均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监...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文中利用我国700多个气象站点30年的平均气象资料,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料数据库方案活动中心以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Thornthwaite计算PE与气候分类方法,计算和绘制了当CO_2倍增、气温升高1.5-4.5℃时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干旱区(Arid,semi-aridanddrysub-humidareas)分布变化的图表,同时利用我国北方160个气象台站近40年连续记录的气象资料,进行滑动平均,计算和绘制了干旱、半干旱区的最近40年来气温变暖及干湿变化的趋势图,分析了在全球变化下如果工业发展和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未来30-50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荒漠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荒漠化 全球变 中国 干旱区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57
9
作者 王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是两个反向发展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近60 a来,我国绿洲化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2.5万km2扩大到10.4万km2,沙漠化土地面积由5.3万km2扩大到11.4万km2,受盐渍化危害的耕地面积达到1.5万km2,占总耕地面积的30%。...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是两个反向发展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近60 a来,我国绿洲化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2.5万km2扩大到10.4万km2,沙漠化土地面积由5.3万km2扩大到11.4万km2,受盐渍化危害的耕地面积达到1.5万km2,占总耕地面积的30%。绿洲化优化了局地生态环境,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但绿洲低水平、无序的开发使绿洲稳定性下降,同时引发包括荒漠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绿洲化、荒漠化研究进展的综述,提出了围绕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近期需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思路,努力在全面认知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作用下水、土、气、生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演变机理,为综合评价环境变化趋势和效应以及调控对策与管理模式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荒漠化 过程 干旱区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38
10
作者 吴青柏 沈永平 施斌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从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出发 ,利用青藏高原活动层监测数据 ,讨论了冻土水热过程与植被生长环境的关系 ,比较了季节冻土区与多年冻土区水热过程的差异及与植被的关系 ,同时讨论了不同草地生态冻融过程的变化 .结果表明 ,冻土及水热过... 从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出发 ,利用青藏高原活动层监测数据 ,讨论了冻土水热过程与植被生长环境的关系 ,比较了季节冻土区与多年冻土区水热过程的差异及与植被的关系 ,同时讨论了不同草地生态冻融过程的变化 .结果表明 ,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冻土及水热过程不仅控制着地表状态的变化 ,影响着植被的发育程度 ,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旦地表条件被破坏 ,干扰了冻土水热过程与地表植被生长间的平衡关系 ,将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 ,出现荒漠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冻土 水热过程 植被 生态环境 荒漠化 寒区
下载PDF
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 被引量:119
11
作者 朱震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22,共12页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脆弱生态失去平衡迫切需要治理的国土整治问题。作者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关于土地荒漠化的评估,结合我国情况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经济开发、资源...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脆弱生态失去平衡迫切需要治理的国土整治问题。作者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关于土地荒漠化的评估,结合我国情况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经济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不相协调下出现了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一类是沙质地表叠加干旱多风和强度土地利用形成的沙质荒漠化(沙漠化),另一类是流水作用叠加土状堆积物(或风化壳)和人为强度土地利用形成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脆弱生态带内环境退化表现的主要形式,而荒漠化的发展又加深了脆弱生态带内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环境更趋于严重恶化,构成了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改善的严重威胁。但是,只要建立防止土地退化又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是克服我国脆弱生态地带环境退化、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建议在我国不同脆弱生态带建立示范区,开展改善环境、治理土地荒漠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 生态带 土地 荒漠化 中国
下载PDF
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121
12
作者 高永 邱国玉 +7 位作者 丁国栋 清水英幸 虞毅 胡春元 刘艳萍 户部和夫 王义 汪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研究测定了1m×1m,1m×2m,2m×2m,2m×3m,2m×4m,2m×5m,3m×3m,3m×4m,4m×4m,4m×5m,3m×6m等11种规格沙柳沙障内的风沙活动过程和分布规律。结果说明,不同规格沙障内输沙率随着风速的... 研究测定了1m×1m,1m×2m,2m×2m,2m×3m,2m×4m,2m×5m,3m×3m,3m×4m,4m×4m,4m×5m,3m×6m等11种规格沙柳沙障内的风沙活动过程和分布规律。结果说明,不同规格沙障内输沙率随着风速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不同,小规格沙障内输沙率与风速呈对数曲线关系,大规格沙障内输沙率与风速之间呈指数曲线关系。沙柳沙障中近地表0~4cm范围内,风沙流中的相对含沙量沙丘下部明显大于沙丘中部和上部,说明沙障导致了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发生变化。面积等于或小于1m2的沙障可以完全控制地表风蚀,当沙障面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风蚀深度增加很快。不同规格沙障的防护效益,在大风条件下,小规格沙障的成本效益高于大规格的沙障;在小风情况下,大规格沙障的成本效益大于小规格沙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沙障 防风固沙 荒漠化
下载PDF
我国荒漠化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81
13
作者 慈龙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7,共11页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公约》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联合行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运用生物控制理论中正负反馈回路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加强作用分析了荒漠化过程的内在机制;用耗散结构理论分...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公约》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联合行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运用生物控制理论中正负反馈回路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加强作用分析了荒漠化过程的内在机制;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途径,并提出我国防治荒漠化应遵循的4个原则:1)调节农林牧水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实行“生态系统管理”,促进系统内的良性循环;3)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4)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强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反馈回路 耗散结构 气候变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 被引量:94
14
作者 慈龙骏 吴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规定,运用Thornthwaite计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作出了第一张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分布图,首次确定了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发生范围。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约3317032.2km2...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规定,运用Thornthwaite计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作出了第一张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分布图,首次确定了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发生范围。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约3317032.2km2,占国土面积的34.6%,分布于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0个县(市、旗)。其中亚湿润干旱区总面积为751161.9km2,占国土面积的7.8%;半干旱区总面积为1139214.2km2,占国土面积的11.9%;干旱区总面积为1426656.1km2,占国土面积的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气候类型划分 潜在发生范围
下载PDF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被引量:66
15
作者 张新时 周广胜 +2 位作者 高琼 倪健 唐海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大气和气候的反馈作用及在更微观的尺度上预测全球变化对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效应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项目“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重要研究目标。中国科学家自... 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大气和气候的反馈作用及在更微观的尺度上预测全球变化对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效应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项目“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重要研究目标。中国科学家自1985年正式立项开展全球变化研究以来,全面加入了国际全球变化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文章就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 生态生理试验 荒漠化 陆地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90
16
作者 苏志珠 卢琦 +2 位作者 吴波 靳鹤龄 董光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5,共7页
荒漠化和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科学界历来对此十分重视。我国是受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2004年,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和18.12%。与20世纪90年代... 荒漠化和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科学界历来对此十分重视。我国是受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2004年,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和18.12%。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的情况相比,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扩展速度均出现减少和减缓的趋势,沙化土地已由90年代末每年扩展3 436km2转变为每年减少1 283km2。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的体现,也是国家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和加大荒漠化防治投入的结果。我国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扩展与逆转过程仍会产生影响。气候变化中的降水变化在大范围内控制着荒漠化土地的扩展与逆转过程,气候暖干化有助于荒漠化的发生与扩展,但在局部地区随着气温升高有降水增多的可能,有利于荒漠化土地的逆转。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特别是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以及对农牧产品等物质需求的增加而引起的不合理经济活动是不容忽视的。要遏止荒漠化的扩展,应采取适应与减缓气候干旱化对策,消除人为荒漠化因素,并积极整治荒漠化土地,从根本上促进荒漠化土地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 荒漠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干旱区地下水与天然植被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79
17
作者 郑丹 李卫红 +1 位作者 陈亚鹏 刘加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0-167,共8页
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干旱区生物过程微弱,生态系统规模小、稳定性低、地下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天然植被的生长发育,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针对... 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干旱区生物过程微弱,生态系统规模小、稳定性低、地下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天然植被的生长发育,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针对干旱区这一特殊地域研究其规律,并对有关地下水、土壤含水量、生态地下水埋深的概念和内容做了阐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干旱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量、天然植被、地表荒漠化等关系以及合理地下水埋深的确定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与合理地下水埋深相关的生态地下水埋深、适宜地下水埋深、最佳地下水埋深、盐渍临界深度、生态警戒地下水埋深等概念,确定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框架,从生态水文学角度更深层次探讨干旱区地下水与天然植被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被 干旱区 研究综述 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量 脆弱生态环境 生态水文学 动态平衡 生物过程 系统规模 生长发育 直接影响 临界深度 结构框架 相互作用 演变趋势 稳定性 荒漠化
下载PDF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演变与荒漠化的成因 被引量:86
18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9,共6页
近 40年来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 0 81%~ 1 6 4% /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 2 0 0 0 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 ,采用GIS对干冷 温湿 干... 近 40年来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 0 81%~ 1 6 4% /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 2 0 0 0 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 ,采用GIS对干冷 温湿 干冷三个气候时段的荒漠化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 ,并指出 10 0 0 0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促使北方干旱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自然因素导致荒漠化的时间尺度为万年或千年 ,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的尺度为百年或10年。第四纪环境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 ,植被、土被被破坏是当代荒漠化发展的直接原因。近 5 0年来 ,中国北方的气候有向干、热方向演变的趋势 ,因此 ,荒漠化的防治将是 2 1世纪中国的一项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环境 荒漠化 黄土 沙漠 GIS 中国 干旱半旱区 成因 气候 风沙
下载PDF
土地荒漠化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0
19
作者 朱震达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本文从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及对这一问题的进展、荒漠化问题研究的趋势和中国的荒漠化问题等三个方面全面观察了世界及我国对荒漠化这一问题的识认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土地 荒漠化 中国 世界
下载PDF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3.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区域 被引量:77
20
作者 王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沙漠化(SandyDesertification)是我国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由于原生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形成发展的时空范畴不同、成因的... 沙漠化(SandyDesertification)是我国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由于原生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形成发展的时空范畴不同、成因的主导因素不同和演变的可逆性不同,要求我们在开展沙漠化基本问题的探索、确认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区域,为国家沙漠化防治战略决策的制订和技术措施的执行提供科学依据,使沙漠化防治工程在国家有限经费的投入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作者通过对近50年来野外考察和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总结,指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半干旱地带草原区和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土地退化区,在过去的50年里,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要部分也是在这些区域内。所以,它们是中国北方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区域。根据不同时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和演化的特点,依据其自然地带原则和发展强度原则,将我国沙漠化土地划分为4大区29个亚区,应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荒漠化 防治 北方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