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间诱变后大豆对草甘膦的耐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蒋凌雪
刘章雄
+5 位作者
任洪雷
金龙国
张洪岩
郭勇
陶波
邱丽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4-850,共7页
以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的5个大豆品种SP2和SP3代为材料,在田间喷洒1.31 a.i.kg.ha-1草甘膦条件下鉴定其耐性种质的表型变异特点。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间还是品种内,诱变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都存在差异,以株高和成熟期变异最为明显,可作...
以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的5个大豆品种SP2和SP3代为材料,在田间喷洒1.31 a.i.kg.ha-1草甘膦条件下鉴定其耐性种质的表型变异特点。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间还是品种内,诱变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都存在差异,以株高和成熟期变异最为明显,可作为耐性种质筛选的指标。其中,中品661的SP3代对草甘膦耐性最强,从中筛选到1株耐性突变体,与对照表型无差异。航天诱变不同大豆品种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存在差异,且能够遗传,说明航天诱变可作为大豆耐草甘膦育种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航天诱变
草甘膦
耐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冬草对草甘膦耐药性的形态学机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毛婵娟
解洪杰
+1 位作者
宋小玲
强胜
《杂草学报》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都对草甘膦具有较高的天然耐药性,其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由于EPSPS基因结构差异、基因多拷贝以及高表达量,但是,靶标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阔叶土麦冬的耐药性最高,麦冬的耐药性最低,土麦冬居于中间。为了进一步揭...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都对草甘膦具有较高的天然耐药性,其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由于EPSPS基因结构差异、基因多拷贝以及高表达量,但是,靶标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阔叶土麦冬的耐药性最高,麦冬的耐药性最低,土麦冬居于中间。为了进一步揭示其耐药性的非靶标机制,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的叶表皮显微结构,发现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的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为37.6、36.15和23.92个/mm^2。但是,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的气孔在叶片上表皮也有分布,并且阔叶土麦冬上表皮的气孔明显多于土麦冬。麦冬草气孔带和非气孔带细胞在细胞长度、面积和长宽比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具明显瘤状突起,导致气孔下陷;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呈波浪状突起,使气孔略下陷;阔叶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基本无突起,气孔下陷不显。这些结构特征差异可能与麦冬草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草
草甘膦
耐性
气孔密度
叶表皮
形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粉介导法获得耐草甘膦玉米植株及其耐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慧珍
任志强
+2 位作者
肖建红
卜华虎
刘惠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161,共10页
为获得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植株,进而研究其除草剂耐性及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以质粒p BI101-aroA-M12为外源基因供体,以玉米自交系昌‘7-2’为受体,采用花粉介导法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中。PCR扩增、Southern杂交分析的结果证明获得...
为获得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植株,进而研究其除草剂耐性及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以质粒p BI101-aroA-M12为外源基因供体,以玉米自交系昌‘7-2’为受体,采用花粉介导法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中。PCR扩增、Southern杂交分析的结果证明获得了54个转基因植株;对其后代株系的分子检测及田间生物学鉴定,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植株,且赋予和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除草剂耐性。目的基因在转化体中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导入的目的基因在F2受体植株中以3∶1的比例发生遗传分离,符合孟德尔单因子显性遗传分离规律。ELISA分析和蛋白质浓度测定的结果证实目的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得到表达,表达量介于40.5-112.6 ng/g叶片鲜重之间,目的基因表达量与该植株的除草剂耐性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r=0.942 3(P<0.01)。最终研究获得了4个高草甘膦耐性的转基因纯合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aroA-M12基因
草甘膦
耐性
花粉介导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粉管通道法转EPSPS基因创制耐草甘膦玉米种质
4
作者
李向龙
郑登俞
+2 位作者
张春
张中保
吴忠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对T_(0)-T_(3)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草甘膦EPSPS基因的筛选检测,以期得到遗传稳定的转基因株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EPSPS基因转入优良自交系京92中,通过田间草甘膦筛选和分子检测鉴定外源基因在世代间的遗传表达。【结...
【目的】对T_(0)-T_(3)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草甘膦EPSPS基因的筛选检测,以期得到遗传稳定的转基因株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EPSPS基因转入优良自交系京92中,通过田间草甘膦筛选和分子检测鉴定外源基因在世代间的遗传表达。【结果】在田间用200 mg·L^(-1)的草甘膦除草剂筛选,T_(0)代15个抗性植株经PCR鉴定,共获得10个阳性植株,转化率为1.03%;对各株系从T_(1)代到T_(3)代逐代筛选淘汰,株系内阳性株数逐渐增多,在T_(3)代5个株系中分离出K3和K8两个整合了EPSPS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株系;进一步对K3和K8两个株系的T_(3)代采用试纸条进行功能表达分析,发现目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结论】K3和K8两个转基因玉米株系后期可作为培育耐草甘膦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粉管通道法
EPSPS基因
草甘膦
耐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诱变后大豆对草甘膦的耐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蒋凌雪
刘章雄
任洪雷
金龙国
张洪岩
郭勇
陶波
邱丽娟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4-850,共7页
基金
油料作物空间环境诱变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BAD97B04)
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发改高技[2003]138号)
文摘
以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的5个大豆品种SP2和SP3代为材料,在田间喷洒1.31 a.i.kg.ha-1草甘膦条件下鉴定其耐性种质的表型变异特点。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间还是品种内,诱变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都存在差异,以株高和成熟期变异最为明显,可作为耐性种质筛选的指标。其中,中品661的SP3代对草甘膦耐性最强,从中筛选到1株耐性突变体,与对照表型无差异。航天诱变不同大豆品种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存在差异,且能够遗传,说明航天诱变可作为大豆耐草甘膦育种的新途径。
关键词
大豆
航天诱变
草甘膦
耐性
Keywords
soybean
space mutagenesis
glyphosate-toleranc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冬草对草甘膦耐药性的形态学机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毛婵娟
解洪杰
宋小玲
强胜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出处
《杂草学报》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8011-001
2016ZX08012-005)
文摘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都对草甘膦具有较高的天然耐药性,其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由于EPSPS基因结构差异、基因多拷贝以及高表达量,但是,靶标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阔叶土麦冬的耐药性最高,麦冬的耐药性最低,土麦冬居于中间。为了进一步揭示其耐药性的非靶标机制,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的叶表皮显微结构,发现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的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为37.6、36.15和23.92个/mm^2。但是,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的气孔在叶片上表皮也有分布,并且阔叶土麦冬上表皮的气孔明显多于土麦冬。麦冬草气孔带和非气孔带细胞在细胞长度、面积和长宽比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具明显瘤状突起,导致气孔下陷;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呈波浪状突起,使气孔略下陷;阔叶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基本无突起,气孔下陷不显。这些结构特征差异可能与麦冬草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麦冬草
草甘膦
耐性
气孔密度
叶表皮
形态学
Keywords
lily turf
glyphosate tolerance
stomatal density
leaf epidermis
morphology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粉介导法获得耐草甘膦玉米植株及其耐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慧珍
任志强
肖建红
卜华虎
刘惠民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161,共10页
基金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4ZX08003001-002-003
2016ZX08003001-002-003)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603D221002-3)
文摘
为获得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植株,进而研究其除草剂耐性及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以质粒p BI101-aroA-M12为外源基因供体,以玉米自交系昌‘7-2’为受体,采用花粉介导法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中。PCR扩增、Southern杂交分析的结果证明获得了54个转基因植株;对其后代株系的分子检测及田间生物学鉴定,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植株,且赋予和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除草剂耐性。目的基因在转化体中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导入的目的基因在F2受体植株中以3∶1的比例发生遗传分离,符合孟德尔单因子显性遗传分离规律。ELISA分析和蛋白质浓度测定的结果证实目的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得到表达,表达量介于40.5-112.6 ng/g叶片鲜重之间,目的基因表达量与该植株的除草剂耐性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r=0.942 3(P<0.01)。最终研究获得了4个高草甘膦耐性的转基因纯合株系。
关键词
玉米
aroA-M12基因
草甘膦
耐性
花粉介导
遗传分析
Keywords
maize
aroA-M12 gene
glyphosate-tolerance
pollen-mediated transformation
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粉管通道法转EPSPS基因创制耐草甘膦玉米种质
4
作者
李向龙
郑登俞
张春
张中保
吴忠义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4-529,共6页
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30603)。
文摘
【目的】对T_(0)-T_(3)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草甘膦EPSPS基因的筛选检测,以期得到遗传稳定的转基因株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EPSPS基因转入优良自交系京92中,通过田间草甘膦筛选和分子检测鉴定外源基因在世代间的遗传表达。【结果】在田间用200 mg·L^(-1)的草甘膦除草剂筛选,T_(0)代15个抗性植株经PCR鉴定,共获得10个阳性植株,转化率为1.03%;对各株系从T_(1)代到T_(3)代逐代筛选淘汰,株系内阳性株数逐渐增多,在T_(3)代5个株系中分离出K3和K8两个整合了EPSPS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株系;进一步对K3和K8两个株系的T_(3)代采用试纸条进行功能表达分析,发现目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结论】K3和K8两个转基因玉米株系后期可作为培育耐草甘膦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
玉米
花粉管通道法
EPSPS基因
草甘膦
耐性
Keywords
Maize
pollen tube pathway method
EPSPS
glyphosate-tolerance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间诱变后大豆对草甘膦的耐性研究
蒋凌雪
刘章雄
任洪雷
金龙国
张洪岩
郭勇
陶波
邱丽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麦冬草对草甘膦耐药性的形态学机制
毛婵娟
解洪杰
宋小玲
强胜
《杂草学报》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花粉介导法获得耐草甘膦玉米植株及其耐性研究
杨慧珍
任志强
肖建红
卜华虎
刘惠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花粉管通道法转EPSPS基因创制耐草甘膦玉米种质
李向龙
郑登俞
张春
张中保
吴忠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