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7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 被引量:195
1
作者 王炜 刘钟龄 +1 位作者 郝敦元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9-459,共11页
本项研究自1983年起在锡林河中游对放牧退化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占优势的草原群落变型进行封育恢复实验与长期监测。每年在植物生长季以15天为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即每年测定9期,每期做10或20个1m&... 本项研究自1983年起在锡林河中游对放牧退化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占优势的草原群落变型进行封育恢复实验与长期监测。每年在植物生长季以15天为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即每年测定9期,每期做10或20个1m×1m的样方。测定项目包括:群落中各植物种群的地上现存生物量、密度、高度、花(果)枝数等。还采用改进的样方方差法监测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并同时在保护良好的羊草+大针茅(Leymuschinensis+Stipagrandis)群落中进行测定取得完全对应的数据,作为对照系列。以上两种群落的土壤水分与养分动态的长期监测由本站土壤组承担。根据连续十二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退化草原群落的性质与特征提出以下的认识,并对退化草原恢复演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1.草原退化演替阶段是与一定强度的放牧压力保持平衡而相对稳定的群落变形,退化阶段取决于牧压强度与持续的年代。2.当群落退化到冷蒿为主要优势种的阶段时,与原生群落的种类组成相比,只发生一定的数量消长变化,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3.退化群落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均匀性较高,随着恢复演替的进展,因一些种群斑块增大而使空间不均匀性增强。4.退化群落与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群落 恢复演替 草原生态 内蒙古
下载PDF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 被引量:76
2
作者 麻国庆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 ,利用田野调查和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对草原生态民族区草原生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 ,对于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环境知识为中心 ,从蒙古族的游牧技术传统... 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 ,利用田野调查和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对草原生态民族区草原生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 ,对于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环境知识为中心 ,从蒙古族的游牧技术传统、居住格局、轮牧的方式以及蒙古族的宗教价值与环境伦理等方面 ,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这些民间的与环境有关的知识 ,直接间接地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而对于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所造成的“农牧矛盾”作了基本的分析。最后 ,笔者指出 ,对这些民间的知识体系 ,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环境知识 文化传统 游牧民族 草原生态民族区 农耕民族 蒙古族 游牧技术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260户牧户的调查 被引量:56
3
作者 王海春 高博 +1 位作者 祁晓慧 乔光华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3-80,共8页
本文利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内蒙古自治区5个盟市260个牧户的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的减畜行为总体上产生了显著正效应,但对不同牧户减畜... 本文利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内蒙古自治区5个盟市260个牧户的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的减畜行为总体上产生了显著正效应,但对不同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牧户家庭人均收入、非畜牧业收入占比与牧户的减畜行为显著正相关,牧户人均草场面积、距旗(县)政府所在地距离、草原年均降雨量与牧户的减畜行为显著负相关。建设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应根据牧户的家庭特征推行差异化补奖机制并实施严格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机制 减畜行为 家庭特征 监管机制
原文传递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巩芳 长青 +1 位作者 王芳 刘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确定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草原生态退化程度确定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应处于第三个阶段,即&q... 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确定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草原生态退化程度确定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应处于第三个阶段,即"补偿标准=直接成本+全部机会成本",并以内蒙古禁牧为例,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参照,测算出,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民发展权受限的机会成本为35.4元/亩,第三阶段补偿标准的参考值是47.55元/亩。同时,利用内蒙古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估算内蒙古的发展阶段系数,模拟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生长曲线,以此确定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的修正系数,从而实现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的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偿标准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落实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锡林浩特市牧户的调查实证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加亭 王宗礼 +1 位作者 徐林波 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2,共8页
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牧户调查访问数据,定量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牧户家庭的牲畜变化情况、牧户家庭的收支结构及其变化,并结合定性分析阐释了牧民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及政策落实后对牧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感知,剖析了... 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牧户调查访问数据,定量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牧户家庭的牲畜变化情况、牧户家庭的收支结构及其变化,并结合定性分析阐释了牧民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及政策落实后对牧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感知,剖析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落实中的问题并提出五点对策:(1)强化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长效机制和递增机制;(2)加强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生态监测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3)加大对后续产业发展投入力度,推进草原畜牧业升级转型;(4)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奖机制的相关配套政策;(5)加紧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并加强草原监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机制 草畜平衡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巩芳 王芳 +1 位作者 长青 刘鑫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草原生态补偿意愿是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理论上补偿意愿包括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得出如... 草原生态补偿意愿是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理论上补偿意愿包括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内蒙古地区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是23.10元/hm2.年;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民的受偿意愿是1 944.75/hm2.年。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是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学历水平)、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和家庭人口;影响受偿意愿的因素主要是牲畜饲养方式和牧民居住地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偿意愿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原文传递
草场流转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影响研究——以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M嘎查为例 被引量:42
7
作者 赖玉珮 李文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9-1048,共10页
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人、草、畜三者紧密关联,草场承包政策阻碍了牲畜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移动,长期而言不但使草地生产力下降,也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草畜矛... 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人、草、畜三者紧密关联,草场承包政策阻碍了牲畜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移动,长期而言不但使草地生产力下降,也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草畜矛盾、改善牧民生计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市场手段,流转是否能解决草场承包带来的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困境,对草原管理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牧区人、草、畜关系特征的角度,在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剖析草场流转给牧民生产生活和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探讨用市场方法整合草场、恢复牲畜移动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草场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协调草场承包到户后产生的牲畜对草场的需求与草场供给之间的矛盾,草场整体的放牧压力稍有缓解,牧民生计有所提高;但是却造成草场内部放牧压力转移、被流转草场过度利用,贫困户因无法转产而无法根本改善生计,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此外,草场流转后组用草场的富户虽然移动距离有所增加,但是空间仍相对固定,牧户关系更加独立,仍然使其难以灵活应对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流转 草原生态 牧民生计 草畜双承包
原文传递
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郝晓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6期112-117,共6页
类型多样的草原和绚丽多姿的蒙古族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资源。近年来 ,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有力的推动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但同时 ,在开发中也暴露出了许多制约草原旅游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深入分... 类型多样的草原和绚丽多姿的蒙古族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资源。近年来 ,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有力的推动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但同时 ,在开发中也暴露出了许多制约草原旅游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草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指导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 ,以及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 生态旅游开发 旅游业 草原生态 优势资源 内蒙古草原 模式研究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四川省草原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0
9
作者 周俗 唐川江 张新跃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草原生态 四川 治理对策 畜牧业结构调整 主要问题 处长 藏区 天然草原 综合作用 国家生态安全
下载PDF
吉林省长岭种马场附近草原的类型、动态及其生态分布规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建东 刘建新 《东北农业科学》 1981年第3期79-86,共8页
本文对该区5个主要草原类型的特点,动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群落学分析,提出了合理利用与改良途径。论证了狼针草十线叶菊草原为该区地带性植被,大针茅草原在该区为非地带性植被。对草原建设和保持草原生态平衡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草原建设 狼针草 草原生态 吉林省西部 草原类型 大针茅 分布规律 非地带性植被 群落学 草原植被
下载PDF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姚玉璧 邓振镛 +4 位作者 尹东 张秀云 杨金虎 陈昌平 安华银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4-852,共9页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草原湿地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a、15a的周期振荡特征...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草原湿地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a、15a的周期振荡特征。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0年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是草原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滥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草原湿地水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蠕变 草原生态 甘南高原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关区 花蕊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3-167,共5页
近年来,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治理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草原牧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势头远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整体性及协调性,草原生... 近年来,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治理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草原牧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势头远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整体性及协调性,草原生态补偿力度不足、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草原生态保护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增大,牧区草畜矛盾仍然尖锐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对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加大草原牧区信贷的支持力度、有效缓减牧民的支出压力,停止不合理的、单一的围栏建设,避免盲目地在草原牧区推广舍饲圈养,建立健全草原监督管理体系,推进草原资源的有效保护、轻度利用,从而逐步实现草原牧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保护建设 问题
下载PDF
放牧对草原土壤N_2O产生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杜睿 王庚辰 吕达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利用AIM乙炔抑制法 ,首次测试了我国内蒙古放牧和非放牧羊草草原土壤N2 O产生的微生物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草原土壤N2 O产生的微生物过程和相关微生物菌群的季节变化 ,研究了放牧行为对于草原土壤N2 O微生物产生过程的影响 .放牧行... 利用AIM乙炔抑制法 ,首次测试了我国内蒙古放牧和非放牧羊草草原土壤N2 O产生的微生物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草原土壤N2 O产生的微生物过程和相关微生物菌群的季节变化 ,研究了放牧行为对于草原土壤N2 O微生物产生过程的影响 .放牧行为改变了土壤结构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反硝化作用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草原土壤N2 O的排放 .揭示了内蒙古草原土壤N2 O产生是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的微生物过程 ,解释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抑制法 放牧 内蒙古 羊草 草原土壤 一氧化氮 微生物影响 草原生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牧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秀云 姚玉璧 +3 位作者 邓振镛 尹东 王润元 陈昌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73,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15 a的年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使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比例越来越高,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幼畜成活率1984年之后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畜牧业 草原生态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下载PDF
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自和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50,255,共6页
阐述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大意义。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和草地类型,将沿线天然植被划分为格昆戈壁山地荒漠区、唐北高寒草原区、唐南高寒草甸区、羊拉山地灌丛区等4个不同的区段。根据各区段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与... 阐述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大意义。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和草地类型,将沿线天然植被划分为格昆戈壁山地荒漠区、唐北高寒草原区、唐南高寒草甸区、羊拉山地灌丛区等4个不同的区段。根据各区段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原则,概述了青藏铁路沿线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强化环保意识,明确治理职责;集中取料运料,减少植被破坏;利用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慎选植物种类,确保草地健康;采取有效技术,提高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草原生态 草原保护 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我国草原管理制度演变及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被引量:25
16
作者 仇焕广 张崇尚 +1 位作者 刘乐 冯晓龙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6,共9页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减少草地退化,我国先后采取草地承包、草地围栏、生态补奖和鼓励草地流转等草地管理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抑制我国草地持续退化...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减少草地退化,我国先后采取草地承包、草地围栏、生态补奖和鼓励草地流转等草地管理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抑制我国草地持续退化的趋势。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草地管理制度解决草原退化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草地管理制度和政策演变的规律,分析了现有草地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和实地调查数据和典型案例,文章探讨了社区自主治理机制在我国草地管理中的可行性,为我国解决草地生态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承包责任制 草原生态 草地流转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松嫩草原不同时间火烧后群落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道玮 张宝田 +1 位作者 张宏一 陆静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9-43,共5页
松嫩草原早春火烧后,种类密度、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增高,均匀度降低;晚春火烧后则相反.无论是早春火烧还是晚春火烧.群落高度降低,但晚烧更低.火烧能刺激羊草生长活力,晚烧作用更明显.火烧后,羊草叶产量增高,叶茎比例以晚烧... 松嫩草原早春火烧后,种类密度、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增高,均匀度降低;晚春火烧后则相反.无论是早春火烧还是晚春火烧.群落高度降低,但晚烧更低.火烧能刺激羊草生长活力,晚烧作用更明显.火烧后,羊草叶产量增高,叶茎比例以晚烧地为最高.早烧后,群落地下现存量增多,晚烧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草原 火烧 群落特征 草原生态
下载PDF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 被引量:14
18
作者 格.孟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5,共5页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格·孟和蒙古族在严酷而封闭的内陆草原自然环境中长期从事牧业和狩猎业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而草原生态文化观则是这种游牧文化的核心和实质。这是因为,首先,蒙古族的草原生...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格·孟和蒙古族在严酷而封闭的内陆草原自然环境中长期从事牧业和狩猎业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而草原生态文化观则是这种游牧文化的核心和实质。这是因为,首先,蒙古族的草原生态文化观是从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蒙古族 文化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游牧文化 牧业生产 游牧民族 大自然 生态平衡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15
19
作者 马世震 陈桂琛 +1 位作者 彭敏 周国英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为了全面和客观评价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态恢复工程的质量,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优势物种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深度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为了全面和客观评价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态恢复工程的质量,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优势物种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深度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制定了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恢复质量的评价指标值。该方法既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也考虑了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生长立地表征指标,各项指标相互联系和相关,具有易获得性和实用性,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指导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沿线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草原生态 生态环境质量 物种多样性指数 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态恢复工程 环境质量现状 生态建设工程 青藏铁路建设 高寒草原 丰富度指数 客观评价 统计分析 土壤深度 量化指标 表征指标 植物生长
原文传递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与对策——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7-1032,共6页
草原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对此应予以补偿。当前我国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法规较为零散,规定简单,原则性及可操作性差,且以政策为主,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须从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对此应予以补偿。当前我国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法规较为零散,规定简单,原则性及可操作性差,且以政策为主,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须从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的建立、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甘肃省为贯彻执行国家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继实施了退耕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并制定了与此相关的诸多法规、政策文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等,这些举措虽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许多缺陷,须不断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生态补偿 制度现状 政策法规 甘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