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凤敏 吴敌 +3 位作者 陆宴辉 王沫 张永军 吴孔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明确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了棉花中脉和叶片上茸毛的类型、密度和长度。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存... 为明确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了棉花中脉和叶片上茸毛的类型、密度和长度。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存在差异;且不同棉花品种(系)叶片各类型茸毛密度和茸毛长度分别表现显著差异(P<0.05);叶片茸毛密度与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呈显著负相关(y=3.5482-0.0007x1-0.0089x2,R2=0.5741,P=0.0007),叶片茸毛类型和茸毛长度与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没有显著相关性。选育叶片无毛或少毛的棉花品种(系)可用于棉花绿盲蝽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绿盲蝽 茸毛 抗虫性
原文传递
白茶品种茸毛的生化特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叶乃兴 刘金英 +3 位作者 郑德勇 赵峰 王芳 袁弟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60,共5页
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 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及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茸毛,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茸毛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组分含量显著高于茶身.可见,茶树嫩梢的茸毛具有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特性,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白茶 嫩梢 茸毛 生化特性 儿茶素 氨基酸
下载PDF
陆地棉茸毛与抗棉蚜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香墨 李根源 +1 位作者 汪若海 赵清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40,T001,共6页
用扫描电镜对11个具有不同抗棉蚜性的陆地棉品种(系)进行了茸毛性状与抗棉蚜性关系的研究,并利用六群体世代进行了叶主脉复毛密度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和叶背茸毛密度的分布特点是茎尖>叶主脉>叶侧脉,叶背茸毛着生于维管... 用扫描电镜对11个具有不同抗棉蚜性的陆地棉品种(系)进行了茸毛性状与抗棉蚜性关系的研究,并利用六群体世代进行了叶主脉复毛密度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和叶背茸毛密度的分布特点是茎尖>叶主脉>叶侧脉,叶背茸毛着生于维管束表皮上,复毛多于单毛,棉株幼嫩部位比老龄部位茸毛密度大。叶主脉茸毛密度与伏期蚜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对棉蚜产生机械阻碍作用的主要是复毛,茸毛匍匐或半匍匐状态对抗棉蚜性有利。叶主脉复毛密度遗传适合于加性—显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茸毛 抗棉蚜性 遗传模型 细绒棉
下载PDF
茶树芽叶茸毛的研究——Ⅲ.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巨根 刘祖生 《茶叶》 1990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以茸毛性状差异明显的品种福鼎大白茶、浙农109、祁门长叶、浙农12、浙农21、紫芽种以及由其组成的五个杂交组合(福鼎×浙农109、福鼎×浙农12、福鼎×祁门长叶、紫芽种×浙农21、浙农21×紫芽种)的后代共62个... 本文以茸毛性状差异明显的品种福鼎大白茶、浙农109、祁门长叶、浙农12、浙农21、紫芽种以及由其组成的五个杂交组合(福鼎×浙农109、福鼎×浙农12、福鼎×祁门长叶、紫芽种×浙农21、浙农21×紫芽种)的后代共62个样本为研究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芽叶茸毛的分布、密度、长度和粗度。用数量遗传学中的方差分析、亲子相关回归和加性—显性基因效应模型理论分析估算了茸毛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B)、遗传变异系数(GCV)、狭义遗传力(h^2N)和相对显性势([h]/[d])。结果发现:(1)茸毛诸性状的 h^2B%均较高,依次为:密度(95.18%)>分布(88.77%)>粗度(85.28%)>长度(81.35%),说明这些性状主要受基因型控制。(2)茸毛诸性状的 GCV 值依次为:密度(52.31%)>长度(16.06%)>分布(12.50%)>粗度(6.05%)。说明选多毫良种从密度着手效果最佳,而以粗度作选择指标则作用不大。(3)茸毛诸性状的狭义遗传力(h^2N)和基因型效应分析表明,茸毛性状在F_1代中的表现大多偏向母本,特别是密度性状,母本显性效应占91.7%。这说明,亲子代间茸毛密度的相似程度较高,在以多毫品种为目标的育种工作中,亲本的选配应选茸毛密度大的品种做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芽叶 茸毛 遗传 变异
下载PDF
茶叶茸毛的化学成分测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桂义 孙慕芳 +2 位作者 陈义 倪宝春 孔维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4-247,共4页
为研究茶叶茸毛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采用标准和常规方法,对茶叶茸毛和同批次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较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茶叶茸毛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叶绿素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茶叶(P<0.01);茶叶茸毛中氨基酸含量显... 为研究茶叶茸毛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采用标准和常规方法,对茶叶茸毛和同批次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较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茶叶茸毛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叶绿素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茶叶(P<0.01);茶叶茸毛中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茶叶(P<0.05);茶叶茸毛中总灰分含量低于茶叶,但不显著(P>0.05);茶叶茸毛的粗纤维含量极显著高于茶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茸毛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茶叶茸毛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扬书 王镇恒 《安徽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研究了福鼎大毫、福鼎大白茶、毛蟹、迎霜、合肥、祁门槠叶六个茶树品种的一芽二叶新梢茸毛长度、疏密与红茶、绿茶诸品质因子的相关、回归关系,并对茸毛密度与鲜叶化学成分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 茶叶 茸毛 品质
下载PDF
大豆对红蜘蛛抗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学义 李淑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391-393,共3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对红蜘蛛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抗虫性的指示性状研究指出,茸毛性状是决定品种抗虫性的关键性状。茸毛密度小的品种抗虫性强;茸毛短的品种抗虫性较强;抗病毒的品种也较抗红蜘蛛。...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对红蜘蛛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抗虫性的指示性状研究指出,茸毛性状是决定品种抗虫性的关键性状。茸毛密度小的品种抗虫性强;茸毛短的品种抗虫性较强;抗病毒的品种也较抗红蜘蛛。灰色茸毛、紫花和叶色深的品种表现对红蜘蛛具有微弱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红蜘蛛 抗虫性 茸毛
下载PDF
茶叶茸毛形态结构及形态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扬书 王镇恒 《茶业通报》 1990年第4期9-10,49,共2页
茸毛主要着生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是制茶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些学者曾先后对茸毛的内含成分、茸毛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及茸毛的遗传性作了探讨。李名君、束际林、严学成曾对茸毛进行过扫描电镜观察。但有关茸毛内部结构和形态发生方面... 茸毛主要着生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是制茶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些学者曾先后对茸毛的内含成分、茸毛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及茸毛的遗传性作了探讨。李名君、束际林、严学成曾对茸毛进行过扫描电镜观察。但有关茸毛内部结构和形态发生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旨在从植物形态解剖学的角度对茸毛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以期为探讨茸毛在茶树良种选育和制茶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茸毛 形态结构 生态 茶树
原文传递
大豆地方品种叶片叶柄茸毛性状的形态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邢光南 谭连美 +5 位作者 刘泽稀楠 岳汉 张寒竹 史鸿飞 赵团结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1-696,共6页
大豆茎、叶、荚普遍着生茸毛,表现有末端形态、密度、长度和角度(着生状态)的差异。本文利用地方品种群体研究了大豆叶片和叶柄茸毛性状的变异、区域差异、相互关系及其与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关系。大豆叶片茸毛密度、长度、角度和叶... 大豆茎、叶、荚普遍着生茸毛,表现有末端形态、密度、长度和角度(着生状态)的差异。本文利用地方品种群体研究了大豆叶片和叶柄茸毛性状的变异、区域差异、相互关系及其与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关系。大豆叶片茸毛密度、长度、角度和叶柄茸毛角度在全国393份代表性大豆地方品种间存在大幅度变异,变幅分别为4.8~105.9根·10 mm-2(无茸毛品种除外),0.22~0.94 mm,0°~88°和5°~90°。叶片茸毛密度、长度和角度大的品种较少,而叶柄茸毛角度小的品种较少。393份大豆地方品种中尖型茸毛末端品种127份。叶片茸毛长度、角度、末端形态及叶柄茸毛角度与地理生态区有关,生态区I的叶片茸毛较长,生态区I和II的叶片茸毛角度较大,生态区I、II和III的钝型茸毛末端比率较高,生态区I、II和V的叶柄茸毛角度较大,而叶片茸毛密度与生态区无关。叶柄、叶片茸毛角度及叶片茸毛长度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茸毛密度与长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茸毛密度和长度在茸毛末端形态间也有显著差异,尖型茸毛末端的品种茸毛密度较大,长度较短。豆卷叶螟引起的虫包数和卷叶率与叶片、叶柄茸毛角度及叶片茸毛长度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茸毛密度显著负相关,与茸毛末端形态无关。叶片茸毛角度与抗虫性指标相关性最强,角度越小越抗虫,是大豆抗豆卷叶螟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茸毛 豆卷叶螟 抗虫性 区域差异
下载PDF
茶树芽叶茸毛及茶毫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鹏 刘威 +2 位作者 王广铭 袁丁 郭桂义 《河南农业》 2016年第27期44-46,共3页
茸毛是茶树芽叶的主要性状,芽叶茸毛的长度、密度、粗度、分布特征是茶树品种的主要特性,与茶树的抗逆性和抗病虫性密切相关.茶毫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对白茶、绿茶、红茶、黄茶的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茸毛是茶树芽叶的主要性状,芽叶茸毛的长度、密度、粗度、分布特征是茶树品种的主要特性,与茶树的抗逆性和抗病虫性密切相关.茶毫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对白茶、绿茶、红茶、黄茶的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对茶树芽叶形态特征、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茶树芽叶茸毛与抗性、茶毫与茶叶品质关系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茶树良种繁育和茶叶品质的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茸毛 茶毫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红松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朴相勇 刘向前 +3 位作者 陆昌洙 Oh O-Jin 崔湖荣 李济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84-1785,共2页
关键词 挥发油成分 MS GC 松叶 松科植物 30m 棕黄色 茸毛
下载PDF
东方美人茶加工工艺及适制品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8
12
作者 福安市"东方美人"茶研发与推广课题组 林光华 +6 位作者 陈玉成 余成法 林鸿 蔡文发 全汉洲 钟生发 郑琼銮 《福建茶叶》 2009年第2期16-17,共2页
  2008年12月   "东方美人"茶又称"膨风茶"或"槛风茶",创制于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娥眉及苗栗县头份等地的特色茶.品质特征为芽尖显露白毫,枝叶连理,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犹如花...   2008年12月   "东方美人"茶又称"膨风茶"或"槛风茶",创制于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娥眉及苗栗县头份等地的特色茶.品质特征为芽尖显露白毫,枝叶连理,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犹如花朵鲜艳可爱,汤色呈琥珀艳亮,有浓浓的熟果香或蜂蜜香,明显的蜂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叶连枝 茸毛 节间长 东方美人茶 茶叶品质 茶小绿叶蝉 蜜糖香 加工工艺 加工技术 毛蟹 汤色 乌龙茶品种 制品
下载PDF
棉花多茸毛性状的引进和利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香墨 丰嵘 +2 位作者 刘海涛 汪若海 陈秀芳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5,共2页
棉花茎叶多茸毛性状对棉蚜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抗性,杭棉蚜育种中骨干亲本的使用和育种手段改良是培育抗棉蚜品种的关键。
关键词 棉花 育种 茸毛 抗虫性 棉蚜
下载PDF
不同植物体表茸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尚宏芹 高昌勇 刘建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1009-1012,共4页
对几种不同作物茎和叶片表皮茸毛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进行了综述 ,阐述了不同作物上茸毛遗传的研究进展 ,并详细介绍了茸毛与抗旱性、抗虫性及抗病性关系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茸毛 遗传 抗性
下载PDF
节瓜栽培管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兵 周淑荣 +1 位作者 董昕瑜 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第10期43-46,共4页
节瓜根系发达,深达5m,侧根分布直径达2m以上.茎蔓生,5棱,被茸毛,分枝力强,茎叶繁茂.叶掌状,5?7裂,绿色,叶缘有小锯齿,被茸毛,长18-20cm、宽20-25cm。卷须分枝.花单生,异花同株,萼片5,花瓣5,黄色;雌花柱头瓣状3裂。
关键词 栽培管理 节瓜 根分布 茸毛 分枝 茎叶 根系 蔓生
下载PDF
辣椒体表茸毛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尚宏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辣椒体表茸毛的特点。[方法]以有茸毛与无茸毛辣椒植株为试材,观察辣椒体表茸毛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点。[结果]辣椒植株茎和叶片表皮的茸毛是茎和叶片表皮层的一部分表皮细胞突起形成的多细胞毛,大多数为没有分枝的单茸毛。同... [目的]研究辣椒体表茸毛的特点。[方法]以有茸毛与无茸毛辣椒植株为试材,观察辣椒体表茸毛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特点。[结果]辣椒植株茎和叶片表皮的茸毛是茎和叶片表皮层的一部分表皮细胞突起形成的多细胞毛,大多数为没有分枝的单茸毛。同一辣椒植株上不同部位的茸毛数量不同,植株上部茸毛多于植株下部;生长点及幼茎茸毛最多,其次是叶片背面,再次是叶片正面。随着叶片的逐渐长大到定型,叶背主脉的茸毛密度逐渐降低。[结论]揭示了茸毛的分布特点,为茸毛性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茸毛 线密度
下载PDF
春天的鼠曲草
17
作者 艾维 文苔米插画(图) 《开心幼儿》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别丢,这是鼠曲草,又称清明草。因为它的茎叶上有白色的茸毛,叶片的外形和老鼠的耳朵很相似,所以被称为鼠曲草。我们可以用它做好吃的青团。
关键词 鼠曲草 茸毛 老鼠
原文传递
信阳毛尖茶白毫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义 孔维婷 +1 位作者 孙慕芳 郭桂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126,共3页
目的是探讨信阳毛尖茶叶白毫与其品质的关系。利用标准方法对信阳毛尖茶和茶毫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同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白毫中的内含物质种类与茶叶中的基本相同,除粗纤维外均低于茶叶的含量。
关键词 信阳毛尖茶 茸毛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下不同茸毛性状辣椒植株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尚宏芹 刘建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5-839,共5页
干制辣椒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种植,获得一株茸毛变异株。以多年自交的多茸毛系及其姊妹系无茸毛系和少茸毛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椒体表不同茸毛状态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多茸毛系植株抗萎蔫的能力显... 干制辣椒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种植,获得一株茸毛变异株。以多年自交的多茸毛系及其姊妹系无茸毛系和少茸毛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椒体表不同茸毛状态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多茸毛系植株抗萎蔫的能力显著优于无茸毛系和少茸毛系;干旱胁迫前期主要表现为抑制植株生长,多茸毛系的株高,茎粗和节间数分别比对照降低3.38%,7.25%和2.7%,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其他系;持续到结果期,多茸毛系的抗旱能力优势表现在产量降低量较少,为22.94%,而无茸毛系降低69.91%,少茸毛系降低42.94%,表明辣椒体表茸毛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能有效降低辣椒经济产量的损失率,耐旱能力与茸毛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辣椒 茸毛 抗旱性
下载PDF
茶树秃房与茸房种质花器官差异表达基因的WGCN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泽涵 于文涛 +6 位作者 王鹏杰 刘财国 樊晓静 谷梦雅 蔡春平 王攀 叶乃兴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0-634,共15页
以福建野生茶群体中的秃房和茸房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花苞期和开放期花器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期探明两种不同类型种质花器官在分子层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2086~4733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 以福建野生茶群体中的秃房和茸房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花苞期和开放期花器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期探明两种不同类型种质花器官在分子层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2086~4733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鉴定到18个共表达基因模块,筛选出3个与茶树花器性状相关性最高的模块。通过计算模块内基因的连通性,挖掘网络中的核心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研究结果表明秃房和茸房茶树花器官主要在应对胁迫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方面存在差异;秃房种质没有子房表皮茸毛,易受病原体入侵和逆境胁迫,通过调控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来提高自身应对胁迫的能力;CsLTP(脂质转运蛋白基因)可能是调控茶树子房茸毛发育起始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秃房 子房 茸毛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转录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