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红茶及茶膏的Fisher判别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谭超 戴波 +3 位作者 刘华戎 龚加顺 戴臻 杨翠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5,共4页
为探究Fisher判别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红茶及茶膏种类品质区分的可行性,针对不同品种红茶及滇红碎茶茶膏,以蛋白质、总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及9种矿物质元素为变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评定不同品种红茶及不... 为探究Fisher判别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红茶及茶膏种类品质区分的可行性,针对不同品种红茶及滇红碎茶茶膏,以蛋白质、总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及9种矿物质元素为变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评定不同品种红茶及不同加工工艺滇红碎茶茶膏的真实归属及品质是可靠的。红茶茶叶及茶膏品质评定中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有利于降低传统感官评定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避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保证评审的稳定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分析
下载PDF
普洱茶茶膏传统制作工艺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继伟 何昆萍 《广东茶业》 2009年第5期24-25,共2页
本文通过探讨普洱茶茶膏的传统加工工艺,结合作者自身加工经验,针对普洱茶茶膏的加工工序以及各道工序应注意的事项和相关参数,阐述个人观点,期望能够对提升茶膏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普洱 传统 工艺
下载PDF
普洱茶膏制作工艺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单治国 张春花 +2 位作者 周红杰 孙建林 强继业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6期223-226,共4页
介绍了普洱茶膏的加工工艺,针对普洱茶膏的加工工序以及各道关键工序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论述,同时探讨了科技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流程,指出其工艺和品质特色,以便消费者对科技普洱茶膏有更为详细且明晰的认识。
关键词 普洱 制作 工艺
下载PDF
超声波-热水联合浸提六堡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少波 刘诗诗 +2 位作者 黄敏周 郑子仪 王小云 《广西农学报》 2022年第5期37-45,共9页
【目的】探究采用超声波-热水联合工艺对六堡茶进行浸提的效果。【方法】试验首先对六堡茶第一次、第二次浸提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固定第二次浸提工艺,选取第一次浸提时间(A)、浸提温度(B)、浸提液料比(C)为自变... 【目的】探究采用超声波-热水联合工艺对六堡茶进行浸提的效果。【方法】试验首先对六堡茶第一次、第二次浸提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固定第二次浸提工艺,选取第一次浸提时间(A)、浸提温度(B)、浸提液料比(C)为自变量,以六堡茶茶膏综合得分为响应值,探讨六堡茶浸提的优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第一次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6 min、浸提液料比21∶1;第二次采用热水浸提,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40 min、浸提液料比20∶1,在此工艺条件下,六堡茶茶膏综合得分92.1分,与验证试验中预测六堡茶茶膏综合得分值93.7分接近。【结论】超声波-热水联合浸提六堡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六堡茶浸提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六堡 浸提工艺
下载PDF
茶膏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锦玉 杨芳 +3 位作者 邵金良 杜丽娟 兰珊珊 杨万林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88-1791,共4页
为了解市售茶膏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测定了5个不同茶膏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水分、灰分、水解氨基酸、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茶膏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较高,由绿茶... 为了解市售茶膏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测定了5个不同茶膏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水分、灰分、水解氨基酸、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茶膏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较高,由绿茶原料制得的茶膏中茶多酚含量远高于红茶茶膏;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次之;含有钾、钙、钠、镁、锌等9种矿质元素,常量元素具有高钾低钠的典型特征,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重金属铅、镉、砷、汞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不同类型的茶膏品质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重金属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武夷岩茶茶膏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辉 何小滨 +4 位作者 吴玉琼 徐晓斌 王淑培 陈宗道 李国平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32-36,共5页
为了提高武夷岩茶茶膏得率,以茶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膏制备工艺参数。研究武夷岩茶茶膏最佳的二次逆流法浸提工艺条件为固液比(g/mL)1∶21,浸提时间21.0min,浸提温度为90℃,茶膏得率为48.68%。此茶膏汤色红橙明亮,木香淡雅... 为了提高武夷岩茶茶膏得率,以茶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膏制备工艺参数。研究武夷岩茶茶膏最佳的二次逆流法浸提工艺条件为固液比(g/mL)1∶21,浸提时间21.0min,浸提温度为90℃,茶膏得率为48.68%。此茶膏汤色红橙明亮,木香淡雅,滋味醇厚,回味清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 响应面法 得率 逆流法
下载PDF
点茶艺术
7
《时代英语(高三版)》 2023年第2期6-7,共2页
你或许见过咖啡师把奶泡倒进咖啡,在咖啡表面拉出一个美丽的图案。但在茶汤上,你见过这种艺术吗?点茶是一门起源于宋代的茶艺。首先,将热水倒入优质茶粉中,将其调和成茶膏,然后注入更多热水,手持茶筅不断击打。人们认为点茶技艺后来传... 你或许见过咖啡师把奶泡倒进咖啡,在咖啡表面拉出一个美丽的图案。但在茶汤上,你见过这种艺术吗?点茶是一门起源于宋代的茶艺。首先,将热水倒入优质茶粉中,将其调和成茶膏,然后注入更多热水,手持茶筅不断击打。人们认为点茶技艺后来传播到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其他地区。2019年,点茶被列为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镇江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润州区
原文传递
再议同兴号向质卿方茶
8
作者 马哲峰(文/图) 《普洱》 2022年第8期110-114,共5页
清代,普洱茶跻身贡茶行列,备受皇家青睐。普洱贡茶中,有八色贡茶,亦有方圆紧茶,尤以同兴号向质卿方茶引人着迷。回顾清代普洱员茶的历史,始自盛清雍正七年(1729),终于清末,近两百年间,普洱茶一直作为贡茶。检视档案文献与故宫博物院的... 清代,普洱茶跻身贡茶行列,备受皇家青睐。普洱贡茶中,有八色贡茶,亦有方圆紧茶,尤以同兴号向质卿方茶引人着迷。回顾清代普洱员茶的历史,始自盛清雍正七年(1729),终于清末,近两百年间,普洱茶一直作为贡茶。检视档案文献与故宫博物院的实物遗存,普洱贡茶主要是三类八种花色,分别是三类紧团茶:一类中有五斤重的大普茶,三斤重的中普茶,一斤重的小普茶,四两重的女儿茶与一两五钱重的蕊珠茶,另外两类分别是散茶和茶膏,其中散茶有两种花色,分别是芽茶与蕊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雍正七年 档案文献
原文传递
高温高压提取茶汤加工普洱茶膏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冬莲 杨灿琼 +2 位作者 苏小琴 马燕 赵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普洱茶膏是云南独特的速饮茶叶产品,但目前采用大锅熬制的工艺提取茶汤,导致产品的香气低、滋味淡薄,亟需改进提取方法。本文应用高压灭菌锅和响应面设计,开展高温高压(121℃、103kPa)提取茶汤加工茶膏研究。优化发现在浸提温度为113℃... 普洱茶膏是云南独特的速饮茶叶产品,但目前采用大锅熬制的工艺提取茶汤,导致产品的香气低、滋味淡薄,亟需改进提取方法。本文应用高压灭菌锅和响应面设计,开展高温高压(121℃、103kPa)提取茶汤加工茶膏研究。优化发现在浸提温度为113℃,茶水比1∶41g/mL,时间14min的条件下,提取茶汤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分别为20.89%±0.81%、3.82%±0.35%和37.89%±5.35%。按优化条件提取茶汤、减压浓缩、干燥加工制成茶膏有效成分含量与感官评审得分均优于大锅熬制加工的茶膏。本研究表明高温高压提取茶汤可以改进茶膏品质,在速饮茶叶产品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内含物 响应面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红茶茶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超 刘华戎 +1 位作者 龚加顺 张乃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1-357,共7页
通过常规浸提、酶处理浸提两种提取工艺与真空减压浓缩、水浴浓缩两种干燥工艺制备红茶茶膏,并对其理化成分、色差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酶处理后利用真空减压浓缩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红茶茶膏总糖、茶红素(TR)、茶黄素(TF)、茶... 通过常规浸提、酶处理浸提两种提取工艺与真空减压浓缩、水浴浓缩两种干燥工艺制备红茶茶膏,并对其理化成分、色差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酶处理后利用真空减压浓缩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红茶茶膏总糖、茶红素(TR)、茶黄素(TF)、茶褐素(TB)、儿茶素等理化活性成分含量,并提高红茶茶膏感官品质。色差分析b/a值和色相角(Hab)在红茶茶膏汤色分析中能更好反映红茶茶膏汤色状况,其与感官评分相关系数较高,可作为色差分析中衡量红茶茶膏色差品质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成分 色差
下载PDF
普洱茶生茶茶膏与市售生茶茶膏的主要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柳 龚加顺 曾纤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92,共3页
通过两种不同的浸提方法与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制备茶膏,对其进行成分和活性物质的分析,并与市售茶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过沸水浸提、真空减压浓缩的茶膏样品,其氨基酸、茶多酚、总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 通过两种不同的浸提方法与两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制备茶膏,对其进行成分和活性物质的分析,并与市售茶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过沸水浸提、真空减压浓缩的茶膏样品,其氨基酸、茶多酚、总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及其他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咖啡碱、茶氨酸)的含量较其他处理的平均值分别高16.95%、21.96%、24.93%、48.80%、45.31%、63.42%、0.48%、13.52%、38.85%。市售生茶茶膏的营养素、酚类物质及活性成分的含量普遍差异较大。因此,规范茶膏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成分 分析
下载PDF
酶在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斐 刘通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9-83,95,共6页
本文以氨基酸、茶多糖、茶多酚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不同酶处理对普洱茶膏中呈味物质含量的影响,优化酶的作用条件,并对优化后的茶膏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酶浓度条件下,风味蛋白酶水解茶叶蛋白能力显著强于中性蛋白酶(p<0.0... 本文以氨基酸、茶多糖、茶多酚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不同酶处理对普洱茶膏中呈味物质含量的影响,优化酶的作用条件,并对优化后的茶膏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酶浓度条件下,风味蛋白酶水解茶叶蛋白能力显著强于中性蛋白酶(p<0.01),在两种酶添加量都为45 U/g时,茶汤氨基酸增长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28.49%、15.19%;在复配蛋白酶浓度为27 U/g,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比例为1∶2时,两种蛋白酶协同效果最佳,极显著高于同浓度单一酶作用效果(p<0.01),茶汤氨基酸增长率达到22.07%;不同糖酶水解茶叶糖类能力强弱排序为:植物水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三者差异显著(p<0.05),在植物水解酶添加量为0.6%时,茶汤中茶多糖增长率高达82.45%;多酚氧化酶对茶汤中茶多酚的转化影响很小,茶汤中茶多酚下降范围在0.32%至4.55%。优化后的茶膏感官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优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蛋白酶 糖酶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普洱熟茶膏品质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佳 徐峥嵘 杨斌 《福建茶叶》 2023年第8期20-22,共3页
普洱熟茶干茶外形条索肥硕壮实,冲泡后茶汤色泽褐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属后发酵茶,有较好的饮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但普洱熟茶日常饮用存在携带、冲泡不方便等缺陷,制约了普洱熟茶的发展。普洱熟茶膏是以普洱熟茶毛茶为原料,经浸萃、过滤... 普洱熟茶干茶外形条索肥硕壮实,冲泡后茶汤色泽褐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属后发酵茶,有较好的饮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但普洱熟茶日常饮用存在携带、冲泡不方便等缺陷,制约了普洱熟茶的发展。普洱熟茶膏是以普洱熟茶毛茶为原料,经浸萃、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深加工而成的固体速溶茶。茶及茶制品的品质主要由其香气成分及营养物质含量决定,但在茶膏加工过程中受加工工艺的影响这些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综述了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常见物质因素以及普洱熟茶膏目前的制作工艺,对不同工艺茶膏品质进行比较,旨在为普洱熟茶膏的推广、加工及品质评定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 加工工艺 品质
下载PDF
基于特征物质含量变化的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斐 刘通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53-256,共4页
本研究应用正交实验以茶膏中特征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为依据,对普洱生茶膏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了普洱茶膏浓缩过程中特征成分的变化。优化的普洱茶膏加工条件:茶水比为1∶2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5 min,浓缩温度为100℃,此条... 本研究应用正交实验以茶膏中特征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为依据,对普洱生茶膏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了普洱茶膏浓缩过程中特征成分的变化。优化的普洱茶膏加工条件:茶水比为1∶2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5 min,浓缩温度为100℃,此条件下普洱茶膏中特征物质综合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得分也相对较高。在普洱茶膏加工的浓缩过程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下降,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先升后降,茶褐素则不断累积。本研究制得的茶膏感官评价得分和特征物质含量都高于市售茶膏,优化工艺合理、可行,为普洱茶膏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加工 浸提 浓缩
下载PDF
普洱茶膏的发展历史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治国 张春花 +3 位作者 周红杰 孙宇 陶忠 强继业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2期27-29,共3页
立足于中国茶业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梳理了茶膏及普洱茶膏的发展脉络,揭示了茶膏及普洱茶膏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明确了茶膏及普洱茶膏的产生与发展,是茶叶生产技术和茶业政策联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普洱 发展 历史
下载PDF
对话普洱茶
16
作者 崔怀刚 曹忆江 《中外企业文化》 2019年第10期71-75,共5页
时间:2019年7月25日曹忆江:现在,不少懂茶的人都在问普洱茶和茶膏的情况。崔怀刚:是,也有不少同行在问我们。茶膏在中国自唐代就有了它的雏形,到了宋代,这种制茶工艺已经成熟了。但要说明的是,唐宋时期的茶膏不是普洱茶膏,制作原料也与... 时间:2019年7月25日曹忆江:现在,不少懂茶的人都在问普洱茶和茶膏的情况。崔怀刚:是,也有不少同行在问我们。茶膏在中国自唐代就有了它的雏形,到了宋代,这种制茶工艺已经成熟了。但要说明的是,唐宋时期的茶膏不是普洱茶膏,制作原料也与普洱茶无关。比如:宋代的“玉蝉膏”很是著名,它是以白茶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工艺 深加工产品 制作原料 唐宋时期 宋代
下载PDF
风味普洱熟茶膏调饮配方工艺浅析
17
作者 赵晨 李双荣 +1 位作者 吴成远 李清侯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27期119-122,131,共5页
风味普洱熟茶膏是以普洱熟散茶为主原料,利用现代不同萃取工艺技术所提取的浓缩液,结合消费者的偏好添加各种小料调制而成的饮料。本文进行了各辅料配方添加浓度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筛选出以浓缩茶汤固形物浓度45%、β-环状糊精浓... 风味普洱熟茶膏是以普洱熟散茶为主原料,利用现代不同萃取工艺技术所提取的浓缩液,结合消费者的偏好添加各种小料调制而成的饮料。本文进行了各辅料配方添加浓度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筛选出以浓缩茶汤固形物浓度45%、β-环状糊精浓度60%、蜂蜜浓度65%、CMC浓度1.5%、精盐浓度0.8%和白砂糖浓度5.0%的最佳工艺配方。其试验产品外观呈深褐色,茶膏流动性小,黏合性状良好,汤色红浓或红褐明亮,口感柔而厚滑,兼具普洱熟茶陈香味,无苦涩味,无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 风味配方
下载PDF
你知道什么是茶膏吗
18
作者 庆昆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年第5期74-75,共2页
一天,我去旧货市场遛弯,无意中发现在一地摊上有一个陶瓷小瓶,只有鹅蛋大小,挂着一层白釉,一面画着精美的梅花,另一面写着“茶膏”两个黑字。这是装茶膏的容器。我也不知道“茶膏”究竟是什么,但我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一天,我去旧货市场遛弯,无意中发现在一地摊上有一个陶瓷小瓶,只有鹅蛋大小,挂着一层白釉,一面画着精美的梅花,另一面写着“茶膏”两个黑字。这是装茶膏的容器。我也不知道“茶膏”究竟是什么,但我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于是,我与摊主讨价还价,花80块钱买下这个小瓶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保健 医学知识 食品健康
下载PDF
懒人冲泡快捷键
19
作者 三胡 赵寅(摄影) 《普洱》 2020年第3期60-63,共4页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一一个经验,同是泡面,直接冲水和锅内煮食,当然是后者风味更佳。就喝茶而言,比起主流冲泡,速泡法是否当真如同手冲泡面--般,不仅浪费食材,而又失之韵味呢?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法,速泡尤其适用于广大商务人群。这种方法不...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一一个经验,同是泡面,直接冲水和锅内煮食,当然是后者风味更佳。就喝茶而言,比起主流冲泡,速泡法是否当真如同手冲泡面--般,不仅浪费食材,而又失之韵味呢?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法,速泡尤其适用于广大商务人群。这种方法不仅是为龙珠、小沱茶、袋泡茶等普洱茶中的快消类茶品量身而设,更是茶膏、茶珍、茶萃等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冲泡手法。茶虽有贵贱之别,但是对于泡茶而言,却不用非得判个高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泡 普洱 泡法 深加工产品 食材 快捷键
原文传递
神仙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茶膏的制备
20
作者 王倩 景志伟 +1 位作者 陈丽婷 牛睿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6期152-153,共2页
目的:以神仙草为主要原料,制备使用方便的半固态速溶类茶膏制品。方法:以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神仙草叶提取的相关因素,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对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实验确定最优方案为提取温度为85℃,时间为1 h,... 目的:以神仙草为主要原料,制备使用方便的半固态速溶类茶膏制品。方法:以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神仙草叶提取的相关因素,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对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实验确定最优方案为提取温度为85℃,时间为1 h,液料比为1∶18(g∶mL)。结论:确定半固体神仙草茶膏的制备处方,为后期神仙草茶膏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草 正交实验法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