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的茶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龙脊茶文化景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璐 钟宏伟 毛世红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4-120,共7页
茶旅融合发展作为旅游新业态之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茶文化旅游活动类型单一、景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茶旅融合层次较低等突出问题。本研究采用... 茶旅融合发展作为旅游新业态之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茶文化旅游活动类型单一、景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茶旅融合层次较低等突出问题。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市场吸引力、景观价值、产品可开发度(条件)、利益相关者四个方面构建了茶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龙脊茶文化景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吸引力、景观价值和产品可开发度对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影响较大,利益相关者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景观 旅游开发潜力 旅游创新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茶文化景观在生态茶园中的设计与营造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文航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文化景观的出现推动了生态茶园的发展。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发展茶园景观设计非常具有优势。茶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闲情逸致的游玩场所,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建设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文化景观的出现推动了生态茶园的发展。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发展茶园景观设计非常具有优势。茶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闲情逸致的游玩场所,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建设茶园时,茶文化成为景观建设的要素,茶园景观的设计促进了我国茶产业文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诠释了茶园的功能。本研究以茶文化作为重要的载体,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构建茶文化景观,设计适合其发展的理念和规划,打造旅游、文化、娱乐一体的休闲特色茶文化场所,不断展现茶文化的现代艺术特征。基于此,通过在文旅融合视角下茶文化景观在生态园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为建设茶园景观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文旅融合 生态 设计营造
下载PDF
博物馆“体验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中茶博“茶+N”活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慧英 《茶叶》 2018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本文通过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创"茶+N"的理念,设置各种与社会各阶层的相匹配的活动内容,增加博物馆的趣味性和开拓性,从而达到新形势下新型博物馆的新定位。
关键词 +N 一馆两区 文化串联 文化景观 活态传播
下载PDF
茶、茶文化景观与海上茶叶贸易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波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5期62-78,共17页
人类培育了茶,茶也改变了人和人类世界。中国是茶的故乡,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人工茶树的培育。唐宋时期,品茶之风已经风行国内。明、清时期茶园经济兴起,海洋贸易磅礴发展,茶叶开始大规模输出。考古所见器物演变,正是古人的饮茶风格从“... 人类培育了茶,茶也改变了人和人类世界。中国是茶的故乡,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人工茶树的培育。唐宋时期,品茶之风已经风行国内。明、清时期茶园经济兴起,海洋贸易磅礴发展,茶叶开始大规模输出。考古所见器物演变,正是古人的饮茶风格从“煮羹”到“食茶”再到“饮茶”的实证。茶叶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种植园经济的推广,加速了造船与航运业的发展,推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茶叶谱写了一部独特的世界史。文章试图从中国早期茶的考古发现、古人饮茶方式的演变和沉船考古所见的茶叶贸易史入手,探究茶的种植与发展史,解读茶叶贸易对世界文明进程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栽培 文化景观 海上叶贸易
下载PDF
文旅融合下的美丽乡村茶文化景观提升策略研究——以黄龙岘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晏辞 逯鹤 《福建茶叶》 2021年第7期75-77,共3页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本文以南京江宁街道黄龙岘村的茶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茶文化乡村生态景观、乡村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景观和特色体验建筑景观四个方面分析黄龙岘景...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本文以南京江宁街道黄龙岘村的茶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茶文化乡村生态景观、乡村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景观和特色体验建筑景观四个方面分析黄龙岘景观规划策略,通过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文旅融合下的茶乡景观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美丽乡村 文化景观 黄龙岘
下载PDF
北川羌族茶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
6
作者 邹勇 牟真臻 何月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4期84-86,共3页
根据最早相关典籍《北川县志》记载,北川羌族种茶始于唐朝,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也自然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羌族茶文化景观。根据文化景观的构成体系和要素,北川茶文化景观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 根据最早相关典籍《北川县志》记载,北川羌族种茶始于唐朝,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也自然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羌族茶文化景观。根据文化景观的构成体系和要素,北川茶文化景观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为自然景观、茶山景观、茶园景观、村落景观、茶祭祀景观、茶歌茶舞景观、茶席景观、茶艺景观和茶马古道景观等。分析了北川茶文化景观自然要素系统、人为建造系统、文化精神系统与景观的形成演变,探讨了古羌茶艺景观,以期推动北川羌族文化景观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形成与演变 羌族 北川
下载PDF
澜沧县景迈山与勐海县茶区村落景观格局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闻丞 顾燚芸 +4 位作者 邹怡情 辛欣 龙云海 彭国元 周天宏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5期32-44,共13页
文章通过GIS分析结合现场踏查工作手段,用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和分形维数等6个景观指数,对澜沧县景迈山(景迈、芒景)和勐海县(章朗、关双、贺开、贺松、老班章、老曼峨、那卡)共计9个茶区村落的景观格局进行了... 文章通过GIS分析结合现场踏查工作手段,用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和分形维数等6个景观指数,对澜沧县景迈山(景迈、芒景)和勐海县(章朗、关双、贺开、贺松、老班章、老曼峨、那卡)共计9个茶区村落的景观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9个村落的土地利用类型均以耕地、茶林/茶园、人工林和天然林为主。耕地、茶林/茶园和天然林之和占到各村面积的3/4以上。所有村落均具有茶文化景观的背景。而9个村落呈现4类景观格局:带谱格局、镶嵌格局、带谱镶嵌混合格局和单一类型土地利用优势格局。景观呈带谱格局的村落具有较好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保留有野生茶树和大型野生动物,未来应长期保证其景观格局稳定。在景观呈镶嵌格局的村落,应限制人类活动对天然林和耕地斑块的干预强度或方式,局部恢复其带谱结构。这有益于其自然价值的提升恢复,从而避免茶区村落的文化景观转化为单一人工化土地利用类型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 勐海 文化景观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
下载PDF
集体记忆视野下茶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8
作者 陈口丹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1期172-173,共2页
近年来茶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茶叶产品的生产营销,茶文化输出已成为各大茶叶产区品牌规划的重点对象,而作为茶文化主要载体的景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诠释茶文化景观内涵的基础上引入集体记忆概念,尝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茶文化集... 近年来茶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茶叶产品的生产营销,茶文化输出已成为各大茶叶产区品牌规划的重点对象,而作为茶文化主要载体的景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诠释茶文化景观内涵的基础上引入集体记忆概念,尝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茶文化集体记忆的形成机制,并通过分析当前茶文化景观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可行性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的茶文化景观设计提供相关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文化景观 设计策略
下载PDF
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9
作者 程长松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9期83-84,共2页
我国南部的山地区域大多数都有茶园,其存在的主要价值是农业生产价值,主要通过茶叶的售卖来给当地的居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茶园为茶农所带来的农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快... 我国南部的山地区域大多数都有茶园,其存在的主要价值是农业生产价值,主要通过茶叶的售卖来给当地的居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茶园为茶农所带来的农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疲惫,很多人选择去乡村旅游,回归自然。茶园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生态旅游景点,不仅仅让游客了解到大自然本身的美丽,而且还能够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茶农对茶园的索取都带来的消极的一面,对茶文化景观的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来寻求适宜的解决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茶园的在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景观设计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多功能景观视角下的茶文化景观
10
作者 刘道玉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期251-253,共3页
茶作为人们所离不开的日常必需品,在农业经济作物中占有一定比重,在历史潮流中演化而成的茶文化,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元素。茶文化景观作为农业景观中的一种,具有经济、文化及生态等多种价值,因其历史性、观赏性... 茶作为人们所离不开的日常必需品,在农业经济作物中占有一定比重,在历史潮流中演化而成的茶文化,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元素。茶文化景观作为农业景观中的一种,具有经济、文化及生态等多种价值,因其历史性、观赏性从而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有了紧密联系,成为旅游开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元素。多功能景观作为现代社会高强度人类活动下所追求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异质单元。从多功能景观的视角去研究茶文化景观,重新认识茶文化景观的经济价值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结合地域风格产生不同饮食文化、可开发多种旅游元素等多种价值认知,从而更大可能地去探索开发茶文化景观的多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景观 文化景观 多功能性
下载PDF
广西茶旅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
11
作者 甘俊玲 柳业福 《旅游纵览》 2023年第12期80-82,共3页
广西是中国茶叶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茶旅文化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广西茶旅文化景观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广西茶旅文化景观与乡村... 广西是中国茶叶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茶旅文化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广西茶旅文化景观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广西茶旅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基础进行分析,明确二者协同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协同发展策略,旨在为广西茶旅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乡村振兴 协同发展 广西
原文传递
景迈山民居的干栏式建筑与村寨生态空间
12
作者 熊登奎 阮富春 《文物天地》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的村落,呈现出了茶园居山腰、森林居山顶、农田居山脚的立体生态空间,其结构是森林-古茶林-传统村落的圈层。村寨因所在山势地形不同略有差异,但整体呈现的空间景观基本... 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的村落,呈现出了茶园居山腰、森林居山顶、农田居山脚的立体生态空间,其结构是森林-古茶林-传统村落的圈层。村寨因所在山势地形不同略有差异,但整体呈现的空间景观基本一致。景迈山村落中的干栏式建筑,集生活、生产功能于一体,体现了景迈山先民朴素的生态智慧。民居围绕寨心布局,每个寨子都有守护神,形成了独特的村寨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文化景观 干栏式建筑 生态空间
原文传递
整体性保护视野下文化景观遗产地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景迈山为例
13
作者 田艳 罗渝涵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0,共9页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到充分明确且在实践中认识不足,遗产地产业发展重点偏向物质要素而忽略了非物质要素,导致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村寨利用方式与遗产保护目标契合度不够,文旅产业偏向观光而没有全面展示遗产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层风险,影响了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挖掘非物质要素的产业价值,以整体性保护视角重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践行传统生产生活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在制度上明确整体性保护理念、完善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规范,或许是化解遗产地发展需求与遗产保护间矛盾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景迈山古文化景观 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要素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茶”因子的聚落营建智慧研究——以云南景迈山区传统聚落为例
14
作者 颉文珍 王颖 +1 位作者 程海帆 孔垂锦 《住区》 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茶叶出产地和文化节点,云南澜沧景迈古茶山一带以茶为生,以茶为本,以茶兴业,“茶”作为重要的物质空间及文化因子,深层次、多方位地全面渗透到了当地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秩序与文化传承中,并与之息息相关,血脉相承,...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茶叶出产地和文化节点,云南澜沧景迈古茶山一带以茶为生,以茶为本,以茶兴业,“茶”作为重要的物质空间及文化因子,深层次、多方位地全面渗透到了当地多民族聚落的空间秩序与文化传承中,并与之息息相关,血脉相承,相辅相生。基于此,文章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以“茶”因子为切入点,运用形态分类法深入剖析在“茶”因子影响下,景迈山地区传统聚落的营建模式,进而总结提炼出“茶”因子影响下传统聚落地域适应性规律和营建智慧,以期为申遗背景下景迈山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传承、优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景迈山区 聚落空间 营建智慧 文化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